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77050

作物科学

  • 抽穗期高温与干旱对不同籼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从夕汉;施伏芝;阮新民;罗志祥;

    研究了抽穗期高温和干旱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籼型恢复系蜀恢527、扬稻6号和OM 052以及杂交品种Ⅱ优838和丰两优4号为试验材料并种植于塑料桶内,在抽穗期进行高温(日最高温度为37℃)和干旱(桶中土壤水势控制在-70 k Pa)2个处理,以自然环境条件下塑料桶内水稻为对照.2种处理条件下,水稻的产量、外观品质、长宽比、垩白率和垩白度以及蒸煮食味胶稠度、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趋势一致.与对照比较,5个品种在2种处理条件下结实率和胶稠度均下降,达到显著差异,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也明显降低.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结实率和每穗实粒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品种间对温度和水分敏感程度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别,OM 052无论在高温与干旱条件下均表现了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表明品种OM 052很可能具有耐热和抗旱的特性.

    2014年06期 v.48;No.186 667-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锌肥对水分逆境下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王志强;张丽婷;彭凌馨;张志伟;胡亚兵;林同保;

    为探讨锌肥对水分逆境下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正常供水,干旱胁迫、淹水胁迫)下,施用锌肥对玉米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及转运、植株锌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逆境条件下,施用适量锌肥,可以增加玉米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单株干物质总量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促进干物质向子粒转运,增强抗逆性,增加产量.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锌肥可增加玉米叶片及子粒含锌量.

    2014年06期 v.48;No.186 674-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与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允;张幸果;李贺敏;薛伟;崔党群;殷冬梅;

    应用DPS统计软件对19个花生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灰色关联度等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单株果重、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变异系数较大;单株荚果产量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百果重、百仁重呈负相关,与结果枝数、单枝结果数、出仁率呈正相关;聚类分析可将19个花生品种划分为3类,第1、第3类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百仁重、百果重、出仁率、单株果重、总分枝数等性状是影响花生产量的主导因素.在花生高产育种中,应以其为主攻目标,提高花生后代的有效选择,加速高产育种进程.

    2014年06期 v.48;No.186 680-683+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烤烟散叶堆积烘烤过程中烘烤因素与叶温变化的通径分析

    路晓崇;宋朝鹏;典瑞丽;董艳辉;裴晓东;贺帆;宫长荣;

    为研究散叶堆积烘烤过程中其他烘烤因素对叶温变化的影响,利用烤烟多参数实时监测仪与温湿度自控仪测量烘烤过程中叶温、风速、风压、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相对湿度.结果表明,散叶堆积烘烤过程中叶温的变化有4个阶段:预热阶段、叶温平稳阶段、缓慢升温阶段、快速升温阶段.在不同阶段对叶温变化影响的主要因素不同,预热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干球温度与风压;叶温平稳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风压;缓慢升温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干球温度与相对湿度,快速升温阶段的对叶温变化的影响以干球温度与相对湿度为主,风速与风压为辅.叶温的变化是烟叶外在环境与内在生理的共同作用,散叶堆积烘烤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叶温的变化来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2014年06期 v.48;No.186 684-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不同品种烤烟表面颜色量化与质体色素的关系研究

    景延秋;张豹林;李广良;刘剑君;鲁平;李怀奇;张月华;

    为了明确河南不同品种烤烟烟叶颜色特征值和质体色素含量的差异及其关系,以河南烟区11个品种烤烟C3F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烤烟烟叶颜色量化参数、质体色素的含量及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烤烟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范围是53~66,平均值为60,红度a*9~18,平均值是13,黄度b*为38~51,平均值是44,饱和度C为40~53,平均值是46,色度角H为68~78,平均值是73;不同品种之间量化值差异存在显著性;(2)叶绿素a的含量为0.018~0.051 mg·g-1,叶绿素b的含量是0.023~0.063 mg·g-1,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是0.158~0.292 mg·g-1;不同品种之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存在显著性,类胡萝卜素和质体色素含量差异存在一定显著性;(3)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与红度a*之间显著负相关,类胡萝卜素与黄度b*和饱和度C之间显著正相关;(4)叶绿素与烟叶颜色量化参数之间回归分析不存在显著性,而类胡萝卜素和质体色素含量与烟叶颜色量化参数之间回归分析存在显著性.

