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77050

作物科学

  • 基于SNP遗传图谱定位玉米雄穗分枝数和主轴长QTLs

    王赛;王宇宇;王石磊;徐梦真;邹欢;侯清桂;毛棣;田磊;陈彦惠;吴连成;

    以玉米雄穗分枝数差异显著的自交系豫086(分枝数多)和豫M 1-7(分枝数少)杂交获得F_1,通过单粒传法获得含177个株系的F_7 RIL群体。以玉米10 kb SNP芯片进行RIL群体基因分型,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利用QTL Cartographer 2.5对郑州和海南2个环境下玉米雄穗分支数(Tassel branch number,TBN)和玉米雄穗主轴长(Total tassel length,TTL)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覆盖玉米10条染色体,包含1 792个簇,覆盖基因组长度为2 109.45 cM,相邻簇之间平均距离为1.18 cM。在此图谱基础上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2个环境下共检测到了24个雄穗相关性状QTLs。其中7个与TBN相关QTL分布于第3, 8和10条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表型变异范围是6.74%~13.88%;其余17个为与TTL相关QTL,位于第1,3,5,6,8和9染色体上,单个QTL位点可解释5.59%~18.66%的表型变异。在2个环境下检测到了一个相同的TTL相关QTL位点(qTTL1-2)和2个既控制TBN又控制TTL的QTL位点(qTBN8郑州,qTTL8郑州;qTBN8-3海南,qTTL8海南)。

    2019年05期 v.53;No.215 67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 玉米灰斑病抗病QTL鉴定和效应分析

    宋军锋;陈华;田志强;李志敏;

    利用优良抗病自交系K 22为供体亲本,感病自交系B 73为轮回亲本,构建了含有90个家系的BC_2F_4群体,用于玉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分析。2016年和2017年对群体灰斑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合KASP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抗病QTL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个环境中共鉴定了3个抗病位点QTL,分别位于第1(bin1.09),2(bin2.04)和7(bin7.04)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2染色体上的QTL有较大的效应值,其加性效应为0.34,可以解释抗性10.2%的表型遗传变异。

    2019年05期 v.53;No.215 67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 有机和无机肥配施对豫中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任宁;黄玉芳;侯占领;牛银霞;叶优良;汪洋;赵亚南;岳松华;王祎;

    通过有机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上的增施与替代探究有机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上的最佳效果及最佳效益。试验于2017—2018年在河南禹州顺店镇进行,设置常规施肥(CK),氮肥用量为240 kg·hm~(-2);常规施肥+600 kg·hm~(-2)有机肥(OF1);常规施肥-10%N+120 kg·hm~(-2)有机肥(OF2);小麦供试品种为豫麦49-198,播种量为180 kg·hm~(-2);玉米供试品种为华育198,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在小麦、玉米收获期测产并测定土壤无机氮残留及植株全氮含量。结果表明,较CK相比,增施有机肥使小麦分别增产15.20%,8.75%,玉米分别增产7.21%,9.25%;相比CK,OF1与OF2处理下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15.21%,20.83%,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分别增加18.99%,25.22%;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玉米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子粒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玉米氮肥偏生产力较CK相比分别增加7.20%,21.39%,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分别增加28.50%,48.99%,氮素子粒生产效率分别增加8.15%,11.48%;不同处理在0~30 cm土层的硝态氮残留量趋势均表现为OF2<OF1<CK;该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下不同处理年总收益分别为2.02,2.25,2.03万元·hm~(-2)。有机无机肥料配施能显著增加小麦-玉米产量,促进小麦-玉米养分吸收,降低土壤无机氮残留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并提高小麦-玉米年际种植收益。

    2019年05期 v.53;No.215 683-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淹涝胁迫对水稻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成添;胡继超;林子静;

    为定量模拟和评估水稻遭受淹涝后灾害损失,通过开展水稻淹涝胁迫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淹涝深度和持续时间对水稻植株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籼稻和粳稻植株在遭受淹涝胁迫后,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系数均会发生变化,叶片的干物质分配系数最大,其次是茎,而根部的分配系数减小,穗部的干物质分配系数减少最多,这种增减趋势随淹涝胁迫程度的增加而愈加显著。2)不同淹涝胁迫处理下水稻均减产。全淹胁迫致使水稻减产大于半淹,淹涝时间越长减产越严重,不同生育时期减产程度是开花期>拔节期>灌浆期>分蘖期。此外,籼稻比粳稻有更强的抗涝能力。本研究建立的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系数与相对淹涝深度和淹涝时间有较好的定量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6,且通过显著性检验,方程能够描述水稻植株生长和产量随淹涝胁迫深度和时间增加后的变化。

