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23468

  • 河南省高产夏玉米不同生态类型区氮磷配比模式研究

    吴建国;谭金芳;李潮海;

    1987~1989年在河南省夏玉米不同生态类型区,采用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高产夏玉米(亩产650kg)氮磷配比模式。试验统计表明,氮磷用量与夏玉米产量的关系为y=b_0+b_1N+b_2p+b_3N~2+b_4p~2+b_5NP由于各生态类型区土壤、气候和管理条件不一,各系数差异很大,因而各地所施氮磷的增产效应也不同。每kg纯N在基础产量较高地区增产2~10kg,在基础产量较低地区增产17~24kg;磷肥增产效应在黄褐土和红粘土类型区增产30多Kg,在潮土区增产12~18kg。试验表明,河南省夏玉米不同生态类型区实现650kg的产量水平每亩需N18~24kg,需P_2O_56~12kg。

    1990年02期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模糊相似选择在小麦品种栽培学特性相似性问题上的应用

    王福亭;牛学智;郭瑞林;宋长江;

    本文利用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资料,采用模糊相似选择方法,从品种栽培学特征特性的角度,对小麦新品种郑州891和内乡182与近十几年来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9个小麦优良品种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郑州891与豫麦二号最为相似,内乡182与豫麦七号最为相似。因此不必花费过多精力,直接采用人们过去曾经大量研究,实践证明技术上已经成熟的豫麦二号或豫麦七号的栽培管理措施,去管理郑州831或内乡182,便可望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文中还进一步讨论了模糊相似选择在其它作物上的应用问题,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1990年02期 14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冬春性小麦杂交后代在南北两地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

    谢瑞生;张振宏;王淑俭;郭天财;于集体;

    研究结果表明(1)南北两地冬、春性杂种一代幼苗习性表现春性为显性或部分显性(典型春/冬组合);二代分离,春性或弱冬性(春/冬组合)占大多数。2)利用广州生态条件选育早熟、丰产、穗重型的冬春杂交品种有很大潜力。3)据相对遗传进度(△G′)的估算:广州的春/春型后代,抽穗期、百粒重,特别是穗粒重的选择潜力大于春/半冬型或春/冬型;而有效穗数、穗粒数、单林粒重等性状则春/半冬、春/冬型大于舂/春类型,且其不孕小穗平均值及△G′数值均较高。因此,春/半冬型应注意选择抽穗早、小穗结实率高的单株后代。郑州春/半冬(或春/冬)型材料的选择关键,是在保证单株粒重的基础上,协调粒数与粒重的矛盾,适当增大千粒重。4)按组合检定指数分析,广州以配制地理边缘的春/春组合为主,根据华南生育特点选用春/半冬优良组合材料。郑州以配制春/半冬或春/冬组合为主,利用春/春型早熟、粒大特点,丰富遗传基础,提高选择机率。

    1990年02期 150-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烤烟香气物质及不同施肥类型对其主要成分的影响

    王瑞新;马常力;韩锦峰;林学梧;郭月清;洪涛;王希周;刘建安;焦海强;龚宏晓;

    首次对河南烤烟NC89香气物质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得出36种物质,主要是新植二烯,烟碱,茄酮,苯乙醛,巨豆-4,6(2),8(E)-三烯酮-3;10-异丙基-3,7,13-三甲基-2,6,11,13-十四碳四烯-1-醇等。对各成分的定量研究表明,2-呋喃甲醛,苯乙醛等十种物质随着有机肥施用比例增加含量上升,茄酮含量较为稳定,说明;通过改变施肥措施改善烟叶香气是有效的。

    1990年02期 159-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生长鸡对~(59)Fe~(2+)和~(59)Fe~(3+)吸收利用率的研究

    高天曾;柏秋圃;孙淑华;祁凌云;李喜云;吕其昌;

    应用TME生物测定法和示踪原子59Fe,研究Fe~(2+)和Fe~(3+)的吸收率及其在鸡体内的沉积与分布,结果表明,在总铁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Fe~(2+)含量的增加,铁吸收率增加,Fe~(2+)比Fe~(3+)易吸收,吸收率高近1倍,差异极显著(p<0.01)。~(59)Fe在鸡体器官组织内沉积与分布以肝脏中最多,且Fe~(2+)与Fe~(3+)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59)Fe~(3+)在心、肺、肾中未检出。

