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23459

  •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正>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始建于1960年的原河南农学院农业机械系,是河南农业大学建立最早的一个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以及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多层次办学的工科学院。学院经国家批准设有“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学院还具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授予权。本科设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等5个专业。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共1600余人。学院拥有农业部及河南省重点学科“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河南省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依托该学院而建。目前学院设有农业机械、能源与环境工程、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5个系,1个中心实验室和1个计算机中心。另设有机械加工实习工厂、汽车驾驶培训基地、汽车修理厂、太阳能产品生产厂,以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农业部省柴节煤产品及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90余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1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6人,已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可再生能源,农机装备工程及自动化、农业综合节水工程等领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研

    2006年03期 222+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 不同遗传背景玉米自交系子粒主要营养品质的变异性分析

    李浩川;王琳;刘宗华;汤继华;胡彦民;谭晓军;

    对包括玉米自选系在内的192份玉米自交系的子粒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自选系的粗蛋白、赖氨酸平均含量为115.47,3.80 g.kg-1,分别高于常用自交系0.426%和0.023%,淀粉含量673.54 g.kg-1,低于常用自交系1.343%;所有自交系子粒的粗蛋白与赖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80),两者都与淀粉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自选系中群体M粗蛋白含量和赖氨酸含量最高,群体Z 508和Z 512淀粉含量最高,可分别作为高蛋白和高淀粉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2006年03期 225-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不同叶位烤烟叶片主要物理性状和化学品质的差异分析

    赵献章;刘国顺;杨永锋;张汉桥;

    对不同叶位烤烟烟叶的外观质量分级、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和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1~6叶位烟叶分级结果和理化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第16~21叶位的差异也较小,且其烟叶总体品质较差,可用性较低;而第7~15叶位的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品质差异较小,归属中部叶,由于其处于最有利的生长条件,烤后不仅多形成橘色烟且总体质量最佳.

    2006年03期 23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晒红烟晒制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

    尹永强;符云鹏;薛剑波;吕启松;王晓兵;

    对晒红烟晒制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晒制过程中烟叶失水速率呈现前期慢后期快的变化趋势,总氮和烟碱变化不大,淀粉在晒制前2 d大量降解,之后基本无变化,总糖持续下降,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亚硝酸盐含量晒制前期升高,后期降低.

    2006年03期 234-23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普×爆BC_2S_1家系玉米穗粒性状及其与膨化倍数的相关分析

    牛素贞;李玉玲;董永彬;李学慧;

    在春播和夏播两种环境条件下,对220个普×爆家系的玉米穗粒性状及其与膨化倍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穗行数外,各穗粒性状均分离出较多优于爆裂亲本的家系;穗粒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穗粗、穗粒重、百粒重对膨化倍数的直接作用均为较大负效应,穗长的直接作用为较大正效应,其它性状通过穗长对膨化倍数的间接作用均为正效应.因此,可以直接对穗长进行正向选择,提高普×爆后代选系的产量.

    2006年03期 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果树中总氮测定的新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李秀珍;李学强;朱艾红;

    以日光温室及露地栽培的甜樱桃植株为试材,通过对干燥方法、微波消解条件、微波消解剂、碱性过硫酸钾浓度、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条件等的研究,建立了果树中总氮的分析方法———微波消解-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即样品先经冷冻干燥后磨细,用H2SO4+H2O2微波消解,再利用碱性过硫酸钾V(NaOH)∶V(K2S2O8)=0.15∶0.15在123~125℃下保温60 min使消解液中的氨和亚硝酸氧化为硝酸盐,最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总氮.植物标样GBW07603的平行测定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适合于植物样品中总氮的测定.

    2006年03期 24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郑州森林生态城林地适宜性评价

    闫志平;李昕;张俊杰;

    对郑州森林生态城林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以土地类型作为评价的基本因素,并根据地貌、地形、土壤特性等确定林地评价因子,利用指标体系法建立了林地指数模型,用加权指数和法对各个因子的综合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该区适宜、较适宜、勉强适宜等适宜性林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适地适树原则,进行了适宜林种、树种选择及群落构建方式策划.