    2019年05期 v.53;No.215 689-693+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聚谷氨酸对丹参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郭猛;高致明;张红瑞;李贺敏;周艳;黄勇;王茜;赵登林;

    采用质量分数为1.00%,0.50%,0.25%的聚谷氨酸溶液喷施丹参幼苗叶片,处理后7,14,21d对其农艺性状、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质量分数的聚谷氨酸对丹参幼苗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促进效果不同。0.50%聚谷氨酸对丹参幼苗叶长、叶宽、株高,平均根直径、总根体积、叶干质量、根干质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的促进作用最大;1.00%聚谷氨酸对丹参幼苗茎粗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促进作用最大;0.25%聚谷氨酸对丹参幼苗总根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本试验条件下,丹参幼苗适宜的聚谷氨酸喷施质量分数为0.50%。

    2019年05期 v.53;No.215 694-697+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园艺科学

  • 不同保鲜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张晓锋;娄玉穗;尚泓泉;吕中伟;王鹏;张平;集贤;樊红杰;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供试材料,设置SO_2熏蒸+6.6 g CT_2保鲜剂和6.6 g CT_2保鲜剂2个处理,以不熏蒸、不加保鲜剂为对照,比较不同保鲜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O_2熏蒸+6.6 g CT_2保鲜剂配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葡萄贮藏过程中的掉粒和腐烂,并较好地维持果实硬度和果柄耐拉力;同时,该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 TSS)和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 TA)含量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处理Ⅱ和对照,其下降速度较其他处理缓慢,贮藏至120 d时这2个指标分别为21.3%和2.17%。整个贮藏过程中,SO_2熏蒸+6.6 g CT_2保鲜剂处理的果实抗环血酸(Vc)含量下降38.5%,显著比处理Ⅱ和对照下降缓慢。另外,处理Ⅰ和处理Ⅱ的果实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处理Ⅰ能够很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升高,贮藏120 d时,PPO活性上升至70.83 U·g~(-1),显著低于CT2保鲜剂(80.67 U·g~(-1))和对照处理(85.23 U·g~(-1))。综上所述,SO_2熏蒸+6.6 g CT_2保鲜剂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延缓果实衰老,保持其外观品质,从而延长贮藏时间。

    2019年05期 v.53;No.215 698-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 基质及生长调节剂对‘糖果’大花天竺葵扦插繁殖的影响

    张慜;辛奕然;李秉玲;

    为提高新优盆花‘糖果’大花天竺葵(Pelargonium grandiflorum‘Candy Flowers’)繁殖效率与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探究了7种不同配置体积分数基质以及12种不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剂对‘糖果’大花天竺葵扦插繁殖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反映其生根效率以及扦插质量的生根率、生根所需时间、平均根长、根与叶的平均鲜质量及干质量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糖果’大花天竺葵扦插繁殖的最佳基质为V(泥炭)∶V(珍珠岩)=5∶1,最佳生长调节剂为200 mg·L~(-1) IAA溶液,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扦插生根率可提高至87%,比优化前处理提升了24.29%;扦插苗平均根长可达6.6 cm,提升了60.98%;平均根鲜质量达0.341 g,提升了52.08%;平均叶鲜质量达0.296 g,提升了42.00%。

    2019年05期 v.53;No.215 704-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植物保护

  • 棉铃虫幼虫血淋巴免疫因子溶血素的理化特性研究

    王雄雅;李星;白素芬;尹新明;李欣;

    为深入研究棉铃虫幼虫血淋巴免疫因子溶血素的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明确其分离、纯化的理化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温度、浓度、作用时间、pH、EDTA和金属离子对该溶血素的溶血活性影响及其糖结合特性。结果表明,棉铃虫幼虫血淋巴溶血素属热不稳定型。溶血素反应浓度与溶血活性并不成正比,8倍稀释液的溶血活性反高于4倍稀释液。反应2 h后,血淋巴溶血素对鸡血红细胞溶解速度急剧加快,6 h溶血效能达最大。血淋巴溶血活性的最适pH 7.0~8.0。62.5~500 mmol·L~(-1)EDTA对血淋巴溶血活性具有促进作用,而Ca~(2+)却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糖(糖苷)和唾液酸均未对血淋巴溶血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2019年05期 v.53;No.215 712-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 阿特拉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孟磊;李婧宜;裴鑫;

