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07948

作物科学

  • 不同滴灌模式对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杨明达;关小康;白田田;张鹏钰;韩静丽;王静丽;王同朝;

    通过田间大区试验探究了地下滴灌(SDI)和地表滴灌(DI)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夏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不同滴灌方式下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的变异系数及灌水后0~3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均匀度来看,地下滴灌(SDI)和地表滴灌(DI)处理均有较好的灌水均匀度。在相似的密度条件下,SDI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DI处理。相同灌溉量(450 m3·hm-2)的情况下,SDI处理的垂直湿润土体范围为10~90 cm,DI处理垂直湿润土层深度小于60 cm,SDI处理形成地表10 cm干土层,保持土面干燥,并且避免了深层渗漏;SDI处理水平湿润土体半径小于40 cm,DI处理水平湿润土体半径大于40 cm。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滴头流速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保证滴头流速及均匀度是增产的关键。

    2016年01期 v.50;No.19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测交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杂种优势位点

    胡德升;谢旭东;张向歌;杨慧丽;许蒙蒙;李卫华;薛亚东;

    以优良自交系lx 9801背景的昌7-2单片段代换系为基础材料,利用与自交系T 7296构建的测交群体,通过1年2点的田间试验,对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和杂种优势位点(HL)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单片段代换系群体在2个环境中定位了16个和13个控制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其中有8个株高和4个穗位高的QTL在2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测交群体在2个环境中共检测到9个株高和6个穗位高的HL,分别有2个HL在2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此外,株高和穗位高分别有3个QTL和HL位于相同的染色体片段上,说明株高和穗位高的表型性状和杂种优势可能有部分相同的基因控制。

    2016年01期 v.50;No.193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不同气候条件对烟草叶片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分析

    杨惠娟;王景;黄化刚;史宏志;

    对同一烟草品种毕纳1号在贵州毕节、河南宝丰两种气候条件下的叶片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筛选出6个响应气候变化的差异表达蛋白质。3个蛋白质在毕节样品中高表达,分别为为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O-乙酰丝氨酸硫解酶和光合系统Ⅱ23 k D放氧复合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与烟草叶片能量合成、半胱氨酸合成以及光合系统的放氧活性有关。在宝丰样品中高表达的3个蛋白质为质体脂质相关蛋白质、乙醇脱氢酶和液泡ATP酶G亚基,这3个蛋白质均为环境胁迫表达蛋白质,参与植物对外界胁迫环境的应答反应。这说明河南烟区的气候特点对烟草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环境胁迫,从而诱导多个胁迫响应蛋白质大量表达,而贵州烟区的气候特点则使得烟草的生长倾向于合成代谢的增强,如能量合成、氨基酸合成以及光合作用的进行。

    2016年01期 v.50;No.193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金银花新品系与主栽品种产量及其指标成分分析

    李建军;王君;任美玲;尚星晨;刘保彬;张光田;

    对新品系豫金1号、豫金2号与主栽品种的千蕾质量、折干率、产量、抗性进行了比较,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了其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豫金1号产量和综合性状比主栽品种有明显优势,豫金2号产量和指标成分综合性状比主栽品种有一定优势。豫金1号和豫金2号千蕾干质量、公顷产量分别较其对照封丘大毛花、亚特红蕾1号高;豫金1号中抗白粉病,高抗褐斑病,豫金2号高抗白粉病,中抗褐斑病;豫金1号绿原酸含量为22.56 g·kg-1,较对照封丘大毛花差异不显著,豫金2号绿原酸含量为24.69 g·kg-1,高于对照亚特红蕾1号(22.13 g·kg-1),较其差异不显著;豫金1号木犀草苷含量为1.65 g·kg-1,高于对照封丘大毛花(1.08 g·kg-1),较其差异极显著,豫金2号木犀草苷含量为1.86 g·kg-1,较对照亚特红蕾1号差异不显著。

    2016年01期 v.50;No.193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高温胁迫对冬小麦旗叶伤害的叶绿素荧光指标初探

    王佩舒;赵薇;陈景玲;杨喜田;王谦;寇渊博;

    利用Mini-PAM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冬小麦旗叶在不同温度胁迫下不同时间点光合作用PS II的Fv/Fm、Y(II)、q P、q L、ETR、q N、NPQ、Y(NPQ)和Y(NO)等荧光参数,以研究冬小麦旗叶高温胁迫的温度指标。结果表明,1)Y(II)、q P、q L、ETR和Fv/Fm在不同处理时间点时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并呈现Logistic曲线变化趋势;2)Y(II)、q P、q L、ETR和Fv/Fm降低50%时对应的温度T50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Y(II),q P,q L和ETR的T50均稳定在32℃,冬小麦旗叶在该温度开始热胁迫伤害;q N、NPQ、Y(NPQ)和Y(NO)的转折点均为36℃,该温度下冬小麦PS II开始失活或被破坏;由Fv/Fm和q N、NPQ、Y(NPQ)和Y(NO)看出,40℃时导致冬小麦旗叶热死亡。

