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77050

作物科学

  • 丛枝真菌对镉胁迫小麦光合系统的调节作用

    赵佳楠;韩蕾蕾;王红霞;李海霞;袁祖丽;

    为了探究丛枝真菌对镉(Cd)胁迫下小麦光合系统的调节作用,采用土培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百农207和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 GS)为材料,研究了Cd胁迫下接种丛枝真菌对小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微量元素铁(Fe)、镁(Mg)、锌(Zn)和镉(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真菌的小麦在5 mg·kg~(-1)Cd胁迫下较未接种小麦,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升高了11. 16%、21. 76%和14%,光化学最大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升高了5. 56%和6. 56%,Fe、Mg和Zn含量分别升高了6. 63%、20%和4. 29%,Cd含量和胞间CO_2浓度分别降低了18. 50%和17. 62%; 10 mg·kg~(-1)Cd胁迫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升高了28. 65%、41. 25%和50%,光化学最大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升高了1. 43%和15. 33%,Fe、Mg和Zn含量分别升高了7. 81%、30. 77%和9. 74%,Cd含量和胞间CO_2浓度分别降低了32. 20%和6. 45%。因此,接种丛枝真菌可以缓解Cd胁迫以及提高小麦叶绿素含量从而增强光合作用。

    2019年02期 v.53;No.212 16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沿黄稻区适宜秸秆腐熟剂的筛选及其腐熟效应研究

    彭廷;张中南;王留行;金玉蔓;杜想想;王童童;王付山;黄松;赵全志;

    为探究不同秸秆腐熟剂对沿黄稻区稻田秸秆还田效应的影响,提高秸秆还田利用率,以桶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10种秸秆腐熟剂对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群体质量指标、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碳氮比、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秸秆腐熟剂均能显著增加分蘖期土壤全氮含量、降低土壤的碳氮比,多数秸秆腐熟剂能加快稻田秸秆腐熟速率、提高水稻花后作物生长率、增加抽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和株高,进而增加水稻的单株产量,增产幅度为2. 41%~38. 35%。其中,HW,JD 2和JBS等3种秸秆腐熟剂处理后形态和生理指标改善较大、增产效果较好,单株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38. 35%,32. 33%和25. 24%。因此,沿黄稻区秸秆腐熟剂选用HW,JD 2和JBS效果为佳。

    2019年02期 v.53;No.212 168-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钾肥对苦荞灌浆特性、根系形态及充实度的影响

    周良;黄小燕;王炎;李振宙;吴兴慧;李振东;孔德章;陈庆富;黄凯丰;

    以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钾肥处理,研究了钾肥对苦荞灌浆特性、根系形态、农艺性状、充实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晋荞2号的灌浆起始势(R0)以24 kg·hm~(-2)(MK)处理最高,对照组(CK)处理最低;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4个钾肥处理间以MK处理最短,对照组CK处理最长。晋荞2号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均以MK处理最高,对照组CK处理最低;根系长度和根冠比以12 kg·hm~(-2)(LK)处理最大,对照组CK处理最小;伤流强度以LK处理最低。晋荞2号的株高、1~2节节间粗度、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充实度和产量均以MK处理最大,对照组CK处理最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晋荞2号的子叶节高度、1~2节节间长度以48 kg·hm~(-2)(MK)处理最大。结果表明,中钾(MK)处理促进了苦荞的灌浆,提高了充实度及最终的产量。

    2019年02期 v.53;No.212 175-179+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重庆烟区烤烟生态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范瑞兆;邱坤;路晓崇;陈益银;杨红柯;王红锋;李钠钾;付小红;秦平伟;杨超;

