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23457

作物科学

  • 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分析

    杨爽;库丽霞;孟庆雷;侯本军;李家富;张君;陈彦惠;

    以半姊妹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改良的豫综5号5个轮次群体为材料,通过2点产量比较试验,对豫综5号群体产量及穗部性状的改良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豫综5号群体的单株产量逐轮提高,平均每轮提高6.36%,其中,半姊妹轮回选择改良的3轮群体平均每轮提高6.30%,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提高5.51%,群体产量的变异系数从15.4%下降到12.8%,基本符合选择预期效果,群体内仍有较丰富的变异,说明2种选择方法对群体单株产量的改良是有效的.对改良群体穗部性状的比较发现,穗长和行粒数分别提高5.27%和9.96%.说明穗长和行粒数的改良效果明显,它们的提高是群体单株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还对相互轮回选择的方法和豫综5号群体改良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2010年01期 v.44;No.157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氮肥对玉米高代重组近交系穗部性状的影响

    王长成;张占辉;付忠军;王永学;汤继华;谭晓军;刘宗华;

    以农大108的152个F8重组自交系为基础材料,通过2点田间试验,在施氮(N+)和不施氮(N-)条件下,对玉米穗长、穗粗等8个穗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氮条件下,穗部各性状均明显优于不施氮,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8重组自交系之间穗部各性状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不同性状对氮反应不同,互作效应明显;不同家系穗部性状变异呈正态分布,其中穗粒重在2种氮水平下均表现出超亲分离,各穗部性状变异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穗重和穗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而穗粗和轴粗的较小.相关分析表明,当土壤基础氮含量较高时,在施氮与不施氮情况下,穗部各性状之间大多呈正相关关系.

    2010年01期 v.44;No.157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 玉米蛋白激酶基因ZmCIPK的序列及表达特性分析

    李会云;王伟;胡秀丽;王琦;邰付菊;

    以玉米为材料,采用序列分析及半定量RT-PCR等方法对ZmCIPK基因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序列分析结果推测,AY104819,EU974290和EU968441均属于CIPK蛋白家族.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NaCl和ABA均能迅速诱导玉米基因AY104819,EU974290和EU968441的表达.

    2010年01期 v.44;No.157 12-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 种植密度对不同穗型冬小麦氮素积累和分配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查菲娜;宋晓;马冬云;王永华;郭天财;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氮的积累、分配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间,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植株氮积累量分别在越冬期—返青期内和开花期—成熟期内出现2个高峰,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在生育前期较慢,后期则较快,且2个品种均在拔节期—开花期内以最低密度水平的C1处理(300×104.hm-2)和B1(75×104.hm-2)处理植株氮积累量最高.成熟期子粒氮积累量均以最低的密度处理表现最高,最高的密度处理表现最低;2个种穗型品种花后氮积累对子粒氮贡献率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C1处理和B3处理.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成熟期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以C2处理(375×104hm-2)和C4(525×104.hm-2)处理最高,其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以C1(300×104.hm-2)处理条件下最长;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成熟期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以B2处理(150×104.hm-2)最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则以最高密度的B4处理(300×104.hm-2)最长.

    2010年01期 v.44;No.157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花生油酸脱氢酶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

    殷冬梅;崔党群;台国琴;姜灵娟;

    根据克隆的花生油酸脱氢酶基因序列,选取高度保守的260 bp片段,插入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FGC1008中,构建完成具有反向重复序列的pFGC/2nd表达载体,利用RNAi以抑制内源目的基因表达,为获得高油酸亚油酸比值的花生种质奠定基础.

    2010年01期 v.44;No.157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林业科学

  • 不同林龄和连栽代次杨树人工林土壤氮矿质化特性

    王良桂;张焕朝;朱强根;蒋永丰;颜开义;王福好;

    采用好气培养间歇淋洗的方法,研究了江苏苏北地区不同林龄(1代4年生林地、1代10年生林地)和连栽代次(1代4年生林地、2代4年生林地)的杨树人工林土壤及农田无林地土壤在20和30℃培养条件下氮素矿质化特性.结果表明,各样地土壤经4周培养的矿化量为36.70~95.63 mg.kg-1,平均矿化速率约为1.31~3.42 mg.kg-1.d-1.林龄和连栽代次对杨树人工土壤的矿质化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对硝化作用的影响,而对氨化作用影响不明显.与1代4年生林地相比,1代10年生林地土壤矿化累积量和硝化累积量分别降低了11%~17%和13%~20%;而2代4年生林地土壤则分别降低了39%~43%和45%~49%,显示连栽代次对土壤矿质化作用的影响更加明显.各样地土壤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在培养的第1周最高,然后随培养周期迅速降低;而氨化速率则是在第2周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随林龄和连栽代次的增加,土壤矿化速率和硝化减小,尤其是培养第1周,而氨化速率差异不显著.各样地30℃培养条件下的土壤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均明显高于20℃,表明培养温度对土壤矿质化作用具有明显的影响.

