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新品系与主栽品种产量及其指标成分分析Analysis of yield and index components of Lonicera japonica new strain and major cultivars
李建军,王君,任美玲,尚星晨,刘保彬,张光田
摘要(Abstract):
对新品系豫金1号、豫金2号与主栽品种的千蕾质量、折干率、产量、抗性进行了比较,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了其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豫金1号产量和综合性状比主栽品种有明显优势,豫金2号产量和指标成分综合性状比主栽品种有一定优势。豫金1号和豫金2号千蕾干质量、公顷产量分别较其对照封丘大毛花、亚特红蕾1号高;豫金1号中抗白粉病,高抗褐斑病,豫金2号高抗白粉病,中抗褐斑病;豫金1号绿原酸含量为22.56 g·kg-1,较对照封丘大毛花差异不显著,豫金2号绿原酸含量为24.69 g·kg-1,高于对照亚特红蕾1号(22.13 g·kg-1),较其差异不显著;豫金1号木犀草苷含量为1.65 g·kg-1,高于对照封丘大毛花(1.08 g·kg-1),较其差异极显著,豫金2号木犀草苷含量为1.86 g·kg-1,较对照亚特红蕾1号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KeyWords): 金银花;新品系;品种;绿原酸;木犀草苷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12102310019);; 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财社[2011]76号);;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207002);; 河南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42107000078)
作者(Author): 李建军,王君,任美玲,尚星晨,刘保彬,张光田
DOI: 10.16445/j.cnki.1000-2340.2016.01.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05-206.
- [2]李建军,李军芳,贾国伦,等.金银花研究进展概述[J].生物学教学,2012,37(6):2-4.
- [3]李建军,李军芳,梁建强,等.豫金银花指标成分的HPLC测定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94-98.
- [4]刘喜存.化学诱抗剂诱导金银花对白粉病抗性及诱导机制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6.
- [5]周凤琴,张永清,张芳,等.山东金银花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4):268-271.
- [6]刑俊波,李萍,温德良,等.不同物候期金银花中总绿原酸的积累动态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7):457-459.
- [7]彭菊艳,刘燕.不同干燥技术对金银花药用品质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0):2044-2050.
- [8]李强,任茜,张永良.生境、采收期、贮藏时间等因素对秦岭金银花绿原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0):594-595.
- [9]兰华,申鸿,高丹,等.金银花不同贮藏时期有效成分与抗氧化力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8(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