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绍骙;汪茂华;
<正> 玉米引入我国种植已有数百年,遍及各省,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方品种。充分搜集、研究、利用这些玉米种质财富,选育出更多的自交系,配成杂交种对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意义极大。但在玉米品种资源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重利用轻收集保存的现象。1979年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会议指出,要广泛宣传品种资源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促进品种资源科研工作的发展。
1981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胡廷积;
<正> 要想实现小麦高稳低,从栽培技术措施而言,必须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技术措施与小麦生长发育的关系,另一个是技术措施与合理使用生产资料的关系。前者是谋求技术措施的技术效果,后者是谋求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只有在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获得最佳的时候,这个技术措施才能达到既提高产量,又降低成本的目的。栽培技术指标化,就是把这两方面的问题统一起来。它是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合理使用生产资料的栽培技术措施的一系列数量、质量动态控制指
1981年01期 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蒋建平;程绍荣;李桂芳;
<正> 一、前言泡桐是我省的一个重要速生用材树种。由于它容易无性繁殖,所以生产上多采用埋根育苗。在泡桐良种化的方向上,也侧重于杂种优势利用和以选育优良无性系为主要目标的无性系育种。但是利用种根育苗,繁殖系数较低,一般一株3米左右的苗木,可剪取10—20个种根,这对于迅速繁殖和推广泡桐良种是一个限制因素。为了提高泡桐的繁殖系数,短期内繁殖大量良种,我们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快速繁殖试验。
1981年01期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 张企曾;卢炯林;李惠道;
<正> 一、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繁荣的基础,由于长期自然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人类所依靠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正在日趋减少。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已成为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上最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联合国1972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议签订五个关于自然保护的公约。1980年3月5日,包括我国在内的二十多个国家的首都同时宣布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参加这项活动的还
1981年01期 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 张景略;
<正> 潮土(耕种浅色草甸土,耕种冲积土)是黄泛平原(黄淮海平原)的主要耕作土壤,它是在地下水参与下河流冲积毋质经过旱耕热化形成的。适于大多数作物的生长。冬小麦的播种面积很大,但小麦的产量很不稳定,这和旱、涝形成的土壤水分状况有密切关系,为了探讨黄泛平原潮土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冬小麦的土壤水分条件,曾于1960年10月至1964年底,结合小麦丰产试验对麦田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研究,又于1974年至1978年,结合小麦高
1981年01期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任和平;韩庚辰;张秀梅;赵相奇;
<正> 近年来,国内外玉米工作者,为了选育高产的杂交种和提高选育工作的效率,提出了“理想株型”问题。由于各地条件不同,生产水平不一,玉米“理想株型”的标准也不会完全统一,但大致是:①玉米植株中等偏低;②果穗下部的叶片平展,果穗上部的叶片短而上冲;③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最大,光合产物转运到籽粒的效率高;④雄穗分枝数少,雌、雄穗开花期协调,双穗率高;⑤叶片衰老缓慢等。
1981年01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贾玉珍;唐予迪;
<正> 我省棉花育苗移栽历史较长,早在50年代就有小面积试种,60年代面积又有扩大,直到1974和1975年发展到40万亩以上,随后种植面积又有缩小,每年约10万亩左右,1979年又上升到29万亩,1980年扩大到81万亩,占全省植棉面积的9%,达历史最高纪录。棉花育苗移栽虽有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技术没有很好过关,增产效果不够稳定,加之费工多,成本高,而未能大面积推广。近年来,随着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棉花育苗移
1981年01期 4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 舒寿兰;王静如;
<正> 油松是我国重要的用材和绿化树种。近年来,有关油松的栽培、育种、材性、形态结构等方面都有不少研究成果。我们仅对油松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现整理总结出来,以供参考。材料与方法供观察的材料,采于郑州市河南农学院校园内的油松成年树,从1976—79年四年内,每年三月中、下旬到四月上、中旬进行采样,所采材料,经卡锘氏液和纳瓦逊氏液固定,70%
1981年01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刘若庸;
<正> 探讨亚热带北界线在河南的位置,对于自然区划、农业区划、以及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发展和利用均有重要意义。过去许多学者虽作过不少调查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论据,但至今仍存在有不同的分歧意见。如有的主张以伏牛山脊为界;有的主张以伏牛山南坡海拔800米以下为界,还有的主张以伏牛山北坡700米以上为界。本人仅以泛热带分布的樟科植物在河南的自然分布为依据论述亚热带北界线在河南的位置。
1981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李孟方;
<正> 在当前农林业生产建设中,常常迂到在规划图上计算面积的问题。目前常规计算面积的方法,主要有几何法和机械法(即求积仪法)两类。几何法是将不规则的图形划分成若干个几何图形,然后按图解法算出各个图形面积。此法虽易掌握,但量测计算麻烦。且不易准确;机械法计算面积虽然速度较快,精度较高,但目前广大农村尚缺这种仪器,且使用较复杂,一时难于推广应用。
1981年01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陈照峰;朱道圩;
<正> 猕猴桃(Actinidia)为落叶藤本植物,全世界有五十四个种和变种,我国有五十二个,其中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资源,目前世界上的栽培品种都来源于它的硬毛变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hispida C.F.Liang)。由于它的果实风味鲜美,维生素 C 的含量很高,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作为一种新兴果树竞相引种栽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省地处中原,是我国
1981年01期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 刘振亚;
<正>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北方,果树春季开花、夏季结实原是自然界的一种正常现象。但在异常气候条件下,果树可以在秋季开花,虽能座果,因冬季很快来临,生长期短,不能成熟,这种现象俗话叫做二次花。因为这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现象,有心的古代人常常认真的把它们记载下来来,叫做秋花冬实,以附会社会上人事变迁的吉凶。但是,这些在科学还不是十分发达时期的资料,却成为研究古代社会气候情况的宝贵遗产。例如根据二次花的现象来考证我国古代
1981年01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