    2006年03期 246-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烟实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 Guenée)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李坤;罗梅浩;赵国强;刘晓光;

    应用扫描电镜对烟实夜蛾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成虫触角上存在着7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柱形感器和腔乳头状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数目最多,并分为长毛形和短毛形2种.刺形感器分为长刺形和短刺形.并对烟实夜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种类和分布差异及与其相近昆虫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2006年03期 25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微波处理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尹新明;田彩红;李梦琴;李静静;

    以信阳产茅栗(Castanea sequiniiDode)、油栗(Castanea mollissinaBL.)、嫁接栗(EngraftedCastanea mollissimasp.)3个品种的板栗坚果为材料,分别对其进行5种不同条件的微波处理,并对其贮藏品质及营养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板栗的腐烂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虫蛀率普遍下降,栗果水分含量普遍降低,而对板栗果仁蛋白质、还原糖、粗脂肪、灰分含量的影响不大.在微波处理功率240 W、处理时间40 s的组合条件下,对板栗品质影响较小.

    2006年03期 2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郑州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种类及发生动态

    蒋金炜;高素霞;王强雨;陈新;

    调查了郑州地区烟粉虱的寄主植物及其在几种主要寄主植物上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烟粉虱的寄主有14科48种(变种),主要寄主植物是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豆科、锦葵科、菊科等;其中,茄科和葫芦科的植物受害最重.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其全年发生危害的高峰期.

    2006年03期 258-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桃潜蛾性信息素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祝钧;周磊;肖阳;

    介绍了以化学手段合成桃潜蛾性信息素的技术,从桃潜蛾性信息素合成技术发展的2个阶段(外消旋体的制备阶段、手性化合物的制备阶段)及4种合成方法(5+13,6+12,7+11,8+10方法)进行了综述,展示了其最新的合成路线,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6年03期 26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有机物料在砂土中不同时段的腐解状况研究

    介晓磊;寇太记;刘芳;化党领;刘世亮;谭金芳;朱建国;董县中;李有田;

    在暖温带区的砂土中,对1年内几种常见的有机物料在不同时段的腐解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几种物料总的腐解顺序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鸡粪>牛粪>猪粪,秸秆类的腐解速率明显高于粪肥类.各种有机物料在进入土壤后前90 d的分解速率最快,均超过全年总分解量的60%;然后变缓.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在有机物料施入土壤180 d时达最大值,360 d时低于腐解90 d时的含量,活性有机质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达到最大值;同时腐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2006年03期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

    胡习英;李海华;陈南祥;

    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从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3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讨论了各指标体系标准值的确定方法.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并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评价.

    2006年03期 270-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信阳毛尖茶生长环境的土壤特性分析

    刘超良;吴克宁;吕巧灵;周小果;

    对信阳4个茶区的土壤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及元素含量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4个采样区土壤中K2O含量丰富,全N含量中等,速效P含量相对缺乏,其中车云山茶场K2O含量高达41.3 g.kg-1,此与本采样区为花岗岩发育的黄棕壤有关;信阳茶区土壤pH值适合茶树的生长,4个采样区相比较,黄棕壤土类中土壤有机质高于水稻土,而土壤容重低于水稻土,这说明黄棕壤比水稻土更适合茶叶的生长.黄棕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影响茶叶品质的提高;信阳茶区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Fe,Mn,Mo,Zn,Co,Se含量中等,而B含量缺乏,成为茶叶品质的限制因素.建议增施P,B等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茶叶品质.

    2006年03期 27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黄芪活性成分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代谢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志祥;吕美;苏雅琴;戚鑫;霍文颖;

    研究了黄芪活性成分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养分代谢及十二指肠食糜中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添加2,3 g.kg-1黄芪活性成分提取物均能显著提高肉仔鸡体重、日增重和降低料重比(P<0.05);3 g.kg-1的黄芪活性成分提取物能显著提高饲粮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P<0.05),黄芪活性成分提取物3个添加水平都显著降低了饲粮粗脂肪表观代谢率(P<0.05);添加黄芪活性成分提取物或添加阿维拉霉素对饲粮表观代谢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2 g.kg-1黄芪活性成分提取物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食糜α-淀粉酶、脂肪酶和总蛋白水解酶活性(P<0.05).

