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77050

综述

  • 玉米南方锈病研究进展

    王亚飞;巩梦豪;李好海;徐永伟;肖继斌;张玉阳;苌嘉鑫;袁虹霞;李洪连;施艳;

    综述了玉米南方锈病(southern corn rust, SCR)的发生分布、病原特征、病原遗传结构、玉米抗病基因、防控措施方面的综合进展,分析了目前SCR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应重视建立和优化综合防控体系,注重挖掘抗病基因、开发快速检测工具和筛选高效农药,以期为SCR的有效防治提供指导性策略。

    2024年03期 v.58;No.243 357-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 农地流转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进展

    栗滢超;王慧姣;孟庆香;李青松;廉中康;申家宇;

    综述了土地生态安全领域研究进展及农地流转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总结了农地流转领域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新时代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背景下,土地利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当前农地流转生态风险认知不足、土地生态安全系统性评估方法体系有待完善、适应经营权流转的土地生态安全调控机制尚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提出进一步探索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发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估方法,建立从源头调控的土地生态安全调控机制,以满足新形势下乡村振兴中生态振兴对农地持续利用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2024年03期 v.58;No.243 365-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栏

  • 河南省地方鸡骨骼特性的研究

    刘新新;安智远;周恩友;张露洁;蔡春霞;张金豪;郭焕杰;马思涵;李文婷;孙桂荣;田亚东;康相涛;韩瑞丽;

    【目的】研究河南省地方鸡骨骼特性的特点与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固始鸡、河南斗鸡、正阳三黄鸡、淅川乌骨鸡和卢氏鸡这5个河南省地方鸡品种的成年鸡,每个品种16只,公母数量各8只,屠宰后取股骨、胫骨和跖骨,分别对公母鸡的股骨、胫骨、跖骨的骨骼形态计量学指标,以及胫骨骨密度、骨强度和母鸡的胫骨骨骼成分指标测定,并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河南省地方鸡不同品种中,河南斗鸡的股骨、胫骨和跖骨的质量、长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河南斗鸡(公)骨强度和骨密度显著高于正阳三黄鸡(公)和卢氏鸡(公),与固始鸡(公)和淅川乌骨鸡(公)无显著差异。除了河南斗鸡(母)外,淅川乌骨鸡(母)的骨密度、骨强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母鸡。正阳三黄鸡(母)和淅川乌骨鸡(母)胫骨钙含量显著高于固始鸡(母)、灰分显著高于固始鸡(母)和卢氏鸡(母),卢氏鸡(母)胫骨磷最高,显著高于淅川乌骨鸡(母)。结合主成分分析从22个骨骼指标提取出2个主成分,能够反映骨骼指标的信息,河南斗鸡综合评分最高。【结论】河南斗鸡的骨骼特性要明显优于其他4个地方鸡品种,其次是淅川乌骨鸡、固始鸡、正阳三黄鸡和卢氏鸡。

    2024年03期 v.58;No.243 374-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 固始鸡胸肌代谢组特征评价及相关基因鉴定

    李帅浩;张鸿源;代雅琪;李鸿泰;谷金星;吴冉;李国喜;

    【目的】揭示固始鸡优良肉质性状特征与潜在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以45日龄AA肉鸡为对照组,对120日龄固始鸡胸肌代谢物进行了表征,并结合胸肌转录组数据鉴定了差异代谢物(differential accumulated metabolite, DAMs)相关基因。【结果】代谢组分析显示,2个品种鸡胸肌间共有134种DAMs,与AA肉鸡相比,48种DAMs在固始鸡胸肌中显著上调,86种DAMs显著下调,这些DAMs主要归属于氨基酸、脂肪酸和多肽。同时,基于胸肌转录组数据,筛选到1501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与AA肉鸡相比,719个在固始鸡胸肌中上调,712个下调。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显示,DEGs和DAMs在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甘氨酸及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通路显著富集。相关性分析显示,15个基因-代谢物分子对呈显著正相关,13个基因-代谢物分子对呈显著负相关,涉及L-丝氨酸、4-乙酰氨基-2-氨基丁酸、N2-琥珀酰-L-鸟氨酸、O-磷酸乙醇胺、胆碱等代谢物分子及GATM、SARDH、PTDSS2、ALDH7A1、AGPAT2和EHHADH等基因。【结论】与AA肉鸡相比,固始鸡中显著上调的差异代谢物(磷脂酰乙醇胺、L-丝氨酸、谷胱甘肽、肌肽、肌醇和苹果酸等)及其相关差异基因,可作为固始鸡胸肌肉质风味的潜在标志物。

