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浩川;李颜;曲彦志;杨继伟;张朝林;王盼盼;崔丽洋;毛熙岚;刘宗华;
以豫高诱一号(YHI-1)诱导系为父本诱导先玉335产生成熟单倍体子粒的胚为材料,采用MS培养基,用0.005%,0.01%,0.02%和0.03%的秋水仙素分别处理12,24和36 h,以不加秋水仙素的MS培养基为对照,统计成熟胚的成苗率以及成苗后单倍体植株的散粉率。结果表明,秋水仙素的质量分数越大,处理时间越长,成苗率越低,以0.005%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12 h,平均成苗率最高,达96.97%,0.03%的质量分数处理36 h最低,仅为24.23%,处理时间和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用较短时间(12 h)处理时散粉率随着秋水仙素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但在较高质量分数(大于0.01%)的秋水仙素条件下,散粉率随处理时间增加而降低。综合考虑散粉率和成活率,以0.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最佳,综合效率达57.61%。
2018年01期 v.52;No.20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 陈德芝;郭战勇;谢惠玲;石超男;张战辉;
以来自于玉米杂交种农大108(许178×黄C)的一套包含166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基础,组配包含243个杂交组合的IF_2群体。2013年和2014年分别在郑州和安阳进行田间试验,通过两年两点的田间试验,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玉米穗上节间数(Internodes above the upmost ear,IAEs)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IF_2群体的穗上节间数显著高于RIL群体,这表明该性状存在杂种优势。对2个群体的穗上节间数进行单环境和环境间联合QTL分析,共定位到14个QTL,其中,RIL群体共定位到6个QTL,IF_2定位到8个QTL,所有定位到的QTL分布在第1,3,5,6和8染色体上。RIL群体穗上节间数QTL中,qIAEs1a和qIAEs1c分别在多个环境和环境联合中被检测到,贡献率均大于12%。IF_2群体中,qIAEs6b和qIAEs3在多个环境间和环境联合QTL分析中被检测到,但qIAEs3的贡献率较小。在2个群体间并没有定位到相同的QTL,这表明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调控植株性状所涉及的基因是不同的,在IF_2群体中所定位到的QTL表现出的效应包含有杂种优势。所定位到的主效QTL可能为相应群体中调控玉米穗上节间数的主效QTL。
2018年01期 v.52;No.20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 何瑞士;倪永静;孙玉龙;姜玉梅;李巧云;牛吉山;
诱变小麦栽培种国麦301,得到一个矮化独秆突变体(dwarf-monoculm,dmc)。与亲本相比,该突变体完全不分蘖,植株矮小,株高48.00 cm,茎节减少,穗长6.48 cm,幼苗叶片黄绿,拔节后变正常绿色,子粒黄色,主茎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小于亲本国麦301,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均较国麦301推迟7 d以上。用431对SSR引物检测,亲本国麦301和突变体dmc间的遗传多样性没有发现差异位点,表明两者遗传背景高度一致,证明dmc是源自"国麦301"的突变体。组织学观察比较突变体与国麦301的分蘖基部,发现dmc的细胞变小。中国春平均分蘖34个,dmc平均分蘖1.1个,突变体dmc/中国春杂交F1代平均分蘖4.48个,提示独秆性状为显性或半显性基因控制。
2018年01期 v.52;No.205 11-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 龚璞;李宗震;岳慧芳;任永哲;辛泽毓;林同保;王志强;
为探究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抗旱萌发的根系生长特征及其与主要激素含量的关系,以抗旱性较强的晋麦47和抗旱性较弱的矮抗58为材料,研究了正常和干旱(15%PEG)水分条件下小麦萌发期最长根长、根质量、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中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赤霉素(GA)、乙烯(ETH)等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晋麦47的最长根长增加(增幅为25.82%),矮抗58的最长根长减小(降幅为8.09%);两品种的根质量、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均降低,且晋麦47的降幅均小于矮抗58;两品种根系中IAA含量、ABA含量、CTK含量、ETH含量均增加,且晋麦47的增幅均大于矮抗58;而GA含量均降低,且晋麦47的降幅大于矮抗58。这些结果说明,干旱条件下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具有较长的最长根长,且与IAA,ABA,CTK,ETH的含量增加有关。
2018年01期 v.52;No.205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0K] - 彭廷;熊加豹;贾晓迪;张静;付金东;杜彦修;李俊周;孙红正;赵全志;
采用3种有机肥和2种施肥配比,研究了有机肥类型和施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土壤的培肥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相同有机肥,6∶4施肥配比的水稻产量高于6∶3∶1;相同施肥配比,施用菜子饼肥的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沼液、商品有机肥和CK。2种施肥配比条件下,菜子饼肥处理抽穗开花期及抽穗开花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沼液、商品有机肥和CK。6∶4施肥配比条件下,成熟期水稻谷草和子粒含氮量在沼液和商品有机肥处理下均高于6∶3∶1。6∶4施肥配比条件下,氮收获指数、氮素转移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均高于6∶3∶1,且此条件下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6∶3∶1,有利于培肥地力。虽然6∶4施肥配比条件下菜子饼肥产量最高,但由于菜子饼肥的成本较高,故沼液经济效益最高。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在绿色稻米生产中施肥种类选取沼液更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培肥地力,有机肥的施用配比以6∶4施肥为最佳。
