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77050

作物科学

  • 高温胁迫下ABA调控sHSP26对玉米叶绿体的保护作用

    王华丽;陈宁;杜晗蔚;赵玉龙;杨浩;胡秀丽;

    以玉米(Zea mays L.) ABA(Abscisic acid,ABA)缺失突变体vp5及其野生型Vp5叶片与其原生质体、叶绿体为试验材料,运用双向电泳(2-DE),qRT-PCR等技术,确定高温胁迫下ABA调控的s HSP26(Small heat shock protein26,s HSP26)对玉米叶绿体的保护机制。结果表明,高温显著增加了vp5及Vp5叶片中s HSP26的表达,且在Vp5中s HSP26的表达显著高于vp5;高温胁迫条件下,s HSP26对叶绿体PSⅡ活性具有保护作用,且受ABA调控;叶绿体双向电泳结合质谱鉴定结果表明:1)高温胁迫条件下鉴定的与ABA和s HSP26有关的24个蛋白质差异点,归于14个蛋白质,分为6种功能类别,其中参与光反应蛋白质的占42%; 2) s HSP26抗体预处理或其预处理后再用ABA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高温诱导的14个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瞬时RNAi抑制s HSP26基因表达后,显著降低了高温诱导的与抗氧化防护及光合作用有关叶绿体蛋白质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了在高温胁迫条件下ABA调控的s HSP26保护了玉米叶绿体中一些蛋白质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玉米的耐热性。

    2019年06期 v.53;No.216 831-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 供钾水平对烟叶钾含量及其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刘明宏;张维军;池兴江;丁飞;徐秀秀;曾露桂;黄莺;聂琼;

    为解析烟叶钾含量及其杂种优势在不同供钾水平下的差异及形成机制,对6个烟草品种及其杂交组合进行不同供钾水平处理,分析了供钾水平对烟叶钾含量及其杂种优势表现和钾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界施钾量的增加,各品种(组合)的钾含量也随之升高,在土壤中施用0.87 g·kg-1硫酸钾时,能显著提高烟叶的钾含量,提高23.89%~158.52%。以H 80 A为母本的3个杂交组合和以马里兰烟为父本的3个杂交组合分别在不施钾和施用0.58 g·kg-1钾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钾含量性状超亲优势现象,其中H 80 A×青梗超亲优势率最高,为35.23%,其次为H 80 A×湄潭大蛮烟,为13.70%。钾代谢相关基因在不同品种及杂交组合中差异表达,其中NKT1和NTORK1的表达随着施钾量的升高对钾含量的直接影响作用逐渐增大; Nt TPK1和NTORK1的表达分别在K0和K2水平下与钾含量性状杂种优势表现一致,推测Nt TPK1和NTORK1的表达可能与钾含量及其杂种优势的形成有关。

    2019年06期 v.53;No.216 839-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 山药块茎膨大期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及调控基因的表达分析

    赵令敏;邵盈;张艳芳;敖兰吉亚;季祥;苏彩霞;霍秀文;

    为了探究山药块茎膨大期淀粉合成、积累与淀粉合成关键酶及其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关系,以淀粉含量差异显著的河北安平白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和毕克齐长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为试验材料,测定块茎膨大期块茎中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及比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淀粉合成关键酶(AMY、ADPGase、SPS、SSS)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块茎中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SPS 1、Isoamylase 3、PFK 3、Starch synthase 3)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Y、ADPGase及SSS对淀粉的合成起关键作用,ADPGase可能是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SPS和AMY可能对支链淀粉合成起作用。PFK 3基因在山药淀粉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PFK 3基因和Starch synthase 3基因可能对直链淀粉的合成起重要作用。

    2019年06期 v.53;No.216 847-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园艺科学

  • 甜瓜黄绿叶色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初步定位

    朱华玉;张凯歌;宋芃垚;张宇;王晓娟;胡建斌;杨路明;