    合成了阿特拉津分子印迹聚合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对其特异识别性进行了表征,然后用聚合物颗粒装制了阿特拉津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用此萃取柱与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建立了果蔬中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的前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苹果、黄瓜作为基质,样品加标后通过萃取柱进行提取,对提取的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了该前处理方法对蔬菜中阿特拉津类残留的回收情况。结果显示,该前处理方法在苹果、黄瓜为基质的条件下,阿特拉津及其3种降解产物加标回收率都在95%~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都低于3.0%,定量检测限能达到3~5μg·kg~(-1)。

    2019年05期 v.53;No.215 718-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K18-5不同悬浮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抑制作用的影响

    张忠良;刘东平;潘培培;何梦菡;邢小萍;申顺善;

    本试验考察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K18-5对尖孢镰孢菌黄瓜专化型的抑制作用,研究了K18-5不同悬浮液处理对定殖能力、防治效果、促生作用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皿内试验,K18-5显著抑制尖孢镰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在盆栽试验,K18-5对黄瓜枯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芽孢悬浮液处理的防治效果更为显著,防效达到67.45%;K18-5在黄瓜根际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在芽孢悬浮液处理后的黄瓜根际基质和根系中的定殖密度较高而且稳定;K18-5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同时,K18-5悬浮液处理显著增加黄瓜根际基质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其中镰孢菌数量明显减少。

    2019年05期 v.53;No.215 724-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农业工程

  • 基于GO法的冰鲜鸡流通全过程的可靠性研究

    王振锋;王恒;姚东鑫;崔岩;

    通过将GO法运用到冰鲜鸡流通全过程的可靠性研究中,来提升冰鲜鸡流通过程的可靠性。首先,构建冰鲜鸡流通全过程的结构模型,找到与冰鲜鸡流通过程有关的种鸡饲养环节、屠宰冰鲜环节、冷链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影响因素;其次,建立GO图模型,计算出冰鲜鸡流通过程中各环节影响因素的故障概率,并对冰鲜鸡流通全过程可靠度进行定量计算,得出冰鲜鸡流通全过程的可靠度为0.898;再次,运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冰鲜鸡流通全过程可靠度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各个环节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进行计算,找出了影响冰鲜鸡流通全过程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最后,通过对冰鲜鸡流通全过程可靠度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证明了在基于GO法的冰鲜鸡流通全过程可靠性分析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2019年05期 v.53;No.215 731-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 基于ANSYS/LS-DYNA的大豆锯齿回转切割器作业参数优化

    顿国强;杨永振;李海山;于春玲;杜佳兴;张敬涛;高志勇;

    为分析锯齿回转切割器作业参数变化对大豆秸秆切割阻力的影响,优选切割器最佳作业参数组合。利用ANSYS-LS/DYNA对锯齿回转切割器的大豆秸秆切割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秸秆整个切割过程的切割阻力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秸秆切割阻力为多峰波动函数。以切割线速度、切割器倾角及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切割阻力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正交参数优化虚拟试验研究。影响因素顺序为切割线速度>切割器倾角>作业速度,切割线速度及切割器倾角为极显著影响(P<0.01),作业速度为显著影响(P<0.05);切割阻力随着切割线速度的增大及前进速度的减小而先减后增,随着切割器倾角增大而增大。当切割线速度15 m·s~(-1),切割器倾角-10°,作业速度1.5 m·s~(-1)时,切割阻力最小为13.387 N,且切割器最优参数通过了仿真试验验证。

    2019年05期 v.53;No.215 739-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8K]
  • 作物养分管理集成系统研究

    马刘正;孙晓全;段铁城;李冬贤;苏睿;杨亚涛;杨张青;胡建东;

    为了解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养分需求,维持土壤养分供给与作物吸收之间的平衡,从而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出了作物养分管理集成系统。该系统包括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吸光度检测技术、作物养分反射光谱检测技术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养分检测技术,它能够快速检测作物播种前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养分状况以及作物植株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作物养分管理集成系统中土壤速效氮磷钾吸光度法测量结果与碱解扩散法测量土壤速效氮,钼锑抗比色法测量土壤速效磷和火焰光度法测量土壤速效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8 2、0.908 4和0.847 4;水稻叶反射光谱与土壤作物分析仪SPAD(Soil-plant analysis development,SPAD)测试值相比,相关性系数为0.901 6;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获得的土壤钾谱线强度与火焰光度法钾测试结果相关系数为0.808 5。应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了玉米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建立了土壤养分和目标产量之间的关系式,为作物养分管理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2019年05期 v.53;No.215 745-751+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生命科学