    2024年03期 v.58;No.243 383-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3K]
  • 基于全基因组SNPs标记对河南斗鸡遗传多样性及选择信号分析

    胡晓玉;肖成朋;高超群;张晨曦;史浚来;贾鑫涛;王克君;李文婷;

    【目的】对河南斗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全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分析,挖掘河南斗鸡品种重要的种质特性基因。【方法】使用AffymetrixAxiom 600K高密度鸡基因分型芯片对来自9个品种的173只鸡的群体(包括20只河南斗鸡及153只商品鸡)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各个品种的期望杂合度、观测杂合度、次等位基因频率及核苷酸多样性评估地方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主成分分析、祖先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品种的群体结构;利用斗鸡与商品鸡的成对遗传分化指数值进行选择信号分析。【结果】河南斗鸡及各商品鸡群体的观测杂合度为0.153~0.311,期望杂合度为0.158~0.315,次等位基因频率为0.111~0.234,核苷酸多样性为9.77×10~(-5)~1.56×10~(-4),且斗鸡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商品肉鸡品种,高于商品蛋鸡品种。系统发育树、主成分分析及祖先成分分析表明品种间有明显的群体分化。河南斗鸡与商品鸡群的主成分分析发现,河南斗鸡与商品肉鸡品种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将河南斗鸡和商品鸡群进行遗传选择信号后分析发现,河南斗鸡在神经,骨骼肌肉发育,免疫等性状经过高度选择。【结论】本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探究了河南斗鸡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筛选出候选基因,为河南斗鸡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v.58;No.243 394-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7K]

研究论文

  • 前茬冬小麦不同灌溉处理对夏甘薯产量的影响

    李煜铭;王艳丽;吴鹏年;田春丽;乔毅博;高晨凯;刘水苗;刘长硕;王同朝;

    【目的】探究前茬冬小麦季水分处理对夏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周年轮作模式下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2021年在黄淮海平原南部开展田间试验,在冬小麦季设置3种灌溉处理:W0 (不灌溉)、W1 (单次灌溉45 mm)、W2 (单次灌溉90 mm),各处理均灌溉2次。研究冬小麦不同水分处理对后茬夏甘薯土壤贮水量、生物量、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W1处理下土壤贮水量在甘薯收获期较W2处理和W0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3.86%~19.28%和8.96%~10.92%。W2处理与不灌溉处理相比可显著增加甘薯叶面积指数9.65%~60.27%,提高蔓茎生物量6.42%~45.82%。W1和W2处理可显著提高鲜薯产量,分别较不灌溉处理显著提高13.43%~19.77%和9.18%~15.65%。就水分利用效率而言,2020年W1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W2和W0处理显著提高12.66%和19.47%。【结论】该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季W1处理可促进夏甘薯地上部同化物向地下部分配,进而在提升鲜薯产量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2024年03期 v.58;No.243 403-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 桃基因PpNAC的鉴定及其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王晓菲;高利盈;刘宁;程钧;王伟;谭彬;郑先波;叶霞;冯建灿;张郎郎;

