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23487

  • 玉米幼胚离体培养的细胞质效应

    胡彦民,王文静,季良越,刘宗华,汤继华,季洪强,孙晓丽

    以 7个玉米杂交组合的正反交F1为材料 ,从出愈率、愈伤组织类型、胚状体诱导率和对氯化钠的反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同一杂交种的正反交之间在上述几个方面基本无差异 ,即在玉米幼胚的培养反应上不存在细胞质效应 ,主要受核基因的影响

    2001年03期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与利用

    李玉玲,陶华,王延召,贾建修,孔凡杉,靳秋生,张志梅

    以 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为母本 ,7个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系为父本 ,组配成 6 3个测交组合 ,研究了南斯拉夫自交系 7个性状的配合力 .结果表明 ,980 9各性状的GCA均为显著正值 ,组配出的 980 9×S2 2 杂交组合较对照增产41 6 % ,是最有直接利用价值的自交系 .980 5 ,980 6自交系单株产量的GCA为极显著正值 ,但未组配出超对照的杂交组合 .其余 6个自交系无直接利用价值 .各自交系可用于改良其相应非优势类群自交系

    2001年03期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玉米Bt转基因植株抗虫性量化分析

    李桂玲,刘宗华,胡彦民,季洪强,赵永涛,刘坤侠,高尊诗

    对 8 7- 1,80 85 ,综 3,N80 8等 4个回交一代Bt转基因材料进行田间抗虫性接卵鉴定的结果表明 ,成株期转基因材料群体茎秆的平均抗虫性较对照提高 45 %以上 ,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叶片的抗虫性提高 30 %以上 ,不同遗传背景的转基因材料 ,抗性表现不一 .回交一代群体内 ,不同单株的抗虫性差异悬殊 ,均存在高抗到抗感不等的分离

    2001年03期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硫代硫酸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任琴,白雪,周速芳

    不同质量浓度硫代硫酸钠 (Na2 S2 O3)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Na2 S2 O3 质量浓度增加 ,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减弱 ,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 ,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幼苗中的脯氨酸含量提高 但当质量浓度超过 5 0 0mg·L-1时脯氨酸含量下降

    2001年03期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麦垅移栽棉高产栽培优化方案研究

    王海潮,左田夫,唐保善,杨安民,夏志明,刘漫道

    选用不同棉花品种 ,采取春育夏栽措施 ,开设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试验结果表明 ,麦垅移栽棉花中棉 19号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和效益 .苗龄和移栽时间是决定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 ,密度为次 .在收获 5 796kg·hm-2 小麦的情况下 ,皮棉产量≥ 10 5 0kg·hm-2 农艺措施优化方案取值范围X1为 5 1~ 45d ;X2 为 0 5 - 15~ 2 0 ;X3 为 76d× 110~ 6 8h× 93mm ;X4 为 72 833~ 7940 6株·hm-2 .同中棉 16号相比 ,密度和移栽时间是中棉 16号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 ,在同等产量水平下 ,不仅中棉 19号是中棉 16号高产措施优化组合方案的 1倍多 ,而且育苗移栽株数减少近 5 0 % ,有利大面积推广

    2001年03期 2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毛白杨无性系树皮有机物质含量与抗性关系的研究

    李淑玲,刘美青,李继东,桑玉强,刘建业,张秋娟

    对抗虫、感虫毛白杨无性系树皮内含物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毛白杨树皮内含有 17种氨基酸 蛋氨酸 ,异亮氨酸 ,酪氨酸 ,精氨酸含量 ,抗虫高于感虫无性系 ,丙氨酸 ,脯氨酸含量 ,抗虫无性系低于感虫无性系 ;总糖含量低者抗虫 ,反之感虫 ;还原糖 ,可溶性总糖 ,蛋白质 ,总酚等含量与抗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单宁含量高 ,还原糖 /单宁值以及可溶性糖 /单宁值低时 ,抗虫 ,反之感虫

    2001年03期 216-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软枣猕猴桃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团再生的初步研究

    朱道圩,秦永华,郅玉宝,易明林,陈占宽,胡湛

    以软猕猴桃叶片、叶片愈伤组织为材料 ,研究了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因素 结果表明 ,原生质体分离 ,酶液配方 2优于配方 1,成龄叶片优于幼龄叶片 ;培养方法以浅层培养法最好 ;改良MS液体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原生质体 ,5~ 7d出现第 1次细胞分裂 ,14d出现第 2次细胞分裂 ,30d形成多细胞团 ,5 5d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

    2001年03期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21世纪河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究

    赵体顺,田金萍,阎志平,侯桂英,曹振强

    综述了河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就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 2 1世纪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任务、布局、重点以及保障措施

    2001年03期 225-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复合生态系统中区域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郭占胜,张忠义,张超英,李军,白忠志