  • 尧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曹龙;王香;翟卿;周陶玲;陈迎雪;田亚辉;曹振民;

    为了研究尧山自然保护区生境局部特征变化对蝴蝶种类多样性的影响,运用样线监测法对画眉谷、十八垛森林公园、尧山漂流、西大河、想马河等地区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最高的类群是蛱蝶科Nymphalidae,共27属44种,为优势类群;弄蝶科Hesperiidae仅4属4种,为稀有类群。5条样线中,西大河属级、种级多样性指数分别为H′(G)=2.875 0、H′(S)=3.074 0,物种丰富度为R=7.394 8,均为最高,优势度最低,D=0.159 0;想马河科级多样性指数最高,为H′(F)=1.494 1;而画眉谷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为J=0.834 0。

    2019年05期 v.53;No.215 752-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 基于叶绿体DNA变异的怀山药鉴定体系构建

    程月琴;李萍萍;王梦云;王昱程;王红卫;

    通过对20个怀山药和20个其他品种山药叶片总DNA序列比对发现,怀山药在叶绿体DNA片段trnQ-rps16上有210 bp的长度变异,同时在叶绿体DNA片段psbM-trnD上有1个特异碱基突变位点,会导致其他品种山药样品HinP1I酶切位点丢失。根据2个叶绿体DNA片段的序列差异构建怀山药鉴定体系。使用trnQ-rps16和psbM-trnD特异引物分别对山药总DNA进行扩增,trnQ-rps16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检测,psbM-trnD扩增产物经HinP1I酶切后电泳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样品进行比较。采用该体系对29个怀山药以及62个其他品种山药进行检测,均得到正确结果。对20个随机采集的市售山药根状茎样品检测,发现17个为怀山药,3个为其他品种山药,该结果与实际山药品种一致,表明该怀山药鉴定体系适用于怀山药的识别,具有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以及适用性广的特点。

    2019年05期 v.53;No.215 759-765+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4K]
  • 河南旋花科一新纪录种——刺旋花

    李家美;易冉;李晓静;孟昭伟;

    本研究报道了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 Turcz.)在河南省的新分布。该种属于旋花科,采集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荒山坡上。通过查阅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馆藏标本和出版文献,发现河南产的与其他地方的刺旋花性状差异很大。本研究对该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存环境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该种的照片。凭证标本现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HEAC)。

    2019年05期 v.53;No.215 76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霉菌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研究

    孙皖如;马玉帅;许向华;乌日琴;张玉妥;

    以霉菌几丁质合酶Ⅲ保守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合成分子信标探针;以黑曲霉菌ATCC(16404)DNA为模板,通过PCR、分子克隆、转录构建靶标RNA,进而建立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并对体系内相应成分进行优化;最后利用优化的SAT体系检测食品污染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评价SAT方法的特异性;针对不同浓度的黑曲霉菌孢子悬液,提取RNA进行SAT检测,评价SAT方法的灵敏性。结果表明,SAT检测体系中引物浓度为10μmol·L~(-1)及探针浓度为10μmol·L~(-1)时,反应曲线最佳;扩增过程中累计荧光量达到设定的荧光阈值所需循环数与培养的黑曲霉菌孢子量的对数存在线性相关关系(y=-7.061x+59.567,R~2=0.961 1),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0~3个·mL~(-1)孢子,用该方法检测食品中常见污染菌,发现仅黑曲霉菌出现荧光信号。初步建立了黑曲霉菌的SAT检测体系,可与食品常见污染细菌相鉴别,特异性达100%,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后,可成为食品中黑曲霉菌检测的新方法。

    2019年05期 v.53;No.215 769-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9K]
  • 怀地黄内生真菌HR-1产生的红色素稳定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谢永生;李勇莉;杨全中;郝振华;石晓卫;张伟;

    通过形态学特征及28S rRNA序列比对对1株产红色素怀地黄内生真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值对其红色素稳定性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与蘑菇轮枝菌(Verticillium psalliotae)的28S rRNA序列同源性达到99%,所产色素在495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对光相对比较稳定,pH 2~8,温度0~100℃条件下可以长时间保存。H_2O_2,Na_2SO_3对此色素有明显减色效果,金属离子对此色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Cu~(2+),Fe~(3+)离子能够使色素溶液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Fe~(3+)离子能够使色素溶液产生沉淀,色素水溶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与硫酸链霉素的抑制效果相当。

    2019年05期 v.53;No.215 777-782+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特征研究

    何斌;李青;冯图;刘勇;

