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77050

作物科学

  • 氮肥运筹对高产冬小麦产量、氮素积累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

    王宜伦;张许;张秀艳;任丽;韩燕来;谭金芳;

    为探求冬小麦高产生产中氮肥合理施用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及基追比对冬小麦子粒和蛋白质产量、氮素积累量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冬小麦施氮增产6.62%~12.57%,基肥氮∶返青追氮∶拔节追氮质量比为1∶3∶2时增施氮肥冬小麦子粒和蛋白质产量显著增加,基肥氮∶返青追氮∶拔节追氮为1:1:1时增施氮肥对子粒和蛋白质产量影响不明显;施氮120 kg·hm-2时,增加基肥比例具有增产效果,施氮180 kg·hm-2时,增加追肥比例显著改善品质,对子粒产量无影响.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追肥比例增加,返青期前氮素积累量降低,返青期后增加.施氮120 kg·hm-2时整个生育期内耕层土壤无机氮含量缓慢下降,以施氮180 kg·hm-2,基肥氮∶返青追氮∶拔节追氮为1∶3∶2运筹氮肥可维持土壤氮素平衡.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及土壤氮素平衡,施氮量180 kg·hm-2,基肥氮∶返青追氮∶拔节追氮为1∶3∶2是本地区冬小麦生产较好的氮肥运筹模式.

    2014年04期 v.48;No.184 407-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 河南初烤烟叶物理特性与土壤属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孟琦;于晓娜;李亚娟;张大纯;许玉江;田涛;叶协锋;

    通过分析河南省12个烟区土壤与烟叶各353个样品的测试数据,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物理特性与土壤属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烟叶含梗率与土壤pH值、全钾含量和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N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烟叶平衡含水率与土壤速效钾、全磷和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烟叶单叶重与土壤速效钾和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烟叶抗张力和抗张强度与土壤Fe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2014年04期 v.48;No.184 413-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 不同移栽期对四川白肋烟各生育阶段气候指标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吴疆;杨兴友;靳冬梅;宋莹丽;王瑞云;周开绪;张定贵;史宏志;

    为增强四川白肋烟的气候适应性,提高烟叶品质,以达白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移栽期对四川白肋烟各生育阶段气候指标及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移栽期对四川白肋烟各生育阶段的气候适应性和调制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烟叶旺长期的温度和日照类指标逐渐升高,调制期的温度和日照类指标逐渐降低,成熟期的温度、日照类指标先升高后降低,伸根期的积温、日照时数和土壤湿度则先下降再升高.2012-05-05和2012-05-15移栽处理的气候条件较有利于四川白肋烟的生长,其调制后烟叶的化学指标总体表现适宜,化学成分协调.四川达州市或者气象条件与其相似的烟区在05-05至05-15之间移栽可以改善白肋烟生育气象条件,提高烟叶品质.

    2014年04期 v.48;No.184 420-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林业科学

  • 中南带杉木林乔木层碳储量生长与成熟模拟

    高光芹;郭芳;黄家荣;周俊朝;

    以中南带杉木林乔木层为研究对象,用人工神经网络表达碳储量与林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构建了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乔木层各组分的碳储量年龄序列对所建模型进行训练和分析,得适宜的模型结构为1∶1∶4,总体拟合准确度为97.46%.以年均碳储量最大值对应的年龄定义碳储量成熟龄,基于所建模型,应用MATLAB编程语言编制了计算碳储量生长与成熟的计算机模拟程序,模拟的生长曲线符合森林生长规律,计算的碳储量成熟龄符合研究对象实际,表明所编计算机模拟程序有效.

    2014年04期 v.48;No.184 425-428+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 金边黄杨和大叶黄杨的光能吸收分配特征及其机制分析

    张开明;王珂;祝亚军;李永华;李永刚;

    以金边黄杨和大叶黄杨为试材,从光的吸收反射、色素含量、吸收光能的分配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边黄杨的黄色区域具特殊的物理特性,横切面较薄,对光能的反射较多而吸收较少,且色素含量(Chla,Chlb和Car)显著低于其正常的绿色区域.金边黄杨与大叶黄杨绿色区域对光能的分配利用不同,大叶黄杨吸收的光能多用于光化学反应(ФPSⅡ),而金边黄杨则更多地用于热耗散(ФNPQ),这可能与金边黄杨较高的叶黄素循环库(A+Z+V)值有关.光抑制处理后,金边黄杨相对大叶黄杨虽未表现出较强的光保护能力,但是对光抑制过程中的光损伤修复能力较强.

