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77050

综述

  • 生物发酵饲料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吴星;田翊翔;李嘉彤;宫玉杰;田亚东;王永才;

    阐述了生物发酵饲料的概念、种类及其作用机制,综述了生物发酵饲料对家禽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生物发酵饲料在家禽生产中面临的挑战,并对生物发酵饲料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生物发酵饲料在家禽生产中仍面临生产成本问题、储存问题和稳定性问题等挑战,下一步可通过提高生物发酵饲料的品质、开发新型发酵剂和添加剂及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等实现生物发酵饲料在家禽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

    2024年05期 v.58;No.245 717-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 生物质甲醇/二甲醚制烯烃中分子筛的合成与改性研究进展

    董培垒;丁攀;王伟;周培林;肖亚涛;刘抗;邵龙;

    综述了生物质甲醇/二甲醚制烯烃(methanol to olefins/dimethyl ether to olefins, MTO/DTO)中发挥催化作用的分子筛的种类及性能特点,对ZSM-5分子筛和SAPO-34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和改性方法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水热合成法、无模板剂合成法、微波合成法、干凝胶合成法、无溶剂合成法、离子热合成法和超声波合成法等合成方法,以及改变硅铝比、金属改性、非金属改性、碱改性、水热处理改性、酸改性、氨基化改性和氟化物处理改性等改性方法。目前,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和改性方法对分子筛性能的调控仍有不足,而分子筛的性能与其结构及酸性密切相关。调控分子筛的结构及酸性,可以进一步提升分子筛的催化性能与合成效率,延长分子筛的催化寿命,降低甲醇/二甲醚生产的工艺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2024年05期 v.58;No.245 726-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种质资源

  • 烟草NtPXG基因克隆、表达特征及其功能分析

    金维环;王权;王昊阳;刘磊;丁超;王明鑫;李俊营;郭红祥;

    【目的】克隆烟草氧脂素合成关键基因NtPXG,探究该基因对生物/非生物胁迫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为解析NtPXG基因响应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法克隆NtPXG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结构与蛋白质性质;通过qRT-PCR对不同发育期的组织以及机械损伤、干旱、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烟草NtPXG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利用叶盘转化法获得过表达NtPXG基因烟草后,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NtPXG基因长度为744 bp,共编码247个氨基酸;NtPXG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其在烟草不同时期部位的表达量具有明显的组织和发育特异性,对不同的非生物胁迫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会产生响应;NtPXG基因过表达烟草表现出明显的TMV抗性。【结论】烟草NtPXG基因不仅参与烟草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参与烟草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推测NtPXG基因可能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信号响应外界的胁迫。通过烟草中过表达NtPXG基因;证明了NtPXG基因可通过JA信号通路抑制TMV的增殖。

    2024年05期 v.58;No.245 736-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9K]
  • 废弃烟梗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最佳条件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周猛;王龙飞;何爱民;陈伟华;王晓如;沈薇;来苗;崔冰;肖梦兰;赵铭钦;

    【目的】探究以废弃烟梗源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最佳条件及所制备样品的吸附性能。【方法】使用3个烟草产地(河南、陕西、湖南)的废弃烟梗水提物作为发酵培养基,制备了3种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 BC),以BC产量为指标,对种龄、接种量、初始pH值、装液量、温度、时间6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对不同的废弃烟梗水提物培养基和常规培养基所得BC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1)在不添加额外营养物质的情况下,烟梗水提物可直接作为发酵培养基生产细菌纤维素。2)发酵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最佳条件分别为:种龄18 h,接种量10%,初始pH值5.5,装液量50 mL,温度30℃,时间9~11 d。3)细菌纤维素产量与烟梗水提物中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4)烟梗水提物制备的B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表征发现,其都具有BC典型的精细三维纤维网状结构,纤维直径约为30~100 nm,无明显差异且SX-BC结晶度较高。5)4种BC均能吸附溶液中的Cu~(2+)和Zn~(2+),其中SX-BC对Cu~(2+)和Zn~(2+)的吸附效果最佳,分别达到36和39 mg·g~(-1)。【结论】SX-BC的发酵产量最高,对Cu~(2+)和Zn~(2+)的吸附效果最好。

    2024年05期 v.58;No.245 746-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0K]
  • 桂花色泽关键基因OfCCD4互作转录因子的鉴定分析

    史德静;邬俊媛;韩柳青;张瑞珍;林楠;尚富德;刘燕培;

