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解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ntribution measure and decomposition in Gansu Province from 1990 to 2014
郭丽,陈耀,高芸
摘要(Abstract):
采用甘肃省1990—2014年14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借助Translog生产函数构建了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模型,并将广义农业技术进步定量分解为狭义农业技术进步、规模报酬收益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结果表明,狭义技术进步是广义技术进步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狭义技术进步又以中性进步为主;能够获得稳定的规模收益,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但改善极不明显;物质投入是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技术进步贡献仅次于物质投入,农业劳动力效率低下,耕地负效应显著;甘肃省农业发展仍处粗放阶段但已逐渐向集约模式转变。
关键词(KeyWords):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Translog生产函数;随机前沿分析;测算分解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BJY007);;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2030JJ);; 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项目(GAU-CX1124)
作者(Author): 郭丽,陈耀,高芸
DOI: 10.16445/j.cnki.1000-2340.2016.05.02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顾焕章,王培志.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4,5(2):11-15.
- [2]赵芝俊,袁开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测算及分解(1985—2005):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 [3]赵芝俊,张社梅.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6(3):4-12.
- [4]蒋和平,苏基才.1995—199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1(5):12-13.
- [5]徐会奇,王克稳,李辉等.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分解[J].经济科学,2011(1):2537.
- [6]秦朝钧,张朝华.广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要素贡献率的测算与经济增长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5):556-564.
- [7]郝利,韩孟华,周连第等.1990—2007年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农业技术经技,2010,3(4):89-96.
- [8]效赛丽,朱秀英,赵亚娟等.基于SFA的河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6(49):861-865.
- [9]朱希刚.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 [10]孟令杰,李静.中国全要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产业经济评论,2004(2):187-198.
- [11]刘思峰,党耀国,李炳军等.G-C-D模型与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J].中国管理科学,1999(2):76-80.
- [12]陈凯.农业技术进步的测度—兼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2):124-128.
- [13]樊胜根,张林秀.WTO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4-86.
- [14]沈汉溪.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分解—基于Solow、SFA和DEA的比较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7.
- [15]CHRISTENSEN L,JORGENSON D,LAU L.Trancendental Logarithmic Production[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3(4):28-45.
- [16]张社梅.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实证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3):189-193.
- [17]苏斐菲.我国分省区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 [18]张莉侠,张睿.1990—2009年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11):104-109.
- [19]E F DENSION.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S.And Alternative Before[M].New York: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1962.
- [20]马铭杰,刘培培,薛龙等.河南省”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率的测定与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48(3):37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