    2010年01期 v.44;No.157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毛泡桐悬浮细胞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翟晓巧;胡文远;范国强;

    先将毛泡桐叶片在MS,WPM,KM8P和B5等液体基本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然后建立毛泡桐叶片悬浮细胞培养及其体外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毛泡桐叶片愈伤组织悬浮诱导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0.2 mg.L-1NAA+8 mg.L-1BA;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起始密度为6.67×106个.mL-1;悬浮愈伤组织芽诱导和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 mg.L-1NAA+17 mg.L-1BA和1/2MS+0.1 mg.L-1NAA.

    2010年01期 v.44;No.157 34-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 不同种源侧柏19龄植株的地理变异研究

    李建祥;高福玲;毛爱华;王顺;李悦;苏金乐;

    对河南郏县侧柏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66个种源19年生植株的性状分析表明,主干生长、冠幅、分枝角和树形指标在种源间差异显著,主干生长、冠幅、分枝角的种源遗传率均达到0.6以上.种源各调查指标与经度、纬度和海拔无明显相关,呈随机地理变异特点,表现与苗期性状不同的地理变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主干生长、树冠和形质指标对侧柏种源性状变异的影响较大.按主干生长和树冠可把供试种源聚为4个类群,但类群内无明显地理集群特点.

    2010年01期 v.44;No.157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干旱胁迫对大叶冬青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夏鹏云;吴军;乔俊鹏;苏金乐;

    用PEG-6000模拟土壤干旱胁迫,对2年生大叶冬青叶片生理生化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和时间的延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并不呈现单一的上升和下降;叶片中丙二醛的含量增幅较缓;保护酶的活性明显增强,SOD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POD活性的变化呈现先升后降再升再降;CAT活性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这3种保护酶协同作用,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干旱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增加了大叶冬青的抗旱性,试验说明了大叶冬青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2010年01期 v.44;No.157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园艺科学

  • 以工农业废弃资源为基质的西葫芦无土栽培可行性研究

    李胜利;孙治强;

    以炉渣、花生壳与稻壳作为栽培基质,按照不同体积比设置了7种配方,T1:炉渣∶花生壳=1∶1;T2:花生壳∶稻壳=1∶1;T3:炉渣∶稻壳=1∶1;T4:炉渣∶花生壳∶稻壳=2∶1∶1;T5:炉渣∶花生壳∶稻壳=1∶2∶1;T6:炉渣∶花生壳∶稻壳=1∶1∶2;T7:炉渣∶花生壳∶稻壳=1∶1∶1;对照(CK)为草炭∶蛭石=1∶1.研究不同配方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西葫芦的生长动态、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基质的容重随着炉渣比例的加大呈增长趋势,其中T5的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pH,EC分别为81.8%,25.1%,56.7%,6.75和0.54 mS.cm-1;生育前期,不同处理西葫芦生长动态无差异,之后,T5的生长速率加快,其茎粗与光合速率在所有处理中为最高;T5的西葫芦产量达到了69 813.0 kg.hm-2,仅比对照低2.7%,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2010年01期 v.44;No.15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畜牧兽医

  • 非洲鸵鸟皮肤抗菌肽对雏鸡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

    康静静;杨玉荣;焦喜兰;倪沛佩;孙哲;梁宏德;

    研究了非洲鸵鸟皮肤抗菌肽对海蓝白商品雏鸡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选取50只1日龄健康的海蓝白商品雏鸡,随机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T组)饮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 mg.L-1的非洲鸵鸟皮肤抗菌肽提取物,对照组(C组)饮水中不添加,分别于1,4,7,10,17日龄取材,制作组织切片,显微成像系统测定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盲肠的隐窝深度、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结果表明,T组雏鸡的各项指标均高于C组,且4日龄时T组雏鸡十二指肠绒毛长度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0日龄时T组雏鸡空肠隐窝深度与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0日龄时T组雏鸡盲肠隐窝深度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2010年01期 v.44;No.157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棕色田鼠视网膜结构及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分布研究

