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23479

作物科学

  • 不同灌水量对垄作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林同保;宋雪雷;孟战赢;曲奕威;冯娜;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垄作小麦的水分利用、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平作相比,垄作的降雨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垄作60%的降雨利用率最高,垄作100%的水分利用率最高;而灌水利用率除垄作100%有幅度不大的增加外,垄作60%和垄作80%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垄作条件下小麦产量有明显的增加,尤以垄作100%增加幅度大,这种增产效应是由千粒重和穗粒数的明显增加导致的,而穗数有一定幅度的减少;垄作60%和垄作100%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垄作下小麦面团的粉质性状均变劣,垄作100%的劣化程度较低,垄作80%的劣化程度最高;小麦面团的拉伸性状与粉质性状表现一致.

    2007年02期 No.140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氮素调控对水稻子粒相对充实度的影响及子粒相对充实度与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关系

    赵全志;殷春渊;宁慧峰;陈静蕊;乔江方;刘辉;杨海霞;

    以大穗型粳稻品种豫粳6号为材料,在幼穗分化期施用不同量的氮肥,研究了子粒灌浆速率、充实度和相对充实度的动态,探讨了子粒相对充实度的氮素调控及其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始灌浆的5~10 d,强势粒的子粒灌浆速率明显高于弱势粒,平均比弱势粒高137.6%,花后10~20 d,强势粒平均灌浆速率较弱势粒高80.28%,而弱势粒在花后25 d以后的灌浆速率平均较强势粒高117.2%.不同氮素处理间的子粒充实度和粒重差异显著.子粒相对充实度在整个灌浆期内呈先降后升的偏“V”型动态曲线.灌浆中后期的子粒相对充实度与结实率、千粒重和弱势粒的充实度、充实指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强、弱势粒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弱势粒的糙米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2007年02期 No.140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施氮量对烤烟根系发育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刘国顺;赵春华;王彦亭;王佩;李亚娟;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根系发育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胁迫会严重影响根系发育和一些生理代谢,不施氮处理(CK)根干重最小,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NR)和根系活力最低.施氮过量抑制根系的早期发育,移栽后65 d以前6 g.盆-1的处理根干重小于3 g.盆-1的处理,65 d以后6 g.盆-1的处理根干重逐渐达到并超过3 g.盆-1的处理;移栽后55 d以前6 g.盆-1的处理根系活力低于3 g.盆-1的处理,55d以后6 g.盆-1的处理根系活力高于3 g.盆-1的处理;移栽后45 d以后6 g.盆-1的处理的根冠比小于3 g.盆-1的处理,6 g.盆-1的处理NR活性小于3 g.盆-1的处理.移栽后35 d以后各处理根系总氮、蛋白质氮、游离氨基酸、烟碱含量随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2007年02期 No.140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分次施用钾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郑宪滨;刘国顺;邢国强;魏跃伟;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措施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次施钾(1/3于移栽前作基肥、1/3于移栽后30 d作追肥、1/3于移栽后60 d作追肥)的效果优于2次施钾(1/2于移栽前作基肥、1/2于移栽后30 d追施)和1次施钾(全部于移栽前作基肥),可以提高烤烟上等烟比例、产值和上部叶钾含量,降低烤烟下等烟比例、上部叶烟碱含量和钙的含量.在3个施钾处理之间,烟叶的总N,还原糖,P,Mg,B,Cu,Fe,Mn,Zn含量以及产量无显著差异.

    2007年02期 No.140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不同烤烟基因型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异分析

    卢秀萍;许仪;许自成;肖炳光;何登峰;

    对52个烤烟基因型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挥发性香气物质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其总量为(1072.06±214.69)μg.g-1.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及新植二烯的含量分别为(21.65±4.85),(32.56±6.13),(34.13±15.44),(62.01±8.56),(919.04±207.25)μg.g-1.聚类分析把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包括28个基因型,香气物质总量居中,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物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均为最高;第Ⅱ类包括19个基因型,香气物质总量最低,除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居中外,其它各种香气降解产物含量也均为最低;第Ⅲ类包括5个基因型,香气物质总量最高,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最高,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最低.

    2007年02期 No.140 14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林业科学

  • 同源四倍体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系统建立

    杨志清;范国强;曹艳春;魏真真;刘飞;

    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同源四倍体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幼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NAA 0.3 mg.L-1+BA 8 mg.L-1和MS+NAA 0.1 mg.L-1+BA 10 mg.L-1;愈伤组织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NAA 0.7 mg.L-1+BA 14mg.L-1和MS+NAA 0.1 mg.L-1+BA 12 mg.L-1;幼芽生根的最适培养基皆为1/2 MS.

    2007年02期 No.140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园艺科学

  • 抗蒸腾剂对枣苗失水率与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毕会涛;胡春瑞;黄付强;冯建灿;李继东;

    研究了1年生灰枣嫁接苗在晾晒失水过程中,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薄膜型抗蒸腾剂对其失水率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移植前喷洒50,100 mL.L-1的抗蒸腾剂,能有效地降低枣苗的失水率;抗蒸腾剂50mL.L-1时,枣苗的移栽成活率达到最大.作者提出了枣苗成活的根系和茎干失水率阈值分别为30%和8%.