    为了研究叶色突变对甜瓜光合性能的影响并定位调控叶色的基因,对厚皮甜瓜黄绿叶色材料M68和叶色正常材料M465进行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测定。结果显示,与M465相比,M68暗适应后的最小荧光值Fo、最大荧光值Fm及可变荧光值Fv均显著降低,而Fv/Fm比值显著升高,表明M68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PSII电子传递的最大潜力及光化学反应能力显著下降,同时PSII最大光量子效率增强。利用M68和M465构建BC1群体,对控制甜瓜黄绿叶色的基因进行遗传规律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甜瓜黄绿叶色性状是由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的,命名为yellow-green leaf(ygl)基因。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BSA)对BC1群体中的绿色与黄绿叶色2个混池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筛选,初步将ygl基因定位在甜瓜第11染色体上。ygl基因与两侧最近的SSR标记分别相距0.6 c M (Cm SSR25149)和0.3 c M(Cm SSR25196),物理距离1 180 kb。

    2019年06期 v.53;No.216 85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果园土壤肥力及鲜食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周喜荣;张丽萍;孙权;王锐;马蕾;郭鹏飞;左达;焦敏娜;

    以"红地球"葡萄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葡萄园土壤肥力、葡萄产量与品质对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响应,探索最佳配比比例,为鲜食葡萄的合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设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100%化肥(CK)、20%生物有机肥+80%化肥(T1)、40%生物有机肥+60%化肥(T2)、60%生物有机肥+40%化肥(T3)、80%生物有机肥+20%化肥(T4)、100%生物有机肥(T5)。结果表明,1)与CK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与有效磷含量,而速效钾与全盐含量却有所降低; 2)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普遍提高了鲜食葡萄平均果粒质量、单穗质量及产量,但完全有机肥处理平均果粒质量与单穗质量低于CK; 3)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Vc含量提高4.51%~22.47%,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2.86%~26.14%,总酸度显著降低达46.15%~72.73%;糖酸比提升2.34%~65.12%; 4)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使经济效益较CK提升5.23%~22.76%,但完全配施有机肥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综合以上结果,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肥力、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改善,60%生物有机肥+40%化肥(T3)为最佳配比比例。

    2019年06期 v.53;No.216 861-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 行内覆盖对果园土壤特性及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侯婷;闫鹏科;庞群虎;马婷慧;齐雁冰;王锐;

    连续2年对酿酒葡萄园行内覆盖黑膜(BF)、葡萄木屑(WC)、芦苇秸秆(RS),以行内和行间清耕(CK)为对照,探讨不同行内覆盖模式对葡萄园土壤含水量、养分、酶活性、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内覆盖能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0~20 cm土层BF处理效果最好;覆盖处理的养分和酶活性均高于CK,在0~20 cm提升效果更明显,其中RS处理对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酶活性增加效果最显著,BF处理对提高速效养分效果最显著;行内覆盖对提高葡萄产量效果不显著,但对改善品质效果显著,与CK相比,WC处理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9.41%,RS和BF处理单宁含量分别提高6.72%和25.09%,BF、WC和RS处理花色苷和总酚含量分别提高15.77%~45.06%和4.05%~24.69%。综合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葡萄园行内覆盖芦苇秸秆效果最佳。

    2019年06期 v.53;No.216 869-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林业科学

  • 干旱胁迫对豫杂一号泡桐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谢博洋;曹喜兵;张雯宇;范国强;

    为深入了解豫杂一号泡桐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以豫杂一号泡桐为材料,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干旱胁迫后的豫杂一号泡桐的基因表达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比对分析,共鉴定出21 911个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共参与了53个类别,集中在细胞、细胞过程、催化等功能类别。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代谢通路""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和"苯丙基生物合成"。其中,水通道蛋白、糖转运蛋白、热休克蛋白70和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差异表达量显著,这些基因可能是潜在的干旱胁迫响应基因。采用qRT-PCR技术验证了随机挑选的8个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转录组测序数据趋势一致。

    2019年06期 v.53;No.216 876-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畜牧与兽医科学

  • 雏鹰黑猪与确山黑猪血液生理指标及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薛亚辉;王明宇;张晨;韩雪蕾;乔瑞敏;李秀领;王克君;吕刚;李新建;