    为了解烤烟中部叶与上部叶生育期内的生态环境差异,进一步推进烟草精益生产,对重庆烟区烤烟中部叶生长过程中的降雨、气温、光照、相对湿度的生态条件进行监测,并对重庆烟区不同部位成熟采收的烤烟外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部叶叶片中部的支脉与主脉的夹角明显大于上部叶,中部叶除叶基部与叶中部小部分区域为欠熟或尚熟外,大部分区域表现为成熟;而中部叶大部分区域则表现为欠熟到尚熟,且叶尖与叶边缘的成熟要显著高于叶中与叶基部。2)中部叶与上部叶生育期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大体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中部叶的昼夜温差为"厂"型变化,上部叶生育期昼夜温差的变化为逆"厂"型变化。3)中部叶的光照度在叶龄20 d之前保持在较低水平,在叶龄20 d之后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上部叶的光照度在叶龄10 d之前保持在较低水平,在10~62 d保持在较高水平,中部叶与上部叶的相对湿度差异不明显; 4)中部叶生育期内的降雨量表现为前期多雨、中期与后期少雨的规律,而上部叶则表现为前期多雨、中期少雨、后期多雨的规律; 5)影响烤烟生长的生态环境因子的表现为气温因子>光照因子>水分因子。由于不同部位烟叶的生态环境差异主要发生在生育期的两端,因此可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提高烟叶质量。

    2019年02期 v.53;No.212 180-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林业科学

  • 间伐强度对栎类天然次生林幼苗更新的影响

    闫东锋;马瑞婷;杨庆培;胡林坡;牛梦鹤;王露露;贺文;

    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栎类(Quercus)天然次生林幼苗更新特征的影响,对河南省桐柏山区、伏牛山区和太行山区中龄栎类天然次生林实施4种强度(对照:%;弱度:21%;中度:35%;重度:54%)的间伐,2年后调查林下幼苗更新密度、更新频度及更新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弱度、中度和重度间伐下幼苗更新密度分别为3 750、6 187、4 612和4 925株·hm~(-2);更新幼苗种类数分别为3、3、8和16种; Shannon-Weinner有效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 95、1. 31、2. 65和5. 64。弱度间伐林下幼苗更新密度最大而重度间伐林下幼苗种类数最多,表明弱度间伐能提高林下幼苗天然更新密度,重度间伐强度会导致幼苗数量减少,却有利于树种多样性的维持。

    2019年02期 v.53;No.212 187-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园艺科学

  • 低温胁迫对切花菊叶片光化学反应参数的影响

    赵鹏飞;聂林杰;王磊;栗燕;张开明;李永华;

    以切花菊品种‘白乒乓’为材料,设置16、4、-4℃共3个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为12 h,对光系统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温度下切花菊叶片光化学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与16℃相比,在4℃和-4℃条件下,叶片初始荧光(Fo)分别降低了9. 7%和51. 5%,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量(RC/CSo)降低了15. 4%和86. 6%,快速荧光动力学(OJIP)曲线、光系统Ⅰ(Photosystem Ⅰ,PSI)活性(MR/MRo)曲线和其他光化学反应参数均变化显著。切花菊叶片在低温胁迫下捕光色素降解,光系统Ⅱ(Photosystem Ⅱ,PSII)反应中心开放程度降低,部分反应中心失活,PSI反应中心活性降低,-4℃处理对切花菊叶片PSI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植株整体光合活性降低。

    2019年02期 v.53;No.212 19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蝴蝶兰花器官冰冻切片技术探讨

    陆振芳;蒋素华;江敏;韩世明;

    通过对蝴蝶兰的子房、花瓣、唇瓣和合蕊柱进行切片,建立了蔗糖保护-液氮冷冻的冰冻切片技术体系。将蝴蝶兰花器官经过蔗糖磷酸缓冲液保护液处理后抽真空,再经过液氮速冻、固定、包埋、切片、展片观察、染色以及拍照,制作出蝴蝶兰花器官较完整的显微结构切片。研究结果表明,蝴蝶兰花器官冰冻切片最适条件为:(1)蔗糖磷酸缓冲液处理的最适质量分数为子房4%,花瓣8%,唇瓣4%,合蕊柱16%;(2)最适切片厚度为子房15μm,花瓣10μm,唇瓣20μm,合蕊柱10μm;(3)子房、花瓣和唇瓣最适染色方法均为番红单染色法,合蕊柱最适染色方法为番红-固绿双染色法,4种花器官均不适合单独使用固绿染色。