    2007年02期 No.140 154-156+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农业资源与环境

  • YSH-人工湿地系统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分析

    李海华;刘玉忠;申灿杰;

    对YSH-人工湿地系统处理造纸废水的工艺及工程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水pH值为7.30~7.80,COD,BOD和SS的浓度分别为1700,611,332 mg.L-1的条件下,COD,B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6.6%,96.4%,77.7%,其浓度降低分别为1630,580,260 mg.L-1.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且可用于农业灌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

    2007年02期 No.140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郑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肥力质量时空变异的影响

    韩春建;吕巧灵;吴克宁;李昕;付巧玲;郑信伟;冯新伟;李玲;

    利用G IS空间分析功能对郑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肥力质量变异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8—2002年的城市化过程中,郑州市郊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为-20~10 mg.kg-1;速效钾含量变化在-50~50 g.kg-1;碱解氮含量变化在0~30 g.kg-1;全氮含量变化在0.01~0.07 g.kg-1;有机质含量变化在0~20 g.kg-1;综合肥力系数变化在-1.5~-0.5;土壤肥力变化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

    2007年02期 No.140 160-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植物保护

  • 郑州郊区小菜蛾寄生蜂种类、田间消长动态及防治效果调查

    唐柳青;李欣;孙淑君;

    2003—2005年对郑州郊区小菜蛾的寄生蜂种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了8种寄生蜂,即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螟蛉埃姬蜂Itoplectis naranyae、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绒茧灿金小蜂Trichomalopsis apanteloctena.其中菜蛾盘绒茧蜂和半闭弯尾姬蜂是该地区小菜蛾寄生蜂的优势种,菜蛾盘绒茧蜂在5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上旬寄生率高,而半闭弯尾姬蜂是4月下旬~5月中旬和10月中、下旬较高.化学防治区两种寄生蜂的寄生率明显低于非防治区,表明化学杀虫剂对这两种寄生蜂有较强的杀伤力.

    2007年02期 No.140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生命科学

  • 小鼠卵子突变基因功能表达的研究

    郑振宇;武刚;哈斯巴雅尔;李春丽;石川明;若杉升;赵卫东;

    近交系小鼠DDK具有一种奇异的繁殖特性(DDK综合症).这种特性是由于DDK卵子细胞质物质和其它品系精子因子之间存在的一种不亲合性引起的,它们二者均受到位于小鼠第11条染色体的卵子突变(OvumMutant或Om)位点上的1对等位基因所控制.本文介绍的研究成果包括:1)发现了存在于C57BL/6(B6)品系小鼠遗传背景中新的修饰基因,其使得杂合型(Om/+)雌鼠的胚胎死亡率增加,并提出了运用“等位基因排斥”理论解释修饰基因作用机理的假说;2)论证了DDK品系本身遗传背景中不具有使杂合型(Om/+)雌鼠胚胎死亡率降低的修饰基因;3)证明了小鼠遗传背景中,不存在通过杂合型(Om/+)雄鼠的精子影响DDK(Om/Om)雌鼠胚胎死亡率高低的修饰基因;4)通过不同亚种间近交系小鼠的杂交发现,在欧洲起源的DDK品系(Mus musculus domesticus)和日本起源的MOM品系(M.m.molossinus),以及和菲律宾起源的CASP品系(M.m.castaneus)之间,不存在卵子细胞质物质和精子的不亲合性,但CASP品系的卵子细胞质物质与B6品系的精子间可能存在着不亲合性.

    2007年02期 No.140 17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 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在丹参根组织中的分布特征研究

    段增强;刘媛媛;郑小军;张均;兰金旭;贺德先;

    对生长在粘土、沙土和马骨石土上1~2年生丹参不同根组织的分析表明,丹参酮ⅡA主要分布在木栓层,丹酚酸B分布在木质部和韧皮部.1年生丹参根木栓层的丹参酮ⅡA含量较2年生丹参为高,而1年生丹参根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丹酚酸B含量与2年生丹参没有显著差异.粘土地栽培丹参根中的丹参酮ⅡA含量较沙土、马骨石土地栽培丹参为高,但不同类型土壤上丹参根中丹酚酸B含量的差异不显著.

    2007年02期 No.140 17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河南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

    朱长山;田朝阳;吕书凡;张云霞;徐霞;和月霞;史素芳;

    讨论并界定了外来种和外来入侵种的概念;报道河南外来入侵植物计53种,其中铺地藜(Chenopodium pumilioR.B r.)为中国新记录归化种;分析了河南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构成、来源地、适应性及传播途径;对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7年02期 No.140 183-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畜牧兽医学

  • 鸡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分子检测

    杜向党;李新生;张素梅;莫娟;吴宁鹏;崔保安;

    对豫北地区临床分离的102株鸡源大肠杆菌进行生化鉴定、MICS值测定及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检测.最敏感的是头孢喹肟,敏感率为93.1%;其次为阿米卡星和氟苯尼考,敏感率分别为59.8%和54.9%;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到100%;此外,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恩诺沙星和沙拉沙星的耐药率为78.4%~94.1%.氟苯尼考耐药基因的分子检测显示,有45.1%的菌株显示floR基因阳性.对其中4株大肠杆菌的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floR基因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2-跨膜外输泵家族在共同的基序上是保守的,在克隆的floR序列与报道的floR序列间仅存在1~3个氨基酸替代.