    2016年01期 v.50;No.193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林业科学

  • 欧美杨107杨的修枝创伤与伤流溃疡病间的关系

    马志刚;张超;梁军;张丽敏;孙利娟;王光民;高巍;孙志强;

    为探讨修枝的伤口如何影响杨树伤流溃疡病的发生,以3 a生和5 a生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为对象,2010—2013年在河南省清丰县分别开展了修枝季节(冬季和夏季)、同一季节不同修枝强度(1/3 H,2/3 H)对树木伤流溃疡病发病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修枝会诱发伤流溃疡病的发生,特别是冬季修枝后5 a生杨树的发病率高达86.6%,3 a生亦高达62%;而夏季修枝后的发病率仅为6.25%,同期的对照组的自然发病率在3%以下。伤流溃疡病发生与修枝强度关系不大,而与修除的枝条基径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 a生杨树修除的枝条平均基径为4.67 cm时,发病率达到20%,而5 a生杨树修除枝条基径>5.5 cm时,发病率高达85.71%。主干横切圆盘显示,病害发生后,病灶处木材出现腐烂并造成了木材变色。建议杨树修枝的树龄在5 a前,枝条基径上限为3~5 cm,修枝时间应在夏季。

    2016年01期 v.50;No.193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大别山区毛叶山桐子的群落特征及其健康状况评估

    周静波;邱燕宁;赵子睿;唐燕平;徐莹梅;

    调查了安徽大别山地区野生毛叶山桐子群落,并对毛叶山桐子成株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探究环境因子对群落多样性和毛叶山桐子成株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毛叶山桐子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坡位、坡向与人为干扰相关性显著,而与海拔、坡度相关性不显著。毛叶山桐子成株健康状况与坡度因素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因素相关性不显著。山桐子的群落多样性及健康状况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水分因子对其影响较大。

    2016年01期 v.50;No.193 39-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 林分直径分布的Weibull参数估计系统研制

    谢鹏芳;谢敏;裴志涛;黄旭光;黄家荣;周俊朝;

    基于Weibull分布3参数的人工神经网络估计模型,用MATLAB的GUI界面编制了Weibull参数估计系统(WPES)。以3个年龄段(14、22和30 a)的贵州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数据为验证材料,用最大似然估计(MLE)为对照,对WPES的准确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精度检验和χ2检验分析。2种方法对3个年龄段直径分布的拟合精度分别为:84%、85%、85%和78%、64%、67%;χ2种检验统计量分别为7.17、8.73、2.40和52.62、45.31、7.96。分析结果表明,WPES的拟合精度较高,比MLE高5%~20%;WPES对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适应性较强,其变动幅度是MLE的1/10。

    2016年01期 v.50;No.193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植物保护

  • 壳寡糖纳米银溶液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其化学品质的影响

    孙翠红;徐翠莲;丁丽芳;王雪芬;李洪亮;付培培;陈发元;李宝宝;施守杰;赵铭钦;

    为了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绿色的烟草花叶病毒抑制剂,利用合成的壳寡糖纳米银溶液进行田间抗烟草花叶病的药效研究,结果表明,壳寡糖纳米银溶液对田间烟草花叶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最高分别可达67.74%,43.63%;壳寡糖纳米银溶液不仅有效地提高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含量,还可使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处于较适宜的范围,从而使烟叶的品质得到改善。因此,壳寡糖纳米银溶液对田间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烟株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016年01期 v.50;No.193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栎空腔瘿蜂虫瘿在栓皮栎上的空间分布

    王景顺;张坤朋;王相宏;武三安;

    应用生物统计方法对栎空腔瘿蜂(Trichagalma glabrosa)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虫瘿在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栎空腔瘿蜂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虫瘿均成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是由栎空腔瘿蜂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或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的异质性共同作用所决定。水平方位上,虫瘿密度差异不显著,垂直方位上,有性世代虫瘿密度在栓皮栎树冠的下层最高,无性世代虫瘿密度在树冠的上层最高。

    2016年01期 v.50;No.193 56-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畜牧兽医

  •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炎性因子mRNA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

    何潇湘;景亚星;靳晓慧;兰培英;张利卫;周雍;魏战勇;

    为分析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猪外周血单核细胞后对其促炎因子转录的影响,探讨JEV感染的分子免疫致病机制。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测定并分析了JEV感染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病毒RNA含量及白细胞介素(IL-8、IL-12p35、IL-12p40、IL-17、IL-18)炎性细胞因子mRNA转录时相的变化。结果显示,JEV感染猪PBMC后引起IL-8,IL-12p35和p40的分泌呈现不规则的曲线,IL-18表达量持续升高;IL-17表达量持续下降,仅在感染后48 h的时候达到峰值。以上结果表明,JEV感染PBMC可促使炎性因子分泌增加,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2016年01期 v.50;No.193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猪β防御素2胁迫下大肠杆菌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分析