    2014年04期 v.48;No.184 429-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园艺科学

  • 2种液态肥在大白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郭玉;韩亚伟;李小玉;王素真;张涛;孙治强;

    对地福来活性细胞生物肥和纽翠绿腐殖酸肥这2种不同的液态肥料的施用,以及和复合肥混施进行对比,共设计了8组处理.结果表明,细胞肥和腐殖酸肥的施用都能提高大白菜的品质;在混合施用肥料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细胞肥和腐殖酸肥所占比例的增加,大白菜的品质提高但是产量下降;随着普通肥料的施用增加大白菜可食用部分硝酸盐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随着腐殖酸肥施用量的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减少的趋势.

    2014年04期 v.48;No.184 435-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畜牧兽医学

  • 淅川乌骨鸡生长和产蛋曲线的数学模型分析

    田亚东;商鹏飞;焦显芹;康相涛;

    随机选取淅川乌骨鸡健康母雏600只,测定0~18周龄体重和21~66周龄产蛋率,用Gompertz,Logistic,Bertalanffy 3种生长曲线模型和伍德、杨宁、分室3种产蛋曲线模型分别拟合淅川乌骨鸡的生长曲线和产蛋曲线,并对拟合结果加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淅川乌骨鸡的生长曲线(R2=1.000),而杨宁模型最适合应用于淅川乌骨鸡的产蛋曲线拟合(R2=0.986).

    2014年04期 v.48;No.184 440-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农业工程

  • 静风条件下植物叶片热物性参数的研究

    陈景玲;王谦;吴明作;袁远;寇渊博;赵勇;

    采用集总参数法研究了几种植物叶片的热时间常数、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结果表明:(1)静风条件下,植物叶片符合传热学规律,可以用集总参数法分析其传热特性;(2)叶片热时间常数碧玉为(298±38.9)s,长寿花为(263±40.9)s,绿萝为(108.7±9.9)s,番茄为(75±22.9)s,(3)静风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对流换热系数,碧玉为(8.23±2.07)W·m-2·℃-1;长寿花为(8.67±1.66 W·m-2·℃-1;绿萝为(7.06±2.43)W·m-2·℃-1;番茄为(6.8±1.34)W·m-2·℃-1.(4)热时间常数与叶片厚度有较明显的关系,二者线性回归方程为τ=137.23TH+44.92,在0.01信度下通过检验,叶片越厚,热时间常数越大.

    2014年04期 v.48;No.184 445-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 响应曲面法优化裂褶菌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张虽栓;李延磊;高诚伟;

    为研究裂褶菌多糖最优的微波提取工艺,在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微波强度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SAS 8.2软件设计试验,用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微波强度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裂褶菌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时间为20 min,料液比为1∶28.5 g·mL-1,提取温度为51℃,微波强度为548 W.此条件下裂褶菌多糖的实际提取率为1.765%.

    2014年04期 v.48;No.184 449-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 异Vc钠生产废液复合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研究

    王风芹;李传斌;张瑞;张雷鸣;谢慧;宋安东;

    本研究利用异Vc钠生产废液(WEP)复合玉米秸秆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通过富集培养、分离与鉴定等方法得到1株耐15%WEP的犁头霉(Absidia sp.)Z2菌株,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Z2和白地霉混菌固态发酵WEP和玉米秸秆生产高蛋白饲料的条件.结果表明:m秸秆∶m麸皮=5∶1,固∶液(液体为15%WEP,1 g·L-1硫酸铵,0.5 g·L-1磷酸二氢钾,0.1 g·L-1的硫酸镁)=1∶4,初始pH值5.5,28℃,发酵4 d时发酵物料中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101.2 mg·g-1和62.5 mg·g-1,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2.96%和26.0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11.20%和8.57%,发酵后物料为黄褐色、香味浓郁.异Vc钠生产废液复合玉米秸秆经犁头霉和白地霉混菌发酵后提高了玉米秸秆作为饲料的利用价值.

