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23459

  • 郏县红牛生长发育及选育方向的探讨

    <正> 为了顺利开展郏县红牛选育工作,1982年8月和1983年7月先后以郏县的白庙、大李庄、王集三个公社为选育区,分别对区内各公社牛只随机进行了体尺测量、活重估计和体尺、外形、体重等方面的评定。现根据两年来所获得的资材,对郏县红牛生长发育及选育方向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今后的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983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河南木兰属新种和新变种

    丁宝章;赵天榜;王遂义;陈志秀;魏泽圃;曾庆乐;张天锡;高聚堂;任云和;乔应常;

    <正> 近年来,我们在进行“河南木兰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和编著《木兰及其栽培》一书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种和新变种,现整理报道如下: 河南玉兰(新种)Mangolia honanensis B.C.Ding et T.B.Chao,sp.nov. 落叶乔木,高15—20米;侧枝开张。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光滑。幼枝淡黄绿色或绿色,疏生短柔毛,后变光滑;小枝圆柱形,绿色、灰绿色或紫色,皮孔明显突起。叶芽卵形,小,被丝状短柔毛;花芽卵形,较大,长2.0—2.3厘米,苞鳞通常4—5,外面密

    1983年04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磷石膏对瓦碱土的性质和作物生育的影响

    王瑞新;张景略;苗富山;

    <正> 瓦碱土是我省冲积平原上的一种碱化土壤,多呈大小不一的斑块,与其它各种盐渍土插花分布于耕地中,瓦碱土的表层是1—2厘米厚的灰白色的坚实土壳,形似瓦片,故名瓦碱土。据化学分析,瓦碱土中含有较多的苏打,占总盐量的60—80%,代换性钠的含量都为1—3毫克当量/100克土,使得土壤溶液呈碱性,土壤高度分散,地表板结,通透性

    1983年04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种瓣大小对大蒜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绍文;孙治强;尚学育;阎淑芝;王建设;茹光明;张有富;

    本试验以苍山大蒜为材料,在河南中部秋播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重量的种瓣对大蒜的茎叶、根系,生长动态、蒜瓣的形成以及群体产量等多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种瓣的方法。

    1983年04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家兔子宫切除对卵泡发育和排卵的影响

    王立之;李德远;

    <正> 哺乳动物在性周期的黄体盛期切除子宫,黄体的寿命便得以延长。经证明是由于黄体摆脱了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产生的前列腺素F_(2α)(PGF_(2α))的作用之故。然而,子宫切除对卵泡的发育和排卵有无影响,尚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为此,我们观察了家兔子宫切除后卵泡发育和排卵情况,并初步探讨了子宫PGF_(2α)在这些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为使卵泡发育和排卵一致化,故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了激素处理。

    1983年04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黄山松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初报

    张培从;吴联军;

    <正> 黄山松生长快,树干通直高大,适应性强,有耐瘠薄、耐干旱、耐寒、抗风、抗雪压等特性。黄山松林天然更新容易,自然稀疏强烈,自然整枝良好,是予南山区的优良用材树种。我场从一九六三年迄今已营造黄山松人工林3.5万亩,占本场育林面积的73.8%,生长普遍良好,并已陆续成林成材。为了缩短森林培育期和提高林木质量,并充分利用间

    1983年04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豫东和皖北部分地区耕牛骨营养不良症的初步调查和诊断防治研究

    马清海;娄从真;张若兰;彭宗璋;王国瑾;林东康;李殿珍;罗国祥;贺心敬;王治平;王锦荣;

    <正> 长期以来,豫东及与皖北邻接的部分地区,连年都有不明原因的耕牛“跛行”、“卧下爬不起来”(俗称“火瘫”)的高发的地方性疾病。临床兽医虽反复使用补钙和其他综合疗法,但收效甚微,群众经济损失惨重。在河南省畜牧局支持下,我们从1982年4月——1983年7月,以周口地区为主,对本病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试验。现已确定本病是由于当地土壤缺磷,导致耕牛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造成的骨营养不良性疾

    1983年04期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河南省农业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林富瑞;

    <正> 前言建国以来,河南省进行过几次农业区划?每次农业区划的方案是什么?各次区划有什么特点?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这是很值得认真总结和研究的课题。为了使各级领导和从事河南省农业区划的实际工作者,对河南农业区划工作的过去与今天有所了解,作者通过调查与分析,整理成文供研究参考。