    张坤;张恒;于志明;陈锐博;郑振宇;李春丽;

    以大肠杆菌的6个管家基因(recA,aspC,ldh,gapdh,mdh,16S rRNA)作为候选的内参基因,大肠杆菌在不同浓度猪β防御素2(0、37.5、75、150 mg·L-1)的胁迫下培养不同时间(1 h和4 h)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比较这6个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并通过GeNorm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中recA基因表达最稳定,其次是aspC和gapdh。并且16S rRNA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而ldh的表达量最低。

    2016年01期 v.50;No.193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农业工程

  • 生物质链条蒸汽锅炉炉膛的设计与研究

    管泽运;刘圣勇;翟万里;王鹏晓;夏许宁;刘洪福;刘霞;

    设计了一种适合生物质燃烧的新型炉膛,将该炉膛结构应用于额定蒸发量1 t·h-1、额定蒸汽压力0.7MPa的链条蒸汽锅炉上,进行炉膛热性能试验以及炉膛温度场、气体浓度场的分布规律试验。实际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蒸汽锅炉采用该新型炉膛结构后燃烧效率为96.67%~97.91%,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在799~835℃之间;沿炉膛高度方向与横向截面方向上温度分布合理;炉内CO_2、CO与O_2混合良好,气体浓度场分布合理;SO_2、NO_X、烟尘等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证实该炉膛结构的设计能实现生物质燃料稳定、持续、高效清洁地燃烧。

    2016年01期 v.50;No.193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生命科学

  • 菲胁迫下拟南芥转录水平早期应答

    林章萍;陈能海;崔波;吕海林;翁泽斌;刘泓;

    选用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研究其在三环多环芳烃菲胁迫下的差异表达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水平表达。研究显示,甲基化酶类蛋白编码基因(At5g17920,At1g11860,At1g50480)、活性氧相关基因(At1g65980,At2g47730,At3g54660)、信号传导类蛋白编码基因(At4g11010,AT1g18080)、植物防卫相关蛋白编码基因(At3g23490,At1g54010,At3g14210,At3g16420)、糖分解代谢的蛋白编码基因(At3g52930,At2g36460,At1g04410)和氨基酸代谢相关酶基因(At5g19550,At2g30970)在开始受到菲胁迫时表达上调,大部分在24 h出现表达高峰,甚至48 h时出现2次表达高峰;而活性氧相关基因(At3g52960)和糖分解代谢的编码基因(At3g01500,At1g48030)的表达则从12 h到72 h都受到抑制。结果表明,不同时间菲胁迫下,各基因转录水平出现显著差异,且同一功能类型中的各个基因在响应PAHs(菲)胁迫过程中参与程度不同。上调的编码基因表现出胁迫24h的表达峰值,反映出菲胁迫24 h植物RNA水平的响应达到高峰,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不同程度下降。

    2016年01期 v.50;No.193 79-8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

    韩军旺;冯佳伟;张旭;袁志良;

    通过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比例等指数对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的2个1 hm2样地内各种木本植物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的生态位宽度并不一定大于灌木的生态位宽度,灌木可能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2)重要值较小的物种可能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在取样面积不足时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3)不论生态位宽度的大小,物种均会有较大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生态位重叠,但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更多的物种有较大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生态位重叠;(4)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与生态位重叠的结果相似,但不尽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异表明物种利用相似的资源并不足以引起竞争。

    2016年01期 v.50;No.193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玉米芯粉体吸附去除水溶液中铬离子的研究

    岳建芝;杜金宇;李刚;李润娟;张志萍;寇秋娟;

    以玉米芯粉体作为吸附剂,吸附处理含Cr(Ⅵ)模拟废水,研究了温度、接触时间、吸附剂用量、吸附剂粒径和废水初始p H值对玉米芯粉体吸附处理含Cr(Ⅵ)模拟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芯粉体的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吸附反应的前80 min反应较为迅速。玉米芯用量为0.5 g时去除率最大。随着玉米芯粉体粒径的减小,Cr(Ⅵ)离子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粒径为0.097~0.105 mm时单位吸附量达到最大。低的初始p H值有利于提高玉米芯吸附去除率,p H值为0.5时玉米芯粉体对Cr(Ⅵ)离子的去除率达到了99.725%。

    2016年01期 v.50;No.193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农业资源与环境

  • 河南省黄河沿岸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脆弱度分析

    赫晓慧;李紫薇;郭恒亮;田智慧;