    【目的】明确调控桂花类胡萝卜素代谢关键基因OfCCD4的转录因子,探究转录因子与OfCCD4结合并调控其表达的分子机制,为解析桂花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分子机制及桂花花色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杭州临安太湖源区桂花花瓣为研究材料,对前期筛选的类胡萝卜素代谢关键基因OfCCD4进行转录因子预测,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酵母单杂交等分子生物学试验初步鉴定OfCCD4的转录因子。【结果】转录组分析发现,有10个转录因子与OfCCD4表达水平呈现高相关性;Y1H酵母转录激活活性结果显示,其中有8个转录因子具有一定的转录自激活能力;酵母单杂交结果表明,3个转录因子与OfCCD4启动子有强相互作用,3个转录因子与OfCCD4启动子存在弱相互作用。【结论】筛选到3个具有自激活活性,且与OfCCD4存在强互作关系的转录因子,推测其可能通过调控桂花OfCCD4基因表达影响花色差异。

    2024年05期 v.58;No.245 757-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7K]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 微嗜酸寡养单胞菌A2用于饲料添加剂的潜力分析

    索江华;张宸;刘昆;李祥;王梦迪;杨森;

    【目的】分析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A2对昆明小鼠的毒性作用,评价其安全性,为开发有效去除黄曲霉素B_1(aflatoxin B_1,AFB_1)的活菌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14 d给昆明小鼠灌胃0.02 mL·g~(-1)·d~(-1)(以小鼠体质量为标准)的微嗜酸寡养单胞菌A2发酵液,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测定雌雄昆明小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肝脏免疫指标(IL-β和TNF-α)和脾脏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并对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加入微嗜酸寡养单胞菌A2发酵液后,与对照组相比,小鼠的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抗氧化指标、肝脏和脾脏免疫指标及肝脏的组织结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微嗜酸寡养单胞菌A2灌胃对昆明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潜力巨大。

    2024年05期 v.58;No.245 765-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 重组ABHD17A的表达及功能验证

    史雪盟;王靖仪;陈帅武;张鑫彤;温鑫;毛琳;许君;

    【目的】通过表达重组α/β水解酶超家族17A(α/β-hydrolase domain-containing 17A,ABHD17A),验证其在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为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新思路。【方法】原核诱导重组ABHD17A表达,通过酰基-聚乙二醇交换法(Acyl-PEGyl exchange gel-shift, APEGS)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等技术检测重组ABHD17A对N-Ras棕榈酰化修饰以及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感染的影响。【结果】成功将abhd17a编码序列克隆至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入BL21(DE3)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发现在22℃、1 mmol·L~(-1)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thiogalactoside, IPTG)诱导可得到高浓度的可溶性重组ABHD17A。利用亲和层析纯化出重组ABHD17A,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及免疫印迹确认了该蛋白的特异性表达。将重组ABHD17A与表达有Flag-N-Ras的HEK293细胞裂解液在4℃孵育12 h,借助APEGS法检测N-Ras的棕榈酰化,结果显示,重组ABHD17A显著下调N-Ras棕榈酰化修饰水平,表明重组ABHD17A在体外可发挥去棕榈酰化酶的作用。将重组ABHD17A孵育HEK293细胞24 h后感染JEV,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JEV mRNA及蛋白水平,发现孵育重组ABHD17A能显著抑制JEV感染,参与免疫调控。【结论】证实了纯化的重组ABHD17A可特异性去棕榈酰化N-Ras,并抑制JEV感染。

    2024年05期 v.58;No.245 775-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生态环境

  • 磷脂酶Dα1在TuMV激活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中的功能分析

    林佳宇;张世杰;徐传涛;杜林林;孙炳剑;孙航军;

