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23470

  • 河南小麦主要品种纹枯病抗性评价

    李洪连,袁红霞,刁晓葛,李锁平,胡玉欣,王守正

    通过土壤人工接种,采用相对抗病指数法对河南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16个小麦品种的抗纹枯病性能在大田成株期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对纹枯病抗性普遍较差,无免疫和高抗品种,大多数属高感和感病品种,只有豫麦26号、豫麦13号、豫麦19号等少数品种表现中抗,因此应加强抗病品种选育和化学药剂防治工作。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豫西山区日本落叶松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陶福禄,李树人,冯宗炜,王建文,刘金良

    用A值法和R值法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林的种群结构和不同生长级林木的分布格局。两种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日本落叶松林已处于分化状态:Ⅰ级木和Ⅱ级木个体之间相互排斥,呈均匀分布状态;Ⅲ级木之间关系不太明显,在Ⅰ,Ⅱ级木之间呈随机分布状态;Ⅳ,Ⅴ级木在林冠空隙中呈集群分布状态。各级林木个体,随着遮光指数的增加,其树高、冠幅、胸径和年轮宽度相应减少,导致林木个体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灌注半胱胺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张军民,杨国宇,王艳玲,董秀钿

    选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只本地空怀母山羊进行自身对照试验。试验期从瘤胃瘘管灌注半胱胺(100mg·kg-1BW),分别于灌注前1d(-1d)和灌注后第1,3,5,7d动态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H,氨氮(NH3-N),总脱氢酶活性(TDHA),原虫蛋白(P-P)和细菌蛋白(B-P)的含量。结果表明,pH于1d明显升高,至7d基本恢复正常;TDHA于3d明显上升,1,2,3号羊分别由-1d的(1000±0300)nmol·s-1·mL-1,(0650±0233)nmol·s-1·mL-1,(0667±0117)nmol·s-1·mL-1上升到3d的(1630±0884)nmol·s-1·mL-1(P<005),(1120±0183)nmol·s-1·mL-1(P<005)和(1180±0217)nmol·s-1·ml-1(P<001),7d基本恢复正常;NH3-N浓度于1d下降,1,2号羊分别由-1d的0.278,0175g·L-1下降至1d的0202g·L-1和0140g·L-1,3号羊则由-1d的0311g·L-1降至3d的0243g·L-1;P-P含量于1d明显?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河南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贺德先,程崇,高海水,吕宏伟

    评估了河南作物生产发展现状,分析了自然资源及作物产量潜力,阐明了限制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作物生产发展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技术对策。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颗粒分布特征的研究

    白由路,李云霞,李有田,刘月才,赵天义,张建广

    用吸管法对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温孟滩移民安置区155个土壤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以壤土居多,约占75%;在不同的质地类型中,其主导颗粒明显不同,砂土中以砂粒为主,壤土以粗粉粒为主,粘土中细粉粒和粘粒占绝对优势;在所有质地类型中,中粉粒含量都较少,且随质地变化不明显;土壤质地类型对土壤中细粉粒和粘粒总量的依赖性较强;在土壤颗粒分布中,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在10%左右时,土壤颗粒特征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改良指标的下限以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为10%时比较适宜。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不同农艺措施对冬小麦次生根影响的动态分析

    王小纯,喜进安,罗伟,胡海燕,席磊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期、播量、施氮量及施磷量对次生根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以前,播期是决定单株次生根数的主要因素;进入返青期以后,肥料因素的效应开始加强;拨节以后至抽穗期,播量对单株次生根数起决定作用;返青期以前,播期与氮肥交互效应显著,返青以后,播期与播量交互效应显著,至抽穗期播量与磷肥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因而稻茬小麦在力争早播的同时,适当降低播量,增施氮肥,并配以适量的磷肥,可以使次生根生长处于最佳环境条件,从而获得健壮的根系,为高产奠定基础。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貉延髓网状结构和中缝区神经核团形态及细胞构筑的研究

    吴庭才,肖传斌,肖保常

    应用石蜡连续切片及神经细胞染色技术,对貉延髓网状结构和中缝区神经核团的形态及细胞构筑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到了上述区域核团的形态及细胞构筑特征。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毛莲蒿挥发油成分研究

    李连昌,喜进安,刘宗才,郭秀婵

    采用GC/MS技术分析出毛莲蒿挥发油含化学成分12种,其中单萜类3种,单萜类衍生物6种,倍半萜类3种。1,8-桉叶素的相对含量最高,为39.01%,其次为樟脑和冰片,分别为26.92%和19.23%.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孔祥生,张妙霞,郭秀璞,陈明灿,李友军

    以徐薯18、豫薯8号等品种为试材,对添加不同生长调节剂培养基的4个品种甘薯茎尖进行分生组织培养和脱毒苗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茎尖采用体积分数为00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min,切取03~05mm长的茎尖分生组织,在附加BA222μmol·L-1,IAA057μmol·L-1和GA3029μmol·L-1的MS培养基中,4个品种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81%~866%,成苗期46~64d转入第二培养基的时间以18~21d较好,MS+NAA269μmol·L-1培养基对甘薯无毒苗的快速繁殖更有利。以蛭石为移栽基质,甘薯无毒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100%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高产冬小麦钙、镁元素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田奇卓,贺明荣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选用不同类型(大、中和多穗型)品种定点重复3a,研究了冬小麦植株对Ca,Mg的吸收积累动态和成熟期的最终分配,并对Ca,Mg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植株对Ca,Mg的吸收强度最高值均出现在拔节—挑旗阶段,且该阶段的吸收比例和每100kg生物产量的Ca,Mg吸收量也最高;各类品种在不同年份间的吸收动态基本一致。成熟期100kg子粒产量需吸收Ca,Mg量分别为7990g和3403g,但100kg子粒中却仅含68g和151gCa的积累最高值出现在灌浆盛期,而此时Mg的积累量仅占成熟期的8371%成熟时8256%的Ca滞留于营养器官中(其中叶片占4926%),子粒仅占749%,而4984%的Mg分配在穗器官中(其中子粒占4222%)。不同品种间植株全生育期Ca,Mg平均含量、100kg子粒吸收量及在植株体不同器官的分配率均存在差异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实用光源的lx与μmol·m~(-2)·s~(-1)的转换关系