    2014年06期 v.48;No.186 689-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园艺科学

  • 冷水灌溉对高温季节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胜利;陈菲;毕明明;孙治强;

    为探索冷水灌溉对番茄幼苗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研究了灌溉5,8,11,14℃的冷水对番茄幼苗根际温度、幼苗生长发育及花芽分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冷水灌溉能够在灌溉后2 h内降低根际与基质表面温度,降温幅度随着灌溉水温的降低呈增强趋势;(2)灌溉水温对番茄幼苗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灌溉水温的降低,幼苗株高、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而幼苗全株干物质积累、壮苗指数呈增加趋势.8℃冷水灌溉条件下,番茄幼苗的根冠比、根系干重、根系表面积在所有处理中为最高,且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3)适宜温度的冷水灌溉可以提高番茄幼苗的抗逆性,8℃冷水灌溉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叶片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同时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4)冷水灌溉对番茄的第一花序和第二花序开花节位影响差异不明显,但能够显著提高第二花序开花数.从经济投入和试验结果考虑,8℃冷水灌溉为最适灌溉水温,在提高番茄幼苗的抗逆性,减轻高温胁迫对番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面效果较佳.

    2014年06期 v.48;No.186 695-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林业科学

  • 日本雪椿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建立

    张宁;吴雅文;刘震;

    研究探讨了日本雪椿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类型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2.0 mg·L-1+2,4-D 0.5 mg·L-1培养基是雪椿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雪椿新生叶片作为外植体,诱导率和生长状况最佳.

    2014年06期 v.48;No.186 701-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不同分布区山桐子ISSR遗传差异性分析

    王艳梅;李非;蔡齐飞;代莉;黄帅;马天晓;刘震;

    以江西赣州、南昌、九江,贵州贵阳、遵义,湖南张家界,浙江临安,湖北宜昌,四川成都、广元、重庆,河南洛阳12个分布区的山桐子叶片为材料,对山桐子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用选出的10个引物对12个分布区共110个DNA样品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92条重复性高、清晰的条带,扩增片段相对分子质量为200~2 500,平均每个引物扩增位点为9.2个,各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为6~11条,其中多态性位点85个,多态性比率为87.5%~100%,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2.91%;(2)12个分布区山桐子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指数(I)所表现的山桐子12个分布区种群遗传多样性规律一致,其顺序依次为:广元>重庆>赣州>成都>张家界>宜昌>遵义>九江>洛阳>贵阳>临安>南昌;(3)山桐子分布区间与分布区内都产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P<0.001),且主要在分布区内,占变异成分的78.01%,基因流Nm为0.8521,Nm<1;(4)不同分布区之间的遗传一致度为0.723 6~0.980 6,UPGMA聚类显示,当相似系数为0.868时,可聚为3类,九江为1类,赣州为1类,其余10个分布区为1类,进行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分析,显著水平P>0.05.

    2014年06期 v.48;No.186 706-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植物保护

  • 水果及蔬菜表面环孢子虫卵囊检测方法的建立

    孙芳芳;罗楠楠;李俊强;赵金凤;李廷文;黄建营;张龙现;

    为了建立检测果蔬表面人源卡耶坦环孢子虫(Cyclospora cayetanensis)卵囊的方法,分别用50,500个环孢子虫卵囊对环孢子虫卵囊阴性的新鲜果蔬进行人工污染,并设置阴性对照;使用含有0.1%Alconox,0.1%雕牌,0.1%立白、0.1%白猫的4种洗涤液和去离子水,在摇床中洗脱样品;然后,反复离心3次收集卵囊并提取卵囊DNA;最后,基于环孢子虫18S rRNA基因位点对卵囊DNA样品进行巢式PCR扩增.结果表明,卵囊污染吸附最佳时间为24 h,样品洗脱最佳时间为30 min.其中,只用去离子水时,生菜、西葫芦、黄瓜、西瓜、甜瓜和草莓的检测敏感性可达到50个卵囊,而西红柿可达到500个卵囊;当用不同洗涤剂时,各样品的检测敏感性均可达到50个卵囊.不同洗涤剂之间检测敏感性无显著差异.该研究初步建立检测水果、蔬菜污染环孢子虫卵囊的技术,采用此方法可特异、敏感、快速的检测果蔬表面环孢子虫卵囊,为食源性环孢子虫病暴发溯源提供技术支持.

