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党领,杨秋云,谭金芳,刘世亮,介晓磊
对不同钾(K)水平水培生长35 d和15 d幼苗期的小麦根ATP酶及可溶性蛋白质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K能明显地影响小麦根中ATP酶的表达或存在,各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K胁迫对某些品种根内ATP酶影响明显.K也影响小麦根中可溶性蛋白的表达或存在,但不同品种间看不出谱带的不同.幼苗根中ATP酶及可溶性蛋白与幼叶中相比显著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根中ATP酶谱不同.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陈晨,郭芳,黄家荣,刘光武,马天晓,侯金芳
以相对直径作为输入向量,以株数累积频率作为输出向量,建立直径分布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杉木人工林直径分布的实际数据训练,选出的最佳模型,拟合精度为99.03%,检验精度为97.64%,所选模型没有系统偏差,与Weibull分布模型相比,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有效的林分直径分布模拟技术.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祝美云,柳艳霞,王成章,乔明武,张建威,杨志亮
运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对方便面调味酱包生产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结果表明,方便面酱包生产中存在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等危害;确定了除豆酱类外的各种原料、投料烹调、包装和卫生状况4个关键控制点,并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王万章,史景钊,陈新昌,李祥付,李保谦
为实现果树农药精确喷雾,减小农药在果树以外的沉积损失,降低果树农药喷雾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喷雾试验台对果树对靶喷雾中水平安放的空圆锥型喷嘴的喷雾药液沉积分布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药液沉积对数概率分布模型,计算了喷雾药液沉积范围.分析了喷雾药液沉积距离随喷雾压力,喷雾速度变化的规律,为对靶喷雾的参数选择提供依据.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高向阳,宋莲军,王振,张小军
微波压力快速消解样品,原子吸收法(AAS)测定灰色、紫色、蓝色等南阳彩色小麦新品种资源中的K,Ca,Mg,Zn,Fe,Cu,Mn,Co,Cr和Pb等10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硬质紫麦中K,Mg,Zn,Mn的含量相对较高,Pb含量相对较少;蓝麦中Ca,Cr和Fe的含量相对较高;Cu,Co的含量各品种相差不大.南阳彩麦与普通小麦中部分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相比,南阳彩麦的K,Mg,Fe,Mn含量要远远高于普通小麦,Ca和Cu的含量相差无几,但Zn的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小麦.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宋伟彬,董华芳,陈威,代小冬,刘春元,李晶晶,吴建宇
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有关国内外玉米穗粒腐病的研究现状,包括玉米穗粒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化学防治方法及抗源鉴定,抗病遗传规律及抗病机理等,并提出了玉米穗粒腐病研究的方向和策略.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王同朝,王燕,卫丽,王俊忠,聂胜委,刘书伟
综述了适宜不同类型区土地的垄作栽培模式,及垄作对土壤系统的改良、个体生长发育的促进和作物产量品质的提高等作用,并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张永恩,王群,李潮海
从生物信息学在基因分析和基因鉴定方面,结合生物信息学的应用实例和作物抗性研究的特点,对其在作物抗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崔志青,贺德先,赵全志,王晨阳,史晓江,任介新,马元喜
对光照度、光质和光照时间对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光与作物根系关系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关键问题.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李靖,王珂,莫红,段祥生,尚霄丽,张建鹏
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桃(Prunus persica)无花粉品种豫农6号、砂子早生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喷雾授粉和人工点授均能显著提高桃无花粉品种的坐果率,其中人工喷雾授粉效果较好,坐果率分别比2003年和2004年的对照(自然授粉)提高2.87倍和3.24倍;人工喷雾授粉时以花粉,蔗糖,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37.5∶250为好.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蒋武生,原玉香,张晓伟,耿建峰,韩永平,郅玉宝
在NLN-13添加活性炭的液体培养基中,20个小白菜品种有18个诱导出小孢子胚.各品种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较大,每花蕾产胚在0.026~26.89个之间.比较NLN培养基中蔗糖、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效果表明,NLN+蔗糖130 mg.L-1效果较好.接种后小孢子在33℃高温预处理24 h产胚量较高.B5+6-BA 0.1 mg.L-1+NAA 0.01 mg.L-1+蔗糖30 mg.L-1+琼脂11 mg.L-1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赵义民