    为了解雏鹰黑猪与确山黑猪两品种间血液生理指标差异,并探索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为寻找显著关联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的关键血液指标,研发新型育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雏鹰黑猪15头(101.60±6.96) kg和确山黑猪9头(105.50±6.54) kg进行了血液生理指标、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测定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与确山黑猪相比,雏鹰黑猪瘦肉率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脂肪率、背膘厚、肉色、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血液指标方面,雏鹰黑猪的RDW和MCHC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1),HGB、PDW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性别对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雏鹰黑猪和确山黑猪HGB指标与瘦肉率及肉色呈显著正相关(P<0.05),HCT指标与脂肪率、大理石纹评分、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LT指标与眼肌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HGB与瘦肉率、肉色,HCT与脂肪率、大理石纹评分、肌内脂肪含量,PLT与眼肌面积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2019年06期 v.53;No.216 884-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 基于绵羊无浆体Groel基因的PCR方法的建立

    赵姗姗;彭永帅;王坤轮;闫亚群;菅复春;宁长申;

    利用绵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高度保守的Groel基因,建立了快速、特异、敏感的绵羊无浆体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上登录的绵羊无浆体Groel基因序列(FJ460438),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绵羊无浆体PCR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及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绵羊无浆体,与山羊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牛无浆体、边缘无浆体、吕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羊附红细胞体、弓形虫基因组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检测下限可达到7.7×10-15g·μL-1,比文献报道的PCR敏感10倍(77×10-15g·μL-1);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81份羊临床血液样品检测结果表明,绵羊无浆体感染率为32.1%(26/81),高于文献报道的PCR(MSP4基因)检测结果(18.5%,15/81)。

    2019年06期 v.53;No.216 891-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生命科学

  • DNA提取前处理方法对太岁里层样品中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

    王朝江;高春燕;王世清;李慧;李聪;

    为了评价不同DNA提取前处理方法对太岁里层样品中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并解析优势结构,对太岁里层重复取样,在提取细菌DNA前,分别施以水浸提(SI1)、浸提后热溶解(SI2)、直接热溶解(SI3) 3种不同前处理,同时与微孔滤膜过滤相结合,在高通量测序后以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为基础深度分析细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SI1、SI2和SI3的Shannon指数分别为2.96、3.10和3.08,OTU数目分别为891、964和1 095个,共有OTU 313个,其序列之和占总序列的96.02%。细菌种群在各分类水平上的数目互有差别,SI1最少,优势种群高度集中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所占比例之和超过60%。其中,假单胞菌属独占42.30%~56.35%,较之前研究结果变化最大。OTU的分布和丰度在不同取样位置间不均衡。3种前处理方法测得的细菌结构近似,但以SI3测得的假单胞菌属中丰度最高OTU,在总序列中所占比例最高,为41.14%。

    2019年06期 v.53;No.216 896-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 甲基-CpG结合结构域蛋白2抑制PRRSV复制的研究

    赵慧君;赵旭阳;史西保;陈静;范小敏;王丽;李青梅;常晓博;邓瑞广;张改平;

    为了研究甲基-CpG结合结构域蛋白2 (MBD2)在体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复制是否有抑制作用。首先,构建MBD2的3’-UTR报告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表明MBD2是miR-373靶基因。然后用MOI=1的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在24、36、48 h后分别取样,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s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RRSV感染下调MBD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真核表达载体pc DNA 3.1-Flag构建了MBD2的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 1-Flag-MBD2,用pc DNA3. 1-Flag-MBD2转染MARC-145细胞,24 h后感染PRRSV,48 h后收获细胞。TCID50的试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BD2能降低PRRSV滴度,而qRTPCR和Western blots的结果则表明MBD2能降低PRRSV的载量;相反,MBD2的siRNA试验表明,下调表达有利于PRRSV在MARC-145细胞复制。通过基因缺失试验,构建MBD2部分结构域缺失的表达质粒,最终发现MBD2的GR与MBD结构域可能在MBD2抑制PRRSV复制起关键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MBD2是拮抗PRRSV的宿主内源性蛋白,并发现MBD2的GR与MBD结构域可能在MBD2抑制PRRSV复制中起关键的作用,而PRRSV可能利用miR-373来下调MBD2的表达,从而逃逸宿主对病毒的清除。

    2019年06期 v.53;No.216 903-911+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7K]
  • 乙型脑炎病毒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邢国珍;姬凯;薛继初;徐朝;郑文明;许君;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简便、可靠的快速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EV(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的可视化方法。根据Gen Bank数据库中JEV Henan-09-03毒株(Gen Bank ID:GQ336809.1) E蛋白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LAMP引物,建立Bst DNA Polymerase等温扩增体系,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可高灵敏性、特异性检测JEV。本方法通过在扩增产物中加入SYBR Green I染料后用石蜡进行封闭,在可见光下根据反应液荧光的颜色深浅来判断JEV扩增阳性强弱。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5copies·m L-1,且与其他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HBV(Hepatitis B virus,HBV)无交叉反应。

