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23479

作物科学

  • 矮秆玉米自交系“82-3”植株性状的遗传研究

    刘宗华;季洪强;梁海功;丁冬;付志远;谭晓军;侯凡;

    以矮秆资源82-3自交系为父本与高秆自交系W 1杂交,通过对双亲和F1,F2等不同群体植株性状田间调查,分析82-3植株性状在不同世代的遗传.结果表明,矮秆自交系82-3具有株矮、穗位低、穗上叶片数少,但雄穗发达、叶面积大、叶夹角小、叶向值高等特点,对降低杂种后代株高和穗上叶片数有明显作用;在所调查的性状中,不同世代雄穗分枝数以及叶向值的变异性均较强,变异系数多在20%以上,预示这2个性状遗传稳定性较差,选择响应较低;不同性状遗传力各异,矮秆自交系82-3的株高、穗位高以及雄穗特性遗传力较高,而穗上叶片数和叶向值遗传力较低.

    2010年05期 v.44;No.161 495-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种子田中杂株类型的鉴定

    朱有朋;郭春燕;马彩艳;孙文鑫;李志勇;詹克慧;

    以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种子田中的88个杂株为材料,对其后代的株高、成穗数、旗叶长、旗叶宽、倒二叶长、脖长、倒一节长、倒二节长、穗长、小穗数、主茎穗粒数等11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分析探讨杂株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杂株后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基础上,利用形态标记可以将豫农202种子田中的88份杂株材料分成剩余变异类、天然异交类和异品种(系)类3大类.形态标记基本上可以区分小麦杂株类型.

    2010年05期 v.44;No.161 499-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普通小麦-大麦杂交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检测与分析

    刘淑会;蔡振虎;陈新宏;武军;赵继新;杨群慧;徐蕾;

    通过对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后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进行检测及分析,表明小麦-大麦远缘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行为存在一些异常现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I)均具有一定数量的单价体,普遍存在多个棒状二价体和多价体;后期Ⅰ、后期Ⅱ和末期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微核、四分孢子分裂异常等.这些异常现象可能是由远缘杂交的2个亲本间染色体组存在差异造成,导致了杂种后代中的大麦染色体的遗传不稳定性.

    2010年05期 v.44;No.161 504-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 三门峡优质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特点及香型风格评价

    邵惠芳;郑聪;许自成;苏永士;陈彦春;汪孝国;

    以三门峡烟区31份烤烟样品为材料,分析了三门峡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特点,同时与国内外优质烤烟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对三门峡烤烟的香型风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三门峡烤烟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主要表现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2)三门峡烤烟的各类香气物质含量介于于巴西、津巴布韦、许漯平(河南省许昌、漯河、平顶山烟区)和云南之间,并且烤烟各类香气物质在不同产地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3)三门峡烤烟的醇和度和透发性较好,香味底韵和吸味优于云南烤烟,香型介于巴西烤烟、津巴布韦烤烟、许漯平烤烟和云南烤烟之间,定义为浓香型.

    2010年05期 v.44;No.161 508-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林业科学

  • 豫南18a生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分配特征

    邓华平;朱秀红;茹广欣;耿赓;王正超;张龙冲;

    对豫南18 a生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层切割法和相对生长方程计算乔木层生物量和林下植被生物量,C,N元素分析仪测定碳含量.结果表明,18 a杉木林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平均为139.5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91.1%;杉木林生态系统总碳库为135.14 t.hm-2,其中植被总碳贮量为69.84 t.hm-2,土壤有机碳库为65.30 t.hm-2.乔木层碳库占生态系统碳库的47.03%,灌木层占1.97%,草本层占0.36%,现存凋落物层占2.32%,矿质土壤层碳库占生态系统碳库的48.32%.

    2010年05期 v.44;No.161 513-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豫西山区日本落叶松纸浆用材林施肥技术的研究

    王宏全;孙晓梅;张守攻;赵鲲;焦云德;

    根据"八五"期间设置在河南省五马寺林场的日本落叶松幼龄林施肥试验多年观测数据,研究了不同施肥量、N/P、施肥次数对日本落叶松幼林及其后续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施肥组合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肥量对造林次年(1993)的保存率、5 a树高、当年高和保存率影响显著;N/P为1∶0时对生长起促进作用;施肥次数对5 a的树高和当年高、对6 a的树高影响显著,1次施肥的生长量显著高于2次施肥;施肥量为50g.株-1,N/P为2∶1,施肥1次的各年生长量高于其它大多数组合,其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公顷蓄积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4.3%,5.7%,36.3%和20.1%,其净现值(NPV),效益成本比(BCR),内部收益率(IRR)分别比平均水平高出44.1%,21.6%和14.4%,因此从生长量和资金利用率的角度考虑,建议该地区采用施肥量为50 g.株-1,N/P为2∶1,施肥1次的方式施肥.

