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77050

作物科学

  • 黄淮麦区小麦春化基因组成的多态性分布研究

    郭总总;王翔;卫丽;白瑞英;曹云;郭创;尹钧;

    为了明确黄淮麦区春化基因显隐性组成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情况,揭示品种的发育特性.以Vrn-A1,VrnB1,Vrn-D1和Vrn-B3以及Vrn-D1启动子区单核苷酸突变引物为STS分子标记,对黄淮麦区的91个品种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供试材料在Vrn-A1和Vrn-B3位点均检测为隐性.在Vrn-B1位点,有6个品种检测为显性(6.6%),其余均为隐性.在Vrn-D1位点,黄淮麦区的品种中有38份材料为显性基因(41.8%),53份为隐性基因(58.2%),在38份显性材料中,有18份材料为Vrn-D1a类型(47.4%),有20份材料为Vrn-D1b类型(52.6%).研究认为,Vrn-D1a和Vrn-D1b可以作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弱春性和半冬性的有效分子标记.

    2014年03期 v.48;No.183 255-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冬小麦西农979高产高效水氮组合研究及其效应分析

    姜玉梅;李磊;程铭正;宋晓婷;卢张艳;孙倩;尹钧;

    为了解强筋小麦西农979高产高效生产需水需肥规律,为其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品种西农979在不同水氮耦合条件下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变化,灌水和氮肥利用率以及最终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表现.结果表明,中水中氮(W2N2)和中水高氮(W2N3)水肥耦合有利于小麦花后维持较高的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较长时间保持高叶绿素含量和高光合速率;在0~300 kg·hm-2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效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条件下,W2N3(灌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300 kg·hm-2施氮量)处理产量最高,为8 648.49 kg·hm-2,W2N2处理(灌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150 kg·hm-2施氮量)产量为7 944.14 kg·hm-2,相比最高产降低8.87%,差异不显著,但W2N2处理下的氮肥农学效率最高,并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W2N2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为高效的施肥灌水处理.

    2014年03期 v.48;No.183 263-26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腐熟秸秆对植烟土壤酶活性与部分养分的影响

    常轶梅;陈红丽;周雅宁;刘国顺;杨永锋;赵玲玲;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量腐熟秸秆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腐熟麦秸能明显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腐熟秸秆添加量以159.9 g·盆-1(18 000 kg·hm-2)最为适宜.与对照相比,该处理的烟株全生育期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6.1%,31.8%,24.0%,42.5%.在烟草不同生育时期,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不同,脲酶、纤维素酶高峰出现在团棵期,而蔗糖酶高峰出现在现蕾期和圆顶期.相关分析表明,添加腐熟秸秆后,土壤纤维素酶、碱解氮、有机质和速效钾与脲酶活性达显著相关,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碱解氮与速效磷含量达显著相关,这说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呈密切相关性.

    2014年03期 v.48;No.183 269-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黄河滩区植棉减量施用控释氮肥技术研究

    马宗斌;严根土;刘桂珍;朱伟;胡银庆;黄群;李伶俐;

    为探讨在黄河滩区植棉减量施用控释氮肥的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为试验材料,设计了棉花基肥和花铃肥均减量(180 kg·hm-2)施用控释氮肥,基肥施用普通尿素、花铃肥施用控释氮肥,基肥、花铃肥均施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的掺混肥,基肥和花铃肥均常量(225 kg·hm-2)施用控释肥氮肥(CK)的试验,研究了减量施用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基肥和追肥均使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的掺混肥能促进棉花生育,增加叶面积和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干质量,提高单株结铃数和铃重,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5.33%和4.33%;但将控释氮肥的使用量由225 kg·hm-2降至180 kg·hm-2时,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减少7.34%和7.28%,子棉减产达显著水平.

    2014年03期 v.48;No.183 27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秸秆覆盖和土壤水分互作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王同朝;李小艳;李仟;王和洲;高国华;关小康;

    为阐明秸秆覆盖和土壤水分互作对夏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通过防雨棚测坑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和水分调控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显著降低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棵间蒸发量(Ed),在夏玉米生育前期的表现尤为明显.夏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ET)、灌浆期光合参数、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L)、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受到秸秆覆盖和土壤水分调控的显著影响,且光合参数(除净光合速率Pn外)和产量受到秸秆覆盖和水分调控的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秸秆覆盖较不覆盖能显著减少ET、提高WUE和产量,ET和产量随着土壤水分调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WUE随着土壤水分调控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从低水分到高水分秸秆覆盖较不覆盖WUE增幅为35.32%,33.74%,51.88%和29.69%,产量增幅为7.61%,8.94%,18.29%,6.96%.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70%田间持水量水分处理,ET较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且增幅最大.