    以河南省黄河沿岸中东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06年和2012年3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运用景观敏感度指数和景观恢复度指数构建景观脆弱度指数,并基于GIS工具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以及景观脆弱度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0—2012年旱地的转换面积最多,水田大面积转化为旱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速度最快,水域主要转化为耕地,表明城市化、农业活动和黄河水资源量变化是景观变化主因。2)10 km采样间距内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度具有高度的空间相关性,而城市化及其他人类活动的非结构性因素是景观脆弱度变化主因,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定,城市化等非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力会降低。3)2000年到2012年河南省黄河沿岸景观格局脆弱度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且人类活动是景观脆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6年01期 v.50;No.193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 旅游干扰对河南嵩山风景区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性质的影响

    段亚芳;郭慧香;张利敏;董爱华;

    研究了河南嵩山风景区不同海拔旅游干扰(LD,低度旅游干扰;MD,中度旅游干扰;HD,重度旅游干扰)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旅游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和酶活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山底、山腰和山顶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和酶活性随旅游干扰强度的变化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旅游干扰增加了土壤容重和电导率,降低了土壤总孔隙度、含水量和pH值;旅游干扰降低了土壤碳素(总碳和有机碳)和氮素(全氮和碱解氮),增加了土壤钾素(全钾和有效钾),而土壤磷素(全磷和有效磷)则不受旅游干扰的影响,其中土壤钾素变化幅度较大,对旅游干扰表现最为敏感;随着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蔗糖酶、脱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降低,与对照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但轻度旅游干扰对土壤脱氢酶影响并不大(P>0.05);综合比较可知,土壤受旅游干扰影响范围可达游径外80 m左右(LD),以30 m内最为显著(HD)。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与温度和水分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p H值和容重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了在旅游干扰条件下,土壤中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具有正相关的依赖性,pH值和容重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具有负相关的依赖性。

    2016年01期 v.50;No.193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硅藻土对含聚乙烯醇废水的吸附去除研究

    朱灵峰;朱卫勇;龚诗雯;郝丹迪;李国亭;云浩翔;吴照洋;

    利用天然矿物材料硅藻土对水中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进行吸附去除研究,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硅藻土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共存离子对硅藻土吸附PVA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量10mg,pH值接近中性时,吸附效果较好。NaHCO_3、Na_2HPO_4、Na_2SO_4和NaNO_34种共存离子对硅藻土吸附PVA都起到抑制作用,随着共存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Langmuir方程和Koble-Corrigan方程2种经典的等温线模型对硅藻土吸附PVA的等温线模拟效果较好。

    2016年01期 v.50;No.193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经济与管理科学

  • 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研究

    朱帅蒙;陈伟强;程道全;赵彦峰;

    基于GIS技术,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在确定合理试验设计的基础上,通过Kriging插值测算了在试验条件下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结果表明,试验区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的空间变异属中等变异性,且服从正态分布,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表现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河南省小麦、玉米和水稻在试验条件下,最高单产的平均值分别为7 027.55、8 038.36和8 280.17 kg·hm-2;河南省在现有粮食播种面积及"小麦-玉米"或"小麦-水稻"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达7 598.61万t,与2012年实际粮食产量比较,2012年增产潜力可达1 884.92万t,增产幅度达到32.99%;从绝对增产潜力来看,粮食增产潜力空间分布大体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从相对增产比例来看,大体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

    2016年01期 v.50;No.193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气候变化及灌溉设施对粮食作物种植决策影响

    郭璐明;宋宁;刘瑞峰;马恒运;

    利用5省135个村2010—2012年3 a实地调研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分析极端气候和灌溉设施对粮食作物种植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期气候变化、极端气候发生、灌溉设施以及集体经济状况等显著影响粮食作物种植决策。提高中国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需要改进农业气候监测及信息传播渠道,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村集体管理能力。

    2016年01期 v.50;No.193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研究

    彭青秀;

    从农业产业链视角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应把家庭农场嵌入农业产业链,采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拓展合作领域,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并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合作社进行综合提升。

    2016年01期 v.50;No.193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效果的居民满意度分析

    毛会敏;何泽军;

    依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居民对社区建设效果的满意度包括公用设施、就业社保、社区住宅、土地权益和生态环境等5个维度。分析表明,居民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是社区住宅、公用设施等"硬件"效果;而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是就业社保、土地权益和生态环境等"软件"效果。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软件"方面的建设。

    2016年01期 v.50;No.193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农业合作探析

    沈琼;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中国处于农产品贸易逆差局面,政治友好、地缘优势与资源禀赋的互补性是其合作的基础。通过剖析"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区域农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表明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合作的重点聚集在扩大农产品贸易、搭建农业投资平台、创新农业技术合作等领域;同时,提出推动企业联盟、打造农业国际产业链、便利化贸易环境、建立政府层面的中亚农业合作信息系统等建议。

    2016年01期 v.50;No.193 14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