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77050

  • 经济效益模型在泡桐壮苗培育中的应用

    武禄光,刘廷志,阎林生,马四海,白志华,王银忠

    本文在建立泡桐高干壮苗培育措施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苗木成本的密度、氮肥和磷肥用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并结合影响产值的种根粗度及埋根日期建立了五元二次经济效益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回归关系显著,其中磷肥是影响苗木产值、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决定因素。以地径、苗高、株数这些已建的数学模型为约束条件。多指标优化结果表明,保苗640~730株/亩,追施尿素51~58kg/亩,基施钙镁磷肥66~100kg/亩,3月下旬埋根,种根直径1.7~2.2cm,可获亩产值1000元以上的高产优质苗木。

    1991年02期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小麦主要性状遗传在南北两地的比较研究

    王淑俭,许自成,谢瑞生,张振宏

    本文对14个冬、春性小麦品种的主要性状在南北两地的遗传表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环境条件下小麦主要性状对单株粒重的作用趋于吻合,南北两地小麦育种在性状遗传、相关和选择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共性。通过聚美分析把供试材料分为不同的生态类群,分类结果与育种实践相一致。

    1991年02期 125-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区域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体系研究

    姚兴涛,朱永达

    本文提出了RLC 预测法和DTOPSIS 动态多目标决策方法,建立了以系统动力学(SD)模型为主,结合以上两种模型和一些辅助模型的区域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体系(RSD)。RSD 可以拟合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过程,分析其协调发展的相互作用规律,着重探讨资金、能源、科教、人口与劳动力四个关键要素在社会经济四个单元间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寻找如何通过政策调控来达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并编制了模型体系的计算机软件。

    1991年02期 13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 小麦品质性状多目标同步改良方法研究

    王福亭,郭瑞林,宋长江,刘晓娜

    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小麦主要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最优数学模型。实践表明,运用该法筛选品质性状优良的单株,即可克服杂种早代直接选择的困难,又为多目标间接选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1991年02期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烤烟不同品种香气物质成分的定量分析

    王瑞新,马常力,韩锦峰,王延亭

    对4个烤烟品种的主要香气物质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花大金元品种的香气物质中茄酮、苯、1—乙基环己烯、十四碳酸等成分含量较高,而2—呋喃甲醛含量较低;NC89品种的香气物质中β—大马酮,3,7,13—三乙基—1,3,6,10—环十四碳四烯等成分含量较高。G140中茄娜士酮,新植二烯的含量较高,长脖黄中2—呋喃甲醛含量较高。

    1991年02期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麦蚜最优动态生防指标研究

    杨效文,丁文山

    本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麦蚜为害损失的Weibull 模型,运用模糊最优化原理提出了在不同经济和生态效益情况下,麦蚜最优动态生防指标模型,以及小麦不同生育期麦蚜的最优动态生防指标模型。

    1991年02期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利用 Gapon 方程研究土壤钾素供应指标

    谭金芳,吴建国,刘风英

    利用盆栽幼苗耗竭法研究土壤的供钾指标发现,在河南的石灰性土壤上,作物吸钾量与土壤钾的活度率(即Gapon 方程)有良好相关性,可因地制宜地利用钾的活度率作为施钾肥指标。

    1991年02期 16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河南省植物根结线虫病调查及其病原鉴定

    李淑君,喻璋

    1985—1988年在全省采集到植物根结线虫病标本154份。通过形态学鉴定结果:河南省植物根结线虫共有13种,其中寄生在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上的根结线虫为一新种—猕猴桃根结线虫(Meloidogynr actinidia Lisp.nov.),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为优势种,约占80%;勒克瑙根结线虫(M.incknowica)等6个种为全国新纪录种;济南根结线虫(M.Jinane-nsis)为河南省首次报道。根结线虫的寄主植物约92种,分属于38科85属,其中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等8种寄主植物为国内首次报道,粟(set-afia italica)等15种寄主植物为河南省新纪录。同时对河南省植物根结线虫的分布、寄主范围等作了调查和研究。

    1991年02期 169-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 利用黄早4姊妹系选育改良单交种的研究

