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37267

  • 玉米核不育基因(ms2)对杂交种的效应研究

    季洪强,季良越,胡彦民,李永亮

    用核不育系(ms2/ms2)配制的4 个杂交种与相应常规杂交种进行产量和农艺性状比较,研究ms2 基因对杂交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结果表明,核不育基因ms2 对杂交种产量无显著影响,对株高、穗位高、生育时期等农艺性状也无明显不良反应,ms2 基因对杂交种的株高、穗位高、吐丝时期和抽雄至吐丝间隔的效应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

    1999年04期 31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氮素供应对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及积累动态的影响

    刘尊英,郭天财,朱云集,王晨阳,王永华,康国章,田广须

    在施纯氮总量240 kg·hm - 2条件下,研究了等量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和不同施肥时期对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及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各处理的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均比全部底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随追氮时期后延,清蛋白含量变化不大,醇溶蛋白含量以抽穗期追氮为最高,球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则以孕穗期追氮为最高- 醇溶蛋白的积累动态呈“高- 低- 高”的变化趋势,麦谷蛋白积累则呈现由低到高的变化动态,氮素供应对2 种蛋白质组分的积累动态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1999年04期 317-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鉴定研究

    陈彦惠,吴连成,吴建宇

    对8 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在郑州生态条件下的表现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热带、亚热带群体散粉、吐丝期显著延迟,雌雄不协调,植株和穗位高、叶片数增多、空秆率高,结实性差,果穗性状均明显劣于温带对照,在郑州生态条件下不能直接利用,但是群体内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可以用来拓宽现有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不同热带、亚热带群体的光周期敏感性不同;不同性状对光周期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ASI、吐丝期、穗位高、叶片数、穗粒重可作为鉴定光周期敏感性的较好指标-

    1999年04期 32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河南小麦生产发展分析与展望

    胡廷积

    作者从宏观的战略高度,系统分析了政策、科技及投入等限制因素与河南小麦生产发展的关系- 指出在河南小麦生产发展的7 个阶段中,其单产、总产的变化都是这些因素影响所致,尤其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十分密切,进一步证明科学技术进步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 最后作者探讨了河南小麦生产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发展小麦生产的重要见解,为领导决策和河南小麦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999年04期 326-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三唑类物质对小麦灌浆期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高松洁,王文静,夏国军,闫耀礼,刘尊英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4 种三唑类物质(THR,PP333,S- 3307,S-3308)对小麦灌浆期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唑类物质能使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功能叶片光合强度加强,减缓旗叶NR 活性和SOD 活性的下降速度,比叶重和粒叶比增加,子粒灌浆速度加快,粒重和产量提高-

    1999年04期 33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病情指数划分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病性类型方法的改进研究

    郭云忠,段双科,张涛

    对小麦品种( 系) 赤霉病抗病性鉴定资料分析表明,同一个品种( 系) 的赤霉病病情指数年度间差异较大,采用相对病情指数法划分品种的抗病性,能够有效消除年度间的这种差异,保证当年鉴定结果的真实可靠

    1999年04期 336-338+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河南技术进步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刘思峰,党耀国,李炳军

    运用灰色生产函数模型(GCD) 和灰色经济计量学模型(GE),对河南技术进步贡献率与科技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科技三项经费每增加1 亿元,可使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2 个百分点左右,全省R&D 经费每增加1亿元,可使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约0-5 个百分点

    1999年04期 339-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转Bt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崔金杰,夏敬源

    运用群落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转Bt 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组成。结果表明,转Bt 基因棉田物种数低于常规棉田,个体总数和害虫的相对丰盛度高于常规棉田;害虫优势种类发生了较大变化,棉铃虫不再是转基因棉田的主要害虫,而红蜘蛛、棉蚜、棉蓟马等刺吸性害虫则上升为主要害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寄生性天敌优势种由侧沟茧蜂、齿唇姬蜂演替为棉蚜茧蜂-

    1999年04期 342-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大气酸性污染物对树皮树叶pH值变化的影响

    赵勇,李树人,孙中党,裴保安,王新莉,李孝明,李冠宇

    通过测定常见树种的树皮、树叶的pH 值以及对应的大气污染状况,研究了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对树木pH 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大气中SO2 污染对植物pH 值影响最大- 黄杨、柳树等树叶、树皮pH 值与大气酸性污染物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按酸性大小排序为:燃性污染物> 燃料型工业区> 交通稠密区> 非燃料工业区> 生活居住区-

    1999年04期 346-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赵体顺,光增云,赵义民,刘国伟

    研究了豫西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林分的生物量随林分年龄、密度、优势高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年龄阶段,优势高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密度-23a 生日本落叶松林分生物量为249-43t·hm - 2,生产力为16-83t·hm -2·a-1 .应用W= a( D2 H)b 估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其相关程度达显著水平.

