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慧;孙晓靖;郭瑶晴;连玉杰;张雪海;汤继华;陈晓阳;
【目的】鉴定玉米花药角质层和花粉壁发育的关键基因与代谢途径,为玉米雄性育性分子机制解析和雄性不育种质资源创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自交系B73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S6)、四分体时期(S8b)、成熟花粉粒形成期(S13)花药和苗期叶片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挖掘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生化代谢途径。采用已知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验证转录组数据。【结果】不同发育时期花药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显示,S8b时期是玉米花药角质层发育的关键时期,16个可能与角质和蜡质合成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编码产物涉及脂肪酰还原酶、乙酰转移酶、过加氧酶、脂肪酸羟化酶、醛脱羧酶和羟基脂肪酸脱氢酶。S8b时期花药与其他3组样品之间存在3 555个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348个基因在S8b时期花药中均上调表达。GO分析表明,共同上调表达差异基因在花粉壁发育相关生物学过程显著富集,包含脂肪酰还原酶基因、脂肪酸羟化酶基因、α-吡喃酮还原酶基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异胡豆苷合酶基因、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和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基因等11个基因。191个共同上调表达基因被注释为转录因子和转录调节因子。【结论】鉴定到16个基因(Zm00001d049950,Zm00001d048337,Zm00001d012274,Zm00001d042723,Zm00001d025833,Zm00001d017953,Zm00001d042814,Zm00001d012326,Zm00001d014055,Zm00001d051932,Zm00001d017251,Zm00001d032284,Zm00001d020238,Zm00001d051800,Zm00001d017528,Zm00001d002687)和11个基因(Zm00001d048337,Zm00001d046537,Zm00001d027837,Zm00001d024712,Zm00001d020680,Zm00001d031488,Zm00001d020970,Zm00001d002342,Zm00001d047858,Zm00001d019478,Zm00001d003702)分别参与玉米花药角质层和花粉壁发育过程,发现了一些新的代谢途径影响玉米花药角质层和花粉壁发育。
2022年04期 v.56;No.232 552-560+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7K] - 韩本高;李岚涛;周琦;冀昊言;赵剑;赵士诚;王宜伦;
【目的】探讨大豆施磷效应,为豫北潮土区大豆合理施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 a田间试验,研究施磷(P_2O_5)量(0、40、80、120和160 kg·hm~(-2))对大豆产量、地上部生物量、磷素积累量、磷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磷显著增产13.57%~26.29%,地上部生物量提高4.89%~23.77%,秸秆和籽粒磷素积累量平均增幅为20.26%~43.41%和15.19%~39.83%。大豆磷肥利用率分别以施磷80和40 kg·hm~(-2)最优,平均分别为27.86%和26.90%,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9.69和12.97 kg·kg~(-1)。纯收益分别以施磷120和80 kg·hm~(-2)最高,较不施磷增收7 605.02和2 489.02元·hm~(-2),经济最佳施磷量分别为123.55和70.89 kg·hm~(-2)。【结论】优化施磷可显著提高豫北潮土区大豆产量和纯收益,推荐施磷量为80~120 kg·hm~(-2),正常年份施磷量适当高些,多雨年份施磷量适当低些。
2022年04期 v.56;No.232 561-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 耿晓东;陈叙仲;蔡齐飞;王艳梅;李志;侯博晨;刘震;
【目的】验证截干促进树冠生长,利于根系生长,进而实现平茬接干最大化,并探寻实现平茬接干最大化与最佳截干高度,为优化传统的平茬接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 a生白花泡桐C23为试验材料,设置剪梢、1/3截干、2/3截干处理和对照(CK,不截干),当年观测树干地径、侧枝数量、侧枝长度和粗度、叶片数、光合速率、根系生长和分布等指标,翌年进行平茬接干,连续2 a观测树高、地径。【结果】截干处理能促进侧枝伸长和增粗生长,2/3截干处理的侧枝长度和粗度显著高于1/3截干、剪梢和对照(P<0.05)。截干处理不仅能提高光合效率,使地上生物量增大,2/3截干处理的生物量是对照的2.28倍。而且使侧根根系数量增多,其中,2/3截干处理的垂直分布分根数量尤其二、三级侧根的数量及距根茎水平范围内0~40 cm土层的二级侧根、20~60 cm土层内的三级侧根数量约为对照的2倍。截干后根系总生物量、根冠比指标随着截干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2/3截干>1/3截干>剪梢>对照。截干后再平茬结果表明,2/3截干处理的树高和地径显著大于对照,平茬当年树高和地径分别是对照的1.5和1.2倍,平茬后第2年为1.3和1.1倍。【结论】2/3截干促进泡桐侧芽萌发抽枝成冠,扩大树冠,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根系生长,吸收根数量增加,根冠比增大,扩大了根碳储量,使翌年平茬接干达到最大化。
2022年04期 v.56;No.232 568-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2K] - 张曼;单春燕;陈志远;王柳洁;张少龙;侯贺平;李玉英;张龙冲;