    陈景玲

    探讨了不同光谱组成光源的光照度(lx)与光量子数(μmol·m-2·s-1)、辐射通量密度(W·m-2)的关系,针对不同光源确定了其定量转换关系。为使用照度计进行光合作用等涉光农业科学研究的数据向国际标准单位制换算实现定理化。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CHA-SC2053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研究

    范平,崔党群,范弘伟

    对应用CHASC2053诱导的普通小麦雄性不育进行了细胞学和植株形态观察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发育的药隔形成期喷施浓度为2g·L-1CHASC2053250L·hm-2,杀雄效果最佳;其诱导的雄性不育败育时期比T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更早,败育更彻底。在播量为90kg·hm-2的情况下,CHASC2053能使制种田中普通小麦母本接近于完全雄性不育,而又不影响其雌花育性。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高等植物碳素同化物装卸的激素调控进展

    夏国海,宋尚伟,孙守如,杨洪强,李元智

    就高等植物碳素同化物“源”器官韧皮部装载及“库”器官韧皮部卸出与积累的激素调控特点和机制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园艺植物果实中碳素同化物卸出与调控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播期对夏白菜抗病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惠梅,孙治强,胡喜来,陈新立,王兰菊,米国全,王合文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夏白菜软腐病病情指数、球形指数、单株毛重和抽薹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夏白菜净菜率的影响差异十分显著。在06-02~07-08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净菜率逐渐降低。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YN型快速土壤肥料养分测定仪的研制

    胡建东,肖建军,田瑞华,孙晓全,朱秀红,姚玉梅,葛金凤

    介绍了YN型土壤肥料养分测定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集成电子技术设计的土壤肥料养分快速测定仪工作可靠、快速简便、重现性好、测试精度高。试验结果表明,速测的土壤中N,P,K的结果与常规测定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N,P,K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09897,09763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汽车主减速器齿轮早期失效问题的分析

    李照美,杨星钊,凌建寿,杨富营,王丽君

    从摩擦学角度对EQ10603吨汽车后桥主减速器齿轮的早期失效现象进行了分析,应用弹流理论及磨损理论解决了后桥主减器齿轮的早期失效问题。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烟叶普通烤房部分热风循环的应用研究

    宫长荣,李锐,张明显,王淑敏,孙延峰

    对有部分热风循环普通烤房烘烤烟叶的测试结果表明,烟叶间隙风速变黄阶段比传统烤房提高0052m.s-1,定色阶段提高0051m.s-1,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烟叶挂灰或烤糟。烤后烟叶色泽饱满,上等烟比例增加65%~109%,均价提高075~100元·kg-1,排湿无效耗热减少196%,烤房综合热效率提高26%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外源激素对烟草未授粉子房培养的作用

    潘莉,刘宗才,喜进安

    利用2,4-D和6-BA2种外源激素对烟草未授粉子房单倍体进行了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的诱导。结果表明,2,4-D能诱导子房通过间接途径形成胚状体;6-BA浓度为222μmol·L-1和444μmol·L-1时,胚状体的形成为间接途径,浓度为889μmol·L-1时则为直接途径。在一定用量范围内,2种激素都有随浓度的增加胚状体诱导率提高的趋势。2种激素不同浓度配合使用,其诱导途径有一定差异,当2,4-D浓度为226μmol·L-1,6-BA浓度为1778μmol·L-1时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达8667%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大灰象成虫和卵块在烟田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种群密度估测中的应用

    郭线茹,罗梅浩,吕和旭,王雪芬,郜顺安

    在大灰象成虫迁入烟田后的不同时期,调查成虫和卵块在烟田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1)大灰象成虫和卵块在烟草移栽至团棵期均呈聚集分布;(2)引起成虫聚集的因素为环境条件;(3)白天约有59%的成虫隐蔽在烟株下地表、土块下、土缝中,37%的成虫分布在近地面3~4片叶背面;(4)约有70%的卵块分布于烟株中、上部叶片上。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成虫测报时的理论抽样数。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烟草粉斑螟幼虫在烟垛上分布的调查

    马淑健,李彩霞

    在郑州卷烟厂仓库调查了烟草粉斑螟幼虫在烟垛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同一烟库、不同货位、不同层次的虫量没有明显差异;同一货位,越冬幼虫在烟包表面的数量比内部多;不同烟库、不同货位、同一层次同种烟叶上的幼虫数量没有显著差异;同一货位、不同龄期的烟草粉斑螟幼虫在烟包不同部位分布数量有明显差异,低龄幼虫与老熟越冬幼虫多分布在烟包表面与包内表层,而中、高龄幼虫多分布在烟包内部。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蛋鸡羽色类型与繁殖性状的关系

    康相涛,宋素芳,李明,赵改名,王彦斌,睢富根,白献晓

    采取豫州褐壳蛋鸡Ⅰ系3种羽色类型的公鸡与Ⅲ系3种羽色类型母鸡杂交,研究了蛋鸡羽色类型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羽色类型的父本,其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羽色类型的母本,其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之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即亲本的羽色类型对其上述繁殖性状无显著性影响。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