在对河南历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理论和简单系统抽样的方法,将河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原Ⅰ,Ⅱ副总体合并为一个总体,优化完善了清查体系.新体系样点按4 km×4 km间距布设,总样地数10 355个.2003年复查,抽样调查精度普遍提高.当可靠性为95%时,有林地面积精度达95.617%,活立木蓄积量精度达95.115%,其它抽样精度指标也达到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的要求.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刘旗,张冬平
采用系统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销售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年随农产品销售收入变化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因子是粮食作物.且按照销售收入弹性系数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是切实可行的.研究结果为建立主产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政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史莹华,王成章,许梓荣
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营养学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包括营养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或生产动物性营养物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饲料资源等,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陈丽颖,王艳玲,Pak-Lam YU
应用NH4Cl裂解、超声波破碎、离子交换层析和蛋白质电泳等方法,对鹿白细胞中的抗菌肽成分进行了初步提取和分析,经平板抑菌试验初步检测了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后,采用微量反应板法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表明,在鹿白细胞颗粒中存在着天然抗微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多肽部分;MIC试验显示,该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均具有抑制活性.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刘光辉,宁长申,张龙现,陈丽颖,程俊贞,贺桂芬,闫文朝,杨宇,程利锋
应用单卵囊分离技术,获得猪等孢球虫纯种卵囊,给6头3日龄长大二元仔猪每头经口一次人工感染30个纯种猪等孢球虫孢子化卵囊,收集纯种后代,再对6头3日龄长大二元仔猪每头人工感染2 000个孢子化卵囊继代扩增.观察人工感染仔猪的排卵囊规律包括潜隐期、显露期、排卵囊高峰期及每克粪便中卵囊数(OPG值)和仔猪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进行了扩增卵囊的孢子化过程及形态结构观察和显微照像.结果表明,感染30个猪等孢球虫孢子化卵囊的仔猪最早在感染后第8d(8 days post_inoculation,DPI 8)从粪中检出卵囊,排卵囊高峰期在DPI 17~21,持续4~5 d,显露期15~18 d;感染2 000个猪等孢球虫孢子化卵囊的仔猪最早在DPI 5从粪中检出卵囊,排卵囊高峰期在DPI 8~13,持续4~6 d,显露期7~13 d.潜隐期、显露期、OPG值与感染剂量存在相关关系,即感染剂量越小,潜隐期越长,显露期越长,OPG值越小;反之亦然.感染30个卵囊的仔猪无临床可见病征;感染2 000个卵囊的仔猪呈现腹泻甚至黄色水样腹泻等明显症状.常规培养新收集的猪等孢球虫卵囊,2 h时胚孢子开始分裂,8 h分裂成2团,12 h形成2个孢子囊,20 h开始形成子孢子并可见内残体,最早26 h卵囊完全孢子化;72 h时孢子化率达50%,96 h达80%.本试验扩增和继代扩增所获球虫卵囊,与亲本和文献报道的猪等孢球虫生物学特性相一致.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 刘畅,郑鸣,潘春梅
猪瘟兔化弱毒株(HCLV)E2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pET30a(+)中,以BL21(DE3)为表达宿主,表达蛋白纯化后用作弱毒抗原;将猪瘟病毒(HCV)强毒株用PK15细胞培养48 h,破碎后进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吸取30%~35%梯度之间的条带,纯化后用作强毒抗原,然后用胶体金标记强弱毒抗原.运用双抗原夹心法于国内首先建立了HCV抗体检测的免疫层析试纸条,该试纸条的建立在典型猪瘟标记疫苗的研制与应用上具有重要的血清学鉴别功能,对于监测猪瘟病毒的流行情况和疫苗免疫情况及制定免疫程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该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区分强弱毒感染等特点,适合猪瘟的临床诊断.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陈振,梁保松,党耀国,赵华圣,郝建丽
对河南生猪及猪肉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生产预测模型,并结合市场供需进行了预测,结合市场分析,提出了河南生猪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赵坤,李敬玺,张慧辉,郭东升,贾贝贝,王三虎,张世军
用苜蓿多糖作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强化剂对60日龄体重18~20 kg的仔猪进行免疫试验研究.B淋巴细胞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苜蓿多糖可使猪外周血液的B淋巴细胞增多,血清抗体水平提高.攻毒试验表明,参试的2批猪,试验组潜伏期(34~72 h和36~68 h),明显长于对照组(12~48 h和14~48 h),发热温度试验组为(40.5~40.9℃和40.6~40.8℃)低于对照组(41.4~42.0℃和41.2~41.7℃),高热期试验组为(30~96 h和46~98 h)低于对照组(72~148 h和72~146h).说明苜蓿多糖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符云鹏,刘国顺,杨双剑,杜绍明,朱卫科