【目的】探讨石榴(Punica granatum L.)叶浸提液对6种常见牧草的化感作用,以期为石榴林下复合种植牧草提供参考。【方法】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 Spreng.)、鸭茅草(Dactylis glomerata L.)、黑麦草(Festuca ovina L.)、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6种常见牧草为受体,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05、0.025、0.005 g·mL~(-1))石榴叶片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除鸭茅草、黑麦草、红三叶、白三叶的部分指标在低质量浓度的石榴叶片水提液下(0.005 g·mL~(-1))表现出化感促进作用外,大部分表现出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且处理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结论】石榴叶浸提液对6种常见牧草均有化感作用,且表现出质量浓度效应,不同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及其幼苗对石榴叶片水提液的化感综合响应各异,利用所设置质量浓度下的总化感效应指数综合比较这6种牧草草种所受化感抑制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毛苕子>白三叶>黑麦草>鸭茅草>红三叶>狼尾草。
2022年04期 v.56;No.232 579-586+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 贺丹;华超;何松林;曹健康;张明星;张佼蕊;刘艺平;
【目的】探索芍药PlHSP70与PlDanJ基因在芍药属远缘杂交不亲和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NA-seq数据库分析芍药不亲和转录组中的热激蛋白家族基因,以芍药品种‘粉玉奴’柱头为试验材料,采取RACE克隆的方法得到HSP70与DanJ基因,命名为PlHSP70与PlDanJ,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分析。【结果】从RNA-seq数据库筛选出20个HSP家族基因,HSP70在自交24 h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杂交24 h的表达量,而DanJ在杂交36 h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杂交24 h的表达量。根据芍药与拟南芥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可将HSP家族基因进化树分为5个小簇。PlHSP70基因CDS区域全长为1 539 bp,编码513个氨基酸。PlDanJ基因CDS区域全长为1 269 bp,编码422个氨基酸。进化树结果分析表明,PlHSP70与TcHSP70同源性较高,PlDanJ与DcDanJ、PeDanJ同源性较高。RT-qPCR分析表明,PlHSP70和PlDanJ在‘粉玉奴’中的时空表达都具有组织特异性,PlHSP70在叶部相对表达量最高,PlDanJ在根部相对表达量最高。PlHSP70在自交和杂交授粉后(2~36 h)其相对表达量均呈现出多峰型变化趋势,在授粉后4 h达到最高。PlDanJ在自交授粉后(2~36 h)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型变化趋势,授粉后4 h达到最高;在杂交授粉后呈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多峰型变化趋势,授粉后2 h时表达水平最高。【结论】2个芍药HSP家族基因在授粉后的表达水平与花粉管的整体生长情况相吻合,推测PlHSP70和PlDanJ基因通过调控花粉在柱头上的生长来影响芍药与牡丹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2022年04期 v.56;No.232 587-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8K] - 翟允汝;王婉茹;倪梦辉;贺丹;刘红利;张曼;孔德政;刘艺平;
【目的】明确荷花(Nelumbo nucifera)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hydrolase, XTH)的基因结构特征及在荷花花瓣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情况。探究NnXTH6基因对荷花花瓣发育和衰老的调控功能,以期为研究荷花花瓣生长和衰老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依据。【方法】在荷花花发育转录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已获得的荷花XTH基因序列,通过RT-PCR方法从荷花重瓣品种‘晚霞’(Nelumbo nucifera‘Wan xia’)中克隆得到NnXTH6基因序列,对基因结构和所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分析其亚细胞定位情况,以及在荷花不同花发育时期花瓣中的表达差异情况初步揭示基因功能。【结果】荷花NnXTH6基因序列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为870 bp,编码289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6.38,预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3.18 kD。NnXTH6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中,与其他物种同源XTH蛋白进行的序列对比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荷花NnXTH6蛋白与本源植物荷花(Nelumbo nucifera)XTH蛋白的同源性最高(84.08%),与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和芝麻(Sesamum indicum)的亲缘关系更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NnXTH6基因在初花时期(IF)的表达量远远大于喧蕾时期(SB)的表达量,在转色时期(CC)表达量最低,并且在谢花时期(FW)显著下调。【结论】荷花NnXTH6基因的表达随荷花的花发育时期的不同而变化,推测NnXTH6很大程度上参与调控了荷花的开花和衰老过程。
2022年04期 v.56;No.232 599-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9K] - 李琳;张港港;张燕;吴文江;赵伟;李文战;王磊;吴国良;