    2010年05期 v.44;No.161 518-523+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赤霉素浸种和变温层积过程对冬青种子激素含量的影响

    王宁;梅海军;袁美丽;李自阳;苏金乐;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与变温层积相结合的处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层积过程中冬青种子胚及胚乳内4种激素GA3,ABA,IAA和CTK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GA3和IAA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ABA含量与之相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TK含量变化较为复杂,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又以T3(GA3400 mg.L-1)中种子4种激素含量变化最为明显.另外,层积过程中种子内GA3/ABA,CTK/ABA及IAA/ABA比值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2010年05期 v.44;No.161 524-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园艺科学

  • 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贺冰;赵月平;邵秀丽;杜亮;王吉庆;陈解放;

    有益微生物菌剂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克服连作障碍、提高土壤矿质营养有效性等作用,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倍受重视.本研究以放线菌、光合细菌等复合微生物菌剂与不同水平的化学肥料配施作为育苗培养土的底肥,以番茄为试材进行育苗试验,测定了番茄幼苗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育苗后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研究了有益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能够促进番茄幼苗地上部的生长,增加根体积,根鲜重和根干重,提高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土壤速效氮含量,这些效果与化学肥料的配施量有关;微生物菌剂和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不明显.

    2010年05期 v.44;No.161 528-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河南12种乡土荷花的花粉形态特征及聚类分析

    孔德政;赵海舰;李立升;

    调查了河南省乡土荷花品种的主要分布地区,采集12个品种的花粉,利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和测量,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荷花花粉形状为近球形,大小为极轴长34.2~55.3μm,赤道轴长39.5~56.7μm;具3条萌发沟,无沟膜,辐射对称,均等分布;3条沟在极面不交会,有沟界极区.外壁纹饰为脑纹状或脑纹皱波状.花粉种间差异主要表现在大小、形状、外壁纹饰和萌发沟性状的细微变化方面.经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5.01处,可将12个乡土品种分为2大类,在遗传距离3.56处分为4小组.组别与乡土荷花品种的地理分布及远近有一定的关系.

    2010年05期 v.44;No.161 532-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畜牧兽医学

  • 牛血清白蛋白与叶酸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党玉丽;刘小花;白海鑫;吴函殷;王喜云;李永芳;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蛋白质与同质量浓度叶酸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和产生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表明,随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增加产生的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加,且蛋白质质量浓度与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还研究了三聚氰氨对蛋白质质量浓度测量的影响,以及用此方法测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可行性.据此建立了有效测量蛋白质质量浓度的以荧光光谱为基础的新方法.该法最低检测限为5×10-6mg.L-1,检测范围广,线性范围是3.77×10-2~827 mg.L-1(827 mg.L-1不是最大范围,最大值未测定),相关系数为0.998 9,加标回收率为93.71%~106.2%.

    2010年05期 v.44;No.161 538-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猪IgGⅡB类Fc受体基因剪接异构体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刘玉松;夏平安;刘肖萍;张志远;刘明莉;王中明;段二珍;卢晓艳;崔保安;

    根据GenBank中猪IgGⅡB类Fc受体(swFcγRⅡB)cDNA基因序列,利用Prim er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中扩增swFcγRⅡB基因,将扩增的基因片段插入pTG19-T载体进行测序,利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潜在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克隆的swFcγRⅡB基因序列长度为951 bp,编码316个氨基酸,与已发表序列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3%和98.3%,其胞内区多出19个氨基酸的插入,其氨基酸序列至少存在3个潜在优势抗原表位的区域.swFcγRⅡB基因存在亚类,所克隆基因是swFcγRⅡB基因的1种RNA剪接异构体,预示了swFcγRⅡB基因至少存在2种RNA剪接异构体.