    【目的】鉴定影响桃果实成熟的PpNAC基因,并分析其在桃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变化,为解析桃果实成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桃不同组织部位的转录组分析,从115个PpNAC基因家族成员中筛选在果实中特异表达的PpNAC基因,进一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互作分析和表达分析,筛选可能影响桃果实成熟的PpNAC基因。【结果】筛选到16个在桃果实中高表达的PpNAC基因,其在桃的8条染色体上都有分布,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差异较大。基因编码区均含有NAM保守结构域和motif1~6,含有3~8个外显子,2~7个内含子,启动子中脱落酸响应元件和茉莉酸响应元件相对较多。此外,通过与已报道成熟相关NAC蛋白PpNAC1的互作筛选,得到4个与PpNAC1互作的PpNAC蛋白。进一步的表达分析表明,这4个PpNAC基因在果实成熟起始期和成熟后期表达量达到最高。【结论】PpNAC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桃果实成熟。

    2024年03期 v.58;No.243 412-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3K]
  • 甜瓜CmGLK转录因子调控果实品质的遗传网络解析

    郭姚淼;段世享;刘港运;李鹏飞;康旗帅;杨森;豆峻岭;胡建斌;杨路明;朱华玉;

    【目的】解析甜瓜CmGLK转录因子调控果实品质的调控网络,为甜瓜果实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甜瓜HB42(WT)及其Cmglk基因近等基因系glk-NIL(NIL)为试材,对其自交授粉后30 d成熟果实的果肉进行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与甜瓜果实品质相关的草酰乙酸、磷酸二羟基丙酮、3-磷酸-D-甘油酸、熊果苷、D-葡萄糖-1,6-二磷酸、9,10-环氧十八烯酸、12,13-环氧-9-十八碳烯酸等代谢物均在NIL中下调表达。转录组学数据表明,参与三羧酸循环途径的苹果酸脱氢酶基因(MDH)、E2亚基氧化戊二酸脱氢酶2基因(E2-OGDHzhe2)在NIL中下调表达;参与糖酵解途径中的多数关键基因在NIL中下调表达,仅有丙酮酸脱氢酶基因(PDHA)、叶绿体醛酮还原酶基因(CHLAKR)、醛酮还原酶基因(AKR4C9)、丙酮酸激酶基因(PK)4个基因在NIL中上调表达;与可溶性糖相关的β-葡萄糖苷酶15基因(BGLU15)、β-葡萄糖苷酶12基因(BGLU12)、β-葡萄糖苷酶45基因(BGLU45)、β-葡萄糖苷酶42基因(BGLU42)关键基因在NIL中下调表达;参与亚油酸代谢途径中的9个脂氧合酶基因(LOX),其中5个在NIL中是上调表达的,4个在NIL中都是下调表达的。【结论】GLK转录因子可能通过调控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代谢,从而影响甜瓜果实品质,初步解析了甜瓜CmGLK转录因子调控果实品质形成的遗传调控网络。

    2024年03期 v.58;No.243 424-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6K]
  • 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特征和体外致病性研究

    崔俊岭;梁玉蕾;刘新新;楚浩然;陈秋如;董焱斌;贺丹丹;吴华;苑丽;

    【目的】探究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特点。【方法】检测76株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谱、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基因,并分析毒力基因与耐药特点、系统进化分群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药敏结果显示,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最高,达85.53%(65/76);其次是恩诺沙星,为48.68%(37/76);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谱为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乙酰甲喹,达10.53%(8/76)。系统进化分群结果显示,主要的亚群为C群和B1群;其中,C群检出率最高,达53.95%(41/76);其次是B1群,为30.26%(23/76);E群、A群、D群和F群的检出率分别为9.21%(7/76)、2.63%(2/76)、2.63%(2/76)和1.32%(1/76);未检测出B2群和分支I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76株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均检出了至少4种毒力因子,且有11株菌同时携带至少11种毒力基因;其中,有13株菌同时检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的5个标志性毒力基因(iroN、iutA、hly、OmpT和iss),检出率为17.11%;有11株菌检出ColV质粒的标志基因(cva/cvi、iroN、iucD/iutA、etsAC、OmpT/hlyF和sitA),检出率为14.47%;有28株菌检出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igh pathogenitility island, HPI)的标志基因irp-2和fyuA,检出率为36.82%。【结论】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多为多重耐药菌,且多重耐药菌株携带ColV毒力质粒可能性更高;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与致病性有关联,即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具有多重耐药的同时,具有致病的可能性更高。