【目的】明确红瓤核桃生长发育规律及遗传特性,分析果实营养品质,为核桃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连续3 a播种红瓤核桃种子,观察其幼苗叶色变化及分离比率,测定幼叶花青苷含量;以普通核桃‘中林1号’为对照,观察高接大树的物候期、树体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种仁包括蛋白质、维生素E、蔗糖、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和花青苷在内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综合评价红瓤核桃的遗传背景及果实营养品质。【结果】红瓤核桃实生苗叶色出现性状分离,绝大部分实生苗叶色恢复为绿色,约5%实生苗的幼叶仍为红色。红瓤核桃为晚实品系,其树高、2 a生枝条的长度和粗度及新梢的长度和粗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红瓤核桃果实美观端正,果面光滑,坚果较小,平均青果和坚果的质量和体积均小于普通核桃;种仁中脂肪、蔗糖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普通核桃,种仁中脂肪含量为(522.36±2.40)g·kg~(-1),脂肪酸主要成分以亚油酸(69.342%)、油酸(11.742%)和α-亚麻酸(8.156%)等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占89.746%;蛋白质含量为(179.51±3.21)g·kg~(-1),维生素E含量为(372.04±0.21)mg·kg~(-1)。此外,红瓤核桃的种皮含有丰富的花青苷,其中矢车菊素含量最高,是普通核桃的399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种仁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为影响核桃种仁品质的第1主成分,而蔗糖和维生素E为第2主成分。【结论】红瓤核桃具有花青苷含量高、果实品质好、种仁营养成分含量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是优质的核桃育种资源,可在适当时机用于新品种培育。
2022年04期 v.56;No.232 61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4K] - 汤玉洁;刘俊萍;储国林;刘帅;彭方仁;
【目的】探究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及主要生态功能,分析土壤因子对其影响。【方法】以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波尼(Pawnee)、马罕(Mahan)、金华(Jinhua)3个品种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及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土壤环境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金华根际土壤真菌的α多样性显著低于波尼、马罕。与金华相比,波尼和马罕的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结构相似度更高。薄壳山核桃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在门水平上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被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组成;在科水平上以盘菌科(Pezizaceae)和革菌科(Thelephoraceae)为主要优势菌群;属水平上unclassified_f__Pyronemataceae(LDA=5.11、27.01%)、Delastria(LDA=5.44、61.01%)分别在波尼、金华的根际土壤中显著富集,而滑锈伞属(Hebeloma)(LDA=4.64、9.88%)、脆锈伞属(Naucoria)(LDA=4.45、5.67%)则在马罕的根际土壤显著富集(P<0.05)。pH值、铵态氮及有效磷是影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真菌的功能类型以腐生-共生营养型(42.90%)、共生营养型(38.16%)为主,其次为病理-共生营养型(12.52%)、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4.22%)、腐生营养型(3.17%)和病理营养型(0.57%)。【结论】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在属水平上存在具有富集效应的标志菌群。根际土壤真菌在薄壳山核桃的养分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年04期 v.56;No.232 62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7K] - 耿娟;韩荣嘉;刘建华;陈上将;翟亚军;范钟锈;苑丽;吴华;
【目的】掌握宠物猫源病原菌种类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为宠物猫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或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从郑州市不同宠物医院采集63份宠物猫咽拭子、鼻拭子和肛拭子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与16S rRNA鉴定;对分离所得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4种常用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进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得到的宠物猫源病原菌包括大肠杆菌16株、葡萄球菌8株、肠球菌14株及沙门氏菌4株。其中,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的3种抗生素头孢喹肟(cefquinome, CFQ)、头孢噻呋(ceftiofur, CEF)和阿莫西林(amoxicillin, AMX)的耐药率比较高,分别是56.3%、68.8%和100.0%;对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doxycycline, DOX)的耐药率为37.5%,而对替加环素(tigecycline, TGC)的敏感率为100.0%;对酰胺醇类兽医专用药物氟苯尼考(florfenicol, FFC)的耐药率为31.3%;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amikacin, AMK)和庆大霉素(gentamicin, GEN)的耐药率均为25.0%;14株肠球菌全部对CEF耐药(100.0%),对阿奇霉素(azitromycin, AZM)的耐药率达50.0%;葡萄球菌耐药率较高的药物依次是DOX(100.0%)、CFQ(87.5%)、CEF(75.0%)和泰乐菌素(tylosim, TYL)(62.5%);4株沙门氏菌对AMX、DOX、GEN这3种药物全部耐药,3株对FFC耐药。42株宠物猫源病原菌全部表现出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最少是1耐,最多是11耐;耐3类及以上药物的多重耐药菌株数共19株,占比45.2%(19/42);92.9%的病原菌出现耐2类及其以上药物,其中6耐的菌株数最多(9株),占多重耐药菌株总数的47.4%(9/19);5耐的菌株数次之(8株),占多重耐药菌株总数的42.1%(8/19);9耐和11耐的菌株数分别为1株,在多重耐药菌株总数中合计占10.5%(2/19)。【结论】宠物猫源病原菌对常用14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情况较为普遍,且存在高水平耐药性。