    2019年06期 v.53;No.216 912-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 基于多样性测序对健康与易感病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李忠奎;凌爱芬;李红丽;陈娟;朱显俊;王勇;陈玉蓝;王岩;

    为明确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多样性测序研究健康烟田与易感病(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混合发性)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易感病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健康烟田;烟田土壤细菌群落在属水平上共检测出687类,其中健康烟田共620类,易感病烟田共560类,而土壤真菌群落在属水平上共检测出123类,其中健康烟田共107类,易感病烟田共103类;病原菌枝孢霉(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Boeremia在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的相对丰度高,拮抗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芽孢杆菌(Bacillu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在健康烟田微生物群落的相对丰度高;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在健康烟田中高。因此,健康烟田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病原菌和生防菌丰度、土壤p H值和养分含量都高于易感病烟田;土壤p 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与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较大。

    2019年06期 v.53;No.216 918-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0K]
  • 基于VAR模型的城市土地承载力动态因子影响效应及耦合协调性研究

    赵伟;姜长军;李贻学;

    通过构建杭州市土地承载力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协调性模型和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ve,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技术,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及社会经济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和耦合协调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承载力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性处于中级失调级别,耦合度评价级别呈"拮抗—低水平耦合—拮抗"变化态势。各承载力系统受自身变动冲击的影响最大,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5.2%、52.7%和78.9%。生态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产生较强的正向响应,方差贡献率为43%。土地人口承载力对其他系统的动态影响作用较小,对社会经济系统及生态环境的冲击贡献率分别为3.4%和5.8%。

    2019年06期 v.53;No.216 926-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3K]
  • 底物质量分数对混合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王菊华;陈玉保;李睿帆;庄诗韵;张文杰;赵永超;

    为了探究底物质量分数对混合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沼气潜力的影响,采用批量式试验,在高温(55±1)℃下,研究底物质量分数为2%、3%、4%、5%和6%时,混合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总固体含量(total solid,TS)和挥发性固体含量(volatile solid,VS)降解率、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质量浓度、甲烷含量、日产沼气量、发酵前后累积产沼气总量及产沼气潜力的变化,并通过修正的Gompertz模型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底物质量分数为3%时,混合蔬菜废弃物的TS降解率为42.25%,VS降解率为56.35%,VFA质量浓度为241.43mg·L~(-1),甲烷含量为64.5%,日产沼气量最高为210 m L,累积产沼气总量为2 070 m L,产沼气潜力为324.94 m L·g~(-1),甲烷含量为64.5%,均普遍优于其他试验组。利用修正的Gompertz模型模拟混合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累积产沼气过程,当底物质量分数为3%时,拟合获得的最大产沼气量和最大产沼气速率最高,分别为2 438.37m L和134.09 m L·d~(-1)。

    2019年06期 v.53;No.216 934-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4K]
  • 不同接种污泥预处理对玉米乙醇废水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郑展耀;杨红;尹芳;张无敌;赵兴玲;刘士清;吴凯;王昌梅;柳静;

    采用热处理、碱处理、酸处理和重复曝气处理4种方法对厌氧活性污泥进行预处理,以此提高处理玉米乙醇废水(COD为20 000 mg·L~(-1))发酵产氢的效率。结果表明,重复曝气处理、酸处理为乙醇乙酸型发酵,热处理、碱处理、未处理为丁酸型发酵。试验数据经过修改Modified Gompertz模型处理,获得的厌氧消化动力学参数(最大累积产气量、最大产气速率和滞留时间),并计算出TS、VS评价指标。Modified Gompertz模型拟合不同预处理接种污泥对玉米乙醇废水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随时间变化具有较好相关性,拟合结果中与未经处理的接种污泥相比,重复曝气处理、酸处理产氢效果较好,热处理、碱处理产氢效果较差。其中,重复曝气预处理种泥产氢效果最好,发酵累积产氢量222 m L,与未处理组相比提高了25.68%,最大产氢速率6.51 m L·h~(-1),总固体产氢率、挥发性固体产氢率分别为36.19、64.24 m L·g~(-1),优于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因此,重复曝气可能成为生物制氢较理想的预处理方法。