    2019年02期 v.53;No.212 200-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农业工程

  • 2BF-5型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任领;张黎骅;丁国辉;杨文钰;王小春;雍太文;孔繁宇;代建武;

    为解决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复合种植模式机械化播种机具作业性能不良、综合效益低的现状,结合整机驱动和仿形播种单体的优点,设计了2BF-5型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精量播种机。同时,为验证2BF-5型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精量播种机的工作性能并研究留茬免耕、灭茬免耕、灭茬旋耕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机械播种对作物出苗质量的影响,选择播种粒距合格率、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出苗率、有效株数和产量作为主要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粒距下2BF-5型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播种机的播种粒距合格率为75. 8%~83. 57%,漏播指数为7. 8%~9. 17%,粒距变异系数为11. 4%~15. 4%,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际生产要求。经过对出苗率和产量的分析表明,在灭茬免耕处理下该播种机播种作业的产量最高。

    2019年02期 v.53;No.212 207-21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生命科学

  • 不同蜜环菌属真菌胞外多糖生物功能的研究

    赵爽;高宜;荣成博;苏哲;刘宇;马传贵;袁超;赵仲麟;

    以11种蜜环菌为研究对象,应用深层液体发酵获得胞外多糖,采用硫酸-苯酚法确定多糖的得率,利用肿瘤细胞HepG2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胞外多糖抑制肿瘤增殖的活性,通过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评价蜜环菌胞外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胞外多糖的得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从0. 34 g·L~(-1)到9. 31g·L~(-1)不等,体外抗肿瘤研究显示品种间差异较为显著。其中,黄盖蜜环菌胞外多糖的活性最高,其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仅为253. 6 mg·L~(-1),抗氧化检测结果显示秦氏蜜环菌的胞外多糖活力最高,可以达到976. 4μmol·g~(-1)。结合发酵多糖产量发现,北方蜜环菌胞外多糖是各品种中抗肿瘤功效显著的优势品种,而芥黄蜜环菌则是抗氧化功效的优势品种。

    2019年02期 v.53;No.212 213-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河南省粉虱种类(半翅目:粉虱科)记述

    白润娥;李静静;刘威;卢少华;王青;刘佳;闫凤鸣;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对在河南省采集的粉虱标本四龄若虫(伪蛹)进行鉴定,并依据玻片标本和电镜描述其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粉虱科有9属9种,即黒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珊瑚棒粉虱Aleuroclava aucubae (Kuwana),四川三叶粉虱Aleurolobus szechwanensis (Young),山茶颈粉虱Aleurotrachelus camelliae (Kuwana),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桔绿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ead),石楠大孔粉虱Dialeuropora photiniana (Young),桑粉虱Pealius mori (Takahashi)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编制了河南省粉虱分类检索表。其中石楠大孔粉虱、四川三叶粉虱和山茶颈粉虱为河南省新记录种。

    2019年02期 v.53;No.212 218-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 3种水生植物铅积累及运移差异性研究

    郭晖;靳筠;庄静静;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对照组(未添加铅)、低质量浓度(200 mg·kg~(-1))和高质量浓度(500 mg·kg~(-1)) 3个铅污染水平,研究3种水生植物对不同质量浓度铅污染土壤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1)在铅污染处理下,3种水生植物长势良好,说明其对铅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耐性。在低质量浓度铅污染下,花叶芦竹和石菖蒲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有增加趋势,起促进生长的作用;在高质量浓度铅污染下,3种水生植物地下部分生物量有所下降,表现出抑制作用。(2)在不同质量浓度铅污染下,随着铅质量浓度的增加,铅在3种水生植物体内含量分布的趋势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3)在对照组和高质量浓度铅污染下,花叶芦竹和水生鸢尾的转运系数均> 1;在高质量浓度铅污染下,二者的富集系数也均> 1。由于花叶芦竹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转运系数、富集系数效率高,且在生物量、适应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结合花叶芦竹在园林景观中的效果,可以作为铅污染修复的潜在物种。

