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23470

  • 仔猪大肠杆菌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与初步防治

    陈丽颖,王自振,王亚宾,卢卫东

    从河南12个发病场采得44份仔猪黄、白痢检样,共分离出大肠杆菌36株,经血清学试验鉴定为O1398株,O1017株,O1387株,O453株,O603株,O1412株,O1471株,O81株,另有4株未能定型。对不同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利用所分离菌株研制出灭活铝胶菌苗注射产前母猪,其后代黄、白痢发病率大大降低。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小麦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及比较基因组研究进展

    许自成,池振中,贾志强,许时伦

    综述了小麦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提高小麦QTL检测效率的途径,概述了小麦与其它禾本科作物之间关于比较基因组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还就分子标记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口服半胱胺对奶山羊血浆及乳中生长抑素、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

    王艳玲,李振田,杨国宇,李宏基,董秀钿,惠参君

    用4只河南本地泌乳奶山羊进行自身对照试验。试验期每隔5d添加半胱胺1次,剂量为100mg·kg-1BW,共喂3次。与对照期相比,试验期奶山羊血浆生长抑素(SS)含量明显下降(对照期(286±059)ng·mL-1,试验期(113±021)ng·mL-1,P<001),血浆生长激素(GH)平均水平显著提高(对照期(119±025)ng·mL-1,试验期(130±023)ng·mL-1,P<005),GH峰值变化不明显,基线水平有所提高(对照期(094±024)ng·mL-1,试验期(108±018)ng·mL-1,P>005);乳中SS含量明显下降(对照期(015±002)ng·mL-1,试验期(005±001)ng·mL-1,P<001),GH水平显著升高(对照期(111±005)ng·mL-1,试验期(123±009)ng·mL-1,P<005)。说明口服半胱胺能耗竭泌乳奶山羊的SS,改变GH分泌模式。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RT-PCR和Digoxigenin标记的核酸探针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试验研究

    王泽霖,王丽,阎若潜,刘素云,菅复春

    用2对已发表的引物和1对自行设计的引物对同一IBVH120株进行RT-PCR,分别获得了S1基因上与引物设计相一致的1720bp,228bp,602bp,的扩增片段。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7个毒株(H120,H52,M41,Conn,Gray,T,Holte)和5个分离株(宜毒,上毒,云毒,HK,118)的含毒尿囊液或纯化病毒进行RT-PCR。结果除Holte株,2个分离株(宜毒,云毒)外,其余均被成功地扩增出602bp的片段。将IBVH120株06kbPCR产物用Digoxigenin标记为探针,分别与上述各IBV毒株的核酸及其扩增产物进行核酸杂交,均呈现阳性反应,而该探针不与IBDV和NDV的DNA,EDS-76病毒的DNA及正常鸡胚尿囊液抽提物反应。RT-PCR和核酸杂交技术提供了直接从尿囊液中快速检测出病毒,作为诊断IBV的新方法。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硝酸铵对植物叶片吸收2甲4氯作用的研究

    程水明,周国玉

    采用高梁玻皿生测法,测定了在硝酸铵存在下棉花叶片和菜豆叶片对2甲4氯的吸收作用。结果表明:硝酸铵能促进两种叶片对2甲4氯的吸收,平均每g棉花叶片和菜豆叶片分别比对照(不加硝酸铵)多吸收909μg和13626μg其增效机制为硝酸铵的助渗作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HA基因侧翼重组痘苗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毛春生,金宁一,李季枝

    以痘苗病毒HA基因为侧翼,在多种类型痘病毒)启动子的下游,插入HIV-1的gag基因及其上游序列、或HIV-1gag-env嵌合基因、或狂犬病病毒的糖蛋白基因,从而构建了12株重组痘苗病毒。统计发现,以HA基因为侧翼构建重组病毒的重组率约为0.1%,与TK基因为侧翼的重组率差别不大,但阳性重组率有很大差别,从2.7%到100%。试验观察发现,HA基因为侧翼的重组病毒具有以下生物学特性:(1)感染性稍低于野生型病毒;(2)能够稳定地表达外源蛋白;(3)可引起细胞融合。根据重组病毒能引起细胞融合的特性,改进了重组病毒的筛选方法。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不同氮素营养的烟叶氨基酸含量与香吃味品质的关系

    史宏志,韩锦峰,刘国顺,范艺宽,魏义长

    分析表明,烟叶总氨基酸含量与总施氮量和无机氮施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氨基酸含量与香气量、劲头得分呈正相关关系,与香气质、刺激性和杂气得分呈负相关关系。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含量与烟叶香气量之间的相关显著,且与评吸总分存在正相关关系。脯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等与香气质负相关性较大。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棕壤和黄棕壤基本属性及定量区分指标的研究

    焦有,米清海,吴克宁,孟祥远

    黄棕壤和棕壤在成土环境及成土条件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一系列基本属性上,如pH、盐基饱和度、铁的氧化物、ba值、粘粒的硅铝率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差异,提出用这些定量指标作为划分这2种土壤类型的依据。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白肋烟调制过程中叶片膜脂过氧化特性的研究

    陈秋芳,郭月清,宫长荣

    对白肋烟调制过程中叶片膜脂过氧化及内源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白肋烟调制过程的进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直至消失,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调制2d后上升到最大值,而后下降直到活性丧失,多酚氧化酶则在调制48h内上升到最大值之后下降。不同处理以高温变黄处理烟叶膜脂过氧化水平最高,低温处理最低。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玉米单交S_3代选系穗粒性状的配合力与其亲本杂种优势群的关系