    陈彦惠,汪茂华,张传贞

    1988—1989年利用黄早4姊妹系进行了选育改良单交种和提高制种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早4姊妹种普遍存在着杂种优势,姊妹种与黄早4相比,植株变高,雄穗发达,抗病性增强,穗部性状有所改进,产量明显提高,增产幅度在45%~105%之间。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姊妹种间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着明显差异,可以从中选出比黄早4配合力高的优良姊妹种,用其组配的改良单交种的产量与对应单交种产量持平或略有提高,并且若干性状有所改良。用姊妹种代替黄早4配制改良单交种,可以显著提高制种产量。

    1991年02期 175-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姚占芳,吴云汉

    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40℃,最适为25~30℃;最适pH5~6;选试较佳母种培养基为黄豆芽20%,葡萄糖2%,琼脂1.5%;栽培料较优配方为棉籽壳60%,阔叶树木屑30%,麦麸8%,蔗糖1%,石膏1%;筛选出Au10等4个优良茵种,一般比对照生物学效率高9%~14%;在药物防霉中黑木耳对多茵灵表现出极强的敏感性,而霉菌中的木霉、青霉和曲霉也均属于同一敏感型,在PDA 平板上抑茵浓度为10PPM,在棉籽壳培养料上抑菌的有效浓度在0.1%~0.05%。根霉对杀茵帮表现出很强的抗药性,多菌灵抑菌浓度在50~2400PPM。

    1991年02期 185-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免疫增强剂饲喂雏鸡效果初步试验

    张俊英,魏慧霞,康湘涛,高爱民

    “免疫增强剂”是以动物血为原料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饲喂雏鸡试验表明,在0~3周龄雏鸡日粮中添加1%的“免疫增强剂”,平均每只鸡较对照组多增重14.87%~23.93%;成活率比对照组高12%~22%;单独应用“免疫增强剂”的效果好于单独应用抗茵素的效果,鸡白痢死亡率可降低13%。

    1991年02期 193-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间作研究中的数学方法

    刘灿然

    怎样对间作试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对间作效果作出评价,是当前间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文献,并对其中3种主要的分析方法(指数分析法、双变量分析法和模拟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1年02期 199-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 韭菜大、小孢子的产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吉玲芬,段增强

    对韭菜大、小孢子的产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韭菜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的排列呈平面形和十字交叉形。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绒毡层为分泌绒毡层;胚珠倒生,薄珠心,具有产生于珠柄的珠孔塞,合点端具有帽状的承珠盘。胚囊的发育为葱型,成熟胚囊的结构为7细胞8核;助细胞的丝状器明显,并对高典酸——锡夫试剂(PAS)呈正反应。

    1991年02期 208-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猕猴桃属与藤山柳属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王遂义,高致明,王中华

    猕猴桃属根第一次木栓形成层来源于皮层最外层的细胞;随着根的增粗,内皮层细胞切向伸长并进行大量的径向分裂,形成一环壁较厚的小细胞;老根韧皮部外具多层增生的薄壁细胞;叶柄的近轴皮层中具2个小维管束。这些特征都是藤山柳属所不具备的。此外,猕猴桃属茎中柱外方的厚壁细胞成石细胞状,而藤山柳属中它们则是典型的初生韧皮纤维结构;猕猴桃属根、茎次生韧皮部的筛管、伴胞及薄壁细胞呈径向排列,而在藤山柳属中它们则呈板状排列,交替出现。根据上述结构差异,作者建议将藤山柳属从猕猴桃科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一科。

    1991年02期 213-217+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兴安落叶松天然幼中龄林最优密度的动态规划研究

    摆万奇

    以林分断面积作密度指标,用动态规划解析法确定了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幼申龄林各立地指数20a~80a 的最优密度。结果表明,按最优密度进行间伐较其它形式间伐提高了累积木材收益。为在缺乏固定标准地情况下确定最优密度、探索了一条结合临时标准地和解析木材料拟合修正理查兹函数形式的断面积生长量方程的途径。

    1991年02期 218-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