    2019年06期 v.53;No.216 941-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0K]
  • 花生壳炭对污泥堆肥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动态变化的影响

    岳建芝;常兴涛;李辉;万郑凯;李刚;贾洋洋;梁航;

    为探索城市污泥无害化利用,于60℃恒温条件下利用花生壳炭和城市污泥、秸秆进行好氧高温堆肥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CK(不添加花生壳炭)、3个花生壳炭不同添加量处理,分别为CK堆体干基质量的10%(H1)、20%(H2)、30%(H3),监测了堆肥过程中p H值、电导率(EC)、全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全磷(TP)、速效磷(AP)、全钾(TK)、速效钾(AK)、以及重金属Cu、Zn全量及其分级形态分配率等相关数据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初始值相比,堆肥结束后CK、H1、H2和H3堆体EC值增长率分别为113.20%、98.98%、89.62%和79.82%; p H值增长率分别为1.13%、4.63%、5.06%和6.51%。试验结束时TN含量损失率分别为18.96%、16.25%、12.51%和12.44%; NH4+-N损失率分别为89.20%、87.11%、84.11%和82.43%; NO3--N损失率分别为45.51%、44.10%、30.01%和19.08%; TP增长率分别为19.72%、42.03%、62.26%和89.99%,AP损失率分别为11.04%、10.69%、9.67%和1.76%。由于花生壳炭中富含大量钾素,堆肥结束后,TK增长率分别为63.59%、81.21%、91.14%和94.05%,AK含量增长率分别为23.21%、11.58%、2.11%和3.21%。30%花生壳炭添加的堆体,Cu的生物可利用态减少比例最大值为9.72%,但对Zn只能降低其活化程度,且只有H3可降低2.03%的生物可利用态锌。说明花生壳炭具有降低堆肥EC值和提高p H值的作用,其凭借自身多孔的特点能够改善堆肥环境,促进堆体养分的吸附固持。同时,花生壳炭的碱性和大量的羧基、羟基等官能团,对降低生物可利用态重金属具有积极作用。

    2019年06期 v.53;No.216 950-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7K]

食品科学

  • 发酵豆渣对面团性质和面条品质的影响

    黄现青;郭沛强;赵秋艳;乔明武;张平安;闫科润;宋莲军;

    将发酵后的豆渣粉碎过筛后,添加到面粉中制成面条,研究不同的发酵豆渣添加量对面条吸水率、断条率、延伸性、吸水性、蒸煮损失、质构特性的影响,以及发酵豆渣的添加对面团糊化特性和流变特性的改善。结果表明,在发酵豆渣的添加量为10%时,面团的峰值黏度降低、糊化温度升高、弹性较好,制作的面条外表光滑、色泽白色中略带黄色、适口性较好、蒸煮损失小、弹性增加,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

    2019年06期 v.53;No.216 959-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3K]
  •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评价气调包装酱牛肉脂肪氧化的可行性研究

    侯宝睿;黄现青;宋莲军;孟静南;乔明武;张平安;赵秋艳;

    为了探究气调包装酱牛肉在加速氧化过程中自由基含量与脂肪氧化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以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lectron spin resonance spectroscopy,EPR)评价酱牛肉脂肪氧化过程的可行性办法。在60℃的加速氧化贮藏条件下,以70%CO_2+30%N_2的气调包装酱牛肉为研究对象,以pH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value,TBA)、茴香胺值(Anisidine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ation value,POV)这4种常用的评价食品脂肪氧化程度的理化指标代表酱牛肉的脂肪氧化过程,并利用EPR测定来源于酱牛肉脂肪中自由基的含量,通过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探究EPR评价气调包装酱牛肉脂肪氧化的可行性。酱牛肉脂肪中的自由基含量与各理化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700。

    2019年06期 v.53;No.216 96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8K]
  • 红枣汁/饮料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变化的研究

    周春峰;郭倩;吕行;侯银臣;

