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63587

  • 普通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王瑞,宁锟,王怡,杜连盟

    选用穗部性状典型的小麦品种资源,采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穗部性状的遗传特点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穗长、结实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和主穗粒重均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且显性基因增效,隐性基因减效。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的性状穗长与结实小穗数,亲本性状的遗传传递力与亲本性状表现一致;以显性效应为主的千粒重,亲本性状传递力与亲本含显性增效基因多少一致;在加性、显性效应各占一定比例的穗粒数、主穗粒重和具有一定互作效应小穗粒数等性状的遗传中,亲本性状遗传传递力是加性、显性效应共同作用结果。提高穗粒数、小穗粒数较结实小穗数作用更大;提高单穗粒重、穗粒数较千粒重作用更大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系统化学调控对硬粒小麦生长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孔小平,贺德先,乔宝建,郭占坤,詹瑞华

    在河南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系统化学调控对硬粒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化调技术能明显提高硬粒小麦冬前次生根数目、叶面积系数,增强植株抗逆性;降低硬粒小麦株高,改变茎秆结构,增强植株抗倒性;增强植株生育后期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光合强度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抗虫棉R93-4和R93-3的抗性及丰产性能试验研究

    薛中立,熊克勤,黄殿成,郑文俊

    采用定行定株定时观察记载的方法,对抗虫棉R93-4和R93-3的抗虫性、抗病性、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试验鉴定。结果表明,抗虫棉上2,3,4代棉铃虫幼虫平均分别比对照少13,36和46头·百株-1;顶尖被害率比对照低10%;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高233.2kg·hm-2;但对枯、黄萎病抗性及纤维品质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中华松针蚧在林冠空间的种群分布特性研究

    李向伟,尹富杰,王兵,王水红,席运升

    对受害油松林进行了大面积调查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林冠垂直空间上,中华松针蚧种群数量依次为中层>下层>上层,中层与上层、下层与上层间的虫量差异达十分显著和显著水平;在水平方向上,东、西、南、北4个方位间的虫量分布无明显变化规律,其差异不显著;在轮枝的主、侧向枝间,种群变化与虫期有关,在雌成虫和三龄若虫期,主枝上的虫量十分显著地高于侧枝上的虫量,在二龄若虫期,侧枝的虫量占微弱优势,但差异不显著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河南省凤丫蕨属植物的分类

    朱长山,袁祖丽,侯元凯,杨保森

    报道了河南省凤丫蕨属植物6种1变种。其中2种1变种为《河南植物志》未记录类群。对该属各种做了系统排列,编制了分种及变种的检索表。文中引用的标本,均存河南农业大学标本室(HNAC)。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鹅肾超微结构的研究

    肖传斌,梁宏德,李奎,张玲

    应用组织切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25只成年鹅肾脏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近曲小管有发育良好的刷状缘;远曲小管有特征性的指状突起,中间夹有大而长的线粒体;肾小球毛细血管围绕间膜细胞呈圆周形排布;肾小囊足细胞的突起与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紧密相贴,三者构成肾小球的滤过屏障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玉米小斑病菌CI小种侵染特征的病理指标比较研究

    李大良,黄西林,高海水,路凤银,刘克明,马春红

    试验选用11套同核异质材料,采用田间鉴定与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寄主细胞、组织、个体、群体对CI小种的不同反映,分别对HMCI毒素对玉米根冠细胞致死率、针刺病斑长度、幼根生长抑制率、乳熟期病斑长度和面积、接种20d及乳熟期病情指数7个病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与筛选。结果表明:(1)乳熟期病斑面积可以作为测定寄主对CI小种抗性的单一病理指标;(2)确定了综合评价寄主对CI小种及其毒素综合抗性的3个主成分参数;(3)HMCI毒素对玉米根冠细胞致死率可以作为鉴定毒素活性强弱和鉴别新玉米雄性不育胞质类别的病理指标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用非致病丝核菌株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初步研究

    岳红宾,王守正,袁红霞,李洪连

    用非致病丝核菌培养物覆盖播种过小麦种子的土壤,进行小麦纹枯病的防治试验。室内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麦纹枯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室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61.0%~90.1%,室外的防治效果为60.8%~61.3%。不同的非致病丝核菌株防治效果不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测定结果表明,接种非致病丝核菌后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增加1条酶带。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棉花不同果枝类型组合间F_2代的分离及遗传分析

    杜雄明,刘国强

    用不同果枝类型亲本的19个杂交组合的F1,F2代进行了果枝类型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0×Ⅲ杂交的F2代中,分离出0型和Ⅲ型两种果枝类型,其比例为1∶3;在0×Ⅰ的F2代中,分离出0,Ⅰ,Ⅱ,Ⅲ4种类型,其比例为16∶3∶18∶27;在Ⅰ×Ⅲ的F2代中分离出Ⅰ,Ⅱ,Ⅲ3种类型,其比例为1∶6∶9。由此可以推断果枝类型受主基因Ss控制,同时还受另外3个独立遗传的修饰基因(S1,S2,S3)控制。0型果枝除由隐性主基因s控制外,ss基因还对其它基因(S1,S2,S3)起隐性上位作用,Ⅰ,Ⅱ,Ⅲ型果枝主要受显性主基因SS控制,同时还受S1,S2,S33个修饰基因的积加作用。当3个显性修饰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Ⅲ型果枝;当两个显性修饰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Ⅱ型果枝;当只有一个显性修饰基因时,则表现为Ⅰ型果枝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立体种植对主要棉花害虫的生态效应