    李玉玲,谈朗玉,胡学安

    分析了24个单交S3代选系主要粒性状的配合力及其与单交亲本杂种优势群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选系的GCA,SCA均存在明显差异,但构成其穗粒重的高GCA穗粒性状不同;(2)各选系多保持其单交亲本的高优势群,但同一单交各S3代选系同一性状的GCA存在明显差异,极端SCA测交系也不尽一致;(3)群内单交后代选系各性状的GCA最小,SCA极差最大;群间单交后代GCA较大,强优势群间单交后代的SCA极差最小。文章还讨论了同时提高新选系GCA,SCA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不同杀虫剂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蒋金炜,马继盛,陈俊炜,何国旗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施用甲胺磷、扑虱灵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及施药后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消长动态,并以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及群落的丰盛度等生态学参数来衡量2种农药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施用甲胺磷田块的节肢动物各类群数量都急剧下降,害虫类恢复较快,天敌则比较缓慢,群体数量的急剧变化使得群落稳定性降低;喷施扑虱灵的田块,叶蝉、飞虱类等害虫数量明显下降且不易恢复,天敌类稍有下降。初步认为,在稻田使用选择性杀虫剂扑虱灵对群落物种数的恢复与保持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然控制力有重要作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转Bt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消长的影响

    崔金杰,夏敬源

    1995~1996年在田间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品系93-4在单作和麦套2种种植方式下,对主要棉花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作和麦套条件下,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棉造桥虫幼虫均有良好的抗性,残虫量均低于防治指标;在单作条件下,转Bt基因棉田比常规棉田的棉苗蚜、棉伏蚜和叶蝉分别增加20.30%,21.38%和67.62%,红蜘蛛、棉蓟马和白粉虱分别减少58.42%,39.62%和39.06%;在麦套条件下,转Bt基因棉田的棉苗蚜和棉蓟马分别减少5.88%和79.46%,棉伏蚜、红蜘蛛、白粉虱和棉叶蝉分别增加14.62%,75.48%,48.22%和58.54%;在单作和麦套条件下,转Bt基因棉田比常规棉田捕食性天敌略增加,寄生性天敌减少,天敌总量无明显差异。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钾肥对小麦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李冬花,郭瑞林,张毅,王西来,常春荣,王阔

    采用一点多年联合方差分析和随机区组单个自由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处理对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17种氨基酸及其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13kg·hm-2的产量水平和土壤有效钾含量达011g·kg-1的情况下,施钾肥比不施钾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小麦营养品质。无论从产量、成本、经济效益,还是从营养品质的角度考虑,都以每hm2施K2O60kg为好。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地膜覆盖培育毛白杨壮苗的技术研究

    李淑玲,安士有,茹广欣,司守霞

    毛白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苗1a出圃率比CK提高141%,生根、发芽期分别提前15d,6d,成活率、平均苗高、地径分别提高22%,22%,258%地膜覆盖苗根系发达,总长度、平均根直径分别比CK长824m,直径大048cm;根、茎、叶生物量分别比CK提高625%,600%,228%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植物杀菌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谢慧玲,李树人,阎志平,侯桂英,詹瑞华

    本文就植物杀菌作用的历史、研究现状、作用机理和应用前景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在城市绿化、绿化植物选择及植物杀菌作用应用方面有所突破。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胡萝卜采种技术研究

    张惠梅,孙治强,孙守如,宋尚伟,乔宝健

    结果表明,胡萝卜种子产量主要来自主花盘和一级侧花盘,采用留一主盘3个一级侧盘的整枝方式可以获得整齐一致的高产优质种子。用成株、半成株采种效果比小株采种效果好。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CO_2施肥对日光温室西葫芦光合特性的影响

    孙治强,白玉玲,张惠梅,王兰菊,冯虎林

    研究了日光温室内增施CO2对西葫芦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增施CO2的日光温室内12∶00左右的CO2浓度降至全天最低点(10.31μmol·L-1);西葫芦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增施CO2可以缓解日光温室内CO2的不足,提高西葫芦叶片的光合速率。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黄旺志,赵剑平,王昌薇,杨涛,徐明忠

    14a杉木造林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增加,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生长减小,而林分的枝下高、高径比和胸高形数则增加,但对林分平均优势高的影响不显著,林分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出材量以密度C(1m×2m)和D(1m×1.5m)最高,同时,对林分的径阶分布也有影响。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河南鼠李科增补与订正

    朱长山,李春凤,段藏禄,李世晋

    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鼠李科植物4种,订正了11个分类群的学名。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野菊挥发油成分研究

    高致明,喜进安,宋鸿雁

    采用GC/MS技术分析出野菊(DendranthemaindicumDesmonl.)挥发油化学成分18种,其中单萜类3种,单萜类衍生物7种,倍半萜类6种,倍半萜类衍生物1种,其它1种。1,8-桉叶素的相对含量最高,为2568%,其次为樟脑和反丁香烯,分别为1821%和1202%。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两种野生食用菌子实体解剖学研究

    林晓民,王少先,姚占芳

    对2种野生食用菌的子实体进行了显微解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双环林地蘑菇子实层中具有褶缘囊状体和侧囊状体,菌褶边缘的子实层主要由褶缘囊状体构成,菌髓中菌丝的排列方式属于混淆至不规则型,菌肉中的次生菌丝之间具有联合现象;红蘑菇的子实层中无囊状体,其菌髓和菌肉均由菌丝和髓球囊胞共同构成。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河南农村经济灰关联分析及“九五”发展对策

    王莲花,黄西林,王丽娟,苏敏

    利用灰色理论分析了“八五”期间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因子,建立了河南农村经济变化的关联树,为“九五”期间河南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