    【目的】研究磷脂酶Dα1(phospholipase Dα1)及其产物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在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TuMV)促进植物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UV-2800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TuMV对本氏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利用Real-time qPCR检测TuMV侵染或瞬时表达6K2蛋白对本氏烟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NbNYE1(Nicotiana benthamiana NON-YELLOWING1)、NbNYE2(Nicotiana benthamiana NON-YELLOWING2)和NbPAO(Nicotiana benthamiana pheide a oxygense)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敲除NbPLDα1(Nicotiana benthamiana phospholipase D alpha 1)或正丁醇降低磷脂酶D产生的磷脂酸含量,检测对TuMV诱导的NbNYE1、NbNYE2和NbPAO 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体外喷施磷脂酸对NbNYE1、NbNYE2和NbPAO 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TuMV侵染导致野生型本氏烟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48%。TuMV侵染的野生型本氏烟中NbNYE1、NbNYE2和NbPAO表达量分别为健康野生型本氏烟的7.61、15.80和5.19倍。TuMV侵染的NbPLDα1敲除突变体本氏烟中NbNYE1、NbNYE2和NbPAO表达量分别为健康野生型本氏烟的2.35、7.83和1.29倍。正丁醇处理后,TuMV侵染的野生型本氏烟NbNYE1、NbNYE2和NbPAO表达量与健康野生型本氏烟无明显差异。喷施磷脂酸的叶片中NbNYE1、NbNYE2和NbPAO表达量分别为清水处理野生型本氏烟的12.39、3.64和8.26倍。此外,瞬时表达6K2蛋白叶片中NbNYE1、NbNYE2和NbPAO表达量分别为瞬时表达GFP野生型本氏烟的5.64、4.67和3.45倍。【结论】TuMV促进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依赖磷脂酶Dα1及其产物磷脂酸,病毒编码的6K2蛋白是促进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的关键致病因子。

    2024年05期 v.58;No.245 783-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不同浓度外源硒对中等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影响

    王浩权;杨东霞;刘红恩;刘亥扬;刘文艺;陶志康;王灵璐;聂兆君;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外源硒(Se)对小麦幼苗中等盐胁迫(100 mmol·L~(-1))的缓解效果。【方法】采用水培试验,以小麦百农207和亚硒酸钠为供试材料,设置CK(不添加NaCl和Se)、Na(100 mmol·L~(-1 )NaCl)、NaSe5(100 mmol·L~(-1) NaCl+5μmol·L~(-1) Se)、NaSe10(100 mmol·L~(-1) NaCl+10μmol·L~(-1) Se)、NaSe20(100 mmol·L~(-1) NaCl+20μmol·L~(-1) Se)5个处理,测定小麦幼苗生物量、根系参数、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参数)及离子平衡(Na~+、K~+含量及其转运系数)。【结果】与CK相比,中等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幼苗干物质积累量、根系形态参数、光合特性及小麦幼苗地上部和根部的K~+含量和K~+转运系数,但是显著增加了小麦Na~+含量和Na~+转运系数;在中等盐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Se对小麦幼苗影响不同,其中,施用5μmol·L~(-1) Se能够最大程度增加小麦幼苗的干质量、总根表面积、叶绿素a和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了15.00%、44.36%、34.65%和39.21%,同时降低小麦幼苗Na~+转运系数、地上部和根部Na~+/K~+比值,分别降低了11.13%、42.37%和51.18%。【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Se(5μmol·L~(-1))能够有效缓解中等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带来的损害。

    2024年05期 v.58;No.245 791-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 河南省典型造林困难地土壤质量评价

    高春雨;廖晓宇;黄鑫;杨利果;董于;杨喜田;冯志培;郭韶鑫;李喜梅;

    【目的】准确评估人工造林对困难地土壤质量的影响,为困难地土壤质量的监测与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洛阳市云梦山石质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10、10~20和20~30 cm土层的样本,综合选取11项物理化学评价指标作为全数据集,采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筛选确定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构建土壤质量指数对研究区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研究区土壤全氮及全碳的含量极低,平均值分别为0.31和2.61 mg·g~(-1)。2)云梦山地区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包括土壤pH值、脲酶、碳氮比和总孔隙度。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为0.037~0.604,平均值为0.322。大部分样地的土壤质量指数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0~10 cm土层的土壤质量指数远高于其他土层,10~20与20~30 cm土层的土壤质量指数较为接近。3)最小数据集与全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两者间的线性回归拟合程度较好(R~2=0.63),表明构建的最小数据集可以较好反映研究区的土壤质量状况。【结论】根据土壤质量分级标准,云梦山石质山地土壤质量整体为中等偏低水平,且随土层深度增加显著降低,因此对深层土壤质量的改良是今后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重点区域。

    2024年05期 v.58;No.245 800-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 郑州浅山区村落街巷微气候影响机制分析

    冯艳;刘雪莹;李菁雯;张玲玲;孔德政;徐兰兰;