    2006年03期 279-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鸭胚鸭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汤承;岳华;索化夷;杨发龙;于学辉;高元刚;

    用real_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了鸭瘟标准强毒(DPV F37)和鸡胚化弱毒(C_KEC)疫苗毒在鸭胚中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F37在接种后3~45 h内胚体和绒毛尿囊膜中的病毒荷载量为7.43×10~5.01×103拷贝.μL-1,57~69 h达到平台期,为1.7×104~4.04×104拷贝.μL-1,接种后9~81 h尿囊液中的DPV荷载量始终在2.13~5.11×102拷贝.μL-1,胚体和绒毛尿囊膜中病毒荷载量高于尿囊液,病毒收获时间以接种后69~81 h为宜;C_KEC接种鸭胚后3 h尿囊液中病毒荷载量为7.6×103拷贝.μL-1,9 h下降至1.94×102拷贝.μL-1,21 h呈阴性,以后快速上升到平台期达9.16×103拷贝.μL-1;而绒毛尿囊膜在21 h前、胚体在45 h前的检测均为阴性,之后快速上升,均在69 h达到平台期,为6.40×104.μL-1及4.14×104拷贝.μL-1,C_KEC在鸭胚绒毛尿囊膜及胚体中的含量同样高于尿囊液,收毒时间以接种后69~81 h为佳;对real_time PCR与空斑法两种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说明Real_time PCR技术完全可以替代空斑法定量检测DPV,并可将检测时间由144 h缩短至3 h.

    2006年03期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鸡卵巢腺癌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丁利;王平利;梁宏德;韩利方;高富红;焦喜兰;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9例鸡卵巢腺癌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卵巢腺癌原发病灶位于卵巢表面,为圆形、白色的小结节,外形与未发育的卵泡相似.继发性肿瘤广泛分布于胰腺、腺胃、肌胃、各段肠管的肠系膜及肠系膜附着部,颜色灰白,质地坚硬,呈大小不一的珍珠样小结节.显微镜下癌细胞呈现不同的分化程度:幼稚型癌细胞胞核染色质丰富,胞质嗜碱性,不形成典型腺腔;成熟型癌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细胞核位于细胞基部,呈腺管样排列;衰老型癌细胞胞浆染色变淡,胞核浓染,严重者胞核碎裂成细小碎片,衰老型癌细胞排列紊乱,仅保留腺体样结构轮廓.

    2006年03期 288-290+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耐冬山茶叶组织结构与品种分类研究

    王奎玲;黄鑫;刘庆华;牟少华;刘庆超;张启翔;

    对14个耐冬山茶品种的叶组织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探讨了叶组织结构与品种分类的关系.结果表明,耐冬山茶叶表皮、气孔、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晶细胞等可以作为品种分类的依据.

    2006年03期 291-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 同工酶酶谱在白灵菇栽培种分类上的应用研究

    刘新育;周利霞;郑姣;陈红歌;张慧;马向东;

    选用我国白灵菇的13株主栽品种和1株糙皮侧耳作为参照,应用3种同工酶酶谱对这些菌株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3株白灵菇可分为4个大类,说明我国白灵菇主栽品种间遗传物质相似程度很高,市场上白灵菇命名混乱,亟待整顿和规范.

    2006年03期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来稿须知

    2006年03期 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 IL15/PAP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原核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陈其新;陈凌娜;陈正华;

    将IL15和PAP基因通过一甘氨酸接头(Gly4Ser)3连接在一起,构建原核和植物表达载体,以期表达具有导向杀伤活性的融合蛋白.在引物设计中,通过引物在IL15基因下游引入(Gly4Ser)3的编码序列和BamHI位点,然后采取分步克隆及PCR、酶切、连接等一系列分子克隆方法,将IL15和PAP基因融合在一起,构建融合蛋白的原核与植物表达载体.经PCR和NcoI/SalI双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原核表达载体pET32a-IL15/PAP及植物表达载体pB-I P中均插入了正确的融合基因序列.