2022年04期 v.56;No.232 634-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 温娅晴;屈念念;张剑;宋晓燕;安艳霞;赵阳;李雪杰;任秀娟;张伟峰;
【目的】分析常温(25℃)储藏过程中麦谷蛋白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以及其对挂面品质的影响,探究常温储藏过程中挂面品质劣变的机理。【方法】对2种不同筋力的小麦(高筋小麦郑麦366和中筋小麦AK58)制作的挂面(高筋挂面A和中筋挂面B)进行常温储藏并提取麦谷蛋白,对比不同储藏时间麦谷蛋白物理特性指标(持水力/持油力、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以及2种挂面品质指标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2种挂面中麦谷蛋白对水分子及油分子的束缚力逐渐减弱;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呈现下降趋势,损耗角正切值(tanδ)呈上升趋势,麦谷蛋白的聚合度变小,弹性变差;麦谷蛋白网络结构的连续性被破坏,内部结构变得松散,孔洞变大,在储藏后期较为明显。2种挂面的L~*值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均显著下降,b~*值显著增加;2种挂面的微观结构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均变得松散,面筋蛋白网络结构连续性被破坏,大部分淀粉颗粒暴露在外面,导致挂面硬度和弹性等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显著下降,黏性增加。【结论】常温储藏挂面中麦谷蛋白物理指标的变化与挂面质构特性和食用品质的下降存在密切的关系。
2022年04期 v.56;No.232 642-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9K] - 张瑞香;樊子豪;冯雪琦;郭二辉;
【目的】研究土壤速效钾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对改善河岸带土壤质量和生态修复具有的指导作用。【方法】以洛阳市孟津区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分析黄河河岸带0~10 cm表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土壤速效钾含量与不同植被类型、盖度及土壤含水率等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1)河岸带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184.36 mg·kg~(-1);土壤速效钾含量沿河流水平距离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变化范围为164.23~209.59 mg·kg~(-1);随垂直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变化范围为74.19~295.31 mg·kg~(-1),垂直河流方向200、300和400 m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垂直河流方向0和100 m。(2)植被类型显著影响土壤速效钾含量,狗牙根+荻草(Cynodon dactylon+Triarrhena sacchariflora)土壤速效钾含量为322.82 mg·kg~(-1),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3)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垂直河流方向上的距离、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植被盖度、沿河流方向距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微地形的影响下,垂直河岸带距离显著影响河岸带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河岸带土壤速效钾分布的重要因素。
2022年04期 v.56;No.232 652-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1K] - 张心语;郭诗韵;王亚萍;刘宪钊;贺丹;徐恩凯;曹洋;雷雅凯;
【目的】评估雄安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探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空间相关性。【方法】基于雄安新区201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相关生态观测数据,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对雄安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空间分布、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1)2018年雄安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91 361.55万元。其中固碳释氧价值最高,为41 838.72万元,积累营养物质价值最低,为2 473.50万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位面积总价值为27.11万元·hm~(-2)。其中涵养水源功能单位面积价值高,为11.63万元·hm~(-2),积累营养物质功能单位面积价值最低,为0.64万元·hm~(-2)。(2)各森林类型中,杨树组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单位面积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最高,分别为67 883.37万元、4.97万元·hm~(-2);灌木林组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为171.86万元;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是园林树组,为3.92万元·hm~(-2)。(3)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净化大气环境5项服务功能均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人口密度、工业企业个数与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呈现空间负相关性;造林面积与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呈现空间正相关性。【结论】减少北沙口镇、大营镇、朱各庄镇、昝岗镇和雄州镇的工业企业个数,降低人口密度或增加大营镇、朱各庄镇、雄州镇、苟各庄镇的造林面积,可实现雄安新区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精准高效提升;加强对杨树组、其他阔叶林组和经济林组的保护力度,重视灌木林组、松柏组和园林树组的培育管理工作,注重研究区的植被更新与林相改造工作,是充分发挥和提高雄安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实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奠定生态基础。