    1999年04期 350-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农桐间作不同栽培模式作物生物量研究

    董惠英,杨喜田,杨玉珍

    对河南省黄淮海平原农桐间作不同规格栽培模式及各种农作物产量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的栽培模式,其生物量与产量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规律性,即在一定的行距范围内,随着行距的增大,农作物的生物量以及产量也逐渐增大.选择农桐间作的栽培模式,应以行距30 ~50 m 为宜.

    1999年04期 35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珙桐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黎明,苏金乐,杨芳绒,武荣花,郭宗民,金红

    对我国珍稀特产树种珙桐叶、茎、根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发现其叶为两面叶,气孔平列型,仅分布于下表皮,栅栏组织发达.茎的皮层和髓生活薄壁细胞丰富,次生木质部导管散生,导管端壁具梯状复穿孔.根的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根、茎、叶薄壁组织细胞中均有丰富的结晶体,部分细胞壁出现网状结构.

    1999年04期 357-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蔬菜抗虫育种研究现状与前景

    张文珠,李加旺

    从抗虫材料的鉴定与筛选、抗虫机制及抗虫性遗传、抗虫品种的选育3 个方面对蔬菜抗虫育种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在蔬菜抗虫育种过程中应加强抗虫种质的鉴定和抗虫性遗传研究,注意常规育种与生物新技术的结合,并重视中等抗性品种的选育.

    1999年04期 360-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花椒苗猝倒病研究初报

    任国兰,孔黎黎

    研究结果表明:花椒苗猝倒病病原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 App.et Wollenw .] .该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 ~35 ℃;最适pH 值为5-2 ~7-2 ;分生孢子在马铃薯蔗糖液和蛋白胨液中萌发率较高.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50 % 的退菌特WP抑制率最高(90 % 以上) ,其次是质量分数为50 % 多菌灵WP,50% 博菌丹WP和高锰酸钾.

    1999年04期 364-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YQS 120型烟草起垄施肥机的设计

    赵朝会,王淮欣,余泳昌,李冠峰,杨振宇

    YQS120 型烟草起垄施肥机由机架、起垄装置、施肥装置、传动装置4 部分组成.在采用圆筒排肥器深施底肥的同时,利用圆盘覆土器和正反双向两铧犁使2 次起垄1 次完成,解决了施肥机单一施肥,起垄机专门起垄的重复作业问题,使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该机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广泛的的推广价值.

    1999年04期 368-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拖带法测量悬挂农具工作阻力不同操作方法的误差分析

    朱星贤

    用拖带法测量悬挂农具工作阻力,采用不同操作方法的测量结果有很大差异- 本文从三杆力合成法与拖带法2 种方法的统一性出发,分析了2 种操作方法的误差,认为正确的测量方法应是从机组总的牵引阻力中减去卸掉农具的拖拉机的空行滚动阻力

    1999年04期 37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牛伪狂犬病研究进展及免疫前景分析

    李瑞芳,崔保安

    阐述了牛伪狂犬病流行病学现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状况、疾病诊断和免疫学成果,并对免疫学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1999年04期 375-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VP_1intron敲除对pSVL WAP tPA暂时性乳腺定位表达的影响

    李银聚,侯玉泽,康怀彬,王占彬,赵君,赖良学,扈荣良,殷震,杜利敏

    在以cDNA表达外源蛋白时,表达载体中是否含有intron 会对表达造成一定的影响-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乳腺定位表达载体pSVLWAPtPA 中VP1intron 敲除,构建了表达载体ΔpSVLWAPtPA- 采用基因直接注射方法将两种表达载体分别注入家兔乳腺中,溶圈试验结果显示,VP1intron 去除后,tPA 表达水平有所提高,分娩后第5 d 乳中表达水平分别为400 μg·L-1和650 μg·L- 1-

    1999年04期 378-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花生壳—麦秸型日粮的营养特点及饲喂肉牛的效果

    高腾云,齐胜利,唐桂芬,郭金玲,王华伟

    以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了花生壳、麦秸和花生壳—麦秸型日粮中粗蛋白质、粗纤维、钙和磷的含量;以5 头育肥公牛进行日粮消化率测定试验;并用16 头成年秦川公牛和夏洛来×南阳牛F1 公牛,以花生壳—麦秸型日粮育肥饲养60 d- 结果表明花生壳和麦秸中CP含量低,Ca,P不平衡;以花生壳、麦秸为主要粗饲料配合棉饼等原料所组成的日粮,能够满足肉牛对于CP,Ca 和P的需要,DM,CP和CF的消化率分别为44-60 % ,61-88 % 和30-41% - 以此日粮育肥秦川牛和夏杂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244 kg 和1-605 kg,说明该类型日粮可作为农区肉牛的典型日粮

    1999年04期 381-382+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尿激酶原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