在云南和新疆2个生态类型区研究了香料烟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香料烟干物质积累的主要时期,新疆在移栽后30~90 d,云南在移栽后50~100 d;2个生态区香料烟干物质在根、茎、叶、花序中分配比例范围分别为12%~14%,29%~31%,39%~41%,15%~17%.香料烟对主要养分吸收积累高峰期与干物质相似,在整个生长季节,新疆香料烟对N,P,K,Ca,Mg的积累量分别为341.4,44.46,805.9,678.6,133.8 mg.株-1,云南香料烟对N,P,K,Ca,Mg的积累量分别为259.9,39.14,467.9,315.4,68.68 mg.株-1,2个生态区Fe的积累量远大于其它微量元素.N,P,Mg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均表现为叶>花>茎>根,而K则表现为茎>叶>花>根,Ca,Mg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占绝对的优势.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高艳,王高平,尹新明,张宏亮
对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Uchida、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Brischke和麦蚜茧蜂Ephedrus plagia-tor(Nees)3种寄生蜂28S rDNA D2区序列进行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索了GenBank核酸序列库中姬蜂总科和小蜂总科的其它26种寄生蜂的相应序列,利用29种寄生蜂及2种弹尾目昆虫28S rDNA D2区序列对寄生蜂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3种寄生蜂28S rDNA D2区序列与同一亚科的其他种相似性达90%以上.3种寄生蜂中,腰带长体茧蜂和麦蚜茧蜂与弹尾目昆虫的遗传距离较远,是较进化的种类;棉铃虫齿唇姬蜂与弹尾目昆虫的遗传距离较近,是较早分化的种类.29种寄生蜂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茧蜂科的蚜茧蜂亚科和长体茧蜂亚科处于同一分化地位,但有明显分化;小蜂总科与姬蜂科处于同一分化地位,比茧蜂科分化晚.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侯永新,宋莲军
针对发酵法生产干酪工艺参数的不稳定性,采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的原理对试验中不同发酵酸度、CaCl2用量、热处理温度等评价数据进行灰色分析,获得主要工艺参数的最优组合为发酵乳酸度65°T,CaCl2用量0.2 g.L-1,热处理温度65℃.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李佩艳,仇农学
对苹果浓缩汁中多酚物质随加工链和加工季节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汁加工工序中,压榨、酶解、超滤、吸附工序对果汁中多酚物质含量影响显著,是控制果汁中多酚的关键工序,其中吸附工序去除多酚的贡献最大,该工序对多酚的最大去除率为94.54%:压榨可极显著增加果汁中总酚含量,而前巴氏杀菌、浓缩、后巴氏杀菌工序对果汁中多酚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苹果浓缩汁中多酚物质含量随加工季节变化明显,8月下旬到9月下旬急剧减少,10月份以后基本上保持稳定.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何予鹏,邹彩虹,袁志华,赵迎芳
采用多连杆作为机械压力机的工作机构代替原机械压力机曲柄滑块机构.采用矢量多边形法建立了滑块的运动方程,并且采用遗传算法建立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以JH23-63型机械压力机的技术参数为依据,设计的多连杆压力机在公称压力行程范围内滑块的最大工作速度仅为96 mm.s-1,并且在曲柄转角α=50°~100°范围内具有平均速度为105 mm.s-1的明显速度平台.该多连杆压力机的低速锻冲特性与原普通型机械压力机相比其工作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徐广印,王韵,王巍,胡荣博,马鹏
论述了物流能源消耗的理论研究现状,对物流能源消耗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以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统为对象,提出了完整物流能源消耗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蒋国良,袁超,史景钊,褚伟,王淮东
论述了利用热化学转化和生物化学转化将生物质进行转化利用的技术,介绍了利用这些新技术在生物质发电、制取乙醇、甲醇、氢气、沼气等燃料方面的应用前景.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刘忠珍,刘世亮,刘芳,介晓磊,化党领,李有田
以不同磷含量的石灰性潮土为材料,通过对锌的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磷对石灰性土壤中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性土壤中磷含量的提高,土壤对锌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显著降低,而KCl对锌的解吸量却明显增加,从而得出石灰性土壤中施磷促进了土壤中锌的有效性是施磷促进作物对锌吸收的一个原因.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侯方国,陈伟强,张敬东,王建设
针对土地有效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土地有效供应数量结构模型,并以河南沁阳县的土地为例,阐述了该模型的实践意义.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夏百根,宁爱民,郑先福,张芬兰,赵士举
研究了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脂质加热过程中热解反应的反应机理.通过脂质的Diels-Alder反应和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改变挥发物的成分,进而改善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200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