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23460

  • 玉米种子寄藏真菌的研究

    马奇祥;张进云;王胜亮;喻璋;

    <正> 引言玉米不仅是人们食用的主要粮食之一,而且在工业、医药上用途也很广泛。但玉米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往往会因遭受病原真菌,特别是种子传带真菌的侵染而发病,既影响玉米生产又降低使用价值,甚至有的霉变种子引起家畜死亡。1938年卜德(Potor)曾用种子发芽办法检查过123个玉米品种,他发现凡种子发芽率降低的,都是带有玉米干付病菌(Diplodia)。1954年冀永显等曾检查了国营通北机械农场4个小麦品种的发芽率平均低于60%,经发芽检查和分离培养后,发现主要是小麦根付病菌(Helminthosporiumsativum)引起,种子采用氯化乙基汞拌种后,其发芽率除一个品种不显著外,其余三

    1983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小麦白粉病春季发生规律中几个问题的观察

    王守正;张明智;王昌明;魏伟;王海燕;胡旭;

    小麦白粉病从基部第一张病叶蔓延到旗叶要经过24天,蔓延到穗部要经过34天。其蔓延的方式是按叶位顺序向上蔓延或跳跃式向上蔓延。若从发病中心向外蔓延,一个月时间可蔓延75.4—381米~2,1个发病单株,经过1个月的时间也可蔓延到16.6—26.4米~2。白粉病春季发展的过程分始发期、普发期、盛发期和终止期四个阶段;我省始发期为3月21日到4月5日,普发期从始发期到4月25日前后,盛发期从4月25日前后到5月15日前后,终止期一般在5月中旬以后。小麦种植密度越大,发病越重;白粉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决定于温度和雨量,与相对湿度关系不大。穗部感病后千粒重损失19.8—32.6%;旗叶感病后千粒重损失6.5—27.3%;中下部叶片感病后千粒重损失0.9—7.35%。

    1983年02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鸡公山杂木次生林小气候的研究

    刘玉萃;李树人;周哲身;

    <正> 我省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林区中,低价值次生林面积占80%以上,调查研究次生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次生林与小气候的关系,充分了解次生林小气候的特点,可为进一步调整林分组成、林分密度,改善和利用生态环境,为次生林的更新、演替及扶育、采伐等改造技术提供理论根据。

    1983年02期 1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 郑州761小麦群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式研究

    黄峻岳;李武云;高建章;

    <正> 作物的种植密度、各生育阶段群体大小与光能利用如何,与产量高低密切相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小麦群体是众多个体的综合,因而大多属概率型,适于数学处理。用数学模拟或分析,求出各因素间的函数关系,使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复杂情况走上定量的刻画,有利于进行合理运筹。我们根据洛阳市一些大队科研组多年对郑州761小麦品种的栽培试验实践,导出了群体动态的理论曲线方程,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指数函数式;穗数,叶面积,产量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解决以生产定穗和以光定穗的结合问题)。这些数量化指标,在理论上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群体动态的变化规律,进而为控制合理群体提供比较严密的数量化的推理原则;在生产实践上,可帮助我们确定最适宜的群体动态指标,为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983年02期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后期干旱对小麦生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建国;晋彦彬;谢玉生;

    <正> 干旱是影响我省小麦生产的主要灾害天气之一。从小麦需水量看,我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在600—1000毫米之间,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小麦产量对水分的需要。但由于雨量在季节上和地区上分配不匀,致使经常出现南涝北旱,春旱秋涝。特别近两三年来,我省中北部长时期的严重春旱,造成这些地区小麦大面积大幅度减产。据报导,我省小麦高产县的偃师县、温县八-年就是由于春旱而严重减产,为了探讨干旱对小麦的生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抗旱种麦夺丰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合八二年抗旱在小麦

    1983年02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对农业生产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的初步探讨

    谷复钧;

    <正>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克服单一经营,保证农业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之一。结构如何调整,调整的幅度多大合适?在不同生产水平条件下,各类土地资源的粮经比例如何,适合度的数量界限怎样等等。这些问题都应当从理论和方法上加以论证,使各单位在组织生产时,有所遵循,这样既能防止“一刀切”,又可克服放任自流。这里拟就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中遇到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提一点粗浅看法。

    1983年02期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冬前降水量是许昌冬小麦产量波动的主要气象原因

    王福亭;崔党群;

    <正> 许昌位于豫中平原,比较适宜冬小麦生长。因为在小麦生育期间,晚秋光照充足,冬季气候温和,春季气温回升快。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冬小麦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波动较大。其原因既有社会条件造成的人为影响,也有气象因素的作用。本文试图用统计学的方法,探讨许昌冬小麦产量波动的气象原因,找出导致产量波动的主导性因子,为制定高产、稳产、低成本的栽培管理措施提

    1983年02期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杂种豫白桃及其亲本某些生理过程的比较研究初报

    吴光英;

    研究杂种豫白桃及其双亲的一些生理过程的结果表明:杂种豫白桃各生育期的光合速率均高于双亲及对照品种,其叶绿素含量,除新梢开始生长期外,其它各生育期也均高于双亲及对照品种,而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和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杂种豫白桃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带数目多于双亲,除有些酶带与双亲相似外,还出现双亲酶谱中所没有的新酶带。杂种豫白桃的果实含糖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双亲,而含糖量稍低于对照品种,但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品种高一倍多。

    1983年02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夏玉米不同叶龄追肥效果分析

    胡玉琪;

    <正> 叶龄是反映玉米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对玉米实行科学管理的可靠依据。适时施肥扩大株叶面积,提高叶面积系数,是争取玉米高产的关键。为此省玉米高稳优低协作组于1979——1981年设立了不同叶令追肥的试验研究,并于1982年进行了扩大示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983年02期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化学镀镍修复柱塞偶件的耐磨性试验

    <正> 本试验的目的是:1、判明化学镀镍修复柱塞偶件在寿命上有无优越性;2、观察选择适用于柱塞偶件的含磷量,热处理规范;3、对比镀套与镀柱塞两种方案的耐磨性。材料与方法实验在燃油泵试验台上进行。实验采用平衡不完全区组法进行组织,每批试验取五台Ⅱ号燃油泵,每个油泵装有四种不同规范的试件,与非镀件进行对照。燃油泵在磨损试验前首先进行24小时磨合运转,然后进行磨损试验,实验时间为

    1983年02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河南古树名木的调查研究

    卢炯林;

    <正> 河南地处中原,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古迹较多。各地保存下来许多富有文化科学价值的古树,是我省人民自然和历史的宝贵财富。摸清古树资源,对于研究树木的种质资源、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森林植被的恢复、园林绿化的建设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于探索古植物地理、古气候水文的变迁也是有力的历史旁证。根据历年来植物调查积累的资料,最近我们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并查阅有关古籍和地方志,以及现存牌文记载的资料,追溯古树的历史渊源,初步整理成文。我省现存

    1983年02期 7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0K]
  • 利用蛋白质同化代谢促进剂拉格罗(RALGRO)对黑白花乳用青年牛肥育试验初报

    周宗范;邱存典;邱树彬;朱深义;黄伯胜;黄伯勤;

    <正> 增重剂在养牛业中的应用,国内外已有报导,但所使用的剂量和剂型、效果亦不一致。为了探索一种方法简便、效益好的增重剂,以便推广应用,促进肉牛业的发展,我们在信阳地区农科所畜牧队用蛋白质同化代谢促进剂(RALGRO)对黑白花乳用青年牛进行了肥育试验。

    1983年02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