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严正声明:

1、网上有不法分子使用假网站骗取作者稿件,请作者务必提高警惕性。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者需要从投稿系统上向本刊投稿。其中,某陈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6254249222)以及某宋姓人员(虚拟手机号13311724020)以我刊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名义四处联系、招摇撞骗,对我刊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目前,我刊业已报警。同时,我刊保留对此类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读者朋友,我刊没有与任何工作室或个人合作,开展所谓论文有偿刊发业务。我刊从不接受邮箱投稿,编辑部官方网址为:http://xb.henau.edu.cn/。以及投稿网址为http://nnxb.cbpt.cnki.net/。敬请周知,避免上当受骗。

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给作者写信,骗取各种费用,请各位作者确认正确邮箱地址hnndxb@henau.edu.cn。

3、即日起,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本刊收取版面费,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一周之内需交版面费,如不能按时缴纳,本刊将会延期发表或取消发表相关论文。外校作者通过银行对公转账方式,本校作者通过内部转账方式。

4、银行转账方式:对公转账(个人转账也通过银行转账到此账户)

户名:河南农业大学

账号:1600 3101 0400 06945

开户行:农行郑州商都支行

行号:103491000317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河南农大学报版面费”字样,转账后通过邮箱等及时告知转账时间,以方便查账。

5、本刊从未和任何代理机构有合作,请勿上当受骗。

6、本刊稿件一经审定,即可进行网络优先出版,但作者需确保题目、署名及顺序、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再发生变动。如在网络优先出版后因更改信息产生相关问题及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1.09.01

访问量:577050

作物科学

  • 干旱高温协同胁迫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防护系统的影响

    刘瑞侠;李艳辉;陈绍宁;于彦;胡秀丽;

    研究了干旱高温协同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和根中抗氧化防护系统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高温同时胁迫显著诱导了玉米幼苗叶片和根中抗氧化防护酶活性,如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苷肽还原酶(GR)活性的提高.但对于叶片,高温对这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强于干旱;而对于根,干旱对这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强于高温.

    2008年04期 No.148 363-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高油玉米与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陈欢庆;刘艳霞;魏蒙关;余永亮;李玉玲;

    以9个高油玉米自交系和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按NCⅡ遗传设计组配的81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了春夏播环境条件下7个穗粒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两类亲本大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其间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ZPL 10单株产量的GCA在2种环境下均为极显著正值,ZPL 10×GY 237 A单株产量超对照27.94%,有待进一步试验鉴定其在育种和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2008年04期 No.148 367-370+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不同发育时期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的QTL分析

    谢惠玲;段柳静;吴欣;赵素贞;朱自贤;崔子田;付忠军;汤继华;

    以玉米杂交种农大108的一套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在南阳、郑州、浚县对该群体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子粒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灌浆时间的延长,子粒蛋白质含量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了16个子粒蛋白质含量的非条件QTL,其中有5个QTL在不同的时期或环境中均被检测到.利用条件QTL分析,在3个区间共检测到7个QTL,其中有1个QTL在两个环境中的相同发育区间同时检测到.

    2008年04期 No.148 371-374+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白肋烟留叶数对叶片中性香气成分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史宏志;李志;谢子发;尹文文;陈志华;刘国顺;鲁喜梅;

    以四川白肋烟达白1号非烟碱转化株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晾制后烟叶生物碱和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叶面积减小,烟碱等主要生物碱含量逐渐降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腺毛分泌物降解产生的茄酮含量随留叶数的增加而增加,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巨豆三烯酮、三羟基-β-二氢大马酮、β-大马酮等随留叶数的增加而降低,苯乙醛、苯乙醇含量以及糖类的降解产物糠醛、5-甲基-2-糠醛等含量随留叶数增加而增加.