    2014年06期 v.48;No.186 713-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烟夜蛾幼虫血淋巴凝集素的理化特性研究

    荆譞;张利芬;王雄雅;白素芬;李欣;

    为了明确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幼虫血淋巴凝集素的理化性质,采用糖抑制试验和血凝法检测,分别测定了凝集素与不同糖类的结合特性和不同因素对其凝集活性的影响.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在选用13种糖类中,不同糖类对凝集素凝集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乳糖、D-半乳糖和L-鼠李糖具有完全抑制作用,说明烟夜蛾幼虫血淋巴凝集素与这3种糖类有专一结合特性.血凝法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凝集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烟夜蛾血淋巴凝集素凝集活性依赖于Ca2+,属C型凝集素;反复冻融对凝集素的活性没有影响;但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或持续时间的延长,其凝集活性下降,在60℃处理15 min后凝集活性完全丧失;凝集素在p H 7.17时活性最高;凝集素对经胰蛋白酶修饰后的鸭血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明显增强;血淋巴中酚氧化酶引起的黑化未对其凝集活性产生影响,说明同为体液免疫因子的凝集素与酶氧化酶在昆虫免疫防御中的协同性.

    2014年06期 v.48;No.186 72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农业工程

  • 柴油机燃用FAME-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动力性研究

    张义俊;姬少龙;李遂亮;王喜云;易斌;孙建中;刘圣勇;

    对增压柴油机燃用FAME-柴油混合燃料进行了燃烧动力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AME含量的增加,燃烧始点提前,缸内平均压力和平均温度都升高.在燃烧后期,BD100的缸内温度最低;中低负荷时,随着FAME含量增加,耗油率稍有增加,热效率有所降低,对于FAME含量小于40%的混合燃料与BD0相比,有效耗油率平均升高了1.03%,有效热效率降低了0.5%;HC,CO和PM的平均排放及平均烟度值分别降低了20%,35%和73%,47%,而NOX的排放量增加了3%.

    2014年06期 v.48;No.186 726-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生命科学

  • 拟南芥RRP41L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杨敏;王翠玲;侯小改;

    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拟南芥类核糖体RNA加工蛋白41(Ribosomal RNA-processing protein 41-LIKE,RRP41L)基因,然后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诱导和纯化,以期获得较大量的重组蛋白.结果表明,试验获得了拟南芥RRP41L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771 bp),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4T-RRP41L,将PGEX4T-RRP41L质粒导入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在37℃条件下,用1 mmol·L-1IPTG诱导8 h后体外纯化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此诱导条件下,PGEX4T-RRP41L重组质粒可表达出较大量的重组蛋白,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53.4 k D,除去PGEX4T-1自身表达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26.0 k D后,与RRP41L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4 k D的大小一致.

    2014年06期 v.48;No.186 731-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河南白云山锐齿槲栎-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动态研究

    毕会涛;王炳焱;杨红震;冯进;张俊辉;高贤明;

    对河南省白云山锐齿槲栎-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动态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72.14 t·hm-2,其中优势树种锐齿槲栎和华山松各占47.73%和43.74%,其他树种共占8.53%.乔木层生物量随着锐齿槲栎-华山松林胸径的增长,各器官具有不同的增长速度,到群落发育成熟时群落总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都达到最大值,群落进一步发育,总生物量趋于稳定,但各器官生物量有所衰减.群落发育过程中,锐齿槲栎在胸径4~16 cm之间其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之后又不断增大,而华山松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则不断增大,但随着优势种锐齿槲栎的增长,其生物量比例有所减少;到群落发育成熟时锐齿槲栎的生物量所占比例不断减少,而华山松则不断增大.

    2014年06期 v.48;No.186 736-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LPL基因克隆及其表达

    郝其睿;牟振波;徐革峰;刘斌;韩英;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进行兴凯湖翘嘴鲌LPL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旨在为其脂肪性状的研究奠定基础.根据Genbank中已知的鲤科鱼类LP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出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脂蛋白酯酶(idella lipoprotein lipase,LPL)的c DNA序列;将其提交到Genbank,获得基因登陆号为KC166 231;兴凯湖翘嘴鲌LPL基因c DNA序列共1 947 bp,基因编码区序列共1 524 bp,编码一个终止密码子和507个氨基酸;通过Blast与Genbank上发表的其他物种的CDS区进行比对发现,与草鱼(Ctenopharyngodon)的同源性达到98%.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兴凯湖翘嘴鲌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在不同年龄、不同组织中LPL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随年龄的增长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增大,4龄养殖群体LPL基因相对表达量是同期野生群体的17.54倍,二者差异显著(P<0.05);LPL基因在心脏当中表达水平最高,脾和肝脏中的表达量次之.

    2014年06期 v.48;No.186 741-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濒危状况评估分析

    杨文光;储嘉琳;张耀广;李家美;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同时参照IUCN红色名录等级与标准使用指南(10.1版)和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地区水平应用指南(4.0版),对489种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绝灭1种,野外绝灭1种,极危12种,濒危16种,易危45种,近危86种,数据缺乏54种.评估重点为特有种.207种特有种和其它6种苦苣苔科植物需重点关注及保护.