    崔金杰,文绍贵

    1992~1993年在河南省内黄县纯麦套春棉田、种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田和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田对棉铃虫、红蜘蛛、棉蚜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田和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田2代棉铃虫百株棉花累计落卵量比纯麦套春棉田分别增加11.34%和44.83%。种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田第3代和第4代棉铃虫百株棉花累计落卵量比纯麦套春棉分别减少33.01%和21.86%。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田第3代和第4代棉铃虫百株棉花累计落卵量比纯麦套春棉田分别增加36.89%和23.20%。3种类型棉田苗蚜的发生量均低于防治指标,种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田百株单叶伏蚜量和纯麦套春棉田相比减少14.85%;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田比纯麦套棉田增加157.91%。种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田和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田百株红蜘蛛数量比纯麦套春棉分别减少了55.37%和9.76%。在棉田种植玉米诱集带可以引诱棉铃虫在玉米上产卵,降低棉田落卵量,比纯麦套棉田天敌总量增加69.2%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不同密度农桐间作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

    蒋建平,王军,刘廷志,范国强,米绍杰,杨五

    研究了不同密度农桐间作条件下,土壤养分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养分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5m×30m,5m×40m和5m×50m)对Fe含量有一定影响,而对有机质,N,P,K,Mn,Zn和Mg含量无显著影响;3种间作密度中K含量随时间变化显著,P含量在5m×30m间作密度中随时间变化显著,Fe和Mg养分含量在5m×40m密度中随时间变化显著,而3种间作密度中有机质,N,Mn和Zn含量随时间变化不显著;不同间作密度的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密切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油松雌雄球花的空间分布特征

    李国锋,李军,雷跃平,张华新

    1986~1994年,研究了卢氏油松种子园无性系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掌握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结实习性。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雌雄球花垂直分布可分为3种分布型,雌球花以单峰和平缓型为主,雄球花则以偏峰型较常见。雌球花水平分布集中在树冠一级侧枝外缘1~5a的轮生枝上,约占总花量的90.4%,雄球花主要分布在树冠内膛生长细弱的枝条上,在冠缘1~5a生的轮生枝上着生的雄球花只占总花量的23.3%,两者均呈现不平衡分布模式。雌雄球花在新梢上的侧梢着生花量所占比例分别为28.5%和23.8%,无性系间雌雄球花顶侧梢着生花量和比例亦存在差异。按枝序的排列方式,雌球花较多分布在各轮层一级侧枝1~5a生轮生枝中1~3a生的侧枝上,平均为92.6%,雄球花则大多集中在各轮层一级侧枝9~12a生轮生枝中1~3a生的侧枝上,平均为61.8%。雌球花在树冠光照条件较好的南向枝分布居多,雄球花在不同方位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比雌球花小。作者讨论了油松树冠受光环境与雌雄球花空间分布的关系,提出了油松种子园无性系整形修剪的初步设想。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生长素对烟草愈伤组织中尼古丁、氨基酸含量及GOT活性的影响

    籍越,李启任,何松林

    在吲哚乙酸(IAA)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培养基上生长的烟草愈伤组织,互相转移后进行继代培养,结果表明,IAA能促进尼古丁的生成;每100g干重的愈伤组织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分别增加34.86,348.21和60491mg。2,4D对尼古丁的生成起抑制作用;每100g干重的愈伤组织中总氨基酸下降含量219185mg。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活性在黑暗条件下,随IAA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光照条件下与其浓度成负相关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皱胃和静脉内输注氨基酸对山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梅晓彦,李宏基,王星所

    研究了皱胃和静脉内输注氨基酸对山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系列,系列Ⅰ皱胃内输注,结果为输注的8种L型氨基酸及混合氨基酸与生理盐水相比,其中只有苯丙氨酸和羟脯氨酸引起山羊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升高,其输注前水平分别为(13848±1501)ng·L-1和(9713±2098)ng·L-1,输注后水平分别为(18679±748)ng·L-1和(12805±1700)ng·L-1,差异均极显著(P<001)。混合氨基酸可使血清胃泌素水平稍有升高,其输注前为(12370±2677)ng·L-1,输注后为(13645±1612)ng·L-1,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90min时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系列Ⅱ静脉内输注结果与生理盐水相比,输注的3种L型氨基酸单体中,只有色氨酸能引起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升高。其输注前水平为(9328±865)ng·L-1,输注后为(12324±660)ng·L-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可以影响山羊血清胃泌素的水平。皱胃内输注苯丙氨酸和羟脯氨酸,静脉内输注色氨酸均可使山羊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升高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家兔氟乙酰胺中毒的试验研究

    王亚宾,卢中华,王自振,赵东,钱发举,秦玉涛

    采用萘氏反应,硫靛反应和硫靛反应产物的薄层层析法对家兔进行氟乙酰胺中毒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家兔的最小中毒量在0.5~1.0mg·kg-1最小致死量为10mg·kg-1以上,中毒后氟乙酰胺的最低检出量为20mg·kg-1,在所采用的3种方法中,以硫靛反应产物薄层层析法检出率最高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拖拉机运输机组运载能力的分析与确定

    李冠峰,梁爱琴,孙彤

    根据机组动力学的原理分析了拖拉机运输机组的负荷情况,提出了拖拉机运输机组的拖载能力计算公式和运载能力的确定方法,通过实例计算说明,在实际作业中应根据道路情况确定适宜的装载量,以防超载,保证安全作业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跨世纪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林富瑞,王荣来,林彬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可持续农业的由来、含义及战略目标,确定了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方向与任务,为实现跨世纪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玉米不育胞质杂交种的产量及其胞质效应的研究

    刘宗华,常凤梅,黄西林,高海水,荆建军,李国亚

    对不同核质基因型杂交种的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核质遗传背景杂种的产量差异主要是由核基因型不同所致;不育胞质对杂交种的产量性状具有一定的正效应,C和E型不育胞质效应值分别达3.73%和8.07%,不育胞质杂种的产量还受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

    1997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