    2008年04期 No.148 375-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不同含氮化合物的变化动态研究

    杨永锋;付劭怡;刘国顺;王李芳;郭彦旭;张旭升;

    对四川凉山地区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几种主要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氮素在各种含氮化合物中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烟叶中总氮的相对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下降.在烟叶发育过程中,烟碱的含量逐渐升高,40~60 d叶龄是烟碱含量形成积累的关键时期,氮在烟碱中的分配比例逐渐增加;NO2--N和NO3--N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O2--N占总氮的比例变化不大,NO3--N占总氮的比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40和80 d叶龄时略有下降;总游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逐步下降,氮在总游离氨基酸中的分配比例逐渐下降,在总氨基酸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2008年04期 No.148 380-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49份小麦种质资源中Glu-1,Glu-3,Gli-1位点基因组成分析

    王瑞;张改生;王宏;F J ZELLER;S L K HSAM;

    采用分步法SDS-PAGE和改良A-PAGE分析了49份小麦农家品种等资源的Glu-1,Glu-3,Gli-1位点基因组成.结果表明,Glu-1位点编码的HMW-GS组成共检测到14种图谱,其中占比例最大图谱(N,7+8,2+12)达44.9%,其次是(N,7+9,2+12)和(1,7+8,2+12)各占14.3%,(1,7+9,5+10)和(2*,7+9,2+12)各占4.1%,其余9种图谱各占2.0%;Glu-3位点编码的LMW-GS组成共检测到25种图谱,(a,j,c)占12.2%,(a,g,c)占10.2%,(new,g,c)占8.2%,(a,g,a),(a,j,a),(f,g,c)和(d,j,a)各占6.1%,(f,j,a),(d,g,c),(a,f,c)和(f,f,c)各占4.1%,其余14种图谱各占2.0%,Glu-A3位点新发现的基因图谱占14.3%;Gli-1位点编码的醇溶蛋白组成共检测到40种图谱,(a,f,l)和(f,l,i)各占6.1%,(f,l,a),(new,c,i),(b,g,l)和(l,l,a)各占4.1%,其它34种图谱各占2.0%,Gli-1位点新发现的基因图谱占16.3%;扬白麦、迟亚草、葫芦头麦、红秃头、红粒白芒、红火麦、矮孟牛IV中在Glu-3或Gli-1位点含有新发现的等位基因.

    2008年04期 No.148 385-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林业科学

  • 邓恩桉引种区极端气温的起伏型时间序列分析

    范海兰;洪伟;陈建忠;胡喜生;吴承祯;赖秀玉;

    介绍了起伏型时间序列气温模拟与预测方法,并利用建阳市1976—2005年极端最低气温数据,对邓恩桉引种区极端最低气温进行建模模拟.结果表明,起伏型时间序列模型能很好地拟合邓恩桉引种区极端最低气温的时间序列动态变化,拟合精度为87.56%,结果较满意,说明起伏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极端气温变化的模拟与预测,从而丰富了邓恩桉引种区极端气温预测与预报方法.

    2008年04期 No.148 391-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基于“3S”技术的灰岩矿开采对森林影响的分析

    智长贵;韩爱惠;党永峰;陈新云;孟庆玲;安静;

    利用"3 S"技术,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验证数据,从叶面粉尘厚度、植被指数、森林胸径生长量和森林健康4个方面分析了水泥灰岩矿开采对森林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灰岩矿开采对叶面粉尘厚度、植被指数、森林胸径生长量的影响是以矿界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由近及远影响逐渐降低;调查区内结果还表明,粉尘污染在一定层度上抑制森林的生长,但矿区周围森林健康的面积仍占80%以上,森林在矿区吸附粉尘的效能明显.因此,加强矿区森林植被恢复是净化矿区空气,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周边居民宜居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并可作为矿区植被恢复的初步依据.森林植被受矿区开采的具体影响范围和程度还不能严格地确定,需要进行长期宏观和微观的定位观测研究.

    2008年04期 No.148 394-397+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园艺科学

  • 不同枣品种对NaCl胁迫的适应性研究

    阎艳霞;王玉魁;张东;

    采用盆栽法,分别用清水(CK),100,160,200 mmol.L-1的NaCl溶液对沾化冬枣、陕抗1号枣、扁核酸枣和七月鲜枣当年生扦插苗进行了NaCl胁迫处理,测定了叶片的盐害发生率、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枣叶片受害症状逐渐加重,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细胞质膜透性增强.对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枣品种耐盐性排序为:七月鲜枣>陕抗1号枣>扁核酸枣>沾化冬枣.