    2014年03期 v.48;No.183 280-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光萼女娄菜种子成熟时期对萌发特性的影响

    魏玲玲;何青山;杨慧玲;

    为了解不同成熟时间对光萼女娄菜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的影响,测定了种子大小、吸水特性以及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光照的响应,以阐释种子成熟时间格局对植物在温带内陆环境中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种子大小随着种子成熟时间延后而逐渐增加;种皮具有透水性,08-03和09-30成熟的种子在吸水后48 h开始萌发,其它时期成熟的种子在吸水60 h后开始萌发.种子萌发率随种子成熟时间的延后而降低;种子最适萌发温度范围在10~30℃,完全黑暗条件抑制萌发.种子具有生理休眠特性,种皮划破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但是赤霉素处理对萌发没有促进作用.

    2014年03期 v.48;No.183 288-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林业科学

  • 伏牛山油松群落格局与动态研究

    潘娜;袁志良;任思远;李廘鑫;王婷;

    利用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点格局分析(Ripley K函数)方法对油松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以及油松和麻栎的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纯林样地中油松种群多为中龄林,径级结构多在15~30 cm群落为稳定型;油松-麻栎混交林群落中,油松为中幼林,径级结构多在15~20 cm,油松种群为增长型,麻栎油松为中龄林,径级结构多在15~25 cm,种群为稳定型.对比油松纯林和油松-麻栎混交林中油松的空间格局显示:纯林在4~5 m趋于聚集分布,之后随尺度进一步变大又趋于均匀分布;混交林中油松的分布与纯林相比,更多的趋向于均匀分布.研究还通过对不同群落中油松不同径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伏牛山油松麻栎混交林群落稳定性比油松纯林更高,且麻栎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混交林中油松种群的发展.

    2014年03期 v.48;No.183 294-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自然降温过程中5种樟树的抗寒性分析

    王宁;姚方;袁美丽;苏金乐;

    以尾叶樟(Cinnamomum camphora Kisterm)、猴樟(C.bodinieri Level)及沉水樟(C.micranthum(Hay.)Hay)等5种或类型樟树为试材,结合自然降温胁迫中叶片膜透性、SOD活性以及MDA、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樟树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秋季温度的降低,通过叶片内S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增加,5种樟树的抗寒性也随之逐渐增加;2010-01-05─2010-01-08出现的持续-8℃左右低温,导致了叶片内MDA含量的增加和膜透性的加大,从而造成5种樟树抗寒性的迅速下降;之后,春季温度的逐渐回升,酶促防御系统逐渐得到恢复,S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抗寒性又略有回升.依据越冬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种樟树抗寒性强弱的顺序为:猴樟>芳樟>本樟>尾叶樟>沉水樟,此评价结果与其越冬适应性调查结果一致.

    2014年03期 v.48;No.183 302-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园艺科学

  • 利用PEG6000胁迫鉴定西葫芦幼苗的抗旱性

    王林忠;

    以北方地区4个主栽西葫芦品种为材料,鉴定了不同体积分数PEG6000溶液模拟旱胁迫下幼苗的成活率、下胚轴长、鲜重等7个生长指标,确定了PEG6000溶液最适宜的体积分数为19.6%.在此基础上,对32份西葫芦育种材料幼苗进行模拟干旱胁迫试验,测定了包括上述7个指标在内的14个生长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能够有效评价西葫芦幼苗抗旱性的9个指标,即相对鲜重、相对胚轴长、相对胚根长、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成活率、胚根/下胚轴比,相对干重和相对根系活力.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32份西葫芦种质幼苗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筛选出4份抗旱种质.

    2014年03期 v.48;No.183 310-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畜牧兽医学

  • 肠球菌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宋月;崔敏;王超群;付彤;韩立强;魏战勇;王亚宾;

    为了建立肠球菌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以便更加快捷、准确检测肠球菌.根据肠球菌16S rDNA高度保守的特性,在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对其扩增条件进行探索,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肠球菌的方法,并对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进行评价,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能够在阳性样品中扩增出144 bp的目的片段,并且与常见的菌群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等均不发生特异性扩增,检测的灵敏度为17拷贝·μL-1,在临床应用中,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比普通PCR高18.87%.