    【目的】探究村落街巷空间微气候的影响因素与调节机制,创造更加舒适的夏季微气候环境,减少能源消耗,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方法】以郑州市浅山区典型村落的90个街巷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无人机测绘等方式采集数据,利用ENVI-met软件建立样地实况模型对微气候参数进行模拟,借助统计学分析方法探究街巷高宽比、街巷走向、植被覆盖度3项要素与街巷微气候的影响机制。【结果】1)高宽比(height-width ratio,H/W)主要通过降低平均太阳辐射温度(mean radiant temperature,MRT)来调节夏季街巷空间的微气候;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AC)主要通过增加相对湿度进而调节夏季街巷空间的微气候;而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TA)、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平均太阳辐射温度均会受到街巷走向的影响;2)通过极差分析可得,当高宽比达到1.1后,即可有效缩短街巷处于“极端”热应激等级的时间;3)在村内单位面积植被覆盖度≥10%时,通过和街巷高宽比结合设计的方式可最大程度地发挥植被增湿降温作用;4)南北走向(North-South direction, N-S)的街巷内夏季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平均太阳辐射温度均优于东西走向(East-West direction, E-W)。【结论】街巷高宽比、街巷走向、植被覆盖度对郑州浅山区村落街巷微气候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存在最佳阈值。可从微气候的角度对村落街巷空间进行改造和设计,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规划设计策略,为相同地理环境下的村落改造提供参考借鉴。

    2024年05期 v.58;No.245 81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2K]

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高温烟气热触杀土壤病草害装备设计与试验

    刘新新;李硕硕;李刚;贺超;李鹏飞;潘晓慧;高飞;刘亮;兰明明;焦有宙;

    【目的】针对农作物秸秆和根茬直接还田导致农田病草害加剧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温烟气热触杀土壤病草害装备,以实现秸秆和根茬能源化利用与土传病草害绿色防控的有机结合。【方法】装备主要由进料系统、炉膛、空气预热器、热触杀系统、供风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并对所设计装备的炉膛、预热器及热触杀烟道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验证。【结果】在进料量约为360 kg·h~(-1)条件下,装备能够稳定燃烧,炉膛温度最高达到500℃以上,出料口土壤温度为(72.6±6.0)℃。依据热平衡试验,装备热效率约为48.7%;经田间试验验证,该灭杀工艺对杂草雀麦的灭杀率达95.5%以上,下茬玉米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下降了34.10。【结论】经设计验证后的装备能够稳定燃烧,土壤热触杀后的温度满足灭杀需求,草害得到有效控制,玉米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为田间病草害热物理防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2024年05期 v.58;No.245 826-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9K]
  • 基于高光谱和深度学习的水稻秸秆覆盖度遥感估算

    岳继博;李婷;宋洁;田庆久;刘杨;冯海宽;

    【目的】设计一种结合高光谱遥感、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技术的田间水稻秸秆覆盖度(RRC)信息提取方法。【方法】1)实验室测量了多种土壤含水量、水稻秸秆含水量和RRC的“土壤-水稻秸秆”混合光谱。2)基于视觉几何组网络设计了水稻秸秆覆盖度高光谱网络(RRChyperNet)模型,该模型融合深层和浅层网络特征开展RRC估算。3)基于实验室实测和田间实测“土壤-水稻秸秆”混合光谱评估了使用RRChyperNet模型开展田间RRC估算的可行性。使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评估田间RRC信息提取的准确性。【结果】1)RRChyperNet可用于开展田间RRC信息高精度估算(R~2=0.953,RMSE=0.085)。2)基于预训练的RRChyperNet结合迁移学习方法能够实现对研究区RRC高精度估算(R~2=0.867,RMSE=0.093),其精度明显高于广泛使用的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R~2=0.686~0.691,RMSE=0.122~0.128)。3)研究仅基于水稻秸秆开展了RRChyperNet模型训练和性能测试,其针对小麦、玉米等秸秆覆盖度信息提取精度仍需要未来更多的试验来验证。【结论】RRChyperNet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田间水稻秸秆覆盖度信息,为动态掌握农田保护性耕作实施进度和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024年05期 v.58;No.245 838-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6K]
  • 脱木素方法对木材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谢文文;梁靖旖;周晨;周冰;王开立;董友明;李城;