    2008年04期 No.148 398-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畜牧兽医学

  • 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HN蛋白主要抗原表位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赵坤;王选年;赵德明;

    用RT-PCR法从NDV Lasota疫苗株中扩增出HN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 vector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T-HN.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法扩增出HN蛋白主要抗原表位基因(442~1 734 bp共1 239 bp),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HN.用IPTG诱导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NDV HN主要抗原表位基因在pET-HN中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其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为28 kD.同时,通过试验摸索并确定了表达HN蛋白主要抗原表位基因的最佳诱导条件:IPTG终浓度为0.4 mmol.L-1,诱导时间为4 h,温度为37℃.

    2008年04期 No.148 402-405+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间接ELISA筛选鹅源副粘病毒病单克隆抗体方法的建立

    陈红英;张书松;邱蜜蜜;

    将鹅源副粘病毒NA-1株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增殖,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对病毒进行纯化.用提纯的鹅源副粘病毒作为抗原包被ELISA板,通过反应条件的筛选,建立检测鹅源副粘病毒病单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5 mg.L-1,血清最适稀释度1∶80,其作用时间为60 min,羊抗鼠酶标二抗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6 400,最适作用时间为60 min,37℃显色15 min.不与小鹅瘟等3种疫病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对282孔杂交瘤细胞液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2.77%,高于血凝抑制试验的阳性检出率(10.28%),符合率为91%.

    2008年04期 No.148 406-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农业工程

  • 便携式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系统设计及试验

    胡敬芳;罗富坤;蒋国良;李振峰;胡建东;赵向阳;赵媛媛;江敏;

    设计了一个用于便携式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传感系统,它由光学SPR生物传感器、微流池、半导体致冷器(TEC)和压紧部件组成.温控微流池温度控制采用PID算法,流动样品与封闭恒温系统进行热交换,实现流动样品与光学生物传感器温度保持恒定.试验表明,当设定温度25℃的最大A/D转换输出值为16 384,温控系统启动4 min后,最大波动量少于±160,实现SPR生物传感器控温精度达±0.01℃,满足实际便携式光学生物传感器应用.

    2008年04期 No.148 410-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生命科学

植物保护

  • 烟夜蛾滞育激素基因在粟酒裂殖酵母中的表达

    赵特;罗梅浩;郭线茹;原国辉;

    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了烟夜蛾滞育激素(Diapause hormone,DH)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SP-2-DH,并在粟酒裂殖酵母SP-Q01中进行了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了SDS-PAGE电泳,获得了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ferases,GST)融合表达的蛋白,分子量约48 kDa,与预测的融合蛋白分子量大小相当。对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与GST抗体产生了很强的交叉反应,表明融合蛋白得到了表达.

    2008年04期 No.148 423-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蓖麻植株不同部位粗提物对蛴螬的触杀作用研究

    申小卫;安靖靖;原国辉;罗梅浩;郭线茹;

    在室内测定了蓖麻植株不同部位水粗提物对蛴螬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蓖麻植株不同部位的水粗提物对蛴螬均有触杀作用,按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蓖麻籽、茎、叶、种皮和根的水粗提物,以30倍蓖麻籽重量的水提取得到的粗提物对蛴螬的触杀处理校正死亡率最高,处理后7 d达60%.

    2008年04期 No.148 427-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小麦生长中后期麦蚜及其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郭线茹;付晓伟;罗梅浩;原国辉;张玉;

    调查分析了麦田中后期2种麦蚜及其天敌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瓢虫和蚜茧蜂主要分布于麦株穗部,其次是旗叶上.2种麦蚜具有相似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麦长管蚜在时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禾谷缢管蚜,禾谷缢管蚜在空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麦长管蚜,两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别为0.869和0.840.蚜茧蜂和瓢虫也具有相似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蚜茧蜂在时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瓢虫,瓢虫在空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蚜茧蜂,两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别为0.939和0.900.蚜茧蜂对麦蚜的控制在时间维上比瓢虫占优势,瓢虫对麦蚜的控制作用在空间维上占优势.