    2014年03期 v.48;No.183 315-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淇河鲫鱼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杜宝宝;樊明明;赵宝磊;田书苗;冯建新;刘忠虎;

    为了解淇河鲫鱼血细胞的组成及其发生,对淇河鲫鱼外周血涂片及头肾、体肾、脾脏3种脏器的印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细胞组成方面,淇河鲫鱼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血栓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白细胞;在细胞发育进程方面,血细胞的发育经历了原始、幼稚和成熟3个阶段.通过对3种组织印片中各种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分类计数进行比较,提示该鱼的头肾和体肾是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

    2014年03期 v.48;No.183 320-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农业工程

  • 磁吸滚筒式烟草穴盘播种机的设计

    姬少龙;朱二丽;秦伟桦;何玉静;李祥付;王万章;

    研制了磁吸滚筒式烟草穴盘播种机.该机是由安装在滚筒上的永磁体吸附经丸粒化处理后的烟草种子,实现穴盘播种.确定了丸粒化工艺中铁磁性物质的含量为5%,并计算了磁吸滚筒的结构参数与磁吸点的磁场强度.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吸附铁粉含量5%的磁化种子,磁吸头磁感应强度42 mT,播种滚筒转速为50 r·min-1,单播率在5%以下.

    2014年03期 v.48;No.183 326-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固相萃取-静态瞬稳化学发光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双酚A

    孟磊;李勉;赵仲麟;胡小宁;马斌强;袁超;

    碱性介质中双酚A对鲁米诺-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合静态注射技术,建立了静态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方法.该方法测定双酚A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3mol·L-1(r=0.993),检出限(3σ)为4.3×10-3mol·L-1,双酚A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48%,回收率为76.35%~97.43%.

    2014年03期 v.48;No.183 330-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植物保护

  • 秸秆还田对夏玉米主要害虫发生程度的影响

    宋鹏飞;毛培;李鸿萍;王宗超;罗梅浩;

    在漯河、浚县2地分别设置浅耕加秸秆还田、深耕加秸秆还田、深耕秸秆不还田、隔1 a深耕加秸秆还田和隔2 a深耕加秸秆还田等5种耕作方式处理,调查不同处理条件下夏玉米苗期、粒期主要害虫和地下害虫的发生程度.结果表明,苗期食叶害虫为害后的虫害指数以浅耕加秸秆还田的处理最重,隔2 a深耕加秸秆还田的处理最轻.粒期雌穗上玉米螟的数量以深耕秸秆不还田的处理最多;雌穗苞叶、穗位叶、穗上叶和穗下叶上的蚜虫总量在各处理间变化没有规律性.地下害虫的发生数量为隔两年深耕加秸秆还田的处理最少.

    2014年03期 v.48;No.183 334-338+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食品科学

  • 响应曲面法优化气调包装冷却猪肉气体比例的研究

    王鹏;王文艳;田璐;赵改名;李苗云;孙灵霞;柳艳霞;

    为确定气调包装冷却猪肉最佳气体比例,首先设计单因素试验,通过测定细菌总数,肉色,pH值和电导率,综合分析并确定较好的气体比例,再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优化设计法,放置在7℃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细菌总数,L*,a*,pH值,电导率,分别建立CO2,O22个因素依次与细菌总数值,L*,a*,电导率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当CO2,O2,N2的气体比例为39%,37%,24%时,细菌总数较低;当CO2,O2,N2的气体比例为33%,39%,28%时,亮度较好;当CO2,O2,N2的气体比例为43%,37%,20%时,肉色较红;当CO2,O2,N2的气体比例为37%,41%,22%时,pH值较低;当CO2,O2,N2的气体比例为32%,40%,28%时,电导率较低.当CO2为32%~43%,O2为37%~41%,其余比例用相应N2补足100%时,冷却猪肉在贮藏期间可以保持很好的品质.

    2014年03期 v.48;No.183 339-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 洋浦经济开发区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容量的研究

    翟大顺;张坤;孙海燕;

    为测算洋浦经济开发区污染物的排放对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的影响,设计了2套污水排海方案,并通过二维污染物对流扩散方程计算出洋浦经济开发区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在给定排污方案(情景1和情景2)条件下,洋浦开发区情景1和情景2 CODMn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别为58 844,90 668 t·a-1;氨氮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别为6 076,7 132 t·a-1;石油类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别为4 276,5 565 t·a-1.拟议规划海域水环境容量较大,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实施后,规划区排放的COD、氨氮和石油类污染物均未超过最大允许排放量,且COD和石油类污染物占最大允许排放量比值较低,海域还有环境容量.