    2024年03期 v.58;No.243 435-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 河南省不同区域古树资源特征分析及保护对策

    任婉倩;侯贺平;毕会涛;孙煜萌;

    【目的】分析河南省不同区域古树资源的空间特征、物种组成与数量特征的差异性,对河南省因地制宜保护古树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河南省9 874株散生古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法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从数量、物种组成和树龄结构3大维度比较分析了5大区域、6种用地类型中古树资源的差异性。【结果】1)河南省古树资源呈西北-东南方向的聚集态势,古树在数量上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古树树龄则呈现负相关性。2)伏牛山区、大别山-桐柏山区、太行山区3大区域在古树的数量、密度及种类方面均呈现出不同优势。古树数量较少的黄淮海平原区、秦巴山地2个区域中(超)高龄古树比例相对较高。3)河南省内耕地及草地、农村居民点、林地等农用地类型是古树资源的主要聚集地。【结论】伏牛山区、大别山-桐柏山区、太行山区3大区域需加强对偏远山区古树资源的定期巡逻与检查;黄淮海平原区、秦巴山地在保护现有古树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古树后备资源建设;在古树资源集中的农用地中,应充分发挥古树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2024年03期 v.58;No.243 44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1K]
  •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鸡蛋分类识别研究

    梁旭;王玲;赵书涵;

    【目的】探究残差神经网络(residual neural network, ResNet)对不同种类鸡蛋的分类效果,明确深度学习应用存在智能鸡蛋巡检装置的可行性,为家禽养殖智能化进程提供新思路,并为鸡蛋分类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在鸡舍实地取样,采用自适应矩估计优化器(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 Adam)以微调最后1层、微调所有层和重新训练所有层3种迁移学习策略分别训练,并通过调整模型权重参数及改变学习率的方式训练出最佳分类模型。【结果】得到识别准确率高达98.971%的鸡蛋分类模型。计算出模型在数据集上的各类评估指标,并借助混淆矩阵及语义特征降维可视化,分析出鸡蛋分类识别中易被误判的类别及语义。该模型部署后实时性良好,满足实际需求。【结论】鸡蛋的分类识别中光照条件是关键影响因素,应尽可能使鸡舍光照稳定均衡。针对6类鸡蛋,微调所有层并调整学习率参数为0.6,可得最佳模型。其在鸡舍场景下分类效果优良,尤其是颜色语义,应用于智能鸡蛋巡检装置,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后续研究中应注重畸形蛋及软壳蛋的记录,为进一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2024年03期 v.58;No.243 45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 镁硅改性烟秆炭吸附特性和能力研究

    胡泽森;岳建芝;王慷;张志萍;荆艳艳;张全国;

    【目的】研究镁硅改性烟秆炭吸附特性和能力,解决水体中过量的氮和磷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并实现废弃生物质烟草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将烟草秸秆通过热解制备烟秆生物炭,再由MgCl_2和Na_2SiO_3对其浸渍改性,用于吸附水体中的氮、磷并研究其吸附特性。【结果】改性后烟秆炭对氮和磷的吸附量分别为4.26和37.93 mg·g~(-1),分别是改性前的5和11.6倍;改性后烟秆炭镁、硅含量分别是改性前的26.5和4.5倍;烟秆炭的BET测定结果表明,改性提高了烟秆炭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孔隙结构更加发达;改性后的烟秆炭出现新的衍射峰,改性引入了新的表面官能团。改性烟秆炭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下对氮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吸附磷的pH值范围相对较宽。改性烟秆炭对氮和磷的吸附过程分别符合颗粒内扩散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方式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类型均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改性烟秆炭在双溶质溶液中对氮、磷的吸附量相比在单溶质溶液中有显著提升,说明氮和磷在水中共存时对烟秆炭吸附产生协同作用。【结论】镁硅改性烟秆生物炭可以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氮和磷,是一种高效除氮磷吸附剂。