2018年01期 v.52;No.205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赵莉;赵世民;杨惠娟;史宏志;李照民;常灵康;李怀奇;杨庆敏;
以烤烟品系LY 1306-A,LY 1306-B,LY 1306-C三个相关姊妹系为材料,利用辐照诱变处理种子,以期从中筛选出株系优良、抗性显著的烤烟品系。通过对3个姊妹系烤后烟叶的质量评价,选择具有潜力的品种(系)进行辐照诱变,根据大田长势筛选优异单株,获得优异株系。结果表明,LY 1306-A品系的质量优于其他2个姊妹系,抗辐照能力较强,并由辐照后LY 1306-A经田间筛选获得3个优异株系AM2-10,AM2-12与AM2-40。
2018年01期 v.52;No.205 30-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 岳远征;李娅;罗雪琪;杨秀莲;施婷婷;王良桂;
以‘江苏盐城’和‘山东平度’2个重要种源地的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一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进行盐胁迫处理,比较2个种源地海州常山的耐盐能力。结果表明,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2个种源地海州常山的苗高、总干物质量以及相对含水量均不断下降,当NaCl质量分数超过0.6%时,植株生长均明显受到抑制,其中对‘江苏盐城’种源植株的伤害最为明显;2个种源海州常山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呈升高趋势。然而,2个种源地海州常山全株的K~+/Na~+比值则随NaCl质量分数的增大而急剧降低。通过计算得出‘江苏盐城’种源和‘山东平度’种源海州常山耐盐阈值分别为0.490%,0.516%,表明‘山东平度’种源的海州常山耐盐胁迫的能力强于‘江苏盐城’种源。
2018年01期 v.52;No.20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 张燕征;张梦洋;李继东;谭彬;王腾飞;郑先波;叶霞;冯建灿;
为建立‘蜂蜜罐’枣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蜂蜜罐’枣胚培苗上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进行转化,研究了不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AS(乙酰丁香酮)浓度和侵染方式对gus(β-葡糖醛酸糖苷酶)基因瞬时表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菌液OD_(600)值为0.5,真空辅助侵染10 min,共培养3 d,上胚轴和子叶外植体的共培养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0和10 mg·L~(-1)乙酰丁香酮时,其gus瞬时表达率均最高,为最佳遗传转化体系。利用已优化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Bt基因转化,共获得24个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呈阳性的再生芽;对PCR检测呈阳性的不定芽进行伸长培养和不定根诱导,最终获得完整转基因植株。本研究初步获得了转Bt(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的枣植株,为通过转基因手段进行枣抗虫新种质选育提供可能。
2018年01期 v.52;No.205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 邹展曦;武涛;高泽锋;张增学;刘庆庭;
针对甘蔗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时,地形起伏变化影响切割刀盘刀片入土切割的深度,造成甘蔗根茬高度变化、根茬破头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刀盘高度浮动控制系统。采用超声波测距雷达测量刀盘刀片最前端位置以及对应切割刀盘刀片最前端处垄间地形变化情况,在单片机内部对测量值进行中位值滤波处理后作为刀盘调整的参考值,对电液换向阀输出控制信号调整刀尖位置,实现切割刀盘高度随地形变化。为验证该系统的工作性能,在4GDL~(-1)32型甘蔗收割机样机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置刀尖与地面距离标准值为17.5cm,允许波动范围±2 cm,在20 m长、±5°坡度变化的路面行驶时,刀尖与地面距离平均值为17.49 cm。试验结果证明,切割刀盘浮动控制系统能基本实现刀盘浮动控制,刀尖轨迹曲线与地面的轨迹曲线相同。
2018年01期 v.52;No.205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0K] - 王美美;王万章;杨立权;侯明涛;
以玉米子粒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光栅扫描技术获取其真实外形轮廓,将其作为几何体导入到EDEM软件中,采用半径为0.5 mm的球颗粒自动填充满几何体后,根据球颗粒坐标数据对离散元模型API文件进行修改,在EDEM软件中重新导入该API文件即可自动生成玉米籽粒三维离散元模型。采用无底圆筒法在EDEM软件中对玉米子粒扫描自动填充模型和常规方法手动填充模型进行堆积角的离散元模拟试验,并与实际玉米子粒堆积角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填充模型和手动填充模型所得堆积角与实际试验结果误差分别为4.45%和17.54%,证明了扫描自动填充模型更接近真实的玉米子粒,仿真精度更高。
2018年01期 v.52;No.205 80-84+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 马鹏;冯冲;刘会丽;于政道;
