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协同创新生态机制理论假设与结构模式分析Theoretical Hypothesis and Structural Model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Mechanism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王文亮,陈亚男,肖美丹,沙德春
摘要(Abstract):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产学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概念与特征,通过分析协同创新过程中创新要素的动态演化模型,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了包括创新组织生态机制、创新资源生态机制、创新环境生态机制和创新能力生态机制的产学协同创新生态机制结构模型。
关键词(KeyWords): 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生态机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2400410044);;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15A630034);;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JJ063);;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52400410071)
作者(Author): 王文亮,陈亚男,肖美丹,沙德春
DOI: 10.16445/j.cnki.1000-2340.2016.02.02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31(1):4-12.
- [2]威廉·J·克林顿,小阿伯特·戈尔,曾国屏.科学与国家利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1.
- [3]杨持.生态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4]李万,常静,王敏杰,等.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4,32(12):1761-1770.
- [5]朱迪·埃斯特琳,闾佳,翁翼飞.美国创新在衰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 [6]孙福全.创造有生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12-02-01(15).
- [7]黄鲁成.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机制[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2):47-51.
- [8]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2(2):68-71.
- [9]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4):48-52.
- [10]张利飞.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4):57-61.
- [11]贺团涛,曾德明.知识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与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8,27(6):23-25.
- [12]虞佳,朱志强.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J].科技通报,2013,29(7):225-230.
- [13]梅亮,陈劲,刘洋.创新生态系统: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J].科学学研究,2014,32(12):1771-1780.
- [14]王进富,张颖颖,苏世彬,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个理论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6):1-6.
- [15]余凌,杨悦儿.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5):48-51.
- [16]王文亮,黄淑华.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河南省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2,31(5):24-28.
- [17]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5.
- [18]王章豹,韩依洲,洪天求.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势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24-29.
- [19]谢科范,董芹芹,陈云.基于资源集成的自主创新模式辨析[J].科学学研究,2007,25(z1):110-113.
- [20]冯庆斌.基于群落生态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 [21]Dyer JH,Singh H.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4):660-679.
- [22]陈昀,贺远琼,周振红.研究型大学主导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4):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