    岳晓慧;张震;路纪琪;冯军基;童川;刘忠虎;

    通过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棕色田鼠视网膜结构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棕色田鼠的视网膜结构呈典型的脊椎动物视网膜结构类型,由外向内分别为色素上皮、视锥视杆层、外核层、外网层、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视网膜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分布在内网层、内核层、靠近内核层的外网层区、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其中内网层阳性最强,有4个阳性亚层.视锥视杆层和外核层没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分布,这可能与感光细胞的分泌有关.

    2010年01期 v.44;No.157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抗安氏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杨红玉;梁楠;张素梅;菅复春;张龙现;宁长申;

    将纯化的安氏隐孢子虫卵囊超声波破碎,反复冻融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3~5次有限稀释克隆化,筛选出4株持续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IFA和EITB测其反应性.结果表明,4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1∶100~1∶12 800,诱生腹水效价为1∶6 400~1∶102 400;4株单抗均特异性识别安氏隐孢子虫卵囊壁抗原;免疫印迹表明,4株单抗分别与38.0~97.2 kD的主要抗原蛋白条带起反应.

    2010年01期 v.44;No.157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农业工程

  • 反应器顶部气体成分对光合细菌生长和产氢量的影响

    李刚;岳建芝;周雪花;张全国;王毅;

    研究了反应器顶部在CO2,N2,Ar和空气条件下对光合细菌生长和产氢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在Ar条件下具有最佳的生长和产氢能力,而N2、空气和CO2条件下的产氢量比Ar条件下分别减少了66.97%,11.64%,4.57%.当反应器顶部空气量由反应器容积的1/20增加至1/2时,其容积产氢率则由3.034 L.L-1下降到2.57 L.L-1,分别是Ar条件下的92.16%和76.07%.反应器初始状态下少量空气的存在并没有对光合细菌产氢产生完全抑制作用,因此连续制氢反应器设计中可以忽略少量空气的影响.

    2010年01期 v.44;No.157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植物保护

  • 小麦条锈菌和叶锈菌的复合PCR检测

    孟颢光;曹丽华;宗宪昭;徐世昌;陈万权;

    利用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和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的SCAR标记引物,对锈菌孢子与感病小麦叶片总DNA进行复合PCR检测,扩增获得了小麦条锈菌171bp和叶锈菌226 bp的特异性DNA片段,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50μg.L-1模板DNA浓度水平.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制备小麦锈菌不同种的分子诊断、检测试剂盒.

    2010年01期 v.44;No.157 74-7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 人工饲料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蒋金炜;丁识伯;张艳民;王永;

    通过对用烟叶和人工饲料饲养的棉铃虫进行比较,探究人工饲料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烟叶饲养的棉铃虫相比,人工饲料饲养1代后,幼虫发育历期由15.24 d缩短为12.45 d,历期的天数也较为集中;蛹重有了显著的增加,由216.69 mg增加到307.33 mg;化蛹率和羽化率都有明显的增加,分别由36.39%,69.47%增加到66%,84.84%;每头雌虫产卵量也有显著的增加,由607.5粒增加到1 174.4粒.但是用人工饲料连续饲养10代后的棉铃虫,蛹重、化蛹率、羽化率和产卵量都有所下降,其中以产卵量下降最为严重,下降到了122.8粒,而幼虫的历期基本上没有变化.说明人工饲料能够满足棉铃虫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如果长期使用人工饲料饲养会出现种群退化的现象.

    2010年01期 v.44;No.157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 绿盲蝽滞育与非滞育卵的形态学观察

    陈培育;封洪强;李国平;郭线茹;

    在河南省新乡市采集绿盲蝽成虫的非滞育种群和自然越冬种群置于室内饲养,收集其所产的卵进行观察,并将越冬卵放入4℃冰箱经过低温处理后重新进行孵化.结果表明,越冬卵在温度26℃,相对湿度80%±10%,光照L∶D=16∶8的试验条件下不能像非滞育卵一样正常孵化,经低温处理60 d后能够正常孵化,说明了绿盲蝽以卵的滞育进行越冬的特性.非滞育卵在相同条件下孵化5 d以后出现红色复眼,随后卵变为黄绿色;而滞育卵同样条件下进行孵化并不出现红色复眼且颜色为黄色.