对玉米秸秆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Instant Catapult Steam Explosion,ICSE)预处理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与热喷放、碱堆沤2种预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了ICSE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化学特性、微观结构、理化特性的改变机理。热重试验表明:在ICSE处理下,最大失重速率比热喷放及碱堆沤2种预处理方式分别高19.7%和21.2%,热解终了时残留物的质量分数比热喷放及碱堆沤2种预处理方式分别低31.8%和26.4%。显微试验表明:爆破过程彻底改变了玉米秸秆的组织结构,使其细胞壁完全断裂破碎。傅立叶红外光谱试验表明:ICSE样品谱线比其他样品谱线发生了更为明显位移,表明ICSE处理能够相对于其他预处理方式更加明显的改变玉米秸秆有机官能团。X射线衍射试验表明:ICSE比热喷放玉米秸秆结晶度下降了29.4%,比碱处理堆沤降低了26.1%,峰数减少,化学组成和结构变化最为明显。
2018年01期 v.52;No.205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 任勤;曹联飞;赵红霞;王瑞生;程尚;罗文华;曹兰;姬聪慧;
对中国具代表性的东方蜜蜂遗传资源中7个种群的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43个单倍型,其中10个单倍型在GenBank数据库对比确认属于新发现单倍型;7个群体中,阿坝中蜂、滇南中蜂和海南中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长白山中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其他群体遗传多样性居中;不同种群间遗传距离变化较大,其中海南中蜂与滇南中蜂、阿坝中蜂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长白山中蜂与云贵中蜂、北方中蜂、华南中蜂间的遗传距离最小;聚类分析显示7个种群可聚为4个类群。
2018年01期 v.52;No.205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郭艺鹏;李静;杨越;曾成;李建贵;
从pH值、微生物自身固持、磷酸酶活性和有机酸种类和数量等方面对从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的4株解磷菌株进行解磷机理研究。结果表明:4株解磷菌株偏酸性条件有利于发酵液中可溶性磷的释放,在Ca_3(PO_4)_2培养基中,P7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6 d时可溶性磷质量浓度高达218.68~225.26 mg·L~(-1),而在碱性条件下,可溶性磷质量浓度仅77.57 mg·L~(-1),在PVK培养基中,P7和P13具有较强的解有机磷能力;菌株经灭活处理后基本上不存在解磷能力,菌体本身吸收利用了部分有效磷;在Ca_3(PO_4)_2培养基中,酸性磷酸酶活性要高于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在PVK培养基中结果与之相反;有机酸能够起到对磷的降解作用,尤其是对无机磷的降解,Bacillus sp.P3在Ca_3(PO_4)_2培养基中,有机酸主要是乳酸、乙酸、戊二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及柠檬酸,不同的菌株对环境pH值的敏感度不同。
2018年01期 v.52;No.205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 王娇;张学雷;
选取河南省域为研究区,利用RS(Remote Sensing)技术对18个省辖市土地利用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监督分类结果,运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对监督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并用经典的土壤构成组分多样性算法计算丰富度指数S、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结果表明,各省辖市6种土地利用类型均匀度指数的范围为[0.265,0.647],济源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最为均匀,周口市分布较为集中,均匀度最低。再将6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与均匀度指数E拟合函数进行分析,得出平均决定系数R~2的范围是[0.180,0.894],耕地与均匀度指数的拟合程度最高,而城镇建筑用地与均匀度指数的拟合效果最低;用6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与均匀度指数做相关分析,得出耕地和林地与均匀度指数的相关系数较高,城镇建筑用地与均匀度指数的相关系数最低,这与拟合函数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耕地分布比较均匀而城镇建筑用地分布相对集中。
2018年01期 v.52;No.205 104-112+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 陈宁生;张勇;刘丽红;许银燕;周新闻;
运用遥感解译、现场调查等方法对建宁县的地貌与生态农业特征及区域特殊气候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式气候的驱动下,建宁县域26.7亿年古老的变质岩和燕山期岩浆岩,在冻融作用和径流作用下形成了巨厚堆积的阶地或盆地,最终发育为建宁县的圆山丘和厚盆地组成层状地貌;区域内生态农业和植被均呈立体式分布状况;混合式气候及其作用下发育的厚土壤层驱动了建宁县生态农业产品的高品质特征,区域土壤和气候的特殊性,使得农产品质量较高。
2018年01期 v.52;No.205 11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3K] - 李会平;杨易楠;唐洁芳;吴明作;段民杰;李付军;