    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随机设置典型调查样地,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谱和群落分类等方面对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内种子植物共有34科62属74种,物种组成主要以蔷薇科、禾本科和菊科等植物为主;2)群落内植物的科、属区系成分类型多样,温带成分占优势;生活型谱主要以地面芽植物(44.6%)和高位芽植物(25.68%)为主,其他生活型较少,这与草海保护区所在的地理区位相吻合;3)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法将样地内植被划分为9个群落类型,以针叶林和针叶混交林为主。

    2019年05期 v.53;No.215 783-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 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降解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甄静;杜志敏;李冠杰;王继雯;杨文玲;岳丹丹;赵俊杰;孙玉飞;

    为实现玉米秸秆的田间快速分解,采用室内和室外盆栽试验方法对复合菌剂(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J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1)和毛栓孔菌Trametes hirsute(XYG422))促玉米秸秆分解效果进行分析,并研究复合菌剂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接种菌株A1和XYG422,间隔2 d后接种菌株J4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效果优于3种菌株同时接种的处理。玉米秸秆接种复合菌剂40 d时,能显著提高玉米秸秆的降解率(35%)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3%,但菌剂的不同接种剂量对玉米秸秆的降解差异不明显。施用复合菌剂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增加,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有效成分含量呈上升趋势。Biolog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菌剂的处理组在20 d和40 d时土壤微生物AWCD及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指数与对照(CK20和CK40)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菌剂的不同接种剂量之间差异不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接种复合菌剂后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情况有明显差异。对照组CK20和CK40碳源利用种类较少;T1和T2利用碳源较多,种类相似;T3和T4碳源利用种类最多,但利用种类存在一定差异。

    2019年05期 v.53;No.215 791-798+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0K]
  • 不同种植年限对渭北地区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石宗琳;武大勇;王益权;高小宽;慕建东;

    为了探究种植年限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洛川县不同园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采集0~10、10~20、20~30、3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样品,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对不同土层果园土壤紧实度、容重、pH、有机质和碳酸钙等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土壤紧实度和容重整体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20 cm以下土层紧实度和容重均超过了限制根系生长的标准,黏粒在剖面上发生向下移动的趋势。果园土壤pH和HCO~-_3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20 cm显著高于20 cm以下土层,而CaCO_3在30 cm以下土层含量偏高。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大于20 a以上果园紧实度和容重增加,造成黏粒在土壤深层(40~60 cm)的淋溶淀积,土壤pH、CaCO_3和HCO~-_3均呈现增—减—增的变化趋势。果园土壤发生了深层紧实化、CaCO_3退化现象以及酸化趋势。

    2019年05期 v.53;No.215 799-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经济与管理科学

  • 基于GWR地理加权法的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探析

    马慧强;燕明琪;刘玉鑫;

    利用空间自相关、GWR模型及ArcGIS自然断裂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从城镇化率、投资水平、消费水平、产业结构、农业因素、交通条件等方面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其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总体来看,河南省经济发展空间不均衡,中部地区较为发达,南部和东南部相对落后;从局部来看,各市所辖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而地级市下辖的各县则普遍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呈正相关性,高低集聚现象明显。High-High区主要集中在郑州市及周边(郑-汴-洛),Low-Low区集中分布于河南省南部和东南部区域。在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归因探讨方面,发现投资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强劲,作用强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农业因素对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居第2位,作用强度呈北向南递增;消费水平、交通条件、城镇化率对经济的影响度分别位居第3~5位,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作用明显;产业结构对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影响最弱,对经济发展影响相比其他5个因素要弱。

    2019年05期 v.53;No.215 806-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1K]
  • 河南省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张晓昱;綦雪飞;王俪静;

    从经济收敛的角度,运用动态面板数据对河南省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α收敛和β收敛的增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资源型和非资源型城市一直存在较大差距;成熟型资源城市即三门峡、鹤壁和平顶山收敛速度最快,其次是再生型城市洛阳和南阳,衰退型城市焦作和濮阳收敛速度最慢。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主导着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的第一产业收敛较快,第三产业收敛不存在;同时,由于投资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外资利用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

    2019年05期 v.53;No.215 816-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 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及推进方向研究

    贾云飞;赵勃霖;何泽军;张朝辉;张锐;

    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2008—2017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10年来平均水平较低,但2015—2017年增长较快且接近良好水平;资源利用与产地环境是2008—2010年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效益与绿色氛围是2013—2017年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应该主要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要素投入效率提高及绿色农产品生产行为倡导等方面加强推进。

    2019年05期 v.53;No.215 823-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