    以复合乳杆菌为发酵剂制备红枣汁/饮料,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总还原能力、多肽含量的变化,了解红枣汁/饮料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指标都随着发酵时间先升高后降低,其中,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在40 h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0±0.059)%、(12.54±0.370)%和0.23±0.009,比发酵前分别增加了2.74%、3.31%、0.077;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多肽含量在32 h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80±0.430)%、(7.19±0.320)%和0.35±0.004,比发酵前分别增加了5.94%、4.42%和0.35。发酵能够提高红枣汁/饮料的抗氧化活性。

    2019年06期 v.53;No.216 973-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2K]
  • 基于图像分析的卷烟烟丝结构表征

    田斌强;席奇亮;叶长文;张芊;宋伟民;李春光;

    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了5个牌号卷烟烟丝的数码照片,数据转换后,获得了各牌号烟丝的群体和个体长度信息,绘制出多种可视化烟丝结构表征效果图。通过烟丝数量结构和等效质量结构的分析,发现占总数量65%且占总质量80%的烟丝长度为1.0~10.0 mm,因此,建议生产中对这一区间的烟丝结构进行精细表征。引入了烟丝平均线密度的概念,并依此推测了5个牌号卷烟叶组整体身分或外观结构情况。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的一类烟的线密度处于5个牌号的较为适中位置,可能其厚薄或疏松性较为适宜。

    2019年06期 v.53;No.216 978-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5K]
  • 新型N-吡咯乙酸异丁醇酯的制备及其热行为分析

    潘婷婷;艾绿叶;姬小明;龚忠熹;王建玲;

    以2,5-已二酮和甘氨酸为原料进行Paal-Knorr反应,合成2,5-二甲基-N-吡咯乙酸。以其为底物,与异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5-二甲基-N-吡咯乙酸异丁醇酯。通过~1HNMR,~(13)CNMR,IR和HRMS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其热解行为。从裂解产物上可知,目标化合物的主要热解成分为杂环及酯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有2,6-二甲基吡啶、2,5-二甲基吡咯、2-乙基-5-甲基吡嗪等;酯类有十六酸-2-甲基丙酯等。

    2019年06期 v.53;No.216 983-986+1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2K]

农业经济管理科学

  • 主管辱虐管理对新生代农民工退缩行为的诱发机制研究

    许晟;王孟婷;郭如良;

    通过227份企业主管和335份新生代农民工互评问卷,对主管辱虐管理诱发新生代农民工退缩行为的机制进行实证探讨。结果表明,主管辱虐管理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退缩行为呈正性相关;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不安全感中介作用于辱虐管理与退缩行为的关系;这一中介效应受个人传统性的调节而有所不同,高个人传统性会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不安全感的耐受力,进而减弱辱虐管理对其退缩行为的间接诱发影响;低个人传统性弱化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不安全的耐受力,进而增强辱虐管理对其退缩行为的间接诱发影响。最后为企业创新进城农民工的管理思路和辅助新生代农民工规划职业生涯提出相关建议。

    2019年06期 v.53;No.216 987-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8K]
  • 中国蔬菜出口的三元边际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许荣;肖海峰;

    基于2000—2017年中国与415个出口贸易对象国蔬菜产品的贸易数据,利用三元边际分析方法,对中国蔬菜产品的出口增长因素及其作用进行研究,并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蔬菜出口的三元边际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蔬菜产品出口份额的变化主要由于数量的变化而引起,但价格指数对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也逐步显现;中国蔬菜产品出口种类较多且基本保持稳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短时期的出口波动及部分贸易市场上。从影响因素来看,相对经济规模、贸易成本、出口经验和经济制度等相关变量均对中国蔬菜出口的三元边际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019年06期 v.53;No.216 995-1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6K]
  • 市场结构、生产决策与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

    沈琼;赵地;王亚栋;

    中国绿色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08%,绿色农产品总量占农产品总量的9.35%,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从生产者的视角探讨市场结构、生产决策对绿色农产品供给的影响,结合当前中国小农户生产趋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利用生产者决策分析影响绿色农产品市场供给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绿色农产品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市场供给不足;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有利于绿色农产品的供给;政府补贴、简化绿色食品认证及加大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宣传有利于促进绿色农产品的供给;规模经济通过降低长期平均成本来促进小农户增收,从而刺激绿色农产品的供给;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的改善有利于绿色农产品供给的增加。

    2019年06期 v.53;No.216 1003-1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