    2024年03期 v.58;No.243 46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 不同油炸条件对挂糊肉制品品质的影响

    柳艳霞;刘纯;李苗云;孙灵霞;赵改名;于家欢;闫晓戈;赵志奇;

    【目的】探究油炸参数对挂糊肉制品品质的影响及淀粉糊的作用。【方法】通过改变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借助质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研究挂糊肉制品的品质和淀粉糊的结构变化,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淀粉糊的结构改变对挂糊肉制品品质形成的贡献。【结果】随着油炸温度的升高和油炸时间的延长,挂糊肉制品亮度值升高,红度值与黄度值降低,水分含量降低,硬度与咀嚼性无显著变化,总体感官得分逐渐上升;表面淀粉的结晶结构及分子构型遭到破坏,含油率上升,直至19.4%;包裹淀粉糊可以提高挂糊肉制品亮度值,减少水分流失,并降低油炸挂糊肉制品的硬度与咀嚼性;直至温度达到170℃或时间延长至140 s以后时,淀粉的结晶衍射峰逐渐平缓,含油率下降,水分含量进一步降低至46.13%,硬度与咀嚼性迅速升高至819.12 g和472.18 g,此时挂糊肉制品表面呈现金黄色,口感质地最为酥脆;淀粉R1值降至最低值0.998 2,结构被破坏转为无序,对肉的保护作用降低,但此时挂糊肉制品的感官得分达到最高点。【结论】马铃薯淀粉糊可以提高油炸肉制品的亮度值,增加水分含量及出品率,并降低硬度与咀嚼性,进而提高挂糊肉制品的感官评分。

    2024年03期 v.58;No.243 477-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5K]
  • 不同包装方式对冷鲜猪肉品质及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庄军辉;付丽;刘雪颖;高雪琴;

    【目的】探索冷鲜猪肉贮藏期间品质劣变情况及假单胞菌生长状况,为冷鲜肉贮藏期品质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真空、保鲜盒和热收缩膜3种方式包装冷鲜猪肉,检测4℃下贮藏第0、2、4、6、8天时肉样中假单胞菌菌落数及细菌菌落总数、感官指标、pH值、色差、水分活度值、TVB-N值的变化。【结果】相对于保鲜盒包装,真空包装和热收缩膜包装均能抑制冷鲜猪肉中菌落总数及假单胞菌菌落数增长;贮藏第4天,保鲜盒组肉样的菌落总数达到6.99 lg(CFU·g~(-1)),真空包装组第6天才达到6.46 lg(CFU·g~(-1));贮藏第6天,保鲜盒组肉样中假单胞菌数最高达到7.58 lg(CFU·g~(-1)),真空包装组和热收缩膜组分别达到了5.00 lg(CFU·g~(-1))、6.27 lg(CFU·g~(-1)),显著低于保鲜盒组;贮藏期间,3组肉样的TVB-N值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保鲜盒组第6天TVB-N值达到158.7 mg·kg~(-1),真空包装组和热收缩膜组在贮藏第8天时超过150 mg·kg~(-1);水分活度测定中,第4天真空包装组和热收缩膜包装组AW值大于保鲜盒包装组,贮藏第6天起,各组肉样的水分活度趋于稳定差异不显著(p>0.05);贮藏前2 d,保鲜盒组肉样L~*值较高,而贮藏后期,热收缩膜组和真空包装组能维持较高的L~*值;保鲜盒组肉样的a~*值均整体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热收缩膜组和真空包装组呈下降趋势,真空包装能较好延缓a~*值下降;第8天,保鲜盒组肉样pH值最高,已接近7.0,热收缩膜组与真空包装组肉样pH值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低于6。在反映肉质新鲜度上,猪肉的感官与a~*值、pH值、AW值、TVB-N值、假单胞菌数相关性比较大。【结论】真空包装可以能抑制冷鲜猪肉细菌的增长、延缓TVB-N值的增长,在短期内能更好维护冷鲜猪肉的品质。

