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稿件评审说明
稿件在经编辑部审查后,会发送至相关研究领域的2位独立专家进行同行评审,主要评估稿件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本刊采用双向匿名的同行评审制度,以保证评审的客观、公正。
在专家完成审稿并上传外审意见后,由责任编辑对稿件进行编修,并给作者返回外审意见。作者须按照外审意见修改稿件,并对意见进行逐条回复,然后提交修订的稿件进行再次的同行评审。该过程将重复直到评审专家和编辑对稿件满意或者稿件被拒绝为止。
稿件在通过同行评审后,将由编辑部主任与主编进行终审,并提供终审意见。如果稿件被要求修改,作者须提交修订版本进行再次的终审。稿件将由主编做出最终的录用决定,主编对期刊的全部内容负责。
2. 专栏投稿的评审
上述审稿流程同样适用于提交至专栏的稿件,相关稿件将经过与其他稿件完全相同的评审流程,并同样由主编做出最终的录用决定。
对于部分专栏,本刊会邀约相关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为客座编辑。其职责主要为担任专栏出版的主持人,协助编辑部进行稿件征集、组织评审等工作。客座编辑的工作需受本刊主编和编辑部的监督,以保障专栏稿件的评审公正性。
3. 内部投稿的评审
本刊编委、编辑和客座编辑的投稿,同样遵循本刊所有的审稿流程。同行评审将独立于投稿的编委/编辑/客座编辑及其研究小组进行。此外,编委、编辑和客座编辑不得参与其本人、家属、同事,以及其他与其存在利益冲突关系的作者的论文评审工作。
4. 作者申诉
作者如果对稿件的评审结果有异议,可向编辑部提交书面申述。在申诉中对每条评审意见做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并将其发送至本刊邮箱。编辑部在收到申诉后将尽快审理,并将审理结果反馈给作者。请注意,每篇稿件通常仅接受一次申诉。
5. 学术不端检测与处理
严禁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本刊使用中国知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对所有投稿进行查重检测。如果评审中的稿件被检测出学术不端问题,编辑部将直接拒稿。
此外,如果文章在正式发表后,被发现存在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学术不端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图、表、数据以及软件使用权等问题),编辑部将进行撤稿处理。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并解决,同时作者须刊登书面声明,消除对本刊的负面影响。
6. 更正与撤稿
对于已经正式出版的文章,本刊在必要时会进行更正或撤稿处理,具体如下:
(1)更正:如果已发表的文章被发现存在无意的科学性错误,并且不会对文章的结果和结论造成重大影响,编辑部会尽快在期刊上发表更正启示,详细说明对原文所做的更改,并注明文章的出处。本刊会发布更正后的新版本的论文,并在新版中详细说明对原文章的改动,注明更新日期。引用时,请引用最新版本的文章。
(2)撤稿:对于已发表的文章,如果被发现存有严重的科学性错误,以至于导致文章的结果和结论不可靠时,编辑部会进行撤稿处理;此外,如果已发表的文章被举报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会启动调查并发表声明告知读者该文章存在风险。调查结束后结果将被公开。如果确认文章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编辑部会进行撤稿处理。一切不良后果由相关作者承担并解决,同时作者须刊登书面声明,消除对本刊的负面影响。