    2014年04期 v.48;No.184 45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的玫瑰花挥发性成分分析

    孙雨安;杜瑞;李振兴;于文浩;王国庆;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大马士革玫瑰花挥发性成分1 d内随时间的变化及玫瑰花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花瓣中苯乙醇含量在12:00含量达到最大值,而香茅醇则在15:00含量达到最大值;玫瑰花瓣中醇类含量最高,为75.36%;玫瑰花蕊中酚类(丁香酚、甲基丁香酚)含量最高,达47.67%,醇类化合物有24.31%;玫瑰花托中,蒎烯类化合物含量达85.75%.

    2014年04期 v.48;No.184 461-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生命科学

  • 桑葚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刘兵;

    为了探讨桑葚多糖抗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用雄性SPF级昆明种小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西地那非)组、桑葚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300,900 mg·kg-1·d-1).每组30只,连续经口给予受试物30 d后,分别进行力竭游泳、肝糖原含量、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相比,桑葚多糖中剂量组小鼠显著提高游泳时间和运动后小鼠肝糖原含量(P<0.05),显著降低运动后小鼠体内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P<0.05);桑葚多糖高剂量组在各个指标上的差异性达到极显著(P<0.01);并且桑葚多糖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由此得出结论:桑葚多糖具有抗疲劳作用,高剂量的效果与西地那非相似.

    2014年04期 v.48;No.184 465-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 药用植物浸提液溶藻效果和溶藻机理的研究

    廖春丽;吴创业;郑瑞;孙宁聪;鞠慧丽;胡继勇;单林娜;

    研究了9种药用植物浸提液对水华藻种小球藻、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影响,并对筛选出的药用植物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抗氧化酶体系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连、重楼2种药用植物的浸提液均有明显抑藻效应,当黄连、重楼药用植物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4 g·L-1时,所产生的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溶藻率达到70%~80%;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低于对照组,进一步印证了黄连、重楼药用植物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抑藻效果.

    2014年04期 v.48;No.184 470-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食品科学

  • 荧光定量PCR检测生鲜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应用研究

    李苗云;惠利娜;赵改名;刘杰;黄现青;高晓平;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为靶基因,设计并筛选引物,建立并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合BP平板计数法,建立20℃条件下生鲜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优化建立的反应体系为:2×SYBR Premix Ex TaqTM 10μL,上、下游引物(1μmol)各2.0μL,模板为2.0μL,水4μL共20μL;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0 s;95℃变性5 s,63℃退火34 s,共40个循环.与BP平板计数法的检测结果拟合后均呈现典型"S"型生长曲线.在生长曲线的延滞期和对数期,2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进入稳定期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高于传统平板计数.荧光定量PCR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

    2014年04期 v.48;No.184 475-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 泌阳瓢梨配制酒加工工艺优化研究

    吴慧源;王海洋;王艳梅;刘震;郭秋云;杨绍峰;

    以泌阳瓢梨和俸皇酒为主要原料,采用浸泡法,研究了温度、瓢梨果实的不同部分、糖酒比例以及浸泡时间对泌阳瓢梨果酒配制过程中的酒精度、滴定酸、维生素C、铁含量以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筛选出2种配制酒类型的优化条件,营养型:泌阳瓢梨果皮、糖酒比例50g·L-1、温度5℃、浸泡时间30 d;风味独特型:泌阳瓢梨果核、糖酒比例100 g·L-1、温度5℃、浸泡时间60 d.

    2014年04期 v.48;No.184 481-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 小麦粉品质指标对馒头老化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张剑;艾志录;李梦琴;李治;孙红敏;

    利用8种不同的小麦粉,测定其面团特性指标与馒头储存过程中的硬度变化,用Avrami方程及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小麦粉品质指标对馒头老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粉的直链及支链淀粉的含量及比例是影响馒头老化动力学的重要因素,直链淀粉/支链淀粉(AM/AP)增加,会对馒头老化起到促进作用;小麦粉糊化时的峰值粘度、衰减值与馒头老化速率显著负相关,它们的增加会促进馒头老化;小麦粉中蛋白质含量、面团吸水率与稳定时间的增加亦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馒头老化,馒头生产最好选用中等筋力的小麦粉.

    2014年04期 v.48;No.184 485-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信息科学

  • 三维模型特征点曲度球面调和表达

    屠宏;耿国华;

    定义了一种新的三维模型的局部特征描述符——曲度.曲度作为对平均曲率与高斯曲率的校正,在不增加额外计算量的前提下,既克服了平均曲率对平滑模型的不敏感性,又克服了高斯曲率分布较均匀的缺点,更真实的反应了三维模型表面的局部弯曲程度.同时利用曲度定义了三维模型的球函数,并对此球函数进行调和分析,得到一组平移,旋转,缩放不变的特征描述符,并使用此特征描述符进行检索.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保证查全率的基础上明显提高了检索的查准率,具有较好的检索效果.

    2014年04期 v.48;No.184 492-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 基于遥感图像提取小麦种植分布信息的算法优化研究

    张娟娟;张钰洋;马新明;

    为了实现作物种植信息的智能化解析,必须首先实现识别目标位置与范围定位.以2012年鹤壁市浚县拔节期小麦为研究对象,结合获取的SPOT-5卫星遥感图像,对最小距离分类算法和最大似然法在提取小麦种植信息的效果以及运算速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图像提取作物种植分布信息的优化算法.检验结果表明,优化算法在保证信息提取准确率达95.6%的前提下,处理速度较最大似然法提高45.01%,可用于快速提取作物的种植分布信息.

    2014年04期 v.48;No.184 496-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测算

    崔岩;吴丽美;曲建华;马一茗;

    以河南省农业水资源生产为考察对象,研究了2005—2012年河南省粮食生产投入产出效率,运用投入导向的DEA方法得到计算期间农业用水等投入指标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结果表明,农业用水和其它投入性指标具有一定的要素替代性,在粮食生产技术和规模有效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力、农机动力、农药化肥等生产投入性指标的效率,稳定或减少农业用水数量,可以保障粮食生产稳产增产.

    2014年04期 v.48;No.184 501-504+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郭海斌;冀保毅;王巧锋;赵亚丽;穆心愿;薛志伟;李潮海;赵志杰;

    为探明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设置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深耕+秸秆还田、深耕+秸秆不还田3个处理,研究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含量、三相比R值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深耕处理的土壤容重和三相比R值分别降低0.7%和19.0%,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分别增加1.3%和3.8%,作物产量增加1.9%.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不显著,但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三相比R值比秸秆不还田处理降低9.3%,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产量分别增加3.2%和4.3%.深耕和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不同.深耕主要降低了壤土20~40 cm、黏土20~3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但增加了黏土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秸秆还田降低了壤土10~20 cm土层的三相比R值,但对黏土三相比R值影响不显著.故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壤土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和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优于黏土.

    2014年04期 v.48;No.184 505-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内乡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及其综合评价

    王念磊;刘宏;甄焕菊;符云鹏;程玉渊;李鹏;张扬;吴文琪;樊牛;

    为明确内乡烟区土壤肥力状况,对内乡烟区601个土壤样品的10项养分指标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乡烟区土壤肥力存在广泛的变异.采用等间距法将土壤肥力分为4类.其中,第Ⅰ类土壤综合肥力高,其综合得分≥0.5,包括48个土壤样品;第Ⅱ类土壤综合肥力较高,其综合得分为0.0~0.5,包括212个土壤样品;第Ⅲ类土壤综合肥力中等,其综合得分为-0.5~0.0,包括312个土壤样品;第Ⅳ类土壤综合肥力较低,其综合得分为≤-0.5,包括29个土壤样品.内乡烟区土壤全氮水平较高,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有效磷含量中等,较适宜;缓效钾含量较高,但速效钾含量处于适宜值下限;建议该区控氮增钾调磷,增施C/N值高的有机肥促进土壤缓效钾向速效钾的转化,不同地块养分变幅较大,应做到分类制订施肥方案.

    2014年04期 v.48;No.184 512-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经济与管理科学

  • 基于收入问题的河南粮食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刘敏;张良悦;程传兴;

    基于河南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河南粮食和农业生产收入低下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农业发展应该走以提高农业收入促进粮食增产的发展思路,以及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方面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2014年04期 v.48;No.184 518-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河南省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吴凤珍;范慧歆;

    从经济发展、居住环境、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4个方面构建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构建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8市农村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对指导河南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4期 v.48;No.184 524-527+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杨涵;陈和平;

    收集了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中国农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中国上市农业公司的盈利能力,然后运用回归分析法从财税补贴、资产负债水平、营销强度3个角度研究其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税补贴和营销强度与其盈利能力呈正相关,资本结构与其盈利能力呈负相关.

    2014年04期 v.48;No.184 528-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