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模型的四川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研究Study on the forest ecological services value accounting in Sichuan based on the location factor model
赵海凤;刘川源;鲁莎莎;张大红;
摘要(Abstract):
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构建生态区位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的新方法。同时,以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利用区位系数对原有核算结果进行调整。结果表明,四川省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增加,说明该省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被原有核算方式低估;西部州市生态服务价值量增加,东部州市减少,说明该省生态脆弱州市较多,生态区位呈现明显的地带特征。调整后的结果能够反映出四川省不同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差异,更准确地揭示出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在支持人类福利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区位系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林业局林业生态安全指数研究项目(ZDWT201415)
作者(Authors): 赵海凤;刘川源;鲁莎莎;张大红;
DOI: 10.16445/j.cnki.1000-2340.2015.06.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靳芳,鲁绍伟,余新晓,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531-1536.
- [2]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45(1):17-22.
- [3]蒋延玲,周广胜.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公益的评估[J].植物生态学报,1999,23(5):426-432.
- [4]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19(5):19-25.
- [5]赵同谦,欧阳志云,郑华,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480-491.
- [6]余新晓,鲁绍伟,靳芳,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5,25(8):2096-2102.
- [7]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5):635-640.
- [8]赵元藩,温庆忠,艾建林.云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林业科学研究,2010,23(2):184-190.
- [9]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区位修正方法——以北京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0,30(13):3526-3535.
- [10]齐丹坤.基于生态区位系数的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 [11]李英,齐丹坤.基于生态区位测度的伊春林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林业科学,2013,49(8):140-147.
- [12]李英,齐丹坤.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性评价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3,32(6):471-476.
- [13]李英,陈凯星,李恒.森林生态区位价值评估初探——以龙江森工集团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2,31(5):383-386.
- [14]梅艳.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 [15]孙然好,张百平.地形和气候对中国山地森林带界线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3,33(2):167-173.
- [16]周洁敏,寇文正.中国生态屏障格局分析与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5):1-6.
- [17]赵海凤.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量与分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 [18]肖风劲,欧阳华,傅伯杰,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地理学报,2003,58(6):803-809.
- [19]袁珍霞.基于3S技术的县域森林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 [20]梁玉,王强,范小莉,等.山东石灰岩山地混交林和纯林中侧柏生理特性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15314-15317.
- [21]雷妮娅,米湘成,陈勇,等.生态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拟南芥表型可塑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5):1949-1958.
- [22]高玲,赵智杰,张浩,等.基于生境质量与生态区位的海口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8(5):8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