    1990年02期 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豫东潮土区棉花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和适宜配比的研究

    杨建堂;徐本生;籍玉尘;王文亮;霍晓婷;

    试验结果经数学处理后建立的回归方为程 =53.1+4.7146N+4.6202P-0.2098N~2-0.2944P~2。根据此方程认为豫东潮土区棉花施肥方案应该是:1)在与供试条件类似地区内,目前生产水平下一般可暂不施用钾肥。2)氮、磷最高产量施用量为亩施N11.2kg,P_2O_57.9kg.N:P_2O_5=1:0.70。3)氮、磷经济最佳施用量为亩施N9.8kg.P_2O_56.7kg,最佳配比N:P_2O_5=1:0.68。4)最佳配比线方程为0.71P-0.59N+1.06=0,在提高产量时,为获得最大利润所施氮磷之比应满足此方程。

    1990年02期 17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豫州褐壳蛋鸡”原始亲本生产性能研究

    赖银生;王俊士;魏福琪;康相涛;郭诚;焦兴太;

    对罗斯AB、罗斯CD、海赛克斯AB、海赛克斯CD和京白Ⅲ系5个蛋鸡品系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5个系的开产日龄分别为172.55、159.66、168.17、159.10和202d;开产蛋重为42.42、42.35、44.37、40.66和41.65g;开产体重为1681.00、1585.56、1668.74、1606.53和1413.04g;72周龄平均产蛋量为234.08、249.83、225.09、222.98和218.36枚;平均蛋重为59.87、59.23、58.88、56.71和57.06g;产蛋期存活率相应为92.70、95.15、78.83、78.85和83.00%。本次试验结果,为“豫州褐壳蛋鸡”的培育提供了数据。

    1990年02期 179-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IBM PC BASIC,FORTRAN和dBASEⅢ语言间数据通讯探讨

    王哲光;

    本文以IBM PC BASIC、FORTRAN和dBASEⅢ3种计算机高级语言为主,通过大量短小精焊的实例,阐述了这三种语言间的各种不同数据文件的格式以及它们之间的数据通讯。从而达到数据共享。用户可以通过类似手段与其它高级语言的数据文件进行通讯。

    1990年02期 18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 新药“速效止泻散”的研究

    马清海;卢中华;都恒青;

    治疗畜、禽腹泻新药——“速效止泻散”,对小鼠在体肠管和大鼠离体肠管具有明显的抑制蠕动和显著的止泻作用,且毒副反应小。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有强烈的抑菌效果。该药融助消化、消炎、收敛、解毒、驱虫等效用为一体,具有速效、安全、价廉、使用方便的特点,用于治疗腹泻畜、禽700多例,结果表明,该药对各种畜、禽的多型腹泻,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消化不良型腹泻治愈率可达95.1%,已从药政部门获准推广使用

    1990年02期 199-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苹果斑点病发病因子观察及药剂防治试验

    陈功友;袁红霞;李秀生;史淑华;

    1985~1989年对苹果斑点病的发病因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病的发生与降雨量呈正相关(r=0.846),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普遍而且严重;苹果品种间以红星、青香蕉较感病,金帅、小国光抗病。药剂防治试验表明,扑海因和波尔多液防效相当,若两者交替使用,防效最佳,可基本控制此病害的发生。

    1990年02期 205-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微集水保水工程——旱地水窑的研究

    郭天财;杨峡;

    旱地水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拦蓄地表径流,充分利用自然降雨以满足人畜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一种微集水保水工程。本文着重介绍了旱地水窑的工程设计、容积确定和修建技术要点等。

    1990年02期 212-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PR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郭月清;韩富根;林学梧;王瑞新;王子杰;张俊鲁;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草叶面喷洒光呼吸调节剂(PR),能够促进烟草生长,明显地增加单株叶面积;改善烟叶内化学成分,提高烟碱和钾的含量,降低氯的含量;能使上中等烟叶比例、单叶重、均价、产值提高,从而显著增加产量,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1990年02期 218-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杜洛克猪若干繁殖性状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杨国勋;任广志;赵永庆;王德平;

