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77050

作物科学

  • 小麦矮化、多雌蕊、不育新突变体的形态和遗传分析

    沈椿才;秦召;李巧云;吕桂珍;段宗彪;倪永静;牛吉山;

    从普通小麦"周麦18"中发现了一个矮化、多雌蕊且雄性不育突变体,命名为dms.SSR标记分析表明,突变体和"周麦18"间的遗传背景高度相似,证明了突变体dms来源于"周麦18".突变体dms后代按株高可分为3种表现型,高株T、中等株M和矮株D.对突变体3种表现型与"周麦18"进行了详细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第5节间长度缩短决定了T型植株与"周麦18"之间的株高差异;穗长与节间长度的缩短共同作用导致M型植株株高降低;减少了2个节间,加上穗长与节间长度的显著变短决定了D型株高不足30 cm.D型植株小花异常,每个小花具有1~6个雌蕊,且不能结实.经育性分析证明,其为雄性不育突变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dms突变体的多雌蕊和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并命名为Tadms;株高则由半显性等位基因Ta DMS控制.突变体dms的3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分别为:高株Ta DMSTa DMS,中等株Ta DMSTadms和矮株Tadms Tadms.

    2014年05期 v.48;No.185 535-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 贵州乌蒙烟区清甜香烤烟风格的区域分布及其气候特征分析

    刘炳清;翟欣;许自成;杨双剑;陈雪;黄化刚;

    在贵州乌蒙烟区87个乡镇进行烟叶样品的采集和测定,并收集了该烟区近40年的气候因素资料,利用光照、温度、降雨量等主要气候因子数据分析了乌蒙清甜香烤烟风格形成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贵州乌蒙烟区具有海拔较高、日照充足、降雨丰富、温度偏低等特点,其中光热指标在全区内的变异性较弱,而降雨量的部分指标变异幅度较大,可能是影响该区烤烟特色品质的关键.根据香型得分可将乌蒙清甜香烤烟分为典型清甜香、清甜香和弱清甜香.其中典型清甜香烤烟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充足,烟气细腻、柔和圆润,杂气较轻,刺激性小,余味干净舒适.随着烤烟清甜香风格的增强,海拔逐渐升高,各热量指标均逐渐降低,不同亚型烤烟区的各热量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典型清甜香烟区移栽期和旺长期的日照时数最多,弱清甜香最少,而伸根期、成熟期、大田期的日照时数则表现出相反趋势;除成熟期降雨量之外,其余降水指标在3种清甜香亚型之间差异显著.随着清甜香风格增强,生育期降雨量呈现逐渐增多趋势.

    2014年05期 v.48;No.185 542-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 不同风机频率对叠层装烟烤后中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王柱石;张晓龙;何永菊;李翠红;毛春堂;周芳芳;詹军;

    以K 326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烤房叠层加密装烟条件下不同风机频率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常规化学成分及协调性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循环风机频率,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有所改善;淀粉、蛋白质和烟碱含量降低,糖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增多,常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更好.总体上,密集烘烤过程中变频风机在变黄期以30 Hz-35 Hz-40 Hz和35 Hz-35 Hz-40Hz,定色期以45 Hz-30 Hz-30 Hz和50 Hz-35 Hz-25 Hz,干筋期以30 Hz和25 Hz,烤后烟叶香气量足,香气质较好,烟气浓度合适,刺激性小,杂气较少,余味较舒适.

    2014年05期 v.48;No.185 550-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云南烟区气候因子及化学成分对烤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周芳芳;詹军;郝永生;崔凤涛;周丽娟;蒋美红;王伟;高海燕;张晓龙;

    以K 326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云南8个烟区气候因子及化学成分对烤烟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期温度对烤烟感官质量影响最大,其次为降雨和日照,并在5,8月份气温较高,6月份气温略低和日照较强,7月份降雨充足,8月份降雨略少的情况下烟叶的整体感官评吸质量好.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总植物碱、糖类和总氮对烟叶感官质量的综合作用,在低糖、低植物碱和高总氮量条件下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得分高,且杂气轻,刺激性小,烟叶的整体感官质量较好.新鲜烟叶中质体色素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关系表现为叶绿素含量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略高时,烟叶的香气量足,杂气少,余味舒适,感官评吸质量好.

    2014年05期 v.48;No.185 55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烤烟化学成分协调性研究

    徐文姗;谭馨;鲁黎明;

    为探索烤烟化学成分协调性研究方法,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对泸州8个采样点烤烟的化学成分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个采样点中有5个采样点化学成分协调性处于协调档次.计算8个采样点化学成分协调性可拓指数,其均值为75.14,因而整个泸州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处于较协调档次,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表明该方法用于评价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具有一定合理性.