    2019年02期 v.53;No.212 227-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赤霉素对拟南芥非生物逆境响应的研究

    董伟欣;张迎迎;

    为了明确ELA1和ELA2基因调控植株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以过量表达ELA1和ELA2的转基因株系(ELA1-OE,ELA2-OE)为试验材料,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根毛区和下胚轴细胞差异性,并对其进行干旱胁迫、盐胁迫、高温胁迫、抗病诱导及对ABA的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ELA1-OE和ELA2-OE转基因株系叶片的表皮细胞显著减小,单位面积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同时,根毛区和下胚轴细胞与对照(Col-0)相比明显缩短; ELA1-OE,ELA2-OE过表达株系的抗盐能力和抗干旱能力较对照明显增强,成活率提高,抗盐和抗旱成活率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34. 69%和27. 27%,76. 67%和61. 67%,而抗高温能力却明显下降,ELA1-OE和ELA2-OE的抗高温成活率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42. 25%和28. 17%。进一步检测相关抗盐、抗干旱和抗高温的标志基因,抗盐和抗旱的标志基因明显上调,相反,高温标志基因转录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同时ELA1-OE,ELA2-OE对不同浓度ABA的敏感性增强,但过表达株系的抗病能力较对照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显示,拟南芥中的2个赤霉素代谢调控基因ELA1和ELA2通过调控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含量参与调控植物的非生物逆境胁迫,进一步证明了赤霉素在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2019年02期 v.53;No.212 236-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食品科学

  • 热激温度对采后黄瓜冷害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艾文婷;张敏;郝爽;赵昱瑄;李春晖;

    为探索热激处理温度对减轻黄瓜低温逆境下冷害的影响,将黄瓜样品分别放入35、40、45、50℃的热水中热激30 min,将不经过热激处理的黄瓜作为对照组,测定黄瓜的冷害指数、硬度、失重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脂氧合酶(LOX)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各处理组中,对冷害抑制的程度:40℃处理组> 35℃处理组> 45℃处理组> CK处理组> 50℃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35℃和40℃处理组黄瓜的硬度、CAT含量增大,失重率、MDA活性、LOX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均减小,减缓了膜脂过氧化的发生,也减轻了黄瓜的冷害程度。

    2019年02期 v.53;No.212 24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发酵条件对桑葚酵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侯银臣;吕行;黄继红;张相生;冯军伟;杨盛茹;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利用复合乳杆菌发酵剂制备桑葚酵素,探究发酵工艺对桑葚酵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桑葚酵素发酵工艺优化,构建接种量、初始pH值、发酵时间3个因素和桑葚酵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间的回归模型,并通过验证试验,得出桑葚酵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液初始pH值6. 00、种子液接种量1. 60%、发酵时间17 h,该条件下桑葚酵素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能达到96. 82%。

    2019年02期 v.53;No.212 251-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补白

  • 河南农业大学培育出高产、高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农大花108

    <正>农大花108是以诱花10(EMS诱变)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杂交,经多代选育的适合豫南、长江流域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鉴)定。农大花108属珍珠豆型紧凑疏枝小花生,株型紧凑,矮壮、果针粗壮,结果层集中,双仁饱果率高,适合机械化收获。全生育期120天左右,属早熟品种。主茎高36. 58 cm,总分枝数8. 53个,百果质量178. 63 g,百仁质量78. 09 g,出仁率74. 86%。含油量53. 71%,油酸含量41. 9%,亚油酸含量34. 2%,蛋白质含量27. 1%。饱果率高,出米率高,壳薄整齐,双仁果多;子仁桃形,粉红色,色泽鲜艳,适口性好,商品性佳。