    利用相关和通径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探讨了杜洛克猪断奶窝重与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20日龄仔猪数、20龄窝重以及60日龄仔猪数等7个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0日龄仔猪数、20日龄窝重和初生窝重,是影响断奶窝重的重要因素。今后在杜洛克猪的选育中,应将这3个性状作为主攻目标,搞好饲养管理,以利养猪生产的发展。

    1990年02期 2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楸树采种期与种子品质的关系

    郭从俭;张新胜;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楸树采种期与种子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不同的采种期与种子千粒重、含水量、果形指数呈曲线回归关系,与发芽率呈直线回归关系。并提出节气法、形态成熟特征法及果形指数法3种判断适宜采种期的方法。

    1990年02期 22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不同抗旱措施对侧柏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

    刘启慎;刘占朝;李良厚;魏玉君;

    在太行山石灰岩地区进行了不同造林时间、截干部位、栽植深度、覆盖深度及蘸施抗旱剂等侧柏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侧柏造林阴坡可在3月中旬~4月上旬和7月上旬~8月上旬,阳坡只能在7月上旬~8月上旬;春季和雨季半截造林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5.1%和17.7%;深栽10cm可提高成活率28.5%;三块石覆盖造林可提高成活率29%;蘸施1%抗旱剂可提高成活率11.3%。采用组合配套措施春季以深栽10cm,截干1/2、覆盖三块石可提高成活率22.1%,雨季以深栽10cm、蘸1%抗旱剂、截干1/2可提高成活率16%。利用组合措施造林,可以一次造林成功,无需补植或重造。

    1990年02期 232-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麻栎树叶青贮试验

    林东康;王成章;范德修;杨安利;王文芳;王进国;

    麻栎为我省西南部山区的一个主要树种。麻栎树叶青贮后能有效地保存各种营养成份,是羊群冬春枯草期的一个重要饲料资源。经饲喂试验证明:青贮麻栎有利于山羊的越冬,能提高母羊泌乳量,提高羔羊成活率。

    1990年02期 24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我国古代桃栽培类群的演化与形成刍议

    刘振亚;刘璞玉;

    探讨了我国古代桃类群的起源、演变及形成过程、为古为今用提供依据。

    1990年02期 24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 不同种植方式对油后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史宏志;

    油后棉采用中熟品种育苗移栽,早发稳长,生育协调,植株生理活性高。有效结铃期长,单株成铃23.3个,最佳结铃期内成铃比例占70.6~78.0%,亩产皮棉99.2kg,亩产值515.3元,比其它处理高20.0~47.9%,综合效益最高。早熟品种直播,棉花晚种早发,生育进程快,营养生长期仅24~25d,成铃期与最佳结铃期基本吻合,亩产皮棉79.8kg,亩产值411.7元,由于用工投资少,劳动生产率较高,综合效益次之。采用早熟品种育苗移栽和中熟品种直播的种植方式,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较低。

    1990年02期 252-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 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蔡惠杰;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陕交界处,属秦岭山脉向东北延伸的部分。其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木文对现代植物区系中117科、589属、1679种种子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划分为科的10个分布类型、属的15个分布类型及种的14个分布类型和24个亚型。结果表明:本区系属温带性质,热带成分也有一定比例的存在;东亚成份在本区系中地位显赫,且富含单、少型属及原始类型;本区系归属于华北植物区系,与华中、西南等植物区系也有广泛联系;本区系与秦岭(特别是其北坡)植物区系有密切联系,含有较多的共同特有种;本区有特有种存在,属古特有现象。

    1990年02期 26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 冬小麦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关系的研究

    马新明;

    通过对小麦根系活力及其灌浆关系的研究证明:小麦根系活力的变化过程是: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又小。根系活力的大小与其各生育期的生长特点有关。小麦一生中根系活力有3次高峰,即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盛期。其中,抽穗期根系活力最大;小麦籽粒灌浆强度随根系活力的提高而增加,但是,不同处理之间略有差异;不同根层之间,根系活力具有补偿效应。其中,0~15cm内根系活力最强,对灌浆的作用最大。

    1990年02期 270-274+276-277+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