    2010年05期 v.44;No.161 542-548+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农业工程

  • 微波辐射预处理高粱秸秆对酶水解的影响

    岳建芝;徐桂转;李刚;张全国;申翔伟;

    以100目高粱秸秆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为预处理手段,通过测定微波辐射预处理以及微波辐射联合酸和碱预处理方式中高粱秸秆酶水解的还原糖含量,研究不同预处理条件对酶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采用微波辐射预处理对高粱秸秆的酶水解促进作用不大,微波在中低火功率处理条件下对酶水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微波联合碱处理要比微波联合酸预处理对高粱秸秆酶水解的促进作用较大,微波联合碱预处理酶水解在NaOH含量为3%,微波辐射时间为9 min时,得到了还原糖含量为34.42 g.L-1.

    2010年05期 v.44;No.161 549-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乙醇与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何金戈;肖明伟;陈振斌;张惜辉;

    研究了以正丁醇为助溶剂的乙醇与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混合燃料与纯柴油相比,发动机的当量燃油消耗率在低负荷工况时比柴油高,在负荷为17%时,E20比E0高出10%,在大中负荷工况时与纯柴油相当.NOX和碳烟排放在各种工况下都显著降低,在100%负荷时,E20比纯柴油碳烟排放降低了43%.在中小负荷时纯柴油的CO排放最低,在大负荷时差别不大.混合燃料的HC排放在所有工况下都高于纯柴油,特别是小负荷17%时,E20比E0高300%.随着乙醇比例的增加,NOX降低,HC增加,当量燃油消耗率、CO、碳烟在小负荷时增加、大负荷时降低.

    2010年05期 v.44;No.161 553-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脂肪酶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

    徐桂转;崔晓燕;马孝琴;岳建芝;张百良;

    对NOVO435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菜籽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催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底物抑制的乒乓动力学模型,得到了相应的初始速率动力学方程式.结果表明,当甲醇与油脂摩尔比小于1.5∶1时,反应初始速率随甲醇浓度增大而增大;当甲醇与油脂摩尔比达到1.5∶1时,反应具有最大的初始速率;此后,随着醇油摩尔比增大,反应初始速率值降低.

    2010年05期 v.44;No.161 557-559+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植物保护

  • 河南省非露地烟粉虱越冬生物型的鉴定及系统进化

    姬琨;白润娥;汤清波;蒋金炜;张大山;闫凤鸣;

    利用mtDNA COI基因作为标记,对河南省5个代表性地理区域的烟粉虱越冬生物型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系统进化.结果表明,郑州地区烟粉虱越冬生物型有2种,寄主马蹄莲上的生物型为B型,番茄上的为Q型;安阳、三门峡、新乡和信阳地理种群上的烟粉虱mtDNA COI基因片段序列完全一致,生物型均为Q型.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郑州B型烟粉虱序列和其他地区的B型烟粉虱在序列进化上变异不大.安阳、三门峡、新乡、信阳Q型与美国福罗里达Q2型(FJ188524)烟粉虱mtDNA COI序列在系统进化上聚为一支,郑州Q型烟粉虱序列在系统进化上单独为一支,位于美国福罗里达Q1型(FJ188559)和Q3型(FJ188570)之间.以上结果说明,郑州和河南省内其他地理种群的Q型烟粉虱入侵来源地不一致.

    2010年05期 v.44;No.161 560-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生命科学

  • 大麦黄矮病毒PAV河南分离物通读蛋白ORF5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王阳;刘艳;王锡锋;李志忠;

    利用RT-PCR从河南各地采集的110份小麦病样上鉴定出28个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BYDV)PAV分离物,并获得了这28个分离物的通读蛋白(Read through protein,RTP)ORF5基因全长.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可知,河南分离物RTP-ORF5基因变异普遍较大,28个BYDV-PAV河南分离物RTP-ORF5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5.9%~100%,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79.4%~99.8%,核苷酸和氨基酸的一致性变异都较大.与国内外报道的16个BYDV-PAV通读蛋白基因相比对,其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2.2%~99%,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77%~99.6%.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河南地区分离物在4个内组群中都有分布.这些数据说明河南的大麦黄矮病毒PAV多样性丰富.

    2010年05期 v.44;No.161 56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 河南引种常绿阔叶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分析与评价

    郑晓军;田芃;邢震;孔高杰;田朝阳;

    报道了河南引种栽培阔叶常绿植物16科、48种,并对其原产地、引种地、观赏特性以及园林用途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引种驯化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2010年05期 v.44;No.161 572-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食品科学

  • 球形果蔬在冷藏过程中内部温度场的试验研究

    张敏;杨乐;赵惠忠;陈健华;卢佳华;车贞花;钟志友;

    基于2700多通道数据计算机采集系统,将自制热电偶探针插入桃、芜菁果实中,测量其在冷藏过程中的温度场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被测果实内部温度在放入冷藏箱3 h后,其内外温度均低于5℃;6 h后,其整体温度为3℃;表皮最大温度波动为0.5℃,内部温度波动为0.1℃.同样环境条件下,芜菁的温度下降速度要大于桃的温度下降速度.通过试验系统可以准确地测试出冷藏过程中果实内部温度场变化分布以及达到冷藏温度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保证冷藏过程果蔬的品质提供基础数据.