    2019年02期 v.53;No.212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信息科学

  • 融合Wikipedia分类结构及显式语义特征的短文本检索

    李璞;张志锋;杨百冰;肖宝;蒋运承;

    针对网络信息空间出现的大量短文本具有长度短、信息量少、特征稀疏、语法不规则等特点,传统信息检索技术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处理的问题,本研究以语义关联度为出发点,基于当前主流的语义知识源Wikipedia来研究短文本检索技术。根据Wikipedia页面中包含的分类结构信息,提出一种显式语义特征选择及关联度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低维显式语义空间下的短文本检索方法,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与当前基于图论的方法和基于链接的方法相比,分别在评估指标MAP上提高了6%和4. 1%,在P@30上提高了10. 4%和5. 8%,在R-Prec上提高了6. 1%和3%。

    2019年02期 v.53;No.212 257-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 基于RSSI测距误差离群去约束的优化方法

    王丽娟;马刚;刘倩;吕途;

    针对基于RSSI测距定位中偶然性测距误差和设备误差对定位结果影响较大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误差离群去约束的优化方法。通过对三边定位结果使用K-means算法进行离群分析,得到对定位结果影响较大的几个锚节点,从而对数据进行处理。针对实际系统使用RSSI测距模块测得多组实验数据,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将测距误差离群去约束模型与传统均值模型使用最小二乘法在不同距离下进行定位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当引入不同数量误差锚节点时,前者在定位精度方面均有0. 1~0. 2 m~2提升,同时算法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2019年02期 v.53;No.212 26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 基于时间序列的准格尔典型矿区土地退化特征分析

    李心慧;雷少刚;田雨;刘峰;王维忠;

    以准格尔典型矿区哈尔乌素和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代表,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ZY-3号、GF-1号和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选择土地损毁、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等土地退化特征指标,对研究区2013—2017年的土地退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退化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13—2017年研究区土地损毁面积逐年增加;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为中等水平,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土壤侵蚀强度北部高于南部,2013年以来研究区强烈侵蚀等级以上的土地面积在进一步扩大;荒漠化程度整体上逐渐好转,研究区南部荒漠化程度下降趋势最为明显,2017年中度荒漠化程度以上的所占比例缩小至28. 58%。2013—2017年土地退化主要发生在研究区东北部,且黄绵土区域内土地退化较为严重。土地退化主要是由于工矿建设用地的增加和排土(矸)场的扩大,且距离矿坑、排土(矸)场越近土地退化越明显。准格尔典型矿区土地退化严重,今后需加大研究区生态修复力度。

    2019年02期 v.53;No.212 273-281+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 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华中地区土壤质地空间分布模拟研究

    王绍武;沈润平;陈萍萍;李博伦;周旻悦;陈俊;

    利用华中地区面向陆面模式的土壤质地数据集,开展了马尔可夫链模型模拟研究,假设检验表明,土壤质地垂向转移概率矩阵满足马氏性和平稳性,满足一维马尔可夫链要求,可以使用马尔可夫链模型模拟土壤质地的分布。第4层与第8层缺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拟值与检验值相关系数均在0. 912之上,均方根误差为2. 249%~4. 215%,平均绝对误差为1. 573%~3. 514%。说明马尔可夫链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深度土壤质地的转移规律,应用于大尺度多层土壤质地部分缺值数据填补和重建有一定的可行性。

    2019年02期 v.53;No.212 28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厦门市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

    李玮;陈梓茹;傅伟聪;朱志鹏;董建文;