    2006年03期 301-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产木质素降解酶类香菇菌株的筛选

    宋安东;周利霞;胡渝;谢慧;

    采用PDA-Bavendamm平板和PDA-RB亮蓝平板对24个香菇菌株进行显色试验,得到Cr 26,Cr 241,Cr 8001,Cr 135,As 5.560,As 5.531等6个可以同时产漆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优良香菇菌株.对其进行液态产酶试验,结果表明,Cr 241是产木质素降解酶类活性最高的香菇菌株.

    2006年03期 307-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α-淀粉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崔锦;柯涛;马向东;

    以克隆自野油菜黄单胞菌的α-淀粉酶基因质粒(pHN8004)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将α-淀粉酶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HBM905A中,转化毕赤酵母GS115.利用甲醇对重组毕赤酵母GS115(pHBM905AM1)进行诱导,实现了表达.培养温度为28℃,用体积分数为1.0%的甲醇诱导,第7天分泌表达的α-淀粉酶酶活性最高,为1 081 U.mL-1,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H值分别为50℃和5.9.

    2006年03期 31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集箱式沼气工程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杨群发;范振山;徐广印;赵玉生;郑喜春;张全国;

    设计了一种新型厌氧发酵系统———集箱式沼气工程.该工程采用太阳能加热和辅助加热,由独立单元组成,可根据养殖规模组装成50~500 m3等不同规模的沼气工程.并在设计的示范工程上完成了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池容平均产气率为0.80 m3.m-3.d-1,所产沼气的热值为25.40 MJ.m-3,处理后的猪粪污水COD去除率为82.2%,悬浮物去除率为88.8%.

    2006年03期 315-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新型抗冻太阳能冷管的试验研究

    赵惠忠;刘震炎;张敏;马晓东;张波;张杰;

    根据固体吸附制冷原理,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采用活性炭-甲醇作为工质对,首次研制成了抗冻型太阳能冷管,该冷管制冷温度可以达到-5℃以下,单支抗冻型太阳能冷管制冷量可以达到100 kJ,制冷系数COP达到0.11.

    2006年03期 320-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拉锥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氢敏感分析

    胡建东;蒋国良;田瑞华;江敏;

    研究了拉锥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氢敏感机理、构建及应用.在分析光纤圆弧表面生长Pd膜的氢敏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拉锥光纤均匀段直径处生长Pd膜的氢敏感模型,为了提高拉锥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氢敏感信号响应幅度和分辨率,优化了氢敏感区的Pd膜长度.计算表明,若光纤拉锥后包层(包括纤芯)直径为100 nm,Pd膜的厚度为20 nm,入射光波长为632.8 nm,则灵敏度最大的作用区长度为1.6μm.对于G652光纤拉锥氢敏传感器,若均匀段直径为40μm,则高灵敏度的作用区长度为10 mm.

    2006年03期 324-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的试验确定

    杨高峰;杨富营;叶玉莹;刘圣勇;苏超杰;李文雅;

    根据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特性、燃烧设备热力特性及作者设计燃烧设备实践与经验,提出了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在特制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设备上,采用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GB/T 15317—1994)、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 10180—200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和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91),按4种工况试验确定出单层炉排和双层炉排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从而为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设备设计及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2006年03期 329-332+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基于Web的数据仓库技术及其在高校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李彩霞;

    基于Web的数据仓库是网络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发展和相互融合的必然产物,对基于Web的数据仓库的特征及其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具体应用到高等学校的应用系统中去,构建了一套高校综合业务管理、分析及监控系统.

    2006年03期 33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在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柱上的应用

    袁超;孟磊;李方楼;李建才;张更喜;

    以微晶纤维素和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于氨丙基硅烷化硅胶上制成手性固定相.并以β-环糊精衍生物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在手性柱上进行对映体的拆分.结果表明:当使用手性固定相和含有手性添加剂的流动相分离手性化合物时存在手性两相协同作用,其中以2,3,6-三甲基-β-环糊精(TM--βCD)为流动相添加剂时的效果最好.

    2006年03期 338-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