    2008年04期 No.148 430-43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云南木蠹象雌雄虫气味化合物比较分析

    王超英;杨燕;刘正忠;郑红军;杨茂发;闫凤鸣;

    用正已烷提取处于交尾期的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sis)雌雄虫胸、腹部的气味物质进行GC-MS分析,发现雌虫气味物质多于雄虫,而且雌雄虫气味化合物种类有明显差异.在从雌虫抽提物中鉴定出的43种化合物中,多数为单萜烯、倍半萜烯和各种醇类,其中有14种与其寄主植物云南松的挥发性成分相同;而在从雄虫抽提物中鉴定出的22种化合物中,多数为甲苯类和正构烷烃类,只有3种与寄主植物成分相同.在雌雄虫气味化合物中还发现了3种其它昆虫的性信息素化合物,即:顺7-12碳乙酸酯、顺9-14碳乙酸酯和顺11-16碳乙酸酯.

    2008年04期 No.148 434-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不同磷酸盐对肉品保水性的影响

    李苗云;张秋会;柳艳霞;孙灵霞;赵改名;范晓波;

    以猪背最长肌为原料,选择常用的多聚磷酸盐、六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对样品进行单因素试验设计,主要测定滴水损失、蒸煮损失、灌肠成品率、离心损失等指标,研究磷酸盐对肉的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磷酸盐对肉品保水性的不同指标影响不同,其中以焦磷酸盐对肉品的保水性能较好.含量为0.2%,0.3%的焦磷酸盐可降低滴水损失、减少蒸煮损失和提高灌肠成品率,差异显著;含量为0.2%多聚磷酸盐可显著减少滴水损失;0.3%的六偏磷酸盐却显著增大了离心损失,保水效果不明显.

    2008年04期 No.148 439-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发酵枣醋保健饮料最佳配方的研究

    胡青霞;陈延惠;秦丽娜;

    以新郑灰枣发酵酿制的红枣发酵枣醋为主要原料,用复因素正交试验确定9个配方,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配方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红枣发酵枣醋饮料的最佳配方为600 mL水+300 mL枣醋+0.95 g蛋白糖+125 g蜂蜜+65 mL甘草浸提液.甘草的最佳浸提条件以料水质量比为1∶5,浸提时间为14 h为宜.

    2008年04期 No.148 443-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糯小麦对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张剑;张杰;李梦琴;肖志刚;辛颖;

    采用不同的配比将糯小麦粉加入到面粉中,通过测定一系列面粉指标和面条指标,以研究糯小麦配粉对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糯小麦粉比例的增加,支链淀粉含量、支直比、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及降落数值下降;面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与回升值都逐渐降低,而糊化温度变化不显著;面条的品质也随之改变,先变好后变差,当糯麦粉含量10%时面条的品质达到最佳;糯小麦的应用对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也有一定的效果.

    2008年04期 No.148 446-449+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农业资源与环境

  • 郑州市酸雨化学组成的变化分析

    郭连乐;齐飞艳;赵勇;孙中党;杨蕾;

    通过对郑州市2000—2006年大气降水资料分析,研究了郑州市酸雨的化学组成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降水的pH值呈现逐年减小,酸雨发生的频次逐年升高;降水中离子总量在增加,降雨具有煤烟型污染特征.降水中SO42-/NO3-为1.49~3.56,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郑州市酸雨类型正逐步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并重型转变.Ca2+/NH4+的比值范围为0.71~1.20,呈上升趋势,Ca2+对降水酸性的中和作用逐年提高.

    2008年04期 No.148 450-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基于GIS和RS的郑州市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宋轩;石端晓;李昕;张学雷;

    以郑州市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1992,2001年的TM影像和2006年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影像,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采用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和转移矩阵分析了郑州市城区18 a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郑州市城区土地利用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的减少与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用地和工矿及交通用地面积的增加.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有经济发展、政策因素、城市化和人口增加等社会经济因素.

    2008年04期 No.148 454-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 基于二叉树结构聚类算法的彩色图像分割研究

    王浩川;王学军;刘艳春;闻跃华;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叉树结构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对待分割图像采用最优阈值化方法获取R,G,B3个颜色空间的最佳阈值,然后通过构造自适用二叉树进行一次粗分割提取目标区域,最后采用C-均值聚类算法对二叉树的每个叶子节点进行精确分割.试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保留原图像中大部分的信息的基础上,对目标物体进行有效的分割.

    2008年04期 No.148 461-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经济与管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