    1983年04期 4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 不同追肥处理对棉铃生长发育的影响

    陈传轲;寇治安;高海水;

    <正> 关于棉铃的生长发育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但不同追肥处理对棉铃发育的影响则报道不多,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不同追肥处理对棉铃生长发育之影响的研究,以分析不同追肥处理对棉铃、种子、纤维生长发育的效应关系,为棉花科学追肥提供理论依据。

    1983年04期 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 郑州郊区菜粉蝶第一代卵量消长及其雌雄幼虫主要生殖器官比较解剖初探

    刘嗣伟;

    1983年3月31日至5月7日在郑州北郊白庙大队定点调查了菜粉蝶第一代卵的数量消长情况。初步了解产卵初期为4月1日,末期为5月4日}产卵历期34天。这可进行发生期预测。影响落卵量的主要因子初步认为是蜜源植物、管理制度、气温、降雨(包括光照)等。采卵后,在室内饲养出各龄幼虫数十头,观察各龄幼虫外部形态,可以从第四龄辩别雌雄,这可作为数量预测和发生期预测的依据。对各龄雌雄幼虫主要生殖器官的比较解剖,观察其发育进度,初步认为第二龄初为防治适期。

    1983年04期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驻马店地区家兔球虫种类的调查

    易本驰;杨德东;

    对驻马店地区家免球虫的种类进行调查,共发现十四种艾美尔球虫,其中福来维森艾美尔球虫(Eimeria flavescens)为国内首次报道。

    1983年04期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 正常驴静脉血中吞铁细胞的观察

    刘中学;孙永和;

    <正> 从静脉血中检查吞铁细胞,用于诊断马传染性贫血病的问题,已被许多学者所证实,普遍认为这一方法在综合诊断马传贫病中有重要价值。我国农林部已将这一方法列入马传贫检疫操作规程。然而,正常驴静脉血中吞铁细胞的情况如何,虽然过去个别单位作过初步观察,但后来未见有人作深入的研究,资料十分缺乏。为了对正常驴静脉血中的吞铁细胞作进一步观察研究,给综合谬断驴传贫病提供判定指标,笔者于一九八三

    1983年04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河南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划分及其生产技术规程”成果简介

    <正> 河南省小麦高稳优低研究推广协作组,于1981年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河南小麦不同类型区划分及其生产技术规程》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由河南农学院、省农林科学院、省农牧厅主持,参加研究的协作单位532个共2527人。该项研究针对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在科研战略上实行了“从单抓高产转向低中产;从抓应用理论研究转向应用技术及开发研究;从单项研究转向综合性配套应用技术研究;从单抓研究转向研究推广,使成果尽快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研究”等四个方面的战

    1983年04期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晚茬小麦新品种——豫麦3号

    <正> 品种来源豫麦3号系我院1977年由昆明市农科所引进高加索/69(8)1.F_2单穗,经连续四年南繁北育,于1980年选育而成的晚茬麦品种。特征特性豫麦3号株高70厘米左右,穗近椭园形,系多花类型,白粒,千粒重38克左右;春性,分蘖力中等偏高,成穗率高,晚播(11月中、下旬播种)早熟;抗病性好,高抗条锈病,抵抗或轻感叶锈病(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曾用中22、23、25及82—1等4

    1983年04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成果简讯

    <正> 河南省小麦高稳优低研究又取得新成果河南省小麦高稳优低协作组,经过历时三年(1981—1983)的共同努力,又取得了“河南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划分及其生产技术规程”新成果。这项成果是于1983年9月26日,在省科委的主持下,由来自省内外的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二十多名专家、教授进行审定的。与会成员对该成果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经

    1983年04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学术交流

    <正> 加拿大籍华人、土壤化学家张守敬博士,应河南农学院邀请于十月三十日作了题为“土壤中无机磷盐分别定量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张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土壤中无机磷化物的化合态及其有效性,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以及各种形态磷盐的分别定量等问题。他把土壤中的无机磷盐分为磷酸钙、磷酸铁、磷酸铝和闭锁态的磷酸铁(OccludedFe—P)。这些形态的磷盐的有效性,不取决于它们的溶解度,而取决于与根系接触

    1983年04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