2022年04期 v.56;No.232 661-673+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9K] - 蔡恩香;寇紫薇;孟珂;张杨;侯贺平;
【目的】通过刻画城市扩张时空特征,实现城市扩张精准管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对郑州1990—2020年城市扩张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扩张用地来源和人口经济弹性系数评价城市扩张效应。【结果】(1)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郑州城市扩张总体呈现“平稳—快速—趋缓”的趋势,中心城区主要向东部和南部扩张,郊区县市城市扩张主要偏向中心城区。(2)1990—2000年城市扩张主要为填充式或蔓延式为主的离散扩张,各辖区以中低速扩张为主;2000—2010年呈蔓延式或跳跃式为主的集聚扩张,各辖区多数为高速扩张;2010—2020年主要为蔓延式或跳跃式为主的离散扩张,各辖区均为中低速扩张。(3)研究期间郑州市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不断下降,其他建设用地转化比例持续上升,有利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4)城市扩张的人口弹性指数和经济弹性指数变化表明城市用地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增强,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结论】研究对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2年04期 v.56;No.232 674-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5K] - 蔚霖;刘锐强;金莆欣;王秀丽;
【目的】探究土地信托政策推行后农户的意愿诉求和主体特征,分析土地信托推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方法】以河南省邓州市孟楼镇为研究区域,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和ISM解释结构模型,探讨了农户参与土地信托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其层次结构。【结果】(1)影响农户参与信托流转的主要因素是家庭人口总数、年龄、兼业人均收入、对土地信托的态度、对土地信托的认知程度和对信托政策的满意程度。(2)对土地信托的态度是表层直接因素,对土地信托的认知程度、对信托政策的满意程度和兼业人均收入为中间间接因素,而家庭人口总数、年龄是深层根源原因。【结论】推行土地信托流转应建立土地信托风险保障机制和市场化的土地信托中介机构,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建立专门机构对政府主导的土地信托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2022年04期 v.56;No.232 685-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余志刚;张培鸽;崔钊达;
【目的】探讨已有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之间差异程度以及哪些研究特征能对研究结果差异性做出解释。【方法】从已有研究中筛选出52篇关于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利用荟萃回归分析方法(Meta-regression analysis),对相关研究结论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受研究特征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呈现明显差异性;性别、政府补贴对于种植规模、技术作用认知正向影响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已有变量选择视角和研究背景的差异是造成研究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结论】提出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强化技术服务主体激励、加强对保护性耕作农机具的研发投入、制定完善的补贴政策、提高推广的针对性,同时在类似研究中要注重样本获取的质量和范围,避免遗漏重要变量。要注重研究角度和研究背景不同带来研究结论的差异,要结合文献研究的时间、地点、期刊质量等进行谨慎研究的对比讨论。
2022年04期 v.56;No.232 694-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 韩建军;侯纪伟;程玉;侯婧祎;
【目的】在对中国粮食储备目标及产供需状况变化分析的基础上,从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风险耦合协调的角度分析中国省域粮食储备与对应风险的匹配关系。【方法】通过构建省域粮食储备(GRE)与粮食安全风险(GSR)的耦合协调模型,对GRE-GSR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时序分析和空间探索性分析。【结果】中国大部分省份的粮食储备能力基本能够应对现有的粮食安全风险,但未达到较好水平,仍需着力加强粮食储备能力建设;中国整体粮食储备应对粮食安全风险的能力基本上逐年向好,各地区的粮食储备与安全风险的耦合协调关系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化态势,西部区域将是中国粮食储备建设的重点。【结论】建议针对西部地区的仓储设施进行扩容,联合东南地区不同省域进行共同储备,同时加强东北至其他省域的粮食物流通道建设,从而提升中国粮食抗风险的能力。
2022年04期 v.56;No.232 706-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