    2014年05期 v.48;No.185 561-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园艺科学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牡丹花期调控及花朵畸形的影响

    刘娜;秦安臣;陈雪;韩雅飞;马军彦;

    本文研究了B9、钙素、水杨酸和PP333对4个牡丹品种的花期调控及花朵畸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洛阳红’喷施10 000 mg·L-1的B9,立蕾期和小风铃期畸形花率下降,成花率升高,大风铃期和圆桃期与之相反,总花期均未得到延长,畸形花单花寿命可缩短1 d但畸形花径增大;(2)对‘洛阳红’每天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B9,仅喷施200 mg·L-1时未生成畸形花,总花期延长0.20 d,成花率升高12.10%,效果最好;每天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PP333处理‘洛阳红’时,畸形花率升高3.30%~4.10%,但畸形花性状均弱化,总花期可延长0~0.60d,但成花率降低3.40%~22.80%,对照组效果最好;(3)对‘乌龙捧盛’喷施不同质量浓度水杨酸,畸形花率明显升高40.91%~52.73%,畸形性状虽有弱化,但总花期和成花率负效应明显;(4)对‘脂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钙素,仅喷施240 mg·L-1时产生畸形花,畸形花率最低,总花期可延长0.20~1.40 d,但畸形花性状没有弱化且成花率明显下降;(5)对‘洛阳春’喷施不同配比的混合试剂,仅配比为3∶2时没有畸形花生成,但总花期缩短,成花率明显下降.

    2014年05期 v.48;No.185 567-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 2个杜仲无性系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比

    朱景乐;杨超伟;杜红岩;李芳东;杜兰英;

    为了探寻不同杜仲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并由此揭示不同杜仲品种间光合能力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以2个观赏型杜仲无性系‘红叶’杜仲和‘小叶’杜仲的苗木叶片为材料,用便携式调制荧光仪PAM2500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快速光曲线.结果表明,‘红叶’杜仲初始荧光产量(fo)显著低于‘小叶’杜仲,‘红叶’杜仲可变荧光产量与最大荧光产量之比(fv/fm)、光系统Ⅱ潜在活性(fv/fo)及659μmol·m-2·s-1光照条件下光关闭时荧光产量(fo)显著高于‘小叶’杜仲;快速光曲线结果说明,‘红叶’杜仲利用光合有效辐射范围为250~1 400μmol·m-2·s-1,能力高于‘小叶’杜仲,当光合有效辐射在2 000μmol·m-2·s-1以上时,‘小叶’杜仲光合效率高于‘红叶’杜仲.本研究揭示了这2个无性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同时剖析了差异存在原因.

    2014年05期 v.48;No.185 575-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林业科学

  • 山毛桃-侧柏混交林对侧柏的荫蔽效应

    陈景玲;吴明;杨喜田;

    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纯林为对照,研究了侧柏-山毛桃(Prunus davidiana)群落混交林初夏和秋季山毛桃荫蔽侧柏的小气候效应.结果表明,混交林对林内空气温度的午间降温效应不明显,而秋季降温效应随着郁闭度增加而增大,使侧柏小气候环境提高了湿润度,相当于生长季增加了26.5 mm的降水;初夏和秋季林内10 cm处地温日间呈持续增加趋势,最快速升温的时间点无论是初夏还是秋季,有山毛桃荫蔽的均提前0.5~1 h.最大升温速率均小于无荫蔽的处理;初夏林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与气温位相相反的大陆性气候特征,而秋季这种日变化特征消失,林内空气相对湿度趋于稳定;午间适度荫蔽有利于提高侧柏幼苗净光合.研究得出结论:山毛桃-侧柏混交林能降低林内空气的蒸发力,减缓林内土壤升温幅度和速率,增加林内空气湿度,并平缓林内空气湿度的波动.

    2014年05期 v.48;No.185 579-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 四倍体与二倍体白花泡桐木材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

    王晓丹;邓敏捷;申林芝;张晓申;翟晓巧;刘艳萍;范国强;

    以7年生四倍体白花泡桐和二倍体白花泡桐为材料,研究了二者木材的纤维形态以及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四倍体白花泡桐木材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及腔径比随树龄增加以及树高增长的变化趋势与二倍体白花泡桐基本相同,但变化幅度有差异.四倍体白花泡桐木材的纤维长度、长宽比,纤维壁厚、壁腔比、腔径比均比其二倍体大,而纤维宽度比其二倍体小.四倍体白花泡桐木材的冷水、热水、1%Na OH、苯-醇抽出物、木质素含量比其二倍体分别减少了4.47%,5.08%,12.24%,43.68%,20.09%;纤维素、综纤维素含量分别增加了3.54%,3.57%.综合分析认为,四倍体白花泡桐更适宜作为造纸原料.