    2007年02期 No.140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固始鸡α干扰素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宋凌云;崔保安;陈红英;方忠意;赵丽;管倩;吕晓丽;

    参照GenBank上登陆的鸡α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直接从固始鸡肝组织基因组DNA中扩增鸡α干扰素基因.将特异性片段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中,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经质粒PCR鉴定及酶切鉴定筛选阳性菌株送往大连宝生物公司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固始鸡α干扰素基因为582 bp.用DNAStar软件对克隆的固始鸡α干扰素基因与GenBank发表的其它品种鸡α干扰素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核苷酸同源性在97.9%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6.9%以上.

    2007年02期 No.140 19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黄芪板蓝根等多糖成分对鸡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王远阁;崔保安;张红英;胡梅;赵现敏;

    为了筛选免疫增强作用较好的单味中药成分(CHP),将6种浓度的黄芪多糖(APS)、牛膝多糖(ABPS)、板蓝根多糖(IRPS)、山药多糖(DOPS)等4种中药多糖分别加入到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中,培养48 h后,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中药多糖在适宜的浓度下均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及协同LPS的作用.除ABPS外其余3种多糖在一定浓度下还能明显协同Con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其中以IRPS的作用最强.

    2007年02期 No.140 196-19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河南良杂猪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郑兰兰;崔保安;贾云飞;陈瑞亮;陈红英;吕晓丽;

    采集6月龄河南良杂猪的脾脏,分离淋巴细胞后直接提取总RNA,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测序,获得了河南良杂猪IL-18基因成熟蛋白序列.序列测定表明,pIL-18成熟蛋白基因核苷酸长度为474 bp,编码157个氨基酸.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QE30,构建重组质粒pQE-IL18,所获重组质粒经过酶切、测序鉴定,证实含有目的片段,且连接、构建正确.

    2007年02期 No.140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鸡免疫球蛋白λ轻链绿色荧光蛋白重组分子在COS7细胞的分泌表达

    张红;刘钧珂;张改平;宋海涛;王青;段艳华;赵光辉;

    将鸡Igλ轻链信号肽与pEGFP-C1载体的绿色荧光蛋白N端融合产生带有信号肽的中间载体pEGFP-C1-SP,通过对鸡Igλ轻链基因的定向克隆,构建了带有纯化标签的鸡Igλ轻链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均证明融合蛋白在COS7细胞的分泌表达.

    2007年02期 No.140 204-206+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抗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单链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王承民;初冬;秦建华;刘丽艳;魏刚才;谢红兵;齐永华;王三虎;吴艳云;何宏轩;

    应用RT-PCR技术,从稳定分泌抗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Easp-3G3中扩增出抗体VH和VL基因,通过在VH和VL可变区基因之间引入连接肽(Gly4Ser)3,体外构建抗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单链抗体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载体中进行表达,用Ni-NTA的金属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和ELISA测定其纯度和生物学活性.电泳结果分析表明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32kDa,纯度为94%;ELISA反应结果证明该单链抗体保持了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并能与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

    2007年02期 No.140 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食品科学

  • 小麦芽制备过程中品种间极限糊精酶活力的变化

    艾志录;张晓宇;崔建涛;王娜;赵改名;

    以2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小麦芽制备过程中极限糊精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芽极限糊精酶活力均随发芽天数的增加而增大至最大值,不同品种同一发芽阶段的小麦芽酶活力差别较大;品种间达到酶活最高值所需的发芽时间略有差异,且其最高值在品种间差异显著.

    2007年02期 No.140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复合蔬菜汁的配方及稳定性研究

    张水成;王德芝;张世卿;

    以番茄、胡萝卜、芹菜、菠菜、生菜5种常见蔬菜为原料,加工制备复合蔬菜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蔬菜汁的最佳配方(体积分数)为:番茄汁40%、胡萝卜汁30%、芹菜汁10%、菠菜汁10%、生菜汁10%、柠檬酸0.4~0.5 g.100 mL-1、蔗糖10~12 g.100 mL-1、食盐0.65~0.66 g.100 mL-1.按比例复配后,在15~20 MPa压力下均质5 min,95~100℃下杀菌5 min,最终得到一种老少皆宜的健康型软饮料.

    2007年02期 No.140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农业工程

  • 基于自适应磁链观测器的无传感器检测技术研究

    袁超;郑宝周;李富强;宁玉伟;苏楠;

    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状态方程,将自适应状态观测器理论应用到磁链位置估计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磁链观测器的估算转子磁极位置和转速的方法.该方法以定子电流和转子磁链为状态变量构造状态观测器,以观测器模型与电机模型的电流误差构成自适应律,通过对线电流和转子磁链的估算实现对转子位置信息的检测.最后用Simulink建立了采用该方法的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估算方法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2007年02期 No.140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经济与管理科学

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