    2024年03期 v.58;No.243 487-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 聚乙烯微塑料对冬小麦生长及土壤酶活性影响

    丰晨晨;陈悦;陈富鹏;李岚涛;林迪;

    【目的】探究聚乙烯微塑料(polyethylene microplastics, PE-MPs)对冬小麦生长、生理及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为揭示冬小麦对PE-MPs污染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粒径(10、500μm)和质量分数(0%、0.1%、0.5%、1.0%和5.0%)PE-MPs对冬小麦(播种后60、90、120 d)生长发育、光合生理、抗氧化酶活性、叶片解剖结构、冠层温度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冬小麦生长发育和光合生理等指标受PE-MPs影响显著。冬小麦株高、叶面积、叶鲜质量和根鲜质量等农艺指标及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b(Chl-a+b)含量和光合特性整体呈先升高(PE-MPs质量分数0.1%~0.5%)后降低(PE-MPs质量分数1.0%~5.0%)趋势。同时,PE-MPs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抗氧化酶活性,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均在PE-MPs质量分数0.5%时达到最高,而后逐步下降。PE-MPs质量分数0.1%~0.5%时提高了叶片厚度,增加了植株冠层群体温度。此外,土壤脲酶(soil urease, S-URE)、酸性磷酸酶(soilacid phosphatase, S-ACP)和脱氢酶(soil dehydrogenase, S-DHA)活性受PE-MPs影响显著,3种酶活性整体均在PE-MPs质量分数0.5%~1.0%处理下达最大值。【结论】PE-MPs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理化特性及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整体呈低促(0.1%~0.5%)高抑(1.0%~5.0%)趋势变化,高质量分数PE-MPs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毒性损伤。

    2024年03期 v.58;No.243 496-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 社会网络视角下郑州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更新研究

    侯冰晨;杨芳绒;刘安南;冯祯;王锐;

    【目的】提升城市居住区老年人在公共空间活动的体验。【方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以郑州市绿荫公园居住片区为对象,建立居住区公共空间网络和老年人行为活动网络,通过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密度、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及切点,量化了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揭示节点的分布形态和作用机制。【结果】1)研究区公共空间网络的结构呈巢形,老年人行为网络的结构呈放射形,两者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差异。2)通过对比分析,2个网络的整体完备性一般;从均衡性分析,2个网络的中心性节点排序不重合,表示其行为需求与空间供给并不匹配;从脆弱性分析,老年人行为活动网络节点的联系相对更脆弱。【结论】老年人行为活动的中心不是区域公共空间的理想中心,空间对老年人行为的适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研究结果及片区现状,提出了疏通路径、联动小区和充实节点3方面建议,为公共空间的设施完善及景观综合提质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3期 v.58;No.243 508-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7K]
  • 生猪养殖业绿色生产行为评价与耦合度分析

    年子仪;曹永甲;俞洋;吴一平;

    【目的】将政府主导、自律共治、多元主体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付诸生猪养殖业发展中,有效整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难,并利用嵌入结构的重构有效地摆脱不可持续的困境,从而实现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嵌入性治理理论,构建双重嵌入性治理模式,利用课题调研数据,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双重嵌入性治理下养殖(场)户绿色生产行为进行评价,运用耦合度分析法评估3种要素嵌入状况。【结果】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户绿色生产行为所呈现的突出问题是因为双重嵌入性治理效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3种要素嵌入的耦合协同治理效果较好,没有出现失衡现象。【结论】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强化中间性组织内部自律意识,注重中间性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2024年03期 v.58;No.243 517-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赵钦栋;马恒运;金启明;宋春晓;

    【目的】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718个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 ESRM),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农户增收效应的影响。【结果】基于“反事实”假设,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若没有选择退出,家庭年均总收入会下降41.9%,即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增收;此外,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东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最高,对新生代农户的增收效应相比于老一代更强。【结论】在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权利的基础上,审慎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并为具备离农条件农民提供土地权利价值的实现通道。

    2024年03期 v.58;No.243 526-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