为了解铁路绿化带植被近地表层的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对线路边坡稳定性的防护作用,对郑州铁路局管辖范围内陇海线、京广线3种典型绿化带植被的凋落物、0~30 cm土壤的持水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植被凋落物与表层土壤具有良好的生态水文效应,植被近地表层的持水量可达到年平均降雨量的5.90%~12.20%、降雨最多月份降雨量的25.65%~53.01%,这在降雨较少的北方地区对绿化带植被发育与边坡稳定性是有利的;而沙质土壤较高的渗透速率,使降雨快速下渗,对保障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植物进行绿化设计与建设,可保障交通线路边坡稳定性,并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益。
2018年01期 v.52;No.205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 黄珺嫦;汪松;章涛;
为了揭示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基于河南省2002—2013年共12 a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土地消耗强度的时空格局特征,并引入Moran’sⅠ指数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呈下降趋势,且土地消耗强度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各区域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存在较弱的空间相关性,地区之间的集聚效应不强。
2018年01期 v.52;No.205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杨国涛;李青常;张家韬;范黎;陈超;马明;
分析陕西环秦岭烟区土壤中砷、汞、铅、镉、铬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累积状况,并以GB 15618土壤二级限量标准为评价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质量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分级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As、Hg、Pb、Cd、Cr平均含量分别为11.41、0.07、24.65、0.25、60.69 mg·kg~(-1)均低于GB 15618土壤二级限量标准要求。土壤中As、Hg、Pb、Cd、Cr累积指数分别为0.90、0.81、1.15、2.84、0.97,土壤中As、Hg、Pb、Cr累积程度较低,Cd累积明显。96%的土壤样品综合污染指数处于Ⅰ(P≤0.7)、Ⅱ(0.7<P≤1.0)级,98.8%的土壤样品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150,土壤整体处于清洁、尚清洁、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不会对烟叶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Cd单因子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重金属,是影响烟区土壤环境质量和引发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因素。
2018年01期 v.52;No.205 13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张强;花俊国;
介绍了中国奶业市场集中和空间集聚的演变过程和状况,分析了结构变动(市场集中、空间集聚)对奶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测度了结构变动的增长效应。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和空间集聚对奶业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空间集聚的累积效应大于市场集中,滞后4期的空间集聚和滞后2期市场集中的增长效应显著。研究认为,坚持扶优扶强,区域差别化支持原则,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市场结构,支持优势区域率先发展,释放增长潜能,才能使中国奶业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增长、新突破。
2018年01期 v.52;No.205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 朱宁;秦富;
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蛋鸡养殖户讨价还价行为效果。研究表明,养殖户鸡蛋销售渠道单一,仅有20.41%的养殖户在鸡蛋交易中会有讨价还价行为。户主受教育程度、养殖年限、合作社作为基础变量显著影响了养殖户鸡蛋销售价格的提高,讨价还价行为在养殖户为增加收入而争取提高鸡蛋出售价格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养殖户与收购主体之间的口头协议或文本合同限定了鸡蛋价格,影响了养殖户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争取更高的鸡蛋出售价格。最后,提出了提升蛋鸡养殖户市场地位以及稳定鸡蛋出售价格的对策建议。
2018年01期 v.52;No.205 146-15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郧雨旱;文倩;李晓东;
利用经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河南省水土资源阻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5年河南水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尼系数达1.35%,其中水资源阻尼系数0.24%,土地资源阻尼系数1.11%,土地资源是制约河南省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2)水土资源对河南省经济的约束较中国其他省份大;虽然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可在一定时期内缓解资源约束,但长期来看,资源的替代弹性越来越小,水土资源仍是制约河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018年01期 v.52;No.205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