    邓雯,李银聚,董淑丽,庞有志,伦柏楠,王天奇,王建平,康怀彬

    将构建的2 种重组表达质粒pSV2uPA和pcDNA3upA分别直接注入小鼠骨骼肌,观察了ScuPAcDNA 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情况- 体外凝血试验显示注射质粒DNA 后,第5 d 凝血时间有所延长,第15 d 凝血时间延长幅度最大,较对照组平均延长6 min 左右;第20 d 体内诱导产生DIC,体外凝血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延长一倍,抗凝效果明显,2 种表达质粒在体内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1999年04期 383-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植酸酶对蛋鸡磷利用率及蛋品品质的影响

    苗雪霞,张世敏,林东康,贾新成

    选用72 周龄豫州褐蛋鸡,以玉米—大豆饼为基础日粮,降低总有效磷水平后,进行添加植酸酶试验- 该试验设4 个处理1 个对照:有效磷水平第1,2 处理为0-29% ,第3,4 处理为0-25% ;植酸酶添加量第1 ,3 处理为0-05% ,第2 ,4 处理为0-10% ;以全价料( 总有效磷水平0-33 % ,不添加植酸酶) 作对照- 结果表明,加酶各处理在产蛋率和蛋壳厚度等方面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加酶各处理的单只蛋重、蛋黄总磷含量均高于对照,血清无机磷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6-7% ~29-33% ,且各处理的磷利用率也有所提高,粪磷排放量降低了11-30 % ~32-29 %-

    1999年04期 386-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烤烟亲本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张晨东,张燕春,肖炳光

    选用7 个烤烟品种按双列杂交设计配成21 个杂交组合- 估算了7 个亲本6 个性状的配合力和4 个性状的杂种优势率- 结果表明,6 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4 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亲本间和杂交组合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亲本以317,株4- 1 表现最好,其次是红大和NC82 ,C2 表现最差;组合以株4 - 1 ×317,317 ×红大,317 ×K326 ,NC82 ×红大表现较好-

    1999年04期 389-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不同吸附材料滤嘴对卷烟烟气成分过滤效果的影响

    于建军,李国栋,陈彦霞,于建春,郭保献,焦桂珍,刘学枝

    研究了5 种不同颗粒吸附材料制作的复合滤嘴对不同牌号卷烟烟气中某些成分的过滤效果- 结果表明,不同吸附材料对卷烟烟气中总粒相物的过滤效果表现为麦饭石> 麦饭石+ 提纯膨润土+ 膨化蛭石> 提纯膨润土> 活性炭,麦饭石与活性炭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对烟气中烟碱的过滤效果是提纯膨润土> 膨化珍珠岩> 麦饭石+ 提纯膨润土+ 膨化蛭石,与活性炭相比差异极显著;焦油的过滤效果以麦饭石最好,且差异显著

    1999年04期 392-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生料越夏栽培中杂菌对香菇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马向东,李秋娟

    在香菇生料越夏栽培过程中,杂菌的活动对香菇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香菇品种菌丝生长速度生料比熟料平均慢13-9 d ,子实体单重的生料比熟料平均低10-98 g,产量比熟料平均低588-7 g·块-1 ,香菇菌盖和菌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熟料平均提高29-5% 和68-1% - 不同香菇品种间的生物学特性比较试验证明,Cr- 02 菌株性状较好,产量较高,适合生料越夏栽培-

    1999年04期 395-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纤维素酶在食醋酿造中的应用

    杨玉华,刘德海,王子光,李新杰

    采用固体制曲、固态酒精发酵和固态醋酸发酵生产工艺对纤维素酶在食醋酿造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活加入量10~50 μmol·min- 1,产酒精量比CK 提高7-5% ~23-8% ,食醋产量提高0-25~1-38 kg,主料出品率提高5-1% ~27-2 %-

    1999年04期 398-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砂姜黑土区棉花不同叶枝留量对产量的影响

    赵鹏,杨青华,王玉琴,王金召,张亚斌,李彩霞,皇浦庭

    1997 -1998 年研究了砂姜黑土区不同叶枝留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枝与常规整枝相比单株成铃增多,铃重大,成铃时空分布合理,烂铃减少,优质铃增加- 但不同叶枝留量效果不同,T4 效果最好,皮棉增产31-5% ,霜前花率提高16-6% -

    1999年04期 400-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小扁豆花芽分化与结实率的研究

    韩燕来,远彤,陈锋,鲁文锁,杜申焕,李枝茂,孙翠英

    1992 -1997 年对小扁豆花芽分化与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扁豆的生长期长,分枝多,花芽分化开始早,分化时间长,分化小花多,前期慢,后期快,当主茎或分枝上某一节位第一朵小花开放以后,位于该节位以下各节位的小花,不论花芽分化到哪一个时期,都开始退化,而上部各节位的小花,随着植株的生长,仍在继续分化,末花期以后再开放的花,基本上都是无效花- 小扁豆的小花多集中在一级分枝上,其次是主茎

    1999年04期 403-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