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v.50;No.195(03) 364-36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不同玉米品种玉米蚜田间消长与其主要生化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quantity of 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 and main biochemical substance contents in maize

王怡,赵曼,田体伟,郭线茹,李为争,闫凤鸣

摘要(Abstract):

为明确玉米蚜发生数量与玉米主要生化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系统调查了玉米田玉米蚜种群数量的自然消长动态,分析了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蚜的种群消长动态随玉米品种(系)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抗蚜品种和感蚜品种(系)上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玉米雄穗抽出之前,玉米蚜的种群密度较低;进入抽雄期后,发生量逐渐上升,至雄穗完全抽出时达到第一个发生高峰;进入吐丝期后,玉米蚜从雄穗转移至雌穗为害,至雌穗灌浆期达到第二个发生高峰;此后随着玉米雌穗的逐渐成熟及植株老化等,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供试玉米品种(系)不同生育期的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灌浆期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玉米蚜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单宁含量与4个生育期玉米蚜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单宁是抗性玉米品种的抗蚜因子之一。

关键词(KeyWords): 玉米蚜;植物次生物质;单宁;抗虫机制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项目(S2010-02-G05)

作者(Author): 王怡,赵曼,田体伟,郭线茹,李为争,闫凤鸣

DOI: 10.16445/j.cnki.1000-2340.2016.03.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