    依据平顶山市 10a环境质量检测及评价的相关资料 ,提出了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采用类似层次分析法及模糊聚类分析法计算出各年度可持续发展度 ,确定影响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子 ,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序列模型 ,为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量化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2001年03期 23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大气污染物SO_2扩散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田超,范相阁,张文利,常江

    对几种常用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进行分析 ,确定了合适的大气扩散场参数 ,建立了适用于郑州市区的大气污染物SO2扩散模式 此模式应用于市区重点污染源典型月所排SO2 扩散的浓度计算 ,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两个典型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2 7和 0 713,达到显著水平

    2001年03期 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矮生一品红苞片外植体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任凝辉,武荣花,王献,宋志江,王宏伟

    以矮生一品红苞片为外植体进行再生组织培养 ,结果表明 ,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受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及浓度影响较大 ,高浓度的生长素与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组合有利于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适宜组合为MS +2 4-D 1~ 2mg·L-1+NAA 0 1mg·L-1+6 -BA 0 5mg·L-1 低浓度的生长素与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组合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 ,其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 +NAA 0 5mg·L-1+6 -BA 2 0mg·L-1

    2001年03期 239-240+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大袋蛾发生级别的两种回归测报模型研究

    张忠义,张超英,何瑞珍,杨红旗,白忠志

    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和主分量旋转回归两种方法 ,对影响大袋蛾发生率、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 ,剔除不显著影响因子 ,保留显著因子 ,建立 9个测报模型 在此基础上 ,采用加权平均法将因变量 3个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标 ,并划分等级 利用已建立模型进行回测 ,历史符合率达 80 %以上

    2001年03期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劳氏粘虫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郭松景,李世民,马林平,李松林

    运用频次分布、聚集度指标法等方法对劳氏粘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劳氏粘虫幼虫在玉米田呈聚集分布 ,同时符合负二项分布 .在空间分布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

    2001年03期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N-硝基-N-六氢吡啶-2,4,6-三氯苯胺的生物活性研究

    程水明,谢九皋

    室内测定了N 硝基 N 六氢吡啶 2 ,4,6 三氯苯胺对小麦、玉米、棉花、水稻、油菜、大豆等 6种作物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对油菜和水稻幼芽及胚根有强烈的生长抑制作用 ,抑制油菜幼芽及胚根生长的IC95值分别为 4 97× 10 -4 g·L-1和 5 34× 10 -4 g·L-1;对水稻幼芽及胚根生长的IC95值分别为 2× 10 -3g·L-1和 1 2 6× 10 -3 g·L-1;对其它供试作物生长影响不明显

    2001年03期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中国花翅跳小蜂属一新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李琳,时振亚,韩艺

    描述了在河南郑州采集的寄生绒蚧的跳小蜂一新种 :绒蚧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eriococcisp .n .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植物保护系昆虫标本室

    2001年03期 25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板栗果实生命表的研究

    王高平,William M.Ciesla,闫庆,张凯

    研究了河南新县不同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下的板栗果实生命表 .结果表明 :蛀果蛾是影响板栗产量的主要害虫 ,蛀果象甲在山区老板栗园危害较重 ,空苞在未喷施硼肥的栗园是重要的危害因子

    2001年03期 25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秸秆降解菌制剂的研究初报

    张世敏,汪伦记,贾新成,赵柏叶,胡渝,吴坤

    以 5 2个霉菌菌株产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能力高低作为评价指标 ,经初筛、复筛和降解配方筛选 ,得到了比较好的秸秆降解菌制剂配方M1M15M19,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酶活性分别达到 390 8μmol·min-1·g-1和 2 875 μmol·min-1·g-1.通过模拟大田试验进行了验证

    2001年03期 259-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禾谷镰刀菌的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同功酶电泳分析

    曹丽华,叶华智

    对来自不同小麦栽培区的 38个禾谷镰刀菌菌株进行了酯酶、酸性磷酸酯酶的电泳分析 .结果表明 ,禾谷镰刀菌具有 3条标志性酯酶带 .根据其变化特点 ,供试菌株的酯酶同功酶谱可划分为 5种类型 .其中类型 1为主体型 ,占总测菌株数的76 3% ;其它类型为少数型 ,分别占总测菌株数的 10 5 % ,2 6 % ,5 2 % ,5 2 % ;类型 5为新出现的谱型 .禾谷镰刀菌具有 2条标志性酸性磷酸酯酶酶带 ,以其出现与否划分供试禾谷镰刀菌菌株为 2种酶谱类型 ,分别占供试菌株总数的 36 8%与6 3 2 %

    2001年03期 262-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香菇春季栽培的关键技术研究

    吴云汉,贾翠英,王明道,马向东,姚占芳,陈刚

    分析了河南气候特征 ,讨论了香菇春季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 .根据接种后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温度要求 ,应利用当地气候特点 ,选择最佳栽培时期 ;香菇品种选用中低温型品种为宜 ;通风降温是菌袋安全越夏的保证 ;综合管理能确保香菇优质、高产高效益

    2001年03期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霉变板栗病原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袁道强,刘畅,边传周,潘春梅,张晓静

    从霉变板栗样品中分离出 10种真菌 ,根据其菌落特征及繁殖方式 ,进行了初步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结果表明 ,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炭疽菌和疫霉菌的致病力都在 80 %以上 ,混合菌感染为 10 0 % .