    2010年01期 v.44;No.157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 河南省三点棍腹实蝇种群动态监测

    吴少英;谢桂英;韩世平;毛红彦;赵忠懿;原国辉;

    以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诱蝇酮(Cuelure)和水解蛋白(Hydrolytic protein)为诱剂,在河南省25个区县共计80个实蝇监测点对三点棍腹实蝇(Dacus(Callantra)trimacula(wang))的分布与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统计结果显示,在河南省25个区县共诱集到三点棍腹实蝇760头,其中洛阳、许昌、漯河诱集的三点棍腹实蝇数量均在100头以上,是该虫轻度发生的区县.三点棍腹实蝇1年发生1代,种群羽化整齐,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其虫口高峰期.经统计分析3种诱剂对三点棍腹实蝇的诱集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010年01期 v.44;No.157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生命科学

  • 人β2微球蛋白成熟肽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张蕾;李新生;崔保安;陈红英;魏战勇;孙凯;宋亚鹏;阮武营;

    根据GenBank基因库中人β2微球蛋白(β2m)成熟肽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使用RT-PCR法从健康人血液中扩增人β2m成熟肽基因,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人β2m成熟肽基因为297 bp,与模板序列的同源性为100%.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β2m成熟肽基因亚克隆入pET-28 a(+)载体中,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所获重组表达质粒pET-28/Humβ2m中含有目的片段,且连接、构建正确,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Humβ2m.

    2010年01期 v.44;No.157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不同质量浓度抗生素对菊花‘绿鹦哥’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

    王沛;周洲;尹新明;郭征;

    研究确定了选择标记抗生素卡那霉素(Kanamycin:Kan)对菊花‘绿鹦哥’茎段分化和无菌苗生根抑制的最适质量浓度,并探讨了除菌抗生素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Cef)对‘绿鹦哥’茎段分化影响的安全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30 mg.L-1的卡那霉素能够完全抑制菊花茎段的分化,10 mg.L-1的卡那霉素可以完全抑制无菌苗的生根;700 mg.L-1的头孢噻肟钠不影响菊花茎段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随着头孢噻肟钠质量浓度的升高,菊花茎段不定芽出现玻璃化现象.

    2010年01期 v.44;No.157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 河南木通属(Akebia)水果植物资源

    李春奇;安春香;李明泽;芦鹏;刘铁梅;李芸;韩世明;王怀中;

    采用野外踏查、采集标本、实际测量的方法,观察木通属水果植物的形态学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河南木通属水果植物共有2种1亚种,其果实均可直接食用.对木通属水果资源的分布、生境、果实性状与利用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2010年01期 v.44;No.157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唇柱苣苔属5种药用植物的考证

    李家美;常颖;夏至;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E)和广西植物所(IBK)等标本馆的馆藏标本,对5种极易混淆的唇柱苣苔属药用植物进行了考证,订正了中药文献的错误.

    2010年01期 v.44;No.157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食品科学

  • 不同原料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理化性质的比较

    宋晓燕;李真;谢慧玲;张常松;

    以糯玉米淀粉、早籼米淀粉、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工艺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tarch sodium octenyl succinate,SSOS),并对所制备不同取代度产品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粘度速测仪分析表明,几种淀粉经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之后,具有较原淀粉高的峰值粘度.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水相体系中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使淀粉颗粒表面产生一些孔洞,酯化反应可能首先发生在淀粉颗粒的表面.4种原料淀粉经过酯化改性之后,乳化效果明显提高,而且乳化效果:早籼米SSOS>糯玉米SSOS>小麦SSOS>马铃薯SSOS.

    2010年01期 v.44;No.157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的合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刘善宇;徐翠莲;姬小明;杨楠;赵铭钦;

    采用酰氯酯化法,以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与香叶醇为原料合成了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经IR,HRMS,1H NMR,13C NMR等鉴定,证实了其结构.采用热解-GC/MS对热解产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600℃时,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的热解产物中共鉴定出27种成分,主要为烯类、烷类、酸类、醇类、酚类;鉴定出香叶醇,且相对峰面积3.6,说明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能在卷烟燃吸温度下释放出一定量的香叶醇;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具有改善和修饰卷烟香气,增加甜韵和豆香香韵,减轻刺激性的作用.

    2010年01期 v.44;No.157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