    【目的】以巴沙木(Ochroma pyramidale)为原材料,使用不同试剂对其进行脱木素处理,探讨不同脱木素木材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考察了初始质量浓度、接触时间、环境温度、初始pH值对3种脱木素木材吸附亚甲基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脱木素提高了木材的孔隙率和表面活性官能团含量。按照方法1得到的脱木素木材(DW1)和方法2得到的脱木素木材(DW2)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均明显优于方法3得到的脱木素木材(DW3),这说明脱木质素方法对木材吸附亚甲基蓝具有显著影响。在35℃、MB溶液质量浓度30 mg·L~(-1)、pH=10条件下,DW1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最好,最大吸附容量为12.47 mg·g~(-1)。脱木素木材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结论】与天然木材相比,脱木素木块可以提高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且不同脱木素方法得到的木块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有所不同。低价、简单处理的脱木素木块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2024年05期 v.58;No.245 852-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1K]
  • 亚麻籽粉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程琳;逯蕾;贾颖;郭洪涛;马燕;白歌;宋莲军;黄现青;刘晓永;

    【目的】以亚麻籽粉和小麦粉为原料,研究亚麻籽粉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考察了亚麻籽粉添加量对面包色度、硬度、内聚性、弹性、回复性、咀嚼性和比容的影响,对面包的感官品质进行了评价,并对面包的消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色度结果表明,与白面包相比,添加9%亚麻籽粉面包的亮度降低了7.83%。比容结果显示,添加9%亚麻籽粉面包相比于白面包降低了23.72%。质构结果表明,与白面包相比,添加9%亚麻籽粉面包的硬度和咀嚼性分别增加了18.82%和10.34%,内聚性、弹性和回复性分别降低了11.86%、13.79%和15.79%。感官评价表明,亚麻籽粉添加量在9%以内面包的感官综合得分较佳。消化特性结果表明,与白面包相比,添加9%的亚麻籽粉面包中抗性淀粉的相对含量提升了90.32%,淀粉消化速率降低了3.77%。【结论】添加9%的亚麻籽粉可在保证面包品质的基础上有效改善餐后血糖应答。

    2024年05期 v.58;No.245 862-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农业经济与管理

  • 河南省农户脱贫因素的多尺度特征及乡村振兴路径选择

    龚立新;

    【目的】探索不同地貌类型下的河南省农户脱贫机制差异,揭示多层脱贫因素间交互作用,为乡村振兴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多层线性模型,结合实地调查数据与面板统计数据,内容涵盖农户、行政村、县域3个尺度。【结果】家庭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外出务工人员所占比例是农户脱贫的促进因素。丘陵、山地地区农户受土地等生产要素制约,比平原地区农户更倾向外出务工,将农业种植与就业务工相结合的“兼业”模式是平原农户脱贫有效路径。【结论】从县域、行政村和农户3个尺度,分别构建了扶贫产业升级引领城乡融合发展、土地整治驱动乡村宜居宜业、持续增能促进富裕文明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路径,促进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及与乡村振兴衔接。

    2024年05期 v.58;No.245 870-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 农业企业流转土地的农户认知及其转出意愿分析

    周相寅;陈伟康;李国权;邓俊锋;

    【目的】探寻粮食主产区农业企业流转土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户对此的认知和转出意愿,以期提出规范农业企业流转土地行为、保障农户权益的对策。【方法】基于对河南省正阳县熊寨镇5村426位农户走访调研数据,借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经济层面、土地利用层面和社会层面实证检验农户对农业企业流转土地的认知及土地转出意愿影响程度。【结果】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总人口、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和经济层面认知起到正向显著作用,土地细碎化、土地利用层面认知和社会层面认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农业企业流转土地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应着重从经济、土地利用和社会3个层面完善土地使用监督管理制度,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切实保障农户权益。

    2024年05期 v.58;No.245 879-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农户同群行为对生猪价格波动的非线性影响

    靳馥同;花俊国;徐峰;贾云飞;

    【目的】探究农户同群行为对生猪价格波动问题的非线性影响。【方法】分析了外部冲击下生猪价格波动中农户出栏决策同群行为对生猪价格波动非线性影响的形成机制,并基于2010年2月—2022年2月的生猪相关月度数据,以生猪存出栏比变异度作为测度农户生猪存出栏同群行为影响程度的替代变量,采用阈值回归模型检验生猪养殖农户同群行为对生猪价格波动的阈值效应。【结果】滞后一期的生猪存出栏比对生猪价格影响的阈值效应存在2个区制,均存在正向显著影响,说明农户同群程度越高,生猪价格波动越明显。而在高区制中阈值变量系数更高,说明农户囤栏惜售同群行为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更显著。【结论】消解农户同群行为是平抑生猪价格大起大落非线性波动的有效途径,并据此提出将生猪存出栏比作为警兆指标和建立标准重出栏制度等政策建议。

    2024年05期 v.58;No.245 889-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