    2014年05期 v.48;No.185 585-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草本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

    范玉龙;胡楠;丁圣彦;卢训令;

    对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林下草本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不同演替阶段草本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运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草本优势种多呈聚集分布,如羊胡子草(Carex lanceolata)、芒(Miscanthus sinensis)、蕨(Pteridium aquilinum)和野菊花(Dendranthema indicum)等,呈随机分布的只有费菜(Sedum kamtschaticum),呈均匀分布的是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和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从演替初期到演替后期,呈聚集分布的优势种增多,大部分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指数的数值成倍地增加,有少数种群的空间格局类型发生了改变,如掐不齐(Kummerowia striata)和蒿(Artemisia argyi)从聚集分布变为随机分布.这些种群分布格局的变化,可能是群落稳定的一种外在表现.草本植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对环境变动的响应有较明显的指示作用.

    2014年05期 v.48;No.185 590-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3类色系榉树叶色表达期色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刘雪梅;金晓玲;汪晓丽;王征;

    对秋季叶色为红色、黄色、绿色的3类不同色系榉树在叶色表达期的色素含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类色系榉树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叶绿素含量随着秋季叶色变化而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3类色系榉树的花青苷变化存在显著差异,黄色和绿色系榉树花青苷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红色系则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过程.可溶性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叶色开始变化时上升随后开始下降的变化过程.3类色系榉树的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但总叶绿素与花青苷含量的比值变化特点不同,黄色和绿色系随着叶色变化,比值表现为快速下降—平稳—快速下降三个阶段;而红色系则一直保持快速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与花青苷的大量合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57.红色系榉树的叶色表达与花青苷含量变化显著相关,黄色系榉树的叶色表达与较大的叶绿素含量变化量和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变化量密切相关,绿色系榉树的叶色表达则与很高的叶绿素含量有关.

    2014年05期 v.48;No.185 596-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植物保护

  • 内生细菌EBS05对番茄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作用研究

    李俊州;赵玉华;文才艺;臧睿;张俊;

    以番茄江蔬14为材料,研究了内生细菌EBS05对番茄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同时,测定了番茄体内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内生细菌EBS05可诱导番茄体内PR1,PR2和PR3基因持续增量表达,并有效激活PR5基因表达,进而提高番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V)的系统抗性;内生细菌EBS05诱导处理再接种TYLCCV后,番茄体内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并分别于接种后第7 d和第9 d达到活性峰值.结合TYLCCV侵染番茄的病程分析,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升高与内生细菌EBS05诱导番茄对TYLCCV的系统抗性呈正相关.

    2014年05期 v.48;No.185 602-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 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及其寄生蜂发生动态的影响

    杜孟芳;段爱菊;刘顺通;王同朝;尹新明;安世恒;

    为了探讨抗蚜品种利用与天敌保护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选取河南省当前种植的50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洛阳农林科学院试验田,观察了不同小麦品种上麦长管蚜及其寄生蜂的发生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发生高峰集中在05-10至05-16左右,寄生蜂对麦蚜的控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但寄生率与品种抗蚜性没有明显关系.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高抗(HR)小麦品种5个,占10%;中抗(MR)品种15个,占30%,可供抗蚜育种和抗性品种利用参考.

    2014年05期 v.48;No.185 608-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畜牧兽医学

  • 生鲜猪肉中致病性球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李英英;邵刘云;刘肖;张秀方;胡慧;王亚宾;陈丽颖;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基因和溶血性链球菌sdy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通过对单个基因PCR和多重基因PCR扩增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以及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快速检测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双重PCR方法.在郑州市不同地区随机抽检126份生鲜猪肉样品,分别进行了双重PCR检测和常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特异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可达到102ng·L-1.在126个样品中检测出溶血性链球菌的样品数为7份,检出率为5.55%;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的样品数为8份,检出率为6.35%.

    2014年05期 v.48;No.185 613-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农业工程

  • 空穴掺杂及温度对CrSi_2热电特性的影响

    吴瑞峰;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对CrSi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基于半经典玻尔兹曼理论的Boltz Trap程序计算了p型或n型掺杂条件下载流子范围对CrSi2的热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轴方向上的输运特性高于其他方向,p型掺杂CrSi2的热电特性优于n型掺杂的热电特性.较大ZeT值出现温度为1 500K时的p型掺杂,这时载流子单位体积范围为4.578×1020~7.873×1020cm-3,这刚好落在最佳的热电特性所对应的载流子范围(1019~1021cm-3)内.