    2014年06期 v.48;No.186 746-751+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调查

    梁登登;张宇;许苗苗;申进文;邱立友;

    2012—2013年,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大型真菌进行了为期1年多的资源调查.调查发现,本地区的大型真菌共34种,隶属23科26属,其中以伞菌目的种类和数量最多,为19种,占总种数的55.9%;其次为非褶菌目,占总数的17.6%.

    2014年06期 v.48;No.186 752-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燕山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胡艳芳;雷雅凯;田国行;何松林;何瑞珍;

    燕山水库消落带依据其坡度、宽度和水面宽度分为4个生态功能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4个生态功能区的健康度进行评价,得出4个生态功能区的健康度指数分别为0.776 6,0.694 9,0.704 4和0.714 5,即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处于亚健康、疾病、亚健康、亚健康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湿地受胁状况和人类活动强度是影响消落带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指标因子,结果与燕山水库消落带现场调查的情况相符.

    2014年06期 v.48;No.186 757-764+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能值生态足迹的河南省耕地生态补偿研究

    苏浩;雷国平;李荣印;

    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能值生态足迹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河南省2012年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尝试建立河南省的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2012年河南省的能值生态足迹为5 318万hm2;生态承载力为1 670万h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 510亿元,耕地生态补偿为162亿元.

    2014年06期 v.48;No.186 765-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土壤中Cu的研究

    孙晓晖;炊白白;王顺;王满苹;王玲;胡建东;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测定并分析了土壤中铜元素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性,确定了最佳特征谱线.以Cu I 324.75 nm分析线为特征谱线,绘制了定标曲线,相关系数为0.98,并评价了方法的准确性,测量误差在10%以内,计算得到铜元素的理论检测限为13.61μg·g-1,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农业用地土壤无机污染物重金属Cu的含量小于100 mg·kg-1的规定.

    2014年06期 v.48;No.186 770-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食品科学

  • 塑料饮用吸管中重金属及其迁移率的测定

    高向阳;王长青;高遒竹;吕梦娴;

    为了解饮用吸管的安全性,根据国标GB/T5009.156—2003,用60℃、4%的乙酸浸泡吸管2 h,浸泡液排除乙酸后,用盐酸定容到100 m L备用;用微波消解吸管材料,排酸后用盐酸定容.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浸泡液和消解液中的铅、镉;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浸泡液和消解液中的汞、砷.根据吸管材料和浸泡液中各元素的含量,分别计算其迁移率.结果表明:饮用吸管中均含有铅、砷、镉和汞.浸泡液中未检出汞,而铅、镉、砷的迁移量为0.3×10-4~3.1×10-4mg·L-1,迁移率在0.11%~1.17%.

    2014年06期 v.48;No.186 774-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信息科学

  • 基于马氏距离的小麦彩色图像无监督分割研究

    时雷;庞晓丹;闫宇;马新明;席磊;

    为了实现小麦彩色图像的自动分割,通过采集大田环境下6个品种的小麦图像样本,基于RGB颜色空间,采用马氏距离对图像的像素进行分类,并构建一个无监督分割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快速的分离出小麦图像与背景图像,与有监督的分割方法的分割效果相当,差异性在19%以下,可以应用于大田环境下小麦群体图像的自动分割.

    2014年06期 v.48;No.186 780-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经济与管理科学

  • 基于HP滤波法的河南省粮食产量波动分析

    效赛丽;朱秀英;邓蒙芝;贠鸿琬;

    本研究采用HP滤波法(由HODRIK和PRESCOTT提出)探讨河南省1978—2012年的粮食生产波动情况,并基于HP滤波法,探讨播种面积、单产及粮食品种结构对河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省粮食产量波动具有周期性的特征,粮食单产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原因;从种植品种结构方面看,河南省小麦产量的波动是影响粮食总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

    2014年06期 v.48;No.186 785-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

    付争艳;王艺桥;王瑞彬;唐华仓;

    采用2012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各个市农业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鹤壁等8个省辖市的纯技术效率为1,其中鹤壁和信阳的综合技术效率最优,规模无效率能够制约综合技术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同时,经济条件、区域和自然资源禀赋等也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同.

    2014年06期 v.48;No.186 790-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基于空间结构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郭子龙;王杨;尚一珂;孟庆香;

    从空间结构的角度,以2000—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比重为基本衡量指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处在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区域重心总体向西北推移,逐步形成核心—边缘模式的经济空间结构;经济格局的基本态势为豫中、豫西、豫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发展较快;而豫东、豫东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2014年06期 v.48;No.186 795-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