    2014年03期 v.48;No.183 348-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研究

    陈伟强;霍明明;马月红;高颖;张秩莹;

    以巩义市为例,用重心迁移和分形理论,对1990—2010年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重心向西南方偏移,主要是受到人口、GDP和收入水平等因素牵引;农村居民点平均海拔有所升高,说明农村居民点向矿产资源丰富的山地丘陵区迁移;巩义市整体的农村居民点分维数有所降低,稳定性指数有所提高,但有5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分维数演变趋势相反;经分维数变化"热点"分析,鲁庄镇和夹津口镇一带形成一个高值"热点",北山口镇、大峪沟镇和街道办事处一带形成一个低值"热点".

    2014年03期 v.48;No.183 354-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的郑州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王杨;孟庆香;宋文博;康凯;郭子龙;

    基于人居环境城市层面的内涵,选取城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公共设施、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指标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郑州市2001—2011年城市人居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2001—2006年人居环境质量逐年提高,2006—2011年郑州市发展虽受到经济增长减速和城市框架急剧拉大的影响,人居环境质量呈现波动变化,但总体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根据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措施.

    2014年03期 v.48;No.183 359-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下的河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模拟

    范钦栋;马顺兴;

    在地理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对河南省2000—201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分析,采用马尔柯夫数学模型对202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COSTANZA和谢高地的研究方法对河南省200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表明,河南省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处于下降趋势,环境净化能力等持续降低.

    2014年03期 v.48;No.183 365-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经济与管理科学

  • 基于LEAP的河南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潘鹏飞;王平;李伟;宋冠良;徐广印;

    应用LEAP模型建立了河南省交通运输能源与环境模型,采用回归分析和情景分析的方法,从社会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引导、交通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4个层面上,模拟了6种不同情景下的河南省交通运输在2010—2030年的能源需求和环境排放.结果表明,综合节能情景下的能源需求量和环境排放量最低,到2030年的能源需求量将达到729.98 Mtce,CO2排放量将达到1 446.28 Mt,NOX排放量将达到16.69 Mt,SO2排放量将达到3 604.34 kt,分别比基准情景下降47.64%,50.82%,45.86%和39.96%,该情景下的节能减排潜力最大.

    2014年03期 v.48;No.183 370-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河南省“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率的测定与分析

    马铭杰;刘培培;薛龙;张冬平;

    运用C-D函数模型测定"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各市农业科技进步率,并判断河南省农业生产结构目前仍处于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的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

    2014年03期 v.48;No.183 376-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分析

    杨钧;

    基于河南省18个市2001—2010年的数据,以主成份分析法从城乡发展、城乡差异、城乡统筹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考察了研究期内河南城乡一体化的变动情况以及2010年各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河南省近年来城乡一体化成绩显著,其中城乡发展、城乡统筹进步明显,城乡差异改善较小.同时,各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均衡.本结论对农业生产为主的省份尤其是河南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3期 v.48;No.183 380-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三参数区间灰数的距离熵模型及应用研究

    王娜;胡丽平;李炳军;

    区间灰数决策是不确定性决策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针对三参数区间灰数决策问题,借助信息熵理论,建立了三参数区间灰数距离熵模型;证明了三参数区间灰数与灰距离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参数区间灰数多属性决策的赋权方法;最后,结合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2014年03期 v.48;No.183 386-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中国大豆产业现状分析

    任淑荣;

    近年来伴随着大豆进口数量的迅猛增长,国产大豆出现了市场不认可、企业不收购、国储存不下、农民卖豆难、豆农种植热情受挫的局面.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分析中国大豆产业现状的基础上,从大豆种植规模、成本效益、贸易竞争力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了大豆产业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014年03期 v.48;No.183 39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1978—2012年中国烤烟生产区域格局的演变

    李琳;孙金华;赵玉;邓蒙芝;李富欣;

    利用地区烤烟生产指数,实证考察了1978—2012年中国烤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特征.回归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烤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7个省区烤烟生产指数稳定上升,3个省区一定上升,4个省区相对平稳,3个省区一定下降,6个省区稳定下降,烤烟生产呈现出由东中部向西部欠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因素分解的结果表明,烤烟种植面积是导致烤烟生产指数变化的重要因素,稳定烤烟面积是保证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2014年03期 v.48;No.183 397-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