    2010年05期 v.44;No.161 576-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 不同保鲜剂对生鲜鸡肉的保鲜效果

    李苗云;樊静;赵改名;柳艳霞;黄现青;刘杰;

    为了探讨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钠和溶菌酶对生鲜鸡肉贮藏过程中保鲜效果的影响,应用单因子试验配置不同质量分数的保鲜液,用浸泡的方式对肉块进行处理,经PS/PE托盘包装后,4℃贮藏条件下测定其感官,菌落总数,pH,TVBN值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的保鲜剂处理鸡肉,可不同程度地延长其保鲜期,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挥发性盐基氮的上升,延缓感官质量的下降.其中经0.3 g.kg-1乳酸链球菌素、30 ml.L-1乳酸钠和0.5 g.kg-1溶菌酶处理的保鲜效果更佳,鸡肉可保存6~8 d,而对照处理的只能保存4 d.

    2010年05期 v.44;No.161 580-584+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复合抑制剂对苹果汁防褐变效果的影响

    宋莲军;杨月;唐贵芳;

    选取3种抑制剂(植酸、NaCl和草酸),研究其对多酚氧化酶的效应及其在鲜榨苹果汁和苹果汁贮藏过程中防褐变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单一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简称PPO)的抑制能力均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对PPO的抑制机理均为不可逆效应;3种单一抑制剂在鲜榨苹果汁中的防褐变能力依次为0.025 mol.L-1草酸(87.39%)>0.004 mol.L-1植酸(85.31%)>0.017 mol.L-1NaCl(52.78%);通过正交实验,获得的2种较优复合抑制剂褐变抑制率分别达到90.00%,92.39%;在常温下贮藏90 d后,0.006 mol.L-1植酸+0.050 mol.L-1NaCl+0.030 mol.L-1草酸组合的褐变抑制率最大,达到84.68%.

    2010年05期 v.44;No.161 585-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信息科学

  • 基于生长模型的小麦变量施肥决策系统构建与应用

    张娟娟;刘合兵;席磊;马新明;

    在集成专家系统与作物生长模型的基础上,以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叶面积指数为变量,构建了基于生长模型的小麦变量施肥决策系统.采用组件对象模型实现了与专家系统的有效衔接,并与其中的数据库、小麦生长模型库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小麦品种进行施肥指导,包括播前氮、磷、钾总量和播后氮肥的精确追施量.河南省郑州市和鹤壁市两地的小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兼顾天气、土壤及作物长势等因素,为今后精确农业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05期 v.44;No.161 591-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经济与管理科学

  • 河南省农民收入与城市化水平的协整分析

    贠鸿琬;

    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78—2007年河南省农民收入与城市化水平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河南城市化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都表现为同方向变化,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农民收入的增加将也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两者之间呈现良性循环机制.

    2010年05期 v.44;No.161 596-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基于DEA的河南省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研究

    王亚伟;赵白云;陈振;梁保松;韩珂;

    通过分析城市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构建了一套合理的城市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对河南省17个城市2007年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有8个城市的循环经济是有效的,9个城市则相对无效.最后对循环经济相对无效的城市利用投影方法做了优化路径的分析.

    2010年05期 v.44;No.161 600-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河南省区域经济政策的矛盾内涵及化解

    杨波;

    从政策目标定位、政策运行基础、政策利益主体和政策实施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区域经济政策矛盾内涵的表现,提出了化解矛盾的思路和对策,为河南省区域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2010年05期 v.44;No.161 605-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河南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张凤英;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当前河南省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应通过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民的"造血"功能;科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避免盲目性;榜样示范,增建基础设施,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以工带农、工农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一体化等促进河南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

    2010年05期 v.44;No.161 610-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罗山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周保林;黄旺志;

    以提升生态示范区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为最高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提出了4层、27个指标的罗山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罗山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罗山县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增加显著,已达到优良标准,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2010年05期 v.44;No.161 614-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