    以厦门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16年监测数据,分析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探究大气污染物(PM_(10)、PM_(2. 5)、SO_2、NO_2、CO、O_3)浓度及气象因子(风速WS、大气温度T、露点温度DPT、最低云层高度CCH、海平面压强SLP、相对湿度RH)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厦门市年均大气能见度为8. 97 km,年度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春季;日最高值出现在中午,最低值出现在凌晨;除O_3外大气能见度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均呈负相关,与T、WS和CCH呈正相关,而与RH,DPT及SLP呈负相关;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综合得出厦门市7组典型天气的大气能见度及相关气象指标与其它污染物浓度均值;利用消光系数(βext)与大气污染物浓度,构建了回归模型(β_(ext)=0. 007PM_(2.5)+0. 143,R~2=0. 500;β_(ext)=0. 005PM_(10)+0. 119,R~2=0. 393;β_(ext)=0. 011SO_2+0. 249,R~2=0. 168;β_(ext)=0. 007NO_2+0. 155,R~2=0. 313),能代表β_(ext)与各大气污染物的关系。

    2019年02期 v.53;No.212 28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 溶磷细菌及组合对复垦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乔志伟;滕飞龙;邵晓贵;

    为研究溶磷细菌对复垦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通过PVK平板稀释法从石灰性土壤中分离筛选溶磷细菌,将溶磷能力强的作为试验菌株,采煤沉陷区复垦第3年土壤为供试土样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菌株及其组合对复垦土壤有效磷、磷吸附特性、油菜产量和吸磷量的影响。试验筛选出7株溶磷能力在296. 5~563. 5 mg·L~(-1)之间的菌株,其溶磷能力与溶磷圈直径(D)/菌落直径(d)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NA序列分析得出,W1、W6属于Enterobacter sp.,W2、W4属于Burkholderia sp.,W3、W5属于Rahnella sp.,W7属于Fluorescent pseudomonas。选择W3、W4、W7作为试验菌株,试验结果表明溶磷细菌可以提高复垦土壤有效磷、磷酸酶、蔗糖酶、油菜产量以及吸磷量,与单菌株试验相比,组合溶磷细菌对复垦土壤磷素影响较大,W3、W4、W7菌株组合复垦土壤有效磷、磷酸酶、蔗糖酶、油菜产量和吸磷量在所有组合中最高;溶磷细菌可以降低复垦土壤最大吸磷量(Xm)和吸附常数(k),W3、W4、W7 3株菌株组合复垦土壤最大吸磷量和吸附常数最小,分别为555. 6 mg·kg~(-1)和0. 002 8;因此在复垦土壤上W3、W4、W7 3株菌株共同施用对磷素有效性的效果最佳。

    2019年02期 v.53;No.212 300-306+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经济与管理科学

  • 基于粮食—城镇化—生态多维压力体系的河南省耕地利用分区管控研究

    陈相利;赵华甫;冯喆;周璟茹;高鹏;

    从耕地面临的粮食安全、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压力出发,集成创新性构建粮食-城镇化-生态多维耕地压力测评体系,利用弹性系数量化分析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分析1996—2016年耕地多维压力问题,并基于粮食安全、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进行分区管控。结果表明:(1) 1996—2016年河南省耕地的粮食压力、生态压力高于临界值,城镇化压力持续增加,耕地保护态势存忧;(2)河南省城镇化压力与粮食压力的弹性系数为0. 065,各省辖市整体在0~1之间波动,1996—2006年间的变化最为明显,济源市甚至达到4. 098,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较大;(3)根据研究期内耕地压力状况及年际变化态势,将河南省耕地利用划分为优化调节区、集约利用区、严格管控区,并从优化耕地利用格局、发展集约化现代农业以及严格管控耕地占用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2019年02期 v.53;No.212 307-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的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侯琳;冯继红;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1990—2016年中国29个省级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超效率DEA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最高,中、西部地区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为成熟的农业发展模式与规划,使其农业生产效率呈现较高水平且效率变化受国家农业政策的影响较小。(2) Malmquist指数分析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技术进步都实现了正增长,但是只有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实现了正增长;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下降是TFP增长的主要障碍,规模效率下降是导致技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9年02期 v.53;No.212 316-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