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栽培大豆生态类型及利用研究——Ⅰ.南北方大豆品种的生态反应与品种区划Stady on Ecotype and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Soybean in Nanyang Ⅰ.The Ecotogical Response and Variety Districts of Southern and Northern Soybean Varieties
孙怀亮;李子惠;秦富太;何军;
摘要(Abstract):
征集了南、北方大豆品种25个,于1984~1985年在南阳进行夏播观察。结果表明,极早熟组需活动积温2327℃,早熟组2576℃,中熟组2743℃,晚熟组2881℃,迟熟组3187℃以上。除南方秋大豆外,本区活动积温均能满足各类品种生育需要。从生育期生态反应看,不同纬度品种在南阳生育日数差异明显,尤以出苗到开花日数变化最大;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南移,生育期缩短,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北移后,生育期后延,南方春大豆短日性弱,在南阳表现尚好。从产量表现看,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形成的品种,往往具有相似的地区适应性,向着品种原产地两极推移,产量呈递减趋势。根据试验结果可将全区划分为6个大豆类型区,并提出了与各类型区相适宜的利用意见。
关键词(KeyWords): 南阳;大豆;生态类型;生育期;积温;品种区划;利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孙怀亮;李子惠;秦富太;何军;
DOI: 10.16445/j.cnki.1000-2340.1989.04.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王金陵,大豆的生态性状与品种资源问题,中国油料,1981,(1) :1~9
- 戴勇民等,秦巴山区的大豆分布及品种生态类型,中国油料,1983,(2) :6~10
- 王国勋,中国栽培大豆品种分类研究Ⅰ,分类的原则、模式、要素及标准,中国油料,1987,(1) :3~8
- 王国勋,中国栽培大豆品种的生态分类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81,(3) :39~46
- 张国栋,高寒地区大豆不同生育期的生态类型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中国油料,1981,(4) :52~54
- 戚鹤年,全国大豆品种生态型试验,石河子科技,1983,(1)
-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目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 潘铁夫,中国大豆气候区划的研究,大豆科学,1984,3(3) :169~181
- 郝耕,大豆品种光温反应的初步分析,中国油料,1981,(1) :50~51
- 王金陵,中国大豆育种的几个问题,中国油料,1983,(4) :1~5
- 王倩仪,广西大豆品种生态型初步分析,作物品种资源,1983,(1) :17~23
- 王彬如,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类型分布与品种区划,中国油料,1979,(2) :10~14
- 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生态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 杨庆凯,品种生态型及其在种子工作中的应用,种子世界,1984,(1)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