    2001年03期 269-27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小鹅瘟病原分离鉴定及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

    张晓根,汪德刚,王欣

    无菌采取怀疑患小鹅瘟雏鹅的脑、肝、脾、肾等组织样本 ,健康鹅胚尿囊腔接种分离病毒 ,经雏鹅保护试验及鹅胚内中和试验鉴定 ,确诊病雏鹅的病原为小鹅瘟病毒 .应用所分离的病毒制备高免卵黄抗体 ,经效力检验 ,取得对小鹅瘟攻毒保护10 0 %的良好效果

    2001年03期 27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不同佐剂PRV灭活苗免疫奶牛及山羊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李瑞芳,张素梅,杨明凡,崔保安

    用间接ELISA检测伪狂犬病病毒 (PRV闽A株 )自制的油乳剂灭活苗、氢氧化铝胶灭活苗免疫山羊和犊牛后的抗体效价 ,并以市场购买的基因缺失油乳剂灭活苗作对照 ,依据山羊抗体的ELISA效价找出抗体消长规律 .采集犊牛、山羊血清用中和试验测抗体 .试验结果表明 ,(1)首次免疫后抗体上升幅度低 ,仅 2~ 3个滴度 ,且维持时间短 ,仅为 2周 ;二免后抗体上升可高达 12个滴度 ,且维持时间长达 4个月 .(2 )试验组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果优于氢氧化铝胶灭活苗 .(3)用同种疫苗免疫的犊牛与山羊具有相似的抗体水平和消长规律

    2001年03期 275-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对蛋公雏育肥效果的影响

    王志祥,王成章,田玮,吉进卿

    选用 1日龄健康商品代罗曼蛋公雏 6 0 0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4个重复 ,进行 70d饲养试验 ,饲喂复合维生素设 3种不同添加水平 ,添加复合维生素 10 0g·t-1(Ⅰ ) ,2 0 0g·t-1(Ⅱ ) ,30 0g·t-1(Ⅲ ) .结果表明 ,提高育肥蛋公雏饲粮中复合维生素的含量能显著提高育肥蛋白雏的健康水平、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经济效益 .在复合维生素添加量从 2 0 0g进一步增加至30 0g时 ,并不能进一步提高育肥蛋白雏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 ,反而呈下降趋势 .综合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 ,育肥蛋白雏饲粮中此复合维生素添加量以 2 0 0g为宜

    2001年03期 278-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民用生物质燃气炉具的设计

    郭瑞琴,刘圣勇,刘莉,杨群发,李遂亮

    根据生物质燃气的特性 ,对生物质燃气炉具的喷嘴、引射器部件进行了设计 ,研制出了生物质燃气炉具 .经试验与检测证实 ,该炉具有运行稳定 ,使用安全 ,热负荷大 ,效率高 ,成本低等优点 ,在村镇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001年03期 281-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感应式导体韧炼机的研究

    司怀吉,周卫东

    从感应式导体韧炼机的工作原理 ,推导出导体连续退火的电流电压与工艺参数相关的方程 .试验表明 ,退火后的铜导体的机械和物理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与传统工艺相比 ,不仅连续退火快速 ,而且具有节能 ,不打火 ,导体表面的光泽好等特点

    2001年03期 286-28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卷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王莲花,李战国,赵铭钦,赵理,杨铁钊,张国显

    论述了卷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并从技术创新意识能力、研究开发能力、技术进步能力、生产能力、投入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和产品效果能力等 8个方面提出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卷烟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以许昌卷烟厂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2001年03期 290-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管状曲马多电极的研制及在流动注射分析中的应用

    周玲妹,陈钢,宁爱民

    研究了一种管状曲马多药物电极 ;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 (FIA)系统 ,实现了对曲马多溶液的动态测定 .电极的线形范围 4 0× 10 -5~ 1 0× 10 -1mol·L-1,斜率为 5 8 9mV·pC-1,检测下限为 2 5× 10 -5mol·L-1,在pH为 3 0~ 7 0之间对曲马多的回收率为 10 5 1% .

    2001年03期 295-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