    2014年05期 v.48;No.185 619-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牛头刨床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

    李勉;赵玉成;顿文涛;蔡镔;谷小青;马斌强;袁超;

    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Transient Structural模块对牛头刨床机构进行了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将导杆和连杆作为柔性体的刨床机构的运动特征曲线和切削阻力作用下的导杆与连杆的最大应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种方法实现了在同一软件平台中进行刚柔耦合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

    2014年05期 v.48;No.185 623-625+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 不同供油提前角下地沟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何金戈;童开;肖明伟;符永锐;张惜辉;

    研究了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直喷柴油机燃用体积比为30∶70的地沟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B30)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B30地沟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在供油提前角18°CA时,燃油消耗率最低,增大或减小供油提前角,燃油消耗率都会增加,24°CA比18°CA在最大负荷处燃油消耗率最高可增加18%;随着供油提前角的减小,NOX的排放降低,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CO和炭烟的排放;在供油提前角为22°CA时,HC排放最低,增大或减小供油提前角,HC排放都会增加,22°CA比16°CA在大负荷时可以降低68%,比18°CA降低50%.

    2014年05期 v.48;No.185 626-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生命科学

  • 1株高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选育及培养基筛选

    李培培;张万旭;汪强;谭金芳;韩燕来;

    从腐乳中分离筛选出1株产γ-PGA的菌株pga-1,经过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显微成像及细菌16S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dllus subtilis).对该菌的抗逆性、生长及发酵最佳培养基进行初步的研究和筛选.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的冷冻保藏后该菌生长旺盛,表现较强的抗逆性和稳定性;摇瓶发酵产物纯化后经酸水解、高压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其成分为单一谷氨酸,说明发酵产物为谷氨酸聚合物;用5种培养基进行最优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筛选,表明培养基A生长量最大,为最佳种子扩繁培养基;富含谷氨酸钠的培养基C为最佳发酵培养基,发酵72 h后,γ-聚谷氨酸的产量最高达到28.9 g·L-1.

    2014年05期 v.48;No.185 631-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 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驱动因素协整分析

    宋文博;孟庆香;丁艳喜;康凯;王杨;

    利用河南省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建立适用于河南省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用BP神经网络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借助协整分析考察了农用地利用集约度与其驱动因素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结果表明,长期内,农用地利用集约度与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政策法规存在正向影响,3者每增加1%,分别会引起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提高0.241%,0.230%,0.176%;人均耕地对农用地利用集约度存在负向影响,其每减少1%,会引起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提高0.157%.而在短期内,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耕地对农用地利用集约度的作用方向相同而作用力大小不同,政策法规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长期.

    2014年05期 v.48;No.185 637-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河南省郑汴洛人居环境评价

    范慧平;文倩;宋文博;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2002—2011年人居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郑州、开封、洛阳人居环境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居环境指数为郑州〉洛阳〉开封;郑州市人居环境指数始终高于洛阳和开封,2011年达到1.561,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人均GDP明显较高,但仍存在人均城市道路减少和其他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2011年洛阳市人居环境指数为0.571,主要制约因素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燃气普及率;开封市人居环境建设长期落后于郑州和洛阳,2011年人居环境指数仅为0.303,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人均GDP有关,研究期内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并超过洛阳,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

    2014年05期 v.48;No.185 64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土壤中重金属Pb和Mn的试验研究

    王满苹;曹百穹;王顺;胡建东;王玲;孙晓晖;陈睿鹏;

    构建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试验平台,探讨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原理.土壤中重金属Pb和Mn元素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谱线分别选定为405.78 nm和257.61 nm,利用试验数据建立了Pb和Mn含量的定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易于识别土壤中重金属Pb和Mn元素,同时也验证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Pb和Mn元素的可能性.

    2014年05期 v.48;No.185 648-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食品科学

  • 超声波辅助提取榴莲果皮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抗菌活性的研究

    洪军;杜海霞;胡建业;

    以榴莲果皮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了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探讨了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30(g·m L-1)和超声提取时间60 min,在最佳工艺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3.142%;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对O-2·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VC相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但对大肠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无抑菌作用.

    2014年05期 v.48;No.185 653-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信息科学

  • 基于主属性网格资源分类组织模式

    周伟强;汤春香;王丽娟;

    在深入研究已有的网格资源组织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主属性的概念,提出了基于主属性网格资源分类树(Resource Category Tree,RCT)的组织模式,并对基于主属性RCT的初始化、自主演化、动态性维护和容错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模拟性能测试,基于主属性RCT的网格资源组织方式有很高的资源查找能力和容